《宝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宝窑-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子和声子却不客气,他现在私塾放假了,要来年才能去,他就领着声子跑到这院子玩。

他也不嫌烫,伸手在筐内抓了一把丸子就扔进了嘴内。

“啊,好烫,哈,香,好吃咧。”他边撕哈着,边嚼了起来。

“哥,俺也想吃。”声子眼巴巴的瞅着。

“给。”成子把手里的给了声子,然后他又抓了一把,两个手倒腾了下,嘴内说道:“涛子,你做啥不动,你可不是小孩儿,不会等着俺给你抓吧?赶紧动手,俺大姑不会说的,你吃的越多,她才越高兴。”

巧真笑瞪了成子一眼,骂道:“啥叫你吃的越多俺越高兴,谁说的,你洗手没?就来抓着吃,这涛儿和声子都让你教坏了。看看你带的啥头啊。”

“俺带的好头。大姑,俺黑了就在这吃饭吧,俺不回去了,那边做饭吃着不香,还是大姑这的饭吃着好吃。”成子根本就不和巧真客套,他知道大姑从心里爱他们几个,他们也把大姑当成亲人,不用客气。

王涛儿看着成子这样,心里有些羡慕,知道自己太拘束了,他也不客气了,身手抓了把丸子,他看着巧真冲他柔柔的笑,娘也没说他,他心里开心了,他也把这里当成家,他长大后会孝顺娘和巧真姑的。

看他们吃的开心,巧真心内也高兴,她自己也时不时的捏一个吃,巧红也是,孙云和贾氏倒没有偷吃,他们都忙着,巧真给她们塞进嘴内几个,开始她们还不好意思,后来也就惯了。

该炸的巧真都炸了,另外她还炸了不少面叶子,她想炸扇子,可惜她不会弄,不过炸的已经够多了。黑了烧了一大锅鸡蛋稀饭,几个孩子都没有回去,留了下来,吃的很香,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笑个不停。

第二日开始盘扁食馅,巧真准备了两种,一种是萝卜肉的,一种是酸菜肉的,除了猪肉,里面还加了些羊肉,这样更香些。

肉是几人轮流剁的,等大中,二中过来帮忙的时间,几人都躲好了。

当天晚上就吃了扁食,第一锅先给王家端了过去,是孝敬陈氏和王长顺,周氏的。

几个小的,则都留在了巧真处,不愿意回去,气的周氏直说他们,他们大姑家的饭香,说他们小没良心,不过成子几人知道奶不是真生气,也就笑闹了下。

三十那日贴完了对子,巧真领着院子内所有的人都去了王家,给陈氏磕了头,今个要在一起吃年饭,不能分开,所以就都过来了。

吃饭的人多,可干活的人也多,都不用巧真帮忙,灶火屋就站满了,一人做了俩拿手菜,就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

菜是好菜,也打了烧酒,男人那桌都满上了酒,陈氏也坐在了女子这桌的首位上,看她一脸的笑,就知道她是欢喜的,这是她这两年过的最高兴的一个年。

菜吃着,酒喝着,唠着说着,一个个都很兴奋,就连孙云都忘记了自己的尴尬,把自己融入进来,体会这份快乐。

吃完收拾完就是唠闲磕,有的没的说了一大堆,黑了又稍微吃了点,巧真她们就回了那边。

又是一个新年啊,巧真在牀上暗叹,最近她是什么都不想,晚上只研究阵法,别说,现在杀阵让她研究出了一半来,相信再过不久,就能研究出来了,巧真心内宽慰,会杀阵,到时间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不再那么被动了,那时间她就不是谁想欺负就能欺负的了。

169章 寒冬的暖

到了初一巧真领着人去给陈氏磕了头,说了吉祥话,在王家吃了饺子,又闲话了一天,过年就是这样的,除了吃喝,就是闲唠,没啥别的活计,农人们也是难得的轻松。

天也不错,太阳暖融融的,晒的人舒服。

初二玉花和梅花要回娘家,巧真也买了些东西送到了王家,算是自己走娘家的一点意思。

过了初五,天儿开始下起了雪,这一下就是两天,天陡然就变冷了起来,让人不能出门。

“哎,俺就知道,这翻过春儿,冻断筋儿,这年头里暖和,这过完年可是冷的要命,幸好俺初四回了娘家,不然这天儿走娘家可是受罪,路都没法走。”周氏边烤着火边感叹着。

“是啊,这猛一冷,人就有些受不住了。幸好咱娘这身子还中,俺看家里柴火也备了不少,够烧的,不然俺可怕娘受不住这冷。”孙菊花也点头说着。

“咱家的柴火够了,家里没懒人,存了不老少,烧一冬足足的,要说这天儿一冷,咱们庄子老于婶子可是要遭罪了,可怜啊。”周氏神色间带了丝不忍。

于奶奶?巧真在脑海里回忆着这个人。

“是啊,你于婶子可是个好人,就是命不好,她这一辈子可够苦的,说起来就让人心酸,你说说她咋就摊上那样一个孩儿,都说养儿防老,哎,这人的命啊,还真是没法说。”陈氏也感叹着。

陈氏这样一说,巧真想了起来,这个于奶奶,她算是个五保户,她嫁的男人几代都是单传,没有叔伯兄弟。

她三十多岁上男人死了,就自己一个人拉拔孩儿长大,那苦可是没少吃。

孩儿长大了,给他娶了个媳妇,结果媳妇过门没两年就要分家。不和婆婆一起过,说婆婆命硬,怕克他们。

于奶奶的儿子叫张家生,开始对自己的寡母还不错,后来架不住媳妇总说,也就站在了媳妇这边要分家。

这事当时闹的很大,族长,庄子的长辈都去了,把张家生俩口子骂了一顿,家是没分成。可媳妇却整日的骂婆婆。摔摔打打的。不做饭不干活,日子不好好过。

再后来张家生去镇子做了点小生意,哪知道他时运不错,折腾着倒是让他发了财。竟然在镇子上买了院子,把媳妇也接了过去,只把寡母一个人扔在了庄子里。

于氏病倒了,告诉他们信儿,他们都不回来,要不是邻里间照顾,怕是她都没命了,就这样一过好些年,他们对自己的寡母不闻不问。

说来这事也是报应。张家生的生意做大了,却并没有享受几年,前几年他去外地进货,被人给骗了,不但积蓄银子没了。连命都搭上了,落了个客死异乡。

信儿传回了镇子,他那个媳妇哭了一场,打听清楚后,把铺子盘了出去,然后领着个闺女又改嫁了。

于氏知道儿子死了的消息,人差点跟着去了,后来挺了过来,可她身边一个亲人都没了,没人没钱的,就她一个孤老婆子在庄子里过着日子。

她年纪大了,做不了太大的体力活,柴火肯定不会多备,这冷的天,怕是不好过啊,巧真在心里感叹。

“娘,要不等会俺们去看看于奶奶吧,反正离的也不远,不中的话给她弄点柴火过去。”巧真问着,起了同情之心。

“中啊,于婶子是怪可怜的。她可是个好人啊,年景的时间她还给过咱们家两块红薯呢,那可顶老大事了。”周氏应了。

陈氏也笑着让巧真去看看,同样是老人,自己的命算好的了。

巧真领着贾氏去了于奶奶的家里,进去后看到院子里都是雪,没人清扫,堂屋门关着,人应该在屋内,巧真在门前叫了几声。

“是谁呀。”一个苍老的声音问着。

“于奶奶,是俺,俺是巧真。”巧真回了话。

“进来吧,门没上锁。”老人回答了一句。

巧真推开了门,一股冷气迎面扑来,渗透人的骨头,巧真打了个寒颤,屋内比外面更冷。

巧真到了牀边,于氏应该是躺着的,知道来人了,她坐了起来,身上穿着棉衣,上面还盖着棉被,就这她的脸色还不好看,嘴唇有些发乌,显然是冻的。

巧真急忙上前扶住了于氏,把棉被给她盖了盖,说道:“奶,你快坐好,别冻着了,这冷的天儿,咋不升个火盆呢。”

于氏看着巧真笑了笑,答道:“这翻了冬,天儿要冷不少日子呢,奶家的柴火够烧饭吃的,哪还能升火盆啊。你们坐,奶去给你们烧点水去。”

巧真急忙拉住了于氏,不让她下地儿,心里有些酸,于氏的棉袄很旧了,也很薄,挡不住寒冷,要去烧水,看来家里还口热水都没有,这日子过的让人心疼。

“不用了,奶,快坐好。”巧真又给她盖了下被子。

“你说你们来了,奶咋能连口水都不让你们喝的。”于氏有些不好意思。

“没事,俺们不是外人,不用客套,奶,您吃过了吗?”巧真问着。

“吃了,奶年岁大了,一天吃两顿就中。”于氏是个慈祥的人,心也好,不然也不会在灾害年给王家两块红薯,要知道那时间可都没吃的,一点的东西都是救命的。

“奶,您别可惜柴火了,等会俺就给您拉点柴火过来,您放心烧,这要是冻病了,可咋是好。”巧真心里酸涩。

“好闺女,你的心意奶领了,不用了,奶年岁大了,不怕冷,谁家柴火都不宽裕,你可别拉过来,你家也一大家子呢。”于氏急忙拦住了。

巧真刚想说什么,她看到于氏脸上闪过痛苦的神色。

“奶,您这是咋啦?”巧真急忙追问。

“没啥,没啥。”于氏不肯说。

“奶,今个俺可是代俺奶和俺娘来看您的,您要是不和俺说,回头俺就让俺娘来看您。”巧真知道对方是不愿意给人添麻烦。

“真没啥,老毛病了,就是这腿弯有点不得劲,这人老了就是这样,熬命啊。”于氏无奈的说了,不能总让人家往自己家里跑。

巧真皱眉,猛然间她想到了,于奶奶这腿怕是风湿啊,人老了本身就没有了火气,受不住冻,她总呆在阴冷的屋子里,不得关节炎才怪。

“奶,您能下地不?”巧真说着开始打量起来,先前她没注意,桌子上放着一个碗,碗内是半碗杂面的糊糊,她用手碰了下,碗冰冷,于奶奶就吃这个?

“奶,您去俺家吧,反正俺家天天得升火盆,一个火盆几个人烤火都中,不说别的,起码有口热乎饭吃。”巧真心里有些不得劲,一个孤寡的老人这样,她见到了难受。

“不中,巧真,奶不去,咱们非亲非故的,奶咋能去你家,你放心,奶这身子好着呢,你别担心奶。”于氏想也没想的拒了,她怎么能去连累旁人。

“奶,一个庄子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