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宝窑-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好,她没有不认自己,巧真微微的出了口气,虽然她对周氏的感情不算多深,可这一个月的相处,她能感受到周氏的爱,所以她心内深处慢慢的把周氏当成了母亲,她不希望周氏否定自己。

巧真站在院中,她身子站的很直,她看着众人,道:“娘,大嫂,二嫂,你们觉得我变了,没错,我是变了,原来那个巧真死在了刘家,死在乱葬岗。

是宝生哥把我拉了回来,到家躺在床上的时间,我心里就发誓,我不在是以前的巧真,我要变的坚强,我不要软弱,我不要再死一次,我不要再让那畜生欺负我。”

听巧真说到这里,周氏眼内泪光一闪,梅花脸上也露出了同情的神色,只有玉花还是那副样子。

“娘,我是死里逃生,可虎子娘就没我的运气了,她眼一闭再也醒不过来了。她娘家闹了又如何,她能活过来吗?过几年虎子爹还不是该咋样还咋样,再过几年谁还能记得她?

我不要做她,我不想再被逼死一次,从今往后谁若是侮我名声,往我身上泼脏水,我绝不会干休的,不管是外人还是家里人,大嫂,这是最后一次,希望大嫂不要逼我。”

巧真把她想要说的话说了出来,今天她必须硬气,要不然不但受欺负,往后还有很多事她都无法做。

周氏听闺女又提起了虎子娘,心里疼了起来,闺女差点死了,这是她心内的一个伤。

她老大媳妇不吭声,她接声道:“玉花,你给我听好了,我今天也放话在这,往后你要是再敢乱说你妹子,看我大耳光抽死你。”

玉花抖了下,看来巧真和婆婆是真生气了,若是巧真没被东西附了身,那就是说她被刘名义那畜生欺负的太惨了,所以要改变自己,看她现在那股狠劲,自己还是别招惹她了,要是她发了狠,做了啥事,自己可不能吃这样的亏。

“娘,巧真咋说也是我妹子,以前我是被别人说的那些话蒙了心,我是心疼巧真的,巧真,你可别记恨大嫂啊,大嫂没坏心,就是嘴快了些,没心眼,不像有些人,就会装好人。”玉花想通后不说巧真了,话却指向了弟媳妇梅花。

028章 做饭

梅花并没有搭理自己的大嫂,妯娌几年,她知道大嫂那德行,懒得费嘴皮子,和她生气也白气。

巧真没再说什么,话到就好,毕竟是一家人,她不可能如何,她就是想耳根子清净些。

各自忙去了,巧真也回了屋子,她把这些不愉快忘记了,她在想如何让家里的日子好过。

前世的很多东西可以搬过来,可是东西不是凭空制造出来的,什么都需要本钱。

要说家里人最适合做什么,巧真想到了一样,就是去会上卖吃的,胡辣汤也好,肉包也好,凉粉也好,烩面也好这些吃的可都很受欢迎。

做这个,只要吃的了辛苦,受得了累,一定会赚钱的,可是,本钱呢?

巧真皱眉,吃食也要本钱啊,胡辣汤里面有海带,人造肉,有面筋,还要面粉搅糊,还有调料。

这只是胡辣汤,还要豆腐脑呢,很多人喜欢两参喝的,另外胡辣汤要大锅,豆腐脑要大桶,桌子,凳子,碗,这些算下来要的银子可是不少,她家里能拿出来吗?

巧真苦笑,肯定拿不出来,银子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没有本钱,什么都做不了,那坑爹的土窑又不能帮她,她该如何呢!

巧真还没有思考出办法,就到了忙的时间,玉米地里长草了,得拔草,要不影响玉米的生长。

家里的男人打短工,而这些农活就靠妇人了。

一大清早,周氏领着玉花,梅花就去地里了,而家里就交给了巧真姐妹三个。

巧娥领着成子,负责喂鸡,猪是没有的,王家买不起猪。

巧真和巧红负责声子,奶奶,做饭,杂活。

巧真忙活了半晌,看看天,该做晌午饭了,她进了灶火屋。她出身农村,做饭是难不倒她的。可看着灶台巧真傻眼了。

灶火屋她以前来过,可那是帮着洗碗,生火她还没有过,况且晌午要做什么呢?巧真对着豆渣头疼,她实在是不想吃这个。

“姐,我来生火吧。”巧红看大姐站着不动,急忙过来帮忙。

巧真没拒绝,她认真的看着巧红的动作,先用打火石点燃了麦秸,麦秸晒的很干,非常好着,燃的特别快。

把麦秸放到了炉膛内,巧红又开始往里放豆杆,豆杆也非常的好着,噼噼啪啪的就着了起来。

接着巧红又用篮子装了一篮子玉米芯过来,往炉膛里填着,并用烧火棍顶着,让炉膛内有缝隙,进去空气,保证火着的旺盛。

巧真心内默默的记下了程序。以后自己做的时间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状况了。

火慢慢的起来了,有些烟,巧真捂住眼睛,轻轻的咳嗽了两声。

“红儿,咱们晌午吃啥?”巧真询问着妹子。原来她在家里会做饭,她们那里一般早上是稀饭,烙馍,还有菜。

晌午一般是面条,黑了是稀饭,菜和馍,节日的时间会吃饺子一类的,主要是面食为主,稀饭,面条,各种馍。

由于早晚都是稀饭,所以庄子内人一般见面打招呼就是:“谁谁,喝汤了没有?”这个汤是指稀饭,而不是真正的汤。

小的时间,她也觉得这问话有些怪,大了才知道,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习俗。

这个地方好在一天三顿,也有不少人家是一天两顿饭的,可能就是因为三顿,所以王家的粮食下的更快。

早晚是玉米糊糊稀饭,晌午按说该面条,可王家吃不起面条啊。

“姐,娘不都是做菜汤和豆渣饼吗?咱们也做这个好了。”巧红给了姐姐自己的意见。

巧真叹了口气,吃烦了也没有办法啊,灶火屋就这么点东西,她不是田螺姑娘,变不出来别的。

菜汤做好了,本来周氏,还有二嫂梅花做的豆渣饼都是蒸的,这样不用油,只放一点点的盐就行,可巧真今天想用油煎,家里人都干活辛苦,她想给大家吃点带油的。

巧真看了看油罐子,里面装的应该是花生油,闻起来很香,不过量不多,就只有一个油罐底。

她把豆渣团弄好压扁,锅内放了一点油,烧热后把豆渣饼放了进去。

“姐,你用油煎?”巧红瞪大了眼睛。

“咋?红儿不喜欢?”巧真反问着。

“喜欢,这香咋不喜欢。”巧红抽动了下鼻子,又道:“我就是怕娘和大嫂说,娘都舍不得用油呢。”

“没事,谁做饭谁当家,娘她们累,给吃点带油的。”巧真笑了笑。

“恩。”巧红点头。

“红儿,我记得咱们这里有种蒿子出油的,咋不割了炸油吃?”巧真疑惑的问着,她知道这个蒿子还是上小学的时间知道的。

那时间她们班上一个人家总说她家的饭不香。然后别人就问,她家吃的啥油,她说是菜籽油,她妈妈每次还放挺多油的,就是不香。

巧真知道自己家吃的是花生油,是自己家地里花生打的油,还是满香的,然后她就听别人说菜籽油不香,花生油和大油才好吃。

最后还有个女生说有种蒿子可以打油。她那天稀奇还把那种蒿子弄了不少回去,结果让妈妈烧火了,妈妈说那种蒿子打的油不香,不好吃,都是穷的没办法的时间才弄来吃的。

虽然说那种油不好吃,可它是油啊,现代是日子好了,可这里的日子不好,完全可以用那个打油吃,就不用顿顿没油了。

“什么蒿子?”巧红显然是不明白。

巧真就把名字和外表说了,巧红明白过来,“姐姐说的是那个啊,那个不是烧火的吗?咱们这里柴火少,麦秆,豆杆,玉米芯都烧过,平时怕不够烧,就弄点稿子和小树枝,可我没听说那蒿子能打油啊。”

这么说,这里还没有人用蒿子打过油。巧真眼睛一亮,可随机又暗了下来,那蒿子现在可没长成,她记得长成好像已经八九月了,现在才七月,不能割来打油的。

“红儿,你说咱们庄子离屯里不远,为啥人家的日子比咱们这里好?”巧真换了话题,这个是她想了许久没想明白的。

“姐,不光屯里,咱们庄子东边是屯里,西边是安庄,南边是蒋马,北边是刚庄。临着这四个庄,那个庄子都比咱们这里好过多了。”

“为啥?”巧真表示不解。

029章 老人

“姐,先说屯里,我以前也是听爷说的,屯里为啥叫屯里?”巧红说到这里看了姐姐一眼。

巧真表示不解,她就是觉得这名字很怪,怎么就叫屯里呢?不应该是什么庄,什么村吗?

“爷说那是因为屯里以前是官府屯马匹和粮草的地方,那里的路和房子都修的好,原来官兵看守的很严。

后来不用了,改别的地方屯兵马了,才没有那么多官兵了,不过屯里也因为这样比咱们这里日子好过多了,做生意的也多,她们庄子上的人,认识的人也多。咱们庄子上的闺女也愿意往那边嫁。说出去风光。”巧红把听来的都告诉了姐姐。

巧真恍然,原来是这样,这么说屯里原来是官府的粮库和兵器库,怪不得叫这个名字,路也好。

“至于蒋马,原来是马市,好多地方的马都在那里卖。慢慢的就繁盛起来了,现在蒋马有钱人也很多,日子过的也好。”巧红又说了蒋马。

“安庄不少人脑子活,都在外做生意,也慢慢的好过了,刚庄按说比咱们庄子背,可他们庄子人大胆,脑子也好用,也早超出了咱们庄了,现在就咱们庄子最不好过了。”巧红说完小脸上有些难看。

原来如此!巧真明白了,只是她不懂,既然她们庄子有这么好的条件,临庄都是好地方,好位置,咋就不想想办法把日子过好呢。

巧真对庄子的地理有了了解,蒋马靠近官道,一条官道通往屯里,路很好,很方便,而她们庄子就在蒋马的后面,离蒋马也就二里多地,按说交通也是方便的,以后她不要担心要走很多的路,要翻山越岭了。

巧真把豆渣饼煎的两面金黄,闻起来是香气扑鼻,她多煎了几个,她怕干活的人吃不饱,这样下晌哪有力气干活。

“姐,真香,要是每天都能吃上这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