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宝窑-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娘,人家有没有说为啥要提咱们家的闺女?有啥条件没有?”巧真问的详细,她实在没法不多想。

“媒人倒是说了,说起来这事也巧,这钱家小子到了说亲的年纪,家里倒是给他相看了几个,相看的女家都是不错的,无奈人家都嫌弃他连个秀才都不是,家里又不宽裕就给拒了。

他娘心里着急,要是明年要是自己再考不上的话,这亲事更不好说了,她就托媒婆给留意好人家的闺女,这媒婆呢和给你来提亲那个刚好认识,也托她给打听看有没有合适的。

结果两个媒婆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你,说你是她说的最好的人家,有面子,媒婆说起你,一下就想起你妹子了。觉得咱巧红是个不错的,就把这事说了。

媒婆当时就去问了钱家的意思,听说钱家开始还有点不愿意,虽说你嫁的好,可你和刘明义那龟孙的事镇子上还是有不少闲话的,她怕咱们家的闺女人品不好。

不过她还是找人来打听了咱家,打听你在庄子的为人,打听巧娥在婆家咋样,又打听了红儿,这一打听她倒是挺中意的。

庄子里说咱们家好话的可不少,你要是真不好,也不可能嫁到陈家,巧娥不但给婆家添了孙子,孝敬婆婆,和妯娌也处的好,都夸着呢,红儿这模样也不差,人又勤快,虽然这脾气不算多好,可人家就觉得家里缺个爽利人。读书人死脑筋不会处事,有个能张罗的将来不吃亏。”周氏仔细的给巧真说了一遍。

这么说倒是合情合理,应该不是奔着陈轩宇的身份来的,是自己多想了。

“娘,红儿,那你们的想法呢,你们心里觉得中不?”巧真并没有说自己的意见,而是先问他们。

巧红脸一直红红的,不插话,她不知道说什么,心里是有些迷茫的,她也不知道这样的自己是不是中意。

“真儿啊,娘不瞒你,要说好吧,也算不得多好,娘这心里对读书人不待见,刘明义那龟孙可是把娘伤着了,这要这个再是个刘明义那娘可是没法活了。要是不应,娘又怕失去了一门好亲事,娘这心里乱的很,也没个主意,所以才把你叫回来了,你替娘拿个主意吧。”周氏实话实说,她确实很矛盾。

“娘,天下的读书人不一定都像刘明义,好的还是很多的。”巧真笑着说了句,娘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那你的意思是说这事中?”周氏问着闺女,可语气是疑问句,可见她的不安。

“我也没说中呀。”巧真看了娘一眼。

“那到底是中还是不中啊,你这闺女说话能急死个人,你倒是和我说明白呀。”周氏有些急。

巧真无奈,说道:“娘,您不是让我现在就给您说中不中吧?咱们就是听媒人那么一说,真实情况是个啥样还不知道呢。我总得回镇子派人去打听打听,这男方的脾气到底咋样,身体咋样,家里咋样,是不是真的好相处,是不是真的和媒人说的一样。这才听了一次就拿主意,实在是太早了,咱们得慎重啊。”

“你说的也是,是娘是太急了。是得打听清楚,娘这脾气是急了点,这一听就想定下来,其实说白了还是娘心里没底,被刘明义弄怕了。”周氏听了闺女的话明白了过来。

“巧红,你有啥想法没有?”巧真问着妹子,这毕竟是她的婚事,得听她的意见。

“没啥,大姐先打听下,要是真好再说。”巧红脸虽然红,可该说的她绝不会不说。

“中,姐一定给你打听明白了。”巧真笑了下,妹子的事,她肯定尽心。

“有你帮着娘也就放心了,晌午不走了吧?娘给你做吃的,想吃啥了。”周氏问闺女,她希望闺女留下吃饭。

“不走了,晌午就在这吃,想吃娘做的汤面条了。”巧真觉得自己在娘身边还是像个孩子。带着浓浓的依恋。

242章 乞婆

周氏听说闺女要吃汤面条一愣,随即又笑了,道:“你啊,以前在家的时间娘做汤面条你是直皱眉,喊你吃,你就盛那一口,好像吃多点就能药着你一样。现在可好,这日子过好了,你在府内啥都吃着了,倒是想吃娘做的汤面条了,真是没福的命啊。”周氏唠叨着闺女,可还是赶紧下去准备了。

巧真柔柔的笑着,家的感觉真好,唠叨声也是动听的。

“红儿,你桂花姐最近咋样?”巧真问着桂花,巧红要说亲了,桂花年纪可不小了,也不知道她心里有啥想法没有。

“还是那样,娘说给她张罗门亲事,她咋也不干,说不做那念想,成天做做衣裳,伺候奶的。倒也挺安逸。我劝她多出去走走,她不愿意,她说出去和人没话说。不如在家里呆着,和奶,于奶奶,贾嫂子她说的来,不过俺觉得这样也中,桂花姐心里的伤得需要时间养呢。”巧红和大姐说着实话。

“恩,你说的是,走,咱们去看看奶去。”巧真拉着巧红去看那院看陈氏和于奶奶。

二人看到巧真都很高兴,拉着她的手不停的问着好不好。巧真和二人说着闲话,感觉温馨。这里的生活比府内自在。

吃过饭,说了半天的话,巧真坐车回去了,回到了府内,她把这事告诉了陈轩宇,陈轩宇听完点头,示意他会派人去查。

一番查探下来倒和媒婆说的差不了太多,钱家的小子没有什么暗疾,人算不得太聪慧。但也不算笨,不是那种读书读傻了的人家,钱父人实在,钱母比较爽利。家里都是她在操持,不过人不算苛刻,应该不会是个不讲理的婆婆。

钱家的家风倒也清白,虽然没啥家底。但日子还是能过的,王家用不上他家帮衬,巧红的私房也不少,嫁过来倒也能立的住脚。

其实钱家这么着急找个好闺女的原因就是怕来年钱学忠考不上秀才,那样会有不少女方觉得他没出息,这一辈子都完了,钱学忠光会读书,不会别的营生,读书没成就。迟早会把家里的家底掏空。到那时间钱家就彻底不行了。那女方就得跟着受苦,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都在观望。如果钱学忠明年能考上秀才,那肯把闺女嫁过来的肯定不少。没考上前还是比较困难的。

钱母也怕儿子考不上,所以提前就想找个好的,这时间能不嫌弃自己家的,肯定是能安心过日子的。所以这也是她们愿意相看巧红的原因。

巧真回去了一趟把情况告诉了周氏和巧红,周氏虽然心里有些犹豫,但还是决定听听闺女的,看她是愿意嫁到庄子还是愿意嫁个读书人。

巧红最后表态要相看一下再做决定,不能就这样定下,巧真和周氏也同意,这事巧真就不用参与了,让周氏和媒婆安排。女方要相看男方,男方当然也要相看女方,这样一圈走下来要不少的日子呢,自己听信就中。

日子进入了十二月,天更冷了,巧真觉得今年特别的冷,早早得就用上了手炉,汤婆子,屋内也升了火盆。她现在很少出门了,娘家那边也不怎么去了,实在是太冷,她受不冻。

陈轩宇也基本不出门了,天天和巧真呆在一起,说说闲话,也摆摆阵,研究研究兵法,小日子过的倒也惬意。

府内的管事开始采办起了年货,巧真也天天看着单子,要给娘家送年礼的,今年是他们成亲头一年,年礼可不能轻了。不然会被人笑话。不过陈轩宇安排的让巧真挑不出什么,一头猪,四样菜。几样糕点,还有一百两的银票。

巧真知道庄子上第一年出门的闺女送的年礼一般都是二斤到十斤的猪肉,四样菜,条件好的还会送一点银子,像陈轩宇这样送的满庄子都找不出来,要知道原主成亲第一年送的年礼就是二斤肉和四样菜,别的什么都没有,让庄子里等着看秀才娘子送什么的人好好的笑了王家一顿。这次不会了。别人只能羡慕了。巧真笑了笑,只等二十左右给王家送过去就成。

巧真又安排人买了一份,这是准备送给秦老夫人的,天冷儿老夫人更不愿意出门了,巧真都近两个月没见着她了,这要过年了,怎么也得去看望看望。

巧真本打算找个天好的日子去看看,可天不作美,一连下了三天的雪,虽然雪不大,可飘飘飘洒洒的下个不停,让人无法出门。

这天终于停了,巧真让人装好了礼,她和陈轩宇说了一声,坐上马车出门了。

马车内除了巧真还有一个婆子还有迎紫跟着,巧真拿着手炉暖和着,她没敢从车窗往外看,怕冷风进来。

“行行好吧,大爷行行好给口吃的吧。”外面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听声音应该是乞讨的。

“走开。”一个男声传来。

“老婆子三天没吃东西了,这天这冷,老婆子怕是要冻饿死了,大爷就可怜可怜,给口吃的吧。”那乞婆的声音又传了来。

三天没吃?这三天一直下雪,她应该是没讨要到吃的东西,巧真心里暗叹了一声,可怜人哪里都有,自己遇不到是不说了,遇到了咋也不能不管,别的不说,给口吃的还是行的。

“停车。”巧真喊了一声,车夫急忙停下了车,问有何吩咐。

“李妈妈,车内有糕点,麻烦你下车一趟给那乞婆送去吧。”巧真轻声吩咐着。

“是,老奴遵命。”李婆子应了,接过了巧真的糕点,下了马车。

车帘掀开的时间巧真哆嗦了下,外头可真冷,不过她并没有缩回去,她想看看这块乞讨的人多不多,也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

离他们马车很近的地方坐着一个乞婆,她白发凌乱,满脸污泥,已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了,身上的衣裳有些单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看着让人心酸,不过这样一幅模样并没有换来人的同情,她求的那个大汉正一脚踢开了她,嫌弃她乌黑的手弄脏了他的衣裳。

李婆子急忙过去扶起了乞婆。乞婆的身子很虚,倒在地上有些起不来,她又冷又饿,感觉生命在流逝,怕是再要不了几天她就会死了吧?自己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可她要是死了儿子可咋办?谁来照顾他?乞婆眼角落下了浑浊的液体。

她看身边来了个穿戴不错的婆子扶自己,她的手里还拿着东西,下意思的她就说道:“您行行好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