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宝窑- 第3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又亲了巧真一看,然后扶了巧真起来,他一把抱起了柔柔,唤过婆子为巧真梳头。因为刚才一家玩闹,巧真的发髻已凌乱了。

梳好了头,陈轩宇抱着柔柔,孙菊花扶着巧真,一家人去了花厅。

巧真刚让人备好了茶水,准备唤人去请镇国公和文先生,二人却相携来了。

问过了安,巧真让人上了茶水,这边安排人摆饭。

晚上的菜式荤素各半,荤食对镇国公的胃口,素菜虽算不得多么精致,可也算特色,文先生也算满意,对巧真致谢,道她费心了。

晚饭吃的欢快,气氛比中午时更为融洽,彼此间也少了一分生分。

吃过了饭,说了会儿话,然后各自回了院子。

走时镇国公吩咐过不用清早请安,让巧真好好注意身子。

第二日上午镇国公准备了不少的礼物,领着文先生,陈轩宇,巧真还有孙菊花和柔柔,等人一起坐了马车,去了王家。

本来是可以让人把王家接到陈府的,可镇国公没让,觉得应该亲自登门去拜会。

论亲,两家是亲家,没有高低之分,况且自己长年不在,是王家照应二人,他应该拜会,表示诚心。

王家头一天已得到了巧真的消息,知道镇国公到了镇子,还想着那日去陈府拜会,可没想到人家亲自登门了。

送信的人道马车已进了庄子,可忙坏了王家人。

想着时间已来不及换衣裳了,就各自整理了下衣裳,弹去了灰土,理理头发,洗干净了手,急忙往门口去。

去门口的时间因为有些慌乱,周氏和玉花相撞,还险些摔了一跤。

“你,你咋这急,又不是没见过,急啥咧。”

周氏埋怨着媳妇,其实她不是真心埋怨,只是说句话为了缓解自己心里的不安。

镇国公她也见了几次,可每次说要见的时间,她心里还是发怯。

“娘,您可比俺急,您头前走,俺不和你抢了。”

玉花笑笑,可那笑也不是多自然,她喜欢这门亲戚,可她又没那本事见了这门大亲戚还能正常,所以她也慌。

“走,都走。”

周氏扶着儿媳的手有些抖,激动而又兴奋。

王家门外,王家众人齐在,都在恭迎镇国公。

马车停稳,镇国公等人下了马车。

王家人一看人下来了,呼啦啦的跪在了地上,磕头拜见。

就连路上和家门口看热闹的庄子里人也都跪了下去。

这是朝廷的礼数不可免,不管是什么亲戚,都得先行礼。

等众人磕了头,镇国公急忙伸手相扶,让众人起来。

王长顺和周氏等人都很激动,镇国公亲自登门,这是很长脸的事,说明他看重王家。这对王家在庄子里的地位有帮助。

“快,快,国公爷,快往里请。”

王长顺的声音发抖。往里让着。

“亲家别客套,咱是自家人,不必称呼国公。”

镇国公拉着王长顺,和他亲热的一起走了进去。

看着人都进了王家。看热闹的人脸上笑着,这国公爷对于王家可真好,称呼亲家,说明他是看重巧真这个媳妇的,这巧真这一胎要是生个小子,怕是更站的住了,她的命真好啊,王家养了个好闺女啊。众人心内都很羡慕……

堂屋内,镇国公坐了首位,王长顺站着。脸上傻笑着,呐呐的不知道说啥好。

虽然镇国公并没什么架子,可他举手投足流露出的威严还是让王长顺有些吃不消。

“快坐,不是说过只论家理吗?怎又客气起来,上次还和我猜枚划拳。称兄道弟的,才多久不见,这就又生分了。可是不该。”

镇国公笑着让王长顺坐。用轻快的语气缓解着气氛。

王长顺是老实人,每次和镇国公相处,总要缓一会儿才能过来。

“嗳…嗳…说笑了,坐,坐…”

王长顺有些语无伦次。觉得有脚没地方放。

“她爹。亲……亲家让你就坐吧,那是咱亲家,咱们不……慌……”

周氏说的好听,她本以为自己能说的通顺流利,可话出唇牙齿却在打架,别看她平时咋咋呼呼的。可到了这时间她也是心慌的。

“亲家母说的是,咱们是一家子,是亲家,可别客套,亲家母。你可是生了个好闺女,为我陈家开枝散叶,辛苦她了,老夫谢谢你们。”

镇国公和颜悦色的道谢。拉着家常,希望他们不要这样紧张。

“不谢,不谢。”周氏急忙摆手,又道:“那就用谢了,担不得,巧真她呀,没您说的这好,俺这巧真就是傻人有傻福,找了轩宇这么好个女婿,找了您这么好个公公,才有现在的好日子过,不然她哪有这好的命。嫁到您嫁,您还得多担待。”

周氏说了两句场面话,这些都是她后学的,不然她可说不出来,她此刻脸上都是笑意,显然是真高兴。

文先生在旁边默默看着,他能看得出来,王家人都没有见过大世面,规矩都是不会的。

不过他们是本分的人家,得了富贵,并没有嚣张忘本,也没有显阔,从穿衣和屋内的摆设上就能看得出来。

他暗自点头,还算不错,虽然不能帮扶公子,可他们这样的人家也不会给公子惹事,本分才能让人安心。

说了几句,镇国公又提出去拜见陈氏,陈氏因为身子的原因和于奶奶并没有出来迎接。

镇国公能提出拜见,是因为陈氏是长辈,他尊重。

王家对于镇国公能提出拜见,他们很高兴,能尊敬长辈是美德。

王长顺和周氏领着镇国公和文先生进了里屋。

“娘,您快瞧瞧谁来看您了。”

周氏大声的招呼着。

其实陈氏知道镇国公来了,只是她腿脚不便,没出去迎接,没想到对方主动来她看了。

于奶奶哆哆嗦嗦的站在陈氏的身边搀扶着她,陈氏二人要跪下磕头,让镇国公拦住了。

现在不是在外面,没有外人看到,不用拘泥行礼的。

镇国公在陈氏身边坐了下来,和陈氏说着话。

看着拉着自己老手的大手,陈氏泪盈于眶。

她拿起袖子擦了下眼泪,笑道:“好啊,我这身子好着呢,让您跟着费心了,您说说您多忙,还操心我这个糟老婆子,我这心里……”

陈氏的眼泪又下来了。

372章 宴请

于奶奶也在旁边说道:“是啊,您可是大官。还能看俺们,这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婶子说什么官不官的,咱们不论这些,婶子是长辈,关心是婶子是应当的,看到两位婶子身子康健,我就欣慰了。”

镇国公父母早逝,对于老人,他有本能尊重。

于奶奶听他话里也有自己,心里也颇为激荡,多大的官啊,竟然还能想到自己,让她激动,觉得自己这辈子没白活。

她也上前拉住了镇国公的手,说道:“那个啥公,您看也俺也不知道该咋称呼您,这朝廷的官俺也不懂,俺叫您为巧真她公公,可中?”

“中,中呢。就该这样叫。婶子叫啥都中。”

镇国公很平易近人,说话也透着土气,让人感觉亲切。

“巧真她公公,俺听说你一直打仗,那打仗可危险的很,可伤着碰着了?这往后不打了吧?你是不知道,这你们打仗,俺们也跟着忧心的慌,你说说这打仗的人家里都有老小,这要是回不来,他家里的人可多糟心啊。不过你们都是好样儿的,在前头拼命,俺们才能过安生的日子。这有好日子过,都得多谢你们啊。”

于奶奶不停的说着,表达着她的心情,她拉着镇国公的手还不停的晃着。

“是啊,可受伤了?俺们都整日盼着,这仗早打完,你们都能早回来,这一家团聚,才是好日子。”

陈氏也问着,她拉着镇国公的手微微有些用力,眸子里透着关切,她们这上了年纪的人,都比较希望家里子孙都在,都安康。

“不曾受伤,我这身子好着呢。两位婶子安心,一时不会打仗了。咱们能过几年安生日子。”

镇国公拉着两个人的手,点头保证。他觉得和老人说话,他心里安心。踏实。

文先生静静的看着,一时间他觉得心情激荡,原来这普通的生活里蕴含着这样的关切,让他有着淡淡的羡慕。要是他的家人俱在,该有多好……

这边说的热闹,那边巧真也被迎到了里屋,不过并没有几人陪她说话,除了一开始的问候,女眷们都在灶火屋忙活午饭。

因为来前陈家并没有和王家提前打招呼,所以王家没有刻意准备什么菜。现在一看这么多人,就有点抓瞎。

抓瞎过后,慢慢平静下来,巧真让她们比慌,安排她们如何去做。

众人有了主心骨。就忙碌起来,买东西的买东西,做饭的做饭,各自忙个不停。

噼里啪啦,灶火屋大战个不停,几人忙的脚不沾地,不过可没人要巧真帮忙。

不管巧真的厨艺好坏。她大着个肚子,可没人敢使唤她。

巧真只能在灶火屋门口看一会儿,还被周氏给说了,无奈只能又回了屋内去坐着。

到了晌午,几个桌子坐了下来,桌子上的菜倒也冷热齐备。荤素搭配,看着还不错。

其实不拘菜的好坏,主要是坐在一起的人。

合心的就是吃的差心里也舒坦。

不合心的,就是吃龙肉,也觉得没滋味。

中午吃饭的时间三儿。成子,声子等人也回来陪着坐席了。

他们是王家的下一代,都是学子,陪着也应当。

一顿饭吃的很热闹,也算尽兴。

饭后,文先生又考校了几人的文章,考完对几人是连连点头,很是称赞,其中成子和王涛最被他看好。

成子不怯场,举止大方,脑子反应也快,有闯劲,学问也不错。是个能成材的。

王涛含蓄却有才,并且心思缜密,不可小觑,好好培育,将来能成个人物。

文先生觉得面前这几个年轻人,最差都能得个秀才,说不定还能出举人,进士,这王家还真是祖上积德了,对于下一代也知道培养,看他们好学的劲头,让人期许,过个几十年后,说不定王家就是士子之家。

下晌的时间众人谢绝了王家留晚饭的要求告辞而去,走的时间约定三日后镇国公在府内待客,到时间接王家众人过去,王家众人应允。

巧真也跟着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