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转正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贵妃转正实录-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日新更

依然求票票~~~~求评论~~~~求收藏~~~~~

第五十三章 各有各愁

沈团儿听完穆丽华的话,也是一知半解,生怕自己些许悟出的名堂全是对太后的意思的曲解,正坐在宫中为自己的未来一筹莫展。

采韵为沈团儿端了碗冰饮,笑道:“主子还琢磨太后娘娘的话呢?”

采韵是个忠心的,沈团儿也不避讳她,点了点头,又叹气道:“许是领悟了些,可终究难解其中深意。”

采韵对沈团儿的来历多少有些了解,知道她是穆府沈氏引荐进宫的,便道:“主子不若给府中夫人传个信去,夫人与太后关系亲近,许能领悟太后之意,帮主子解困呢。”

沈团儿并未将自己的娘亲是府中姬妾的真实身份告诉采韵,只道:“我不过是选侍罢了,哪有什么门路,能往宫外传信呢。”

采韵道:“奴婢哥哥在宫外呢,主子若是有意,奴婢想法给他去个信儿,让他找机会报给府中夫人。”

自己是穆家的一颗棋,断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沈团儿思忖片刻,问道:“你哥哥在何处当差?”

采韵露出一个羞怯的笑:“奴婢哥哥,不过是个货郎。”见沈团儿神色黯淡下去,采韵忙道,“虽是货郎,但哥哥走街串巷,也能到公府附近叫卖呢,况奴婢嫂嫂是个卖花娘子,也常到深宅大院中给夫人们瞧珠花,讲段子呢。假以时日,定有机会能传出信去。”

卖花娘子怎么能进得公候王府,且贩夫走卒嘴虽快,却守不住秘密,一句话传到沈氏耳里,不知要经几张巧嘴。沈团儿心中叹了口气,对满眼期待的采韵笑道:“你能这样为我着想就够了,王府深宅不是什么好地方,你哥哥嫂子做生意不易,还是少沾染吧。”

采韵心直口快,现仔细一想也觉不妥,应承道:“都听主子的。”

沈团儿主仆二人这厢熄了寻求穆府帮助的心思,却不知府中最大的老爷穆敬梓,在府中也郁闷得不知拜哪尊佛好。

穆敬梓今年五十有六,曾任正二品兵部左翼先遣少将,因在平定藩王的“承阳之役”中杀敌激愤,被提升为从一品京门九卫右军统领,负责京城宿卫,直到先帝去世,都风头无二。而今虽新帝即位,却圣眷仍在,一路高升至仪銮戍卫统领大臣,并念其父兄穆年飞、穆敬仪早年战死,特彰其满门忠烈,拔擢穆敬仪长子穆衡宣武将军,至于沿袭下的果毅公爵位,自然落到了穆敬梓头上。

在一朝的太平年间,身为武将,能二三十年中三次升迁,是武官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有多少人穷其一生也挣扎到一个广威将军,在贵胄多如牛毛的京城小心做人,一腔热血也在为不得庇荫的子孙谋划中消磨殆尽。

可任谁都有糟心的事,即便是让许多人提起来就眼红的果毅公穆敬梓,也有自己无能为力的遗憾。

大约是运气太好,上天也会看不过去眼,穆敬梓前半生戎马建功,后半生位极人臣,从没落在旁人后面过,然在子嗣上却郁郁不得,任府中娇妻美妾的纳了一房又一房,也只在嘉元三十年由结发妻子沈氏产下一个嫡子,便再无所出。穆敬梓延医请药、求神拜佛许多年,但至今连个女儿都没能再得。久而久之,京城巷里便有好事者胡乱传言,说穆家这是杀戮太多,天上的菩萨都看着呢,他杀别人家的儿子,菩萨也不让他得儿子。

穆敬梓听到这消息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沈氏也在家抹了半日眼泪。



子嗣稀薄的穆敬梓下朝回府,刚进二门,便瞧见沈氏一脸焦急的迎上来,接过小厮手中汗巾,穆敬梓擦擦脑门上的汗,问:“怎么这么慌慌张张的?”

沈氏顾不得规矩,胡乱行了个礼,忙到:“老爷,刚才庄子上来人,说江氏不太好。”

穆敬梓手一抖,问道:“不大好?怎么不好?请郎中了没?”

沈氏道:“来的丫鬟只知一个劲哭,也回不清,只说江氏这两天吃什么都没胃口,肚子里还冒着丝丝凉气。”

穆敬梓虽是武将,但多少年除了在朝中勾心斗角便是钻营怎么绵延子嗣,旁的不敢说,在这方面,足能药房坐堂开铺子了。现下听沈氏如此说,心中便咯噔一声,这江氏无甚姿色,纳入府不过是因她年轻强健,郎中说易坐胎,不想这胎是坐上了,却还是在半路出了岔子。难道这一胎也要保不住?穆敬梓忍不住自我检讨,是不是真的因为杀戮太重,上天要自己断子绝孙。

穆敬梓脸色十分难看,沈氏见状,忙安慰道:“老爷莫急,妾身已经让人套车了,马上就去庄子。”

沈氏难得的识大体让穆敬梓多少有点安慰,拍着她的肩道:“你做得好,江氏若无碍,待孩子出生,记在你名下。”

沈氏有自己的嫡子,岂会稀罕一个妾室的儿子,心里不屑的撇了撇嘴,沈氏仍挤出一个笑来:“老爷这么说就外道了,横竖妾身也是那孩子的嫡母,哪有不关心的道理。”

“你且等着,我换了衣服与你一道去。”好不容易有了一胎,穆敬梓左思右想的不放心。

“老爷还信不过妾身么。”若是穆敬梓与自己亲自去,那江氏的尾巴还不翘上天,往后怎么拿捏,沈氏眉头一皱,低声劝道,“老爷惦念着那孩子,妾身明白。可若教旁人知道老爷只因为有孕的妾室不舒服,便巴巴的跑去庄子。外头还不知要怎么编排呢。”

沈氏这话,正中穆敬梓的顾及,想起外头人说的那些难听话,穆敬梓生生收回迈出的脚步,道:“我还有事,你自己去吧。”

马车早在二门备好,沈氏向穆敬梓行了一礼,便带着几个丫鬟小厮绕过影壁,登上马车,往京郊庄子去了。



沈氏走后,穆敬梓刚要回房换常服,便见一小厮凑到跟前:“老爷,陈管家有事找您。”

扯扯里三层外三层的朝服,穆敬梓又是一脑门的汗,道:“让他去书房等我。”说罢抬脚进了正房。



今日新更,交代完这两章,不久便是女主的戏了。。。。

我深知女主最近出场有点少。。。。。。可她在禁足嘛。。。。。。好吧,我会加戏的,请大家不要抛弃我啊~~~

依然求票票~~~~~求评论~~~~求收藏~~

第五十四章 何为‘家人’

陈管家在书房侯了不长时辰,穆敬梓便到了,手中把着盏六安瓜片:“你找我何事?”

陈管家殷勤的给穆敬梓行了个礼,方道:“太后传话来,说让夫人这几日进宫一叙。”

“嗯,知道了。”穆敬梓淡淡道,“以后这些事直接告诉夫人就好。”

“不,奴才还有一事。”陈管家从袖中抽出一封信来,笑道:“老爷,少爷已经到了蜀地,派人送信来了。”

一听是儿子来的信,穆敬梓忙接过拆开,一目十行的扫下来,才露出今天的第一个微笑,到桌案前提笔写下几行字,穆敬梓拿起来默念一遍,觉得颇有严父之意,方放入信封中,就着陈管家递上的粘封,封好交予他手上,笑道:“去,派人给少爷送去。”

来信的不是别人,正是穆敬梓与沈氏所生的嫡子穆泽。月余前,蜀地发生洪灾,因受灾面过广,四川承宣布政司使独木难支,连夜发了八百里加急将灾情上报京城,请圣意裁决。蜀地河道淤塞早已有之,皇上欲趁此机疏通河道,当即令工部尚书林平广任四川抚台,携工部水利巧匠,前往四川赈灾开河。

林平广在一直被朝中同僚背后视为媚君之臣,常因此郁郁不欢,如今借着此去赈灾,有心立功为自己正名。故一到四川,便连斩几个不法贪吏昏官,接着济民放粮,与此同时,不忘就地纳丁开河,及时控制了灾后慌乱的人心。林平广在四川有条不紊的赈灾,朝中自然羡慕者,嫉妒者,赞扬者皆有之,穆敬梓虽不屑眼红旁人的功劳,却也不能免俗的想在其中,给自己儿子分一杯羹。

也是穆敬梓运气好,蜀地灾民虽有一部分被就地采丁,但大多数仍在官服临时搭建的帐篷中残喘度日,况当地因受灾而缺医少药,许多人都染了瘟疫,林平广虽有才干,但自己也不是郎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得连夜上书,请皇上增派太医兵将,一则控制疫情,一则将不曾受疫的灾民转移。

林平广的二儿子虽在军中,但现下不过是个百户长,且月余前刚在行宫挨了几十廷杖,别说骑马行军、带兵赈灾了,就是每日晨跑都磕磕绊绊的艰难坚持。许是忖度着自己儿子在穆敬梓手下,林平广便把这捡功劳的便宜,忍痛让给了穆敬梓的嫡子,穆泽。所以,在林平广的暗中授意下,穆泽的主动请缨没有收到丝毫阻碍,皇上也最终拍板,令在穆泽临时兼任蜀中赈灾副使,即日启程。

其实林平广在四川已将灾情控制得差不多了,穆泽到了,只需将灾民由渠县迁到不远受灾较轻的开县即可。一路道路也算平坦,可以绝对说是一件难得的好差事。穆敬梓奸猾得紧,正是考虑了这点,才放心送自家的宝贝嫡子远行。

现下穆泽已到了蜀地,穆敬梓心中计较一番,悠悠踱到外间摇椅坐下,呷一口清茶,觉得夏日也不甚炎热了。



只可惜穆敬梓的好心情只维持道晚上,晚膳后,沈氏方从庄子回来。

穆敬梓见她脸色不愉,忙问:“江氏怎么样?”

沈氏苦着脸,硬着头皮道:“妾身到庄子时,江氏已经小产了。”

三伏天,穆敬梓的心一下掉进了冰窟窿。

沈氏将穆敬梓扶到椅子上,担忧道:“老爷。。。。。”

穆敬梓长长叹了口气,摆摆手:“罢了,你不用劝慰我,把江氏从庄上接回来吧,好好养着。”

沈氏转身从丫鬟盘中端过茶盏,奉到穆敬梓手上,温声道:“老爷也要注意自己身子,妾身会打点好的,过几日就在庄上给江氏哥哥安个差事。”

穆敬梓不置可否,接过茶盏道:“泽哥儿来信了,你回头看看。”

沈氏一听自己儿子来信,心中一喜,问道:“可是入蜀了?”

穆敬梓点点头,又道:“对了,今天太后也传话来,让你找机会入宫一趟。”

沈氏自是应承不提。



又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