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贵妃起居注- 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为臣下本分,娘娘过奖。”看得出来,刘太医松了口气:开假病假条,本来就是他的拿手好戏,又是在贵妃的要求下开的,此事给他带来麻烦的可能微乎其微,也令他放下心来,跪地给徐循行了礼,便退出了屋子。

至于赏赐什么的,那是绝对没有的,就算有,刘太医也不可能收。徐循要赏,只能通过逢年过节官方途径赏赐,其余任何一种可能,都将被视作私相授受,哪怕给的只是银子,也是极为犯忌和不光彩的一件事。再说这点小事,也犯不上赏,莠子不行的时候,几个太医轮班入值,到了这个地步,何仙仙才和徐循提了一笔,徐循在腊月时和尚宫局商量了,多赏了那几位太医几百两银子。——至于子女的出身之类的,何仙仙的能量还没到这一步。

病假条这样的小人情,开出来也就算了,到了下午,尚宫局那面把刘太医的医案给徐循抄录送来了,两位尚宫联袂而至,给徐循请安探病。

“娘娘……”毕竟都是台面上的人物,虽然徐循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纰漏,但看一眼两位尚宫的表情就是明白了:绝对都知道了,指不定比她还更清楚清宁宫那边的动静呢,如果说她俩连太后当时的表情都听人描述过了,她也一点都不会吃惊的。

虽然她做这些事,并非为了图谁的感激,但望见两个素日里一脸职业微笑的嬷嬷,现在改换了态度,一个个都是欲言又止,眼神里流露出千言万语的,徐循心里也用上了一股暖意,她冲两个尚宫一摊手,道,“不必多说了,你们稍等一会,我给老娘娘那写封信,待这几日大哥来再和他商量一番……我看,这宫务只怕是要被老娘娘收回去了。”

刘尚宫扯起帕子擦了擦眼角,虽然徐循觉得她并无眼泪,但这已表明态度,“娘娘切请保重娇躯——”

她一直以来都是极想出宫的,这一点,徐循感觉得到,如今她的态度,也比郑尚宫更直白,只差没说个‘敌老你幼,来日方长’了。不过,郑尚宫对徐循的态度亦友好得多了,她先按了按刘尚宫的胳膊,方才劝慰徐循,“娘娘请安心养病,若是缺什么了,您一句话,奴婢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我自然是安心的,就觉得辛苦你们了。”徐循也说些客气话,不过也算是真心实意,这两个尚宫并不算难以相处,起码没有给她扯后腿,“这几个月跟着我,生发了多少事情,要比往年更辛苦不说,还没多少赏赐。我虽有意表示——不过,又不想害了你们。”

三人交换了几个眼色,彼此心照不宣,不过这种话不能说透的感觉不是很好,再加上徐循还要写信,两位尚宫略坐了坐,也就行礼告退。走出了一段路,彼此看了一眼,也都叹了一口气:此次过来探望,算是给自己的猜测敲砖钉脚了。徐娘娘惹怒老娘娘,以至于从管宫位置上跌落下来,看来已是无可挽回的事实。

“到底是得宠。”郑尚宫忽然没头没脑地道,“换做是那几位,这事儿够她们喝一壶了,贵妃娘娘就和没事人似的。”

“那就是个傻大胆……”刘尚宫忍不住叹了口气,惆怅道,“只可惜了,看贵妃娘娘样子,似乎皇爷也没有多管闲事的意思。”

“那毕竟是他亲娘。”郑尚宫看得比刘尚宫更清楚,“坤宁宫那一位就无宠了?和老娘娘别上了,这几年到底不如从前。皇爷又怎么会逆着老娘娘意思行事?”

别看老娘娘输了一次,但她依然是整个后宫最大的赢家,再没有人能和她抗衡。别以为徐娘娘顶过她的牛,就真的是压住她了,腊月那次没计较,如今这一次,送筐梨而已,徐娘娘那边立刻就告病了,吃药都没那么好使。这一切都在在说明,清宁宫还是天字第一号,没有谁能压得过去。

刘尚宫当了几十年的女官,和清宁宫的往来自然不少,也不能说没有情分——很简单的事,没有后妃的支持,又或者说不能让她们满意,她如何能坐稳尚宫的位置?只是今日想到清宁宫的权威,她却没了以往那隐约的自豪感,取而代之的,是隐隐的愤懑和不平。

只是这情绪即使是对着郑尚宫也不能发泄,又或者说,对着郑尚宫尤其不能发泄。她摇了摇头,惆怅地叹了口气,摇头道,“熬吧,熬着就好了,什么时候两眼一闭,那就干净了。”

郑尚宫却是若有所思,“倒也未必就和从前一样了……”

“你是说——”刘尚宫心头一动。

郑尚宫反问道,“你觉得徐娘娘这人,是怎么个性子?”

两人正往六局一司走去,这里地处偏僻,一向少有人到,随便一拐就是说话的地方,而且不虞被人听见。刘尚宫也大胆了点,她疑惑道,“你是说哪方面的性子?”

“就说她为人处事吧……刚才你说她傻大胆,这话不假。去年根本就没给太后娘娘面子,今年怎么就连争也没争,面都没见,就这么痛快地收了那筐梨?”

刘尚宫也不是蠢人,郑尚宫一点破她就明白了。“这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呀?——可徐娘娘又何必如此过激,就不能徐徐行事?以她和老娘娘的关系,私下苦求,未必不能一点点地改过来。”

“老娘娘的性子,你还不明白吗?”郑尚宫倒比刘尚宫更大胆,她叹了口气,“再说,你留心想想这些年,清宁宫对徐娘娘是照顾有加,可徐娘娘什么时候和清宁宫腻乎过?”

究竟不是徐循肚子里的蛔虫,两个尚宫也只能大胆推测,两人边走边低声议论,虽然也推演出了不少可能,指向的结果都是徐贵妃在这次风波中并非大败亏输,但走到尚宫局前时,两人对视了一眼,却也均感沉重。

不论如何推测,如今大权移交,已经是既定事实,老娘娘一复位,才掀起了一点新风的宫廷,马上就又要沉寂下来了。

#

假条送到清宁宫,太后的怒气方才略微平息了一点,她举着假条和静慈仙师就说了一句话,“倒还算她有点廉耻。”

接下来,假条一丢,就当没徐循这个人了,该吃吃该喝喝,反正有静慈仙师和几个老姐妹一道,她不愁没人陪,只令人往乾清宫传信,让皇帝有空来给她请个安,好商议下一个管宫的人选而已。

不过,皇帝却没来乾清宫,第二日他派了张六九来,言道,“今日国事繁忙,着实抽不出空来,唯宫务不可一日无主,还请母亲多操心些。若能劳动,便自己管了,若不能,择人管事也可。”

态度倒是很明显,就直接把一切都扔给太后了……

“最近国事,真有这么忙吗?”太后年事渐渐高了,再加上皇帝也逐渐成熟。她已有几年时间没有过问政事细务,还真不知道近日朝中有什么大事。

“近日江南发了水。”张六九细声细气地道,“皇爷已有几日没有游幸南内了。”

南内现在就是皇帝吃喝玩乐的大本营,什么跑马啊,打猎啊,和词臣吟诗作赋,同画臣挥毫作画,赏花斟酒,泼墨赌茶,这样的事他基本都在南内来做。不去南内,那就是一心工作了。

太后方才释疑,虽然心中还觉得有些不对,但料着皇帝也不能如何,遂暂挥退张六九,和静慈仙师商议。“这宫务,该交给谁好呢?”

天意不巧,袁嫔刚入宫时红了一阵,如今竟已经完全失宠,唯一一个还算是有宠的诸嫔,又是个木头脑瓜,太后自去年腊月起,也召她相伴了几次,简直无法忍受她的愚笨。

最合适的罗嫔,又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巴,下定决心要走皇后路线,自己再想提拔又有什么用?无非让她再病一场。思来想去,才干最合适的人选倒是静慈仙师,奈何她身份所限,又绝无可能管宫。

“我为表,你为里吧。”太后到底是不耐烦管那些琐细事情了,便随口吩咐静慈仙师,“先管一阵,再看局势发展了。”

静慈仙师就是有意见,也说不出口,只好苦笑着应了下来。

#

大权重归清宁宫,乃是天经地义的事,宫中各处都很宁静,并未因此而泛起什么波澜。倒是坤宁宫虽然自己生病,但也遣人往永安宫送了点东西,永安宫那边,礼物收下,贵妃娘娘却是见不到的。这多少让暗暗关注永安宫的太后,心里又气顺了那么一丁点儿。

至于宫务方面,她和静慈仙师都是管过宫的,两人合作,还有什么不能上手?唯独烦恼的,只是内安乐堂的事罢了。每每对徐循有些气平的太后,在烦扰内安乐堂之事时,就要更生出十分的怒火来,因此到目前为止,她对徐循的观感还是直线向下。——内安乐堂此事,实在是太棘手了。

“才十几天呢,满宫里就都传遍了?”刚知道的时候,老人家有些不可置信,首先就想到了阴谋诡计那方面,“你确定后头无人插手?”

乔姑姑在这件事上身份尴尬,没什么发言权,回话的是清宁宫的亲信宦官齐尔雅,他弯着身子,回答得很保守,“以奴婢所留意的,两宫今日均安心养病,并无异动。”

静慈仙师暗叹了一口气:徐循的札子都发了两份,这事且和都人命运切身相关,传得不快才怪呢。还用了十几日才传遍宫廷,已经算是宫规森严了。这还算好,若是有个把没规矩的宦官把话传到外朝去,再遇到一个想要博直名往上爬,想疯了心的科道言官,那乐子才算大呢……皇家乃是天下的表率,这层皮总是要撑住的,若按她想,别说等传开了再来处理,一看到札子就得想法子了。不理就能消停?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折子里捎带内安乐堂捆绑着的,是放人出宫的制度,落入宫中,就像是滚水落入沸油里,如何能消停得下来?

太后也许看得不如静慈仙师透彻,但事态如此,也不可能继续想着强硬压制了,她毕竟还只是个不算太强势的太后,身后还有个皇后在虎视眈眈呢——在这件事上,自己选了镇压,那就不占理了,谁知道儿子会不会受皇后又或者贵妃的蛊惑,又作兴出什么事来。

要解决吧,又该如何解决?这念头学医的人金贵啊,走到哪也不愁没口饭吃,没听说会愿意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