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贵妃起居注-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倒是难为了那两个。”按规矩,八卦也要惠妃先开头,以示尊敬长上之意,她开了个头,很多憋在心里的议论就可以吐出来了,一时间众人也都是争相议论。

“真是纯——孝啊。”

“这又何苦呢,”说话的人明显有些不忍,“功夫就做到尽了,又未必有人懂得赏识,老娘娘到现在还没过来呢……”

“皇后娘娘怕是不能来了。”这里都是侍疾过的,很了解皇后的病情,现在病情虽转好不少,但的确还不能劳累。

“只怕会强撑着露一面也未必的。”惠妃道,“毕竟是几朝的老人了,今日不来,出殡那天就得来——只看她敢不敢踏入清宁宫了。”

赵昭容最是直白,低笑道,“那都还是出殡那天来了,今日来,来得容易,出去怕就难,不晕一次只怕是出不去。”

这话直指两宫矛盾,不知为何,众人听了,心里都有淡淡的愉悦,只是未敢露出来——唯有诸嫔,面上写满疑惑,口唇翕动着,只是不敢问。

提起了皇后,众人很快就联想到了贵妃,“难道连贵妃娘娘也不来——竟是真病了?”

吴婕妤去换衣服了,曹宝林顿成众矢之的,她忙道,“自从娘娘病了,便不受请安,我等每日也就过去对着空座行礼罢了,也不知病情好坏——只娘娘和文庙贵妃最好的,今日无论如何都会露个面吧。”

“这也未必了。”赵昭容提到贵妃娘娘,简直气不打一处来,她酸酸地道,“人死灯灭、人走茶凉么,文庙贵妃娘娘早就不好使了,现在过来,又有什么用。”

不过,和说皇后可不一样,说到贵妃,即使众人心中一样有淡淡的愉悦感,但永安宫也不是没人在这屋里。

“贵妃娘娘可和你不一样。”曹宝林便冷笑道,“赵令月,你《女训》都学到哪里去了?你还是个宫嫔呢?竟是嫌活得不痛快,想和南内那位做伴去了吧。”

“哟。”赵昭容摆出了战斗的架势,“吃上哪家的饭,就当了哪家的狗了?你倒是自来熟,才过去几年——”

“好了!”惠妃本来看热闹,见越发有些不像,吐了片瓜子皮,便瞪眼道,“一个个都失心疯了?赵令月,今日是有大事的日子,我且不教训你,完了这事以后,你待我慢慢地教你。”

她是赵昭容宫主,一下就将她气焰打灭,让她怏怏地垂下头去,不敢再妄言。众人不免含笑交换了几个眼色:说点皇后的是非也就罢了,当着惠妃说贵妃,皮痒呢?

些许小插曲,也不值得什么,毕竟连惠妃算在内,大家都不是多得意,真得意的那几个都还没现身呢。底下人聚在一起编排编排上头的,说点不咸不淡、含含糊糊的话,再正常不过,赵昭容被呵斥,也就是因为表现得实在太明白了。不过,被她这一说,大家心里也都打起了小鼓,尤其是曹宝林——她还是徐循通知让她来的呢,徐循的身体如何,她最清楚不过的了,刚才贵妃没和她俩一道,她本已有几分疑惑了。现在更是嘀咕:难道就为了装病,真不来了?可娘娘不是那样的人啊……

又过了一会,罗嫔到了,众人自然都起身迎接,连惠妃都换出善意,亲切地和她套起了近乎。只罗嫔不善言辞,又是宫女出身,大家话不投机,说说倒没话了,比她没来时还要安静,一会寿衣换好了,便依序上香哭灵,又去灵棚里跪着等等,也不消多说了。

不多时,太后也来拜祭,自然又是一重眼泪世界,哭完了方把静慈仙师叫到一边,就站着商量了一会,方才回自己宫室中去了。

因贵妃去得很突然,诸事都来不及预备,连灵棚都先设在清宁宫里,外头的大棚子根本没搭起来,二十四衙门、礼部、宗人府都因此是忙得团团乱转,连忙往各处通知上香,不过诸外命妇也只能是第二日来上香了,商议的结果,今晚诸人都在清宁宫里守着,明天再挪移到清宁宫外的广场上去,在那里设棚,不然这么小的地方压根容不下众人行礼。因天气炎热,停尸七天就必须出殡,所有礼仪,能赶得上的就赶,赶不上那就从简了。

如此行事,毕竟是仓促了几分,众外人不禁有些感慨,不过,真正的亲人便只顾着哭了——敬太妃知道消息,当即就哭晕了过去,连换衣都没赶上,才被救醒,就赶来跪着哭灵了,饶是有人照看着,也已经哭厥了两次。

大家一路跪,一路哭,到了傍晚,方才陆续散去回宫休息,只留了敬太妃和吴婕妤守灵,两人跪在灵前,敬太妃疲累到了十分,跪着跪着,头便一点一点的,只却坚持不肯下去休息。

天色入暮,太后已是回去用晚膳了,静慈仙师匆匆吃了几口,便又赶来领着一群嬷嬷、宦官低声商议,正说着话呢,只听外头一阵轻轻的脚步声,她心头便是一跳,回头一看,心中果然暗叹了一声。

徐循一身白布孝服,面上估计也刷了许多粉,透着一股异样虚假的苍白,见到静慈仙师,她咳嗽了几声,‘虚弱’道,“身上实在不好,我来迟了,盼文庙贵妃娘娘天上有灵,别怪罪我吧。”

静慈仙师将出口的千言万语,最终都化作了一声叹息,她摇了摇头,冲徐循摆了摆手,简直是恨铁不成钢地说了一句,“你啊——算了算了,快进去吧!”

要是不知道,只怕还真有人会以为,她是怪罪徐循来得太晚呢。

作者有话要说:咯。

有人号召我家猫的趣事吗……

可多了啊!身为一只二货它简直是趣事生产机!前一阵还把自己卡在床头和墙的空隙里了(我的床头有一个弧度的),那个空隙不大,它没法转身,站在床头柜上进去了以后,退不出来了,也下不去了,华丽丽地被卡住了!

然后也不叫,就一直在沉重的呼吸和挣扎,想要挣脱出来,大半夜的我靠着看书呢,忽然觉得头后面有异响和抓挠声,吓得睡意全无,查看了一眼居然啥也没看到(它几乎全进去了),把我吓得不轻。弯身探头一看才发现,一个屁股在缝隙中扭动着,奋力地想退回来,却被卡住……

我都快囧死了,大半夜的难道还叫家人来搬床吗?又觉得非常好笑,忍不住笑了一分钟,然后在我笑的时候它更着急了,忽然间,只见一个屁股用力地一扭,后腿连着几蹬,迅雷不及掩耳般把台灯蹬倒,它顺利地挣扎出来了……

215、意外

还好;文庙贵妃去得着急;现在宫里是忙成了一片;不少人手都被召集起来,去布置明日外命妇入祭的灵棚了——这清宁宫自己院子里的小灵棚;再怎么随意那都是内部的事情;可大灵棚就不能敷衍了;天家气派可怠慢不得;虽连夜召了匠人入宫搭棚,但棚子里外也还有不少功夫要做。扣掉维持二十四衙门运转的人手、在各宫服侍打杂不能擅离岗位的那些,基本空余出来的那些人,全都过去帮忙了。再加上入了夜;清宁宫所在的西面和正经宫城之间还要下千两,多数妃嫔都已回去;留下来的敬太妃和吴婕妤,一个是正经亲戚,一个是永安宫的人,徐循那拙劣的表演,并未引起她们的侧目——又或者说,吴婕妤就算注意到了,也没多说什么。

敬太妃和文庙贵妃的关系一向极好,见到徐循过来,眼泪又下来了,等徐循上完香,她才有几分责怪地道,“怎么才来!”

徐循一时便不知该如何开口——敬太妃估计是悲痛过度,已经压根顾不得别事了,她又不便自己解释,只好含糊道,“毕竟……想着老娘娘那里,还是晚上过来,大家都便宜些。”

敬太妃明显就是一怔,思忖了片刻,似乎若有所悟,她那明显的责怪态度软化了下来,拭泪道,“来了就好,姑姑生前便是最看重你的……”

说着,两人不禁都哭了起来,徐循刚过来,眼泪还新鲜,敬太妃却是有些哭干了泪了。吴婕妤忙在旁边好劝歹劝,徐循又坚持替敬太妃跪一会,强她好歹去吃点东西。

敬太妃消失片刻,回来时,望着徐循的眼神,又自有所不同,亲手把徐循扶起,却是几次欲言又止,方才低声道,“好孩子,难为你了——趁着宫门未下千两,你还是赶紧回去吧!”

违背太后的暗示,跑出来也就罢了,要还在清宁宫里逗留过夜,那可就是完完全全地不顾地主的面子,要和老人家翻脸的节奏。徐循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再无聊地挑衅太后,扰乱了文庙贵妃的丧事,她擦了擦眼泪,低声道,“您如此体谅我,我反而不知该说什么了……”

和敬太妃不免又对着哭了几声,方才告辞而去,出去路上,见静慈仙师站在廊下,她要停下,静慈仙师只冲她直挥手儿。徐循便不停留,一径出了宫门,往永安宫回去了。

#

皇妃丧礼,不比别人,自有一套讲究。皇帝已经下令辍朝五日,这五日中要开坛设祭,因是三朝老太妃了,设祭设几坛还要商议,总是要体现出对长上的尊敬,又要照顾到紧迫的时间,太后去哭了一次就回了清宁宫,和皇帝来回传话商议了一番,最终定下了在常例的皇后、皇妃、太子、亲王、公主之外,再增设宫中六尚,也就是六局一司一坛,内官内侍一坛,如此场面也热闹好看些,且又不费什么功夫。——然后就要忙着开宫库找各种应使东西去弄了,概因天色晚了,宫门上锁,今晚不趁夜弄好,明日外命妇进来,场面也不好看。

皇帝没有亲自过来,也并非摆谱,皇妃的丧事不是内宫自己的事,翰林院要撰写谥册文,这七个祭坛的祭文,还有文庙贵妃的圹志,更重要的是,他要点选文庙贵妃的墓|穴——长陵那边是不会有她的位置的,虽然贵为贵妃之尊,但本朝并无妃嫔附葬的规矩,长陵内虽然有妃嫔,但那都是殉葬的人口,直接就已经埋到陵墓里面去了,作为文皇帝一朝唯一没有殉葬的贵妃,皇帝还得决定她到底是回南京安葬,还是葬在郊外金山——这些年来,公主去世后多有在金山安葬的,又或者是在长陵附近找个风水宝地,把她给葬进去。

比起他平时决断的军国大事来,这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