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起居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贵妃起居注- 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我记得曹义也是将门出身,昔年与张辅争功,闹得两家甚是不睦呢。”徐循诧异地打断了柳知恩的说话。

“正是如此,是以静安堡的麻指挥直接快马入京报信,往东杨大人处使了钱,此事是由东杨大人出面压下来的。昔年东杨大人谋划北事,曹义便是借了他的助力,这才上位去了辽东做总兵。”柳知恩平静地说,“两人关系,一直都是很密切的。”

弯弯绕绕,没想到最后居然还是绕到了阁臣身上,徐循的眉头皱得是更紧了,只是玩味了半天,却依然摇头叹了几口气,“算了,既然此为非战之罪,那也不必再寻根究底啦。”

曹总兵虽然可能看在东杨大人的面子上,没有直接揭露真情,但也不甘心完全不提此事,便整出了这么一封疑云重重的奏折,还是令都指挥吃了亏。婉转依然是整了张家女婿一把,不过他是总兵,此乃牵扯上百条人命的事情,瞒下部分已经是情分了,要求他完全隐瞒不报那谁也没这个胆。至于东杨大人受贿平事,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主要石峰口被破并不是因为边境军队吃空额吃到本来是一百多人的队伍变得只有二十多人,也不是士兵不能接战,那么为了此事闹腾起来就并不值当,想来也是因为这一点,东杨大人才会吃下这份钱财。既然如此,徐循也失去了继续追根究底的动力……这里面的糟烂污什么的,压根也不稀奇,都恶心习惯了,估计转头也就忘到了脑后去。

“娘娘明见万里。”柳知恩随便说了几句奉承话,又问道,“这个月内,陛下也派人来问了几次石峰口的事,奴婢一会也要去乾清宫请安……”

“哦。”徐循没想到栓儿还挺记事的,她思忖了一会,便道,“你就如实说吧,孩子大了,有些事也该让他知道——早晚都是要学会的,不然,又该如何和大臣们打交道?”

柳知恩似乎亦是赞同,他点了点头,便又说起了旁事,“由此事启发了奴婢,如今诸边陲的锦衣卫卫所,是否也该有所整顿……”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东杨受贿,还有搞笑的鞑靼‘探亲’跑过关口,到下一个堡城才被发现的事情都是真的发生过的|

不过和文里写的肯定是不一样啦~

今天回来的晚,久等咯

第269章 选秀

不知不觉间;二年时光一晃而过,圆圆出嫁了;阿黄生了个闺女儿;点点也到了快留头的年纪;壮儿更是早习惯了在南内的生活。太后的身子渐渐痊愈,太皇太后却是一天比一天更为老迈,章皇帝成为了一个遥远的名词,人们在谈论的已经是皇帝何时亲政的事情——今年十四岁的栓儿;也快到了可以成亲的年纪。按照幼帝的惯例,一般在成亲后就会行冠礼,行过冠礼是个成|人,也就顺理成章地将朝政接到手中了。

按照年龄顺序,肯定是先操办点点的婚事,毕竟,长幼有序,不先把姐姐们发嫁出去,做弟弟的也不好成亲。所以太后是早早地就对徐循提起了此事。“可要给点点找个好夫婿,婚事先办了,圆房却不必那么着急。”

和姑姑们相比,这一代三个公主,两个婚姻都十分不错。圆圆和夫婿关系也比较融洽,虽说没有同居一府,但现在也是大着肚子在公主府中安胎了,太后对此也是有忧有喜,喜自然不必说了,忧却是因为阿黄头胎难产,月子里坐下病来,有大半年都在床上躺着。好容易生下的小闺女儿也是病病歪歪的,让人不省心。这便是因为生育太早,锻炼不足的关系,圆圆平时不爱动,太后也怕她和姐姐一样,都在产育上不大顺利。

徐循这些年来操办了好些婚丧之事,到了自己女儿头上,倒是没主意了,“不是我看不惯点点,她究竟没阿黄和圆圆生得貌美……”

“哪有的事,你这个当娘的看女儿也太严苛了些。”太后睁着眼睛说瞎话,“我看点点就生得很好。”

“她像爹。”徐循的眼光还是很客观的,“黑肉底,单眼皮,又有些壮,是有福气的长相,可未必说是好看。”

三位公主都不是琴棋书画上有建树的才女,点点在女德上的造诣也很有限,性子虽然说不上是大大咧咧,但也颇有几分金枝玉叶的任性——在严格的教导下,她是做不出‘醉打金枝’里升平公主的事,不过却也是个不肯让人的性子。虽然有公主权威傍身,但徐循想想,自己这个女儿,别的固然都是好的,但脾气倔、长得一般,又颇壮实,给挑个天仙化人的驸马,也得看她配得上配不上。虽说,只有公主挑驸马的份儿,但驸马心里毕竟也不是没想法,给选得太好了,万一婚后心理不平衡,夫妻关系处不好,那倒是一辈子都过得不舒坦。

“就要长相朴实刚健,性格沉稳又软和,小事不在乎,大事拿得住主意的。”徐循吩咐赵伦,“就是要过日子的那种人,家里人口要简单,不能爱好钱财——性格绝不能贪婪……”

交代了一大堆要求,却是选高了怕驸马心里不宁静,选低了又怕委屈了女儿,直把赵伦说得愣愣地只会点头,徐循方才自失地一笑,“最要紧的,是得选个点点喜欢的才好。”

那……小公主喜欢的是个什么样的呀?赵伦可说不上来了,却又不好直接去问点点,只好托了钱嬷嬷去探口风,探了半日,就探回了点点一句话,‘还不想嫁呢,别选’。——合着人家觉得自己还小,还想等到十八岁、十九岁了再成亲呢。

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脾气都不稳定得很,徐循心里也没把点点这话当真,等点点来找她分说时,才讶然道,“怎么,真是不想现在就嫁出门去?”

天下的母女,并非都能无话不说,事实上大户人家这三对母女,没几个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毕竟自小天天跟在身边的是养娘,一般来说,做娘的又都有许多子女要照顾,也没那么多闲心来和单独一个孩子谈心,徐循虽然只有一儿一女,也尽量都和子女们多在一处,不过她平时事务繁忙,再说,孩子们大了,总觉得心里话和大人说有点丢份儿,点点满十二岁以后这两年,母女两人交流的次数,的确是变少了。不过点点对母亲倒不如小时候畏惧,在外给足了母亲面子,两人私下说话时,就老噎着徐循,“您是多瞧不上我,就巴不得把我送出宫去,再别回来了?”

徐循被噎得直翻白眼,好一会才缓过来,“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你哪个姐姐不是这时候选的驸马?就是你的姑姑们,要不是遇上了昭皇帝的丧事,也都是这年纪就成亲了?怎么就你一个人特别啊,不想选驸马就不选,不想成亲就一辈子不成亲?”

“一辈子不成亲怎么了?”点点怏怏不乐地嘟囔,“我就不想成亲,好容易在清安宫住惯了,出去住什么公主府……公主府能比得上西苑吗?能比得上南内吗?”

合着是孩子恋家啊——徐循一下也乐了,对她来说,宫廷意味着的那些东西,对点点来说却未必如此。她长于宫廷之中,从来也没有出过皇城,对她来说,天和地就只有皇城这么大。她在这里是安全的,和乐的,和妃嫔们不一样,仅仅是她的血缘,便天然地决定了她在宫中从不会遇到什么真正的挫折,也不需要为自己的宠爱而担心。

“先选。”她施展缓兵之计,“选中了,何时成亲再商量么,再说,女大不中留,只怕到时候,就是你盼着出嫁了。你瞧你阿黄姐姐,三不五时就去庙里上香,又出门踏青去——咱们宫里可没有这样的事儿,就连想看看外面的百姓,都只能在上元节那天,去午门趴着门楼往下看一眼。”

到底年纪小,玩心重,从众心也强,点点的语气有所松动,“您不说我倒是忘了,出去以后,还能去找阿黄姐姐和圆圆姐姐玩儿……”

徐循强忍着没笑出声来,“可不是?要不然,等壮儿也去封地了,你多无聊呢?栓儿平时忙得要命,也未必能陪你一块玩儿,难道就天天跟在太后娘娘身边,服侍她批奏折?”

点点经她一番劝说,对选驸马的事也就默不吭声了,不过她倒是没什么要求,概因在她很小的时候,生命里唯一的男性就已经去世了,在点点心中,根本不知怎样的男人才是好的,要开条件都开不出来,只能是凭着徐循那多如牛毛的要求,让赵伦大海捞针般地去当红娘了。

点点的嫁妆自不必说了,徐循多年受宠,身家自然丰盛,她唯独也就这一个女儿,壮儿将来去封地,朝廷亦不会亏待了他——藩王和公主比,待遇又要强得多了,点点能派上用场的金银珠宝,对壮儿来说,只怕根本不屑一顾。徐循为将来的郕王妃留了部分体己,余下她自己穿戴不上的,全都给了女儿,再加上太皇太后、太后的表示,点点的嫁妆,比起两个姐姐,也根本都差不了多少。

公主府在建造着,选驸马活动也在河北一带有条不紊地稳步前行,徐循每天忙着这些琐细事情,倒觉得十分有劲。至于那些烦心的朝政,大概半年以前,便又回到了太后手中,徐循不过是起个参赞作用而已,现在她有正经事要做,便正好可以借口从这些烦人的事情里解脱出来,一时间简直是神清气爽,大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神仙心态。

倒是太后,休养了几年,又兼且经过一场大病,原本学会的知识也是七零八落,看奏章看得疏疏落落的,若非栓儿对政务也表示出了兴趣,只怕这内廷真就沦为盖章处,任谁送来什么诏书,都照盖不误了。

——过去的两年里,若说有谁变化最大,那便非栓儿莫属了,谁也说不清是哪一日,这孩子便给人以一种‘已经长大’的感觉。他的功课虽然还时常令先生们不满,但他却再未和先生们口角。乾清宫里,渐渐换上了他自己喜欢亲近的宫女和内侍,虽然在长辈们的严格监控下,他还未曾摆脱童子身份,但想必和他父亲一样,在正式娶妻之前,也会有一两个教导他经历人事的宫女……孩子们真的都在长大,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正在变老的父母们,前日,徐循在镜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