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家庶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林家庶女-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宝玉拍拍头笑道:“我竟忘了,宛如妹妹从江南来,那儿什么好菜没有。”

林宛如笑笑,前世她们林家是扬州数一数二的富商,家里说是有金山银山也不为过的,她又是独女,锦衣玉食,山珍海味,早就吃腻了,薛姨妈置办的这些菜虽好,于林宛如也都寻常,只是她喜欢吃清淡些的,那些酒糟酒酿的东西,是连闻味也不惯的。

薛姨妈好客,热情的招呼大家吃菜,又和沈姨娘两个人喝了两杯酒,贾母见贾宝玉林黛玉没过去吃晚饭,知道大家都在薛姨妈这儿吃酒,心里高兴,叫人也送了几样菜过来,几个年轻姑娘也都喝了些酒,一直玩到了二更天,薛姨妈才叫婆子们伺候着,好生的送回去了。

因多喝了两杯酒,第二日沈姨娘便有些头疼,林宛如赶忙叫笼烟沏了浓茶来,道:“母亲也是,纵然心里高兴,也要少喝些才是。”

沈姨娘笑道:“我年轻时候酒量也好,如今老了,就不及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自此以后,沈姨娘和薛姨妈越发的熟悉了,两边离得也近,经常过去说话,林黛玉也经常拉着林宛如到贾母那儿和几个姐妹一起说笑,林宛如也渐渐融入贾家的生活。

贾家如今正预备着贾元春省亲,上上下下都忙着,只除了几个姑娘和贾宝玉,林宛如算是见识到贾宝玉的富贵清闲了,每日除了在贾母之前尽孝,便是和几个姐妹厮混。

姐妹几个写字读书他便跟在旁边跟着研墨递笔,姐妹做针线他便跟着拈针穿线,姐妹做胭脂水粉他更是要凑趣,还颇有心得,一看便是浸淫已久。

林宛如看来看去也不明白,林黛玉究竟喜欢他哪一点,作为一个男人,一点出息也没有,难道将来在内宅厮混一辈子?偏生大家还都习以为常,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林宛如本想问问林黛玉,可也张不开这个嘴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只怕贾宝玉在林黛玉眼里,什么都是好的。

不过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确没的说,无论是吃穿还是平日的起居坐卧,比对别的姐妹细致多了,更别说两个人在贾母一处住着,几乎片刻都离不开。

林宛如看在眼里,也很是感慨,贾宝玉能做成这样,可见是用了心的,二人又是姑表兄妹,将来贾母一做主,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因此对于贾宝玉的种种怪诞也都忍了下来。

一转眼进了十月,省亲别院具已竣工,只差将那些帘幕帐幔,古玩珍宝摆设齐整,王夫人和王熙凤更是忙得团团转,薛宝钗来找林宛如说话,说起来也颇为感叹:“前儿题省亲别院里的牌匾,宝玉往里头转了一遭,真真是金银堆砌出来的富贵,也不知咱们有没有这个造化见识见识。”

林宛如笑道:“姐姐家里也是皇商出身,凭他什么富贵,姐姐见得还少吗?倒夸起别人来了。”

薛宝钗不喜反叹,道:“都说富贵迷人,要我说,这金子银子再珍贵,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多少人为了它奔波劳碌,乃至失了本心,我倒羡慕那些读书人家,虽然清寒些,可却留下了千古清名,岂非那富贵圈里的纨绔膏粱可比?”

林宛如笑道:“单凭姐姐这句话,就值得咱们浮一大白,骂得好,骂得痛快,我记得以前有一位旧友曾说过,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这金银二字实在无用。”

正文 第五章 初至贾府(五)

这句话是林宛如前世的邻居庄家小姐所说,庄小姐闺名梦蝶,林家是富商,庄家则是官宦,庄梦蝶也是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只可惜她十六岁的时候被一个京城来的权贵所看中,威逼着她去做妾,庄梦蝶如何能愿意,又不忍心父母被她连累,绞了头发做姑子去了,她落发的那一日,林宛如也在场,她便说了这一句话,自此之后,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想起往事,林宛如有些愣神,薛宝钗却是默念了这两句诗,拍手叫好,贾宝玉却掀了帘子进来,笑道:“什么铁门槛,土馒头,宛儿妹妹和宝姐姐在说什么呢?”

后头跟着林黛玉并四五个丫头婆子,薛宝钗朝林宛如一笑:“瞧瞧,这两个便是那纨绔膏粱了。”

林宛如笑起来,贾宝玉有些摸不着头脑,林黛玉却是个聪慧的,笑道:“宝姐姐说我们是纨绔膏粱,那宝姐姐就不是纨绔膏粱了吗?这话宝姐姐说就有些不妥了。”

薛宝钗笑道:“正是这个道理,我也是不配说的。”

林宛如张罗着叫丫头上茶,贾宝玉便说去省亲别院玩,薛宝钗道:“如今园子里都是人,来来往往的,咱们去反倒添麻烦,倒不如去找探丫头说话去。”

林宛如欣然应允,和林黛玉手挽着手跟在薛宝钗后头出了屋子,贾宝玉一个人闷闷的跟在后头,丫头们都笑:“宝二爷也有落单的时候。”

到了贾探春那儿,她正临帖练字,旁边是贾迎春和贾惜春在对弈,几个小丫头坐在廊下玩翻绳,见了薛宝钗等一群人过来,赶忙起身迎进了屋子,又倒茶上点心,忙了一通,贾探春住的屋子不大,统共四张椅子,两张凳子,贾探春正要叫丫头们去搬,林黛玉便笑道:“不用忙,我们坐在榻上也是一样的。”又问贾探春临的谁的字帖。

贾探春痴迷于书法,和林黛玉讨论起柳公权的字来,薛宝钗却坐在贾迎春旁边观局,贾宝玉这边看看那么看看,都插不上话,便和林宛如说起话来:“天气冷了,我瞧着妹妹怎么还没穿大毛的衣裳?”

林宛如笑道:“整日闷在屋子里,倒不觉得冷,一时出来也忘了添衣裳了,今天太阳好,倒不觉得什么。”

贾宝玉笑道:“妹妹是不知道,这还没落雪呢,要是等下了雪,那才是冷呢,恨不能叫人钻到被窝里不出来。”

林宛如有些好奇:“南边天气暖和,冬天也很少下雪,好容易下了一场,又是零零洒洒,没几日就化了,书上说银装素裹,我可是没见过的。”

这可是大实话,前世后世都是江南人,生在江南,长在江南,雪是很少见的。

贾宝玉笑道:“妹妹既没见过,等初雪落了,咱们不如请了老太太一起设宴赏雪,外头下着大雪,咱们在屋里头拢着火盆,说笑取乐,岂不自在?嗳,对了,过年的时候庄子上也会送野鸡鹌鹑来,咱们吃锅子是最好的。”

林宛如暗想,还真是个会享受的,也不好拒绝,便笑道:“只怕老太太忙,没这个功夫呢。”

薛宝钗回过头来笑道:“若是赏雪,那得在外头了,就算是吃锅子,也难免灌了一肚子冷风,这可不好。”

林黛玉也笑道:“宝姐姐说的是,躲在屋子里赏雪有什么趣,只见其貌,不见其寒,附庸风雅罢了,倒不如踏雪寻梅,那才是雅事呢。”

贾宝玉大喜:“林妹妹说的极是,那咱们就踏雪寻梅。”

贾探春也笑道:“听凤姐姐说,园子里盖了一座尼姑庵,里面种满了红梅,咱们去求一求,许能进去开看眼界呢。”

贾惜春也抬头道:“不光建了尼姑庵,听说还有真的尼姑住进去呢,说是为大姐姐省亲祈福的。”

贾迎春见贾惜春也没了下棋的心思,遂放下棋子,道:“听说下姑苏采买了小戏子,还有十个尼姑和道姑,并一个带发修行的姑娘,也快到了,正说腾哪一处的房子安置她们呢。”

贾宝玉好奇道:“怎么还有个带发修行的姑娘?”

大家都不知道,遂一起去了王熙凤那儿,王熙凤正头疼着,这一回就住进了二十多个人,腾哪处的房子还不知道呢,见姐姐妹妹来了一群,笑着招呼了,贾探春笑道:“听说家里要来一个带发修行的姑娘,二嫂子可知道吗?”

王熙凤笑着一一捧了茶,道:“你们的消息倒灵通,法号妙玉,原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多病,便带发修行。”贾探春道:“这法号倒也别致,只是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王熙凤笑道:“哎呀呀,管他什么样的人物,我正发愁呢,她倒是好安置,直接送进园子里去了,倒是那十二个小戏子眼见着要进府了,还不知安置在哪儿呢。”

薛宝钗心中一动,笑道:“要不我和母亲搬出去住,把梨香院腾出来罢了。”

王熙凤忙道:“好妹妹,你可别多想,如今虽然事情多,房舍少,也可没有到赶亲戚的地步,你们要是搬出去了,老太太定要骂我。”

薛宝钗笑道:“哥哥住在外头,梨香院单我和母亲住,也大了些,倒不如把院子腾出来。我和母亲不拘住哪儿都是一样的。”

王熙凤却坚决不肯,谁知王夫人竟遣了人过来,问进府的小戏子安置在哪儿,王熙凤左右为难,薛宝钗便笑道:“姐姐若是推辞,那就是拿我当外人了,都是为了大表姐省亲的事,我们受些委屈也是应当的,况且又不是受委屈。”

王熙凤只得应了,再三的谢了,叫人回了王夫人的话,薛宝钗便说回去收拾东西搬家,王熙凤又回禀了老太太把东北角的一处幽静的小院子腾给薛姨妈和薛宝钗住。

几个人闲话片刻便各自回房,林黛玉便问林宛如:“你何时和宝姐姐这么好了?”

林宛如笑道:“姐姐吃醋了?”

林黛玉嗔笑:“我哪里是吃醋,你和她再好,那也是我的妹妹,和她什么相干。”

林宛如挽住了林黛玉的手:“姐姐知道这个道理,我自然也明白,姐姐又担心什么呢?更何况宝姐姐为人端正,见识不凡,我也喜欢和她说话,姐姐整日和宝哥哥在一处,贾家的三个姐妹又不对我的性子,我也没个人说话解闷。”

林黛玉笑道:“我哪里埋怨你了,只不过……”

她没往下说,只是语气酸溜溜的,林宛如觉得奇怪,私下便叫笼烟去打听,难道薛宝钗和林黛玉有什么过节不曾?

笼烟回来却道:“宝姑娘为人和气,和谁都好,不管是老太太还是太太都喜欢呢。”

林宛如更是疑惑了,难道因为贾母也疼爱薛宝钗,所以林黛玉嫉妒了?

笼烟又道:“说起宝姑娘还有一件奇事呢,宝二爷有一块胎里带的美玉,宝姑娘却有一块世外高人赠送的金锁,听说这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