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林家庶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林家庶女-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姨娘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黛玉嫁过去才不足一个月,怎么就有通房跑出来了。

她看了看尴尬窘迫的王妈妈。心里大概有了谱,定是王夫人出手了,她本来就不满意黛玉,如今成了儿媳妇,岂不要名正言顺的往宝玉房里塞人。

黛玉应了,房里多了人,心里肯定不自在,若是不应,那就是妒忌,更让王夫人抓住了把柄。

沈姨娘心里有气,说话就不怎么客气:“按说哪家的公子少爷没两个通房丫头,姑奶奶抬了通房是贤惠,怎么还摆酒庆贺了,是哪个丫头这么大的体面?”

林妈妈道:“姨娘不知道,是二爷房里的袭人姑娘和麝月姑娘被抬成了通房,原先太太说袭人服侍了二爷这么久,年纪也大了,也该有个名分,因袭人是老太太赏的,二奶奶便问了老太太的主意,老太太却没说话,只叫二奶奶看着办,二奶奶便说,若说二爷房里的老人儿,也不只袭人,晴雯也是老太太拨过去伺候的,与其光抬一个袭人,不如把晴雯也收了,好事成双,谁知晴雯姑娘是个烈性子,求着二奶奶说,自己是被老太太派来服侍人的,可不是来勾引爷们的,不愿意做通房,二奶奶也不好强人所难,就依着太太的意思抬了麝月。”

一席话说下来,沈姨娘也大概明白了黛玉的意思,王夫人抬举袭人,她便抬举晴雯,一样都是贾母跟前的丫头,晴雯不管样貌还是性子都不比袭人差,一方面让袭人不至于仗着从小服侍的情分独大,一方面也体现了自己的贤惠。

可没想到晴雯是个爆炭脾气,贞烈性子,不愿意得这个巧儿,晴雯那一番话,一来表示了自己的忠心,二来也狠狠打了袭人一个嘴巴,更是于黛玉有益,黛玉便顺水推舟,抬举了麝月。

从这番打算看来,黛玉也是个精打细算,不会叫自己吃亏的,沈姨娘心里安慰,也松了口气,笑道:“倒没想到晴雯性子这么烈,好丫头就该这么着,彤霞,去我匣子里取两对金簪,两对镯子来,叫林妈妈带回去赏给晴雯,就说我说的,叫她好好服侍二爷和二奶奶,以后她的婚事我替她做主了。”

彤霞知道沈姨娘的意思,笑着应了,从沈姨娘的妆奁里取了一对长的赤金镶石榴石的簪子,一对短的赤金莲花簪子,两对精雕细琢的龙凤镯给沈姨娘过目,沈姨娘看着满意的点点头,道:“再拿两匹缎子一并送过去,赏给袭人和麝月两个丫头。”

林妈妈来的目的就是希望沈姨娘能出手,以娘家人的身份给黛玉撑腰,此时见沈姨娘如此行事,笑的嘴都合不拢了,虽说抬个通房丫头是小事,可却是贾家没理,沈姨娘若是不趁着这个机会给黛玉出头,王夫人越发的欺到头上来了。

林妈妈笑眯眯的接了东西,表示一定把东西送到,王妈妈在旁边却是万分尴尬,沈姨娘扫了她一眼,也没搭理她,径自和林妈妈说起了话:“二姑娘的婚事你回去告诉姑奶奶,不要操心,一应事情都是有条不紊的,叫她好生保重自己,调养身子,早点有个孩子,比什么都强。”

林妈妈笑道:“二爷和二奶奶可恩爱着呢,自打成亲后就没空过房,二奶奶虽说底子单薄,可上有老太太疼爱,时不时的赐些补品下来,下有二爷嘘寒问暖,身子也渐渐地壮了,以往换季总要咳嗽几声,今年却是什么事也没有,都好着呢。”

沈姨娘笑道:“我就知道,既是外孙女,又是孙媳妇,老太太必定疼的跟什么似的。”

王妈妈在旁边听着,越发的坐立难安,一直到林妈妈告辞,这才如释重负的跟着站了起来。

待人一走,沈姨娘脸色就冷了下来,问彤霞:“袭人就是管着姑爷屋里大小事情的丫头?”

彤霞虽然伺候沈姨娘,可在贾家的时候和笼烟几个一样,都对贾家的丫头很熟,闻声道:“可不是,袭人原是老太太屋里的,因为温柔细心,老太太这才拨到了姑爷房里伺候,她性子又和软,上下没有不喜欢的,晴雯虽和她一样是老太太跟前的,可却是个爆炭脾气,牙尖嘴利的,一个不高兴总要说出来,因此没人敢招惹,可人缘也不怎么好,倒是那麝月,原是小丫头,跟着袭人一步步调教起来的。”

沈姨娘想了想,吩咐彤霞:“你去吩咐灶上做些姑奶奶爱吃的点心,再把人参燕窝这样的东西包两包,亲自送去贾家给姑奶奶,就说通房丫头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她做的很好,没给咱们林家人丢脸,再去给老太太请安,就说我说的,家里忙着操持二姑娘的婚事,我忙不过来,请姑奶奶回来住一阵子帮我打点。”

彤霞疑惑,可还是点点头,自去准备,坐了车去贾家。

彤霞是奉沈姨娘的命令来送东西的,一路进了怡红院,刚进院子便听到有人拌嘴的样子,看门的小丫头一溜烟跑进去传话,彤霞笑吟吟的捧着东西进去,眼睛却瞄道厢房的屋檐下站着一个年轻姑娘,穿着水红色的比甲,白绫裙子,叉着腰不知道在说什么,彤霞认得,那是晴雯。

彤霞微微一笑,进了屋子,贾宝玉不在,林黛玉正看账本,身旁侍立着两个丫头,见彤霞进来,林黛玉笑道:“彤霞姐姐来了,快请坐。”

彤霞也没客气,坐到了林黛玉身边的矮凳上,笑道:“姨娘吩咐我给姑奶奶送点燕窝过来,还有两株人参,给姑奶奶补身子的,临来时灶上刚做出来的点心,姨娘又叫我带了些过来。”

林黛玉笑道:“难为姨娘费心了。”

彤霞笑道:“还不是林妈妈去送东西,拉拉杂杂说了一车话,姨娘心里担心,叫我来瞧瞧,说,姑奶奶是林家的嫡长女,身份尊贵,行事更要大方,不能叫人笑话了去,因听林妈妈说姑奶奶抬举了两个丫头,便说,大家子主母行事就该如此,贤良淑德,进退有度,姑奶奶做的很好。”

林黛玉心下会意,笑道:“一点小事竟让姨娘操心,倒是我的不是了。”又留了彤霞吃茶,临走还打赏了两个荷包。

正文 第九十二章 恩恩怨怨(三)

彤霞又去贾母那儿请安,说了沈姨娘的意思:“操持姑奶奶的婚事时,有陈家大奶奶帮衬着,总算没出什么乱子,如今要和陈家结亲,总不能把事情都丢给陈家,姨娘想请了姑奶奶回去帮衬两天。”

贾母若有所思,沉默了好一会才道:“你家姨娘一个人撑着这个家也不容易,既如此,就叫宝玉和黛玉过去住一阵子罢了。”

彤霞没想到贾母一口应下,赶忙磕头道谢,又去林黛玉那儿传话。

林黛玉遣退了丫头,和彤霞偷偷笑道:“我就知道姨娘肯定得接我回去,来一招釜底抽薪。”

彤霞笑道:“姨娘听了可生气了,要是上门大吵大闹的,倒是失了气度,如今把您接过去住一段日子,说出去名正言顺,也正好让贾家知道,泥人也是有三分脾气的。”

林黛玉收拾了包袱,去给贾母辞别,王夫人也在,闻言道:“既然宝玉也跟着回去,把袭人也带着,你抽不出身的时候也有人伺候宝玉。”

林黛玉没说话,贾母却道:“拉拉杂杂带一群人回去,是去帮忙还是去添麻烦?袭人就别带了,紫鹃和雪雁就很稳妥,再带上晴雯就是了,她嘴皮子利落,倒是能帮着传话。”

林黛玉一一应了,王夫人脸色难堪,当着贾母却不敢说什么。

贾宝玉对于去莲花胡同帮忙不仅没有异议,反而十分热情,道:“林家就你和宛如两个女儿,如今宛如出嫁,可不得咱们姐姐姐夫多多的帮衬着?”

贾母听了十分满意,道:“以后宝玉和陈瑞文就是连襟了,如今多走动也好。”

陈瑞文的外祖父是沈悦明。有皇上护着,太子也不敢怎么样,保家那边已经指望不上了,如今只希望不得罪陈家就好。

宝玉和黛玉搬去莲花胡同,沈姨娘又叫人收拾了黛玉原先住的院子,好一通忙乱,等安置好,林黛玉便打发晴雯去给林宛如帮忙:“你的针线好,去帮着绣点东西。”

晴雯应了,当下便去给林宛如请安。

晴雯长得好。嘴也伶俐,针线活也是着实出众,把笼烟和琐玉几个都比下去了。林宛如打趣她:“你要是我的丫头该多好啊。”

晴雯笑道:“二姑娘别打趣我了,我就是个奴婢,可不敢当二姑娘的夸奖。”

沈氏听说黛玉回莲花胡同小住的时候,也是有些吃惊,等听沈姨娘说了事情头尾时。便十分理解,很是赞同,又道:“我一提瑞文的婚事,二弟妹那边也开始张罗瑞雪的婚事了,陈家这两年只怕少不了热闹。”

沈姨娘笑道:“谁说不是,儿女渐渐大了。我们也都老了,等宛如出嫁,我是彻底的没有心思了。”

黛玉和宝玉在莲花胡同住了大半个月。便被贾母接走了,沈姨娘也没阻拦,她想要表达的意思已经表达了,帮忙倒是其次,给黛玉撑腰了才是目的。

进了六月。天气渐渐热了起来,京城里的宴请也少了许多。林黛玉也只是打发人来送了两回东西,沈姨娘见差不多的事情都妥当了,也就松了口气,安安心心的开始消夏。

林宛如却倒霉的很,东西一天没绣完,她就一天不能出门,前阵子天气不冷不热的倒还好,如今天热了,坐着一动不动也是一身的汗,又怕汗渍弄脏了嫁衣,绣不了一会就要洗手洗脸。

嫁衣挂在窗前的绣架上,已经绣了大半,还剩两只袖子上少些花纹,林宛如只能耐着性子一针一线的磨。

石爱珠和柳萱倒是下了两次帖子给她,知道她不能出门后也没法子,分别写信来表示了惋惜,今日一早又送信来,说今年皇上依旧出宫避暑,她们照例随行,只怕又有两个月不在京城。

陈瑞文也是要跟着去的,临走前悄悄来了一次莲花胡同,送了点东西,倒没见着林宛如。

进了夏日,日子便漫长起来,丫头们都是懒懒的,就连廊下挂着的鹦哥也焉头焉脑的,不如以往欢快。

林宛如歇了中觉,睡醒时身上出了一层薄汗,湘妃竹的帘子垂在窗前,遮去了外头的炎热日头,桌子上的水晶缸里用井水湃着荔枝,桃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