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人心头一动,脱口而出道:“你是说五姨娘和四哥儿?”九娘子笑着点了点头。
“母亲,这次出事儿的时候,四哥哥跟大哥哥、五哥哥在一起,虽然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凑到一块儿去的,但大哥哥他们出了事,四哥哥自然也跑不掉。相比起我们,五姨娘必定更加担心四哥哥的情形,她是绝对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无辜牵连,失去了前程的。因此,她肯定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来削减这件事情对他们、对陈家的影响。”她娓娓而谈。
大夫人一边听着,一边连连点头,道:“确实如此。说起来此事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直接影响,然而对四哥儿来说却有可能是致命的麻烦,五姨娘必定不会袖手旁观。不过”她又有些犹豫,看了看九娘子,道“五姨娘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此事呢?她会是二姨娘的对手么?”九娘子自己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但却并未在面上表现出来,只是笑道:“母亲不必担心。这事儿一时半会儿也了结不了,咱们不妨先坐山观虎斗(116)对策(下)。等她们斗得两败俱伤之后,若是还不能解决问题,咱们再出手也不迟。倒是如果咱们抢先出手,怕是会成为那捕蝉的螳螂了。”上一世她死得早,再加上一直都表现得很强势,五姨娘倒是没怎么有出场的机会。然而她却总有一种直觉,五姨娘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否则也不可能在自己斗垮了二姨娘和大哥儿他们之后,还能保全四哥儿安然无恙。
这一世五姨娘自然也是她针对的对象,无他,六哥儿想要出头,四哥儿是必须要对付的。而要对付四哥儿就一定会跟五姨娘对上。
正好就趁着这事看看五姨娘的本事吧!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至于大哥儿惹出的麻烦,她心中早就定见,若是不在乎大哥儿和二姨娘的死活,办法还是很多的,她根本不着急。
大夫人听了九娘子的话,立刻便明白了她的心思,想来这小女孩必定是有了主意了才会如此淡定。她深深地看了九娘子一眼,点点头道:“也好,就照你的意思,看看她们如何两虎相争再说吧。”
倒是五娘子很有些震动地看了看九娘子。
她不是不知道母亲对九娘子的信赖,但面对这种大事的时候还那么言听计从,这就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了。不过也难怪母亲那么信任九娘子,就连她在一旁听了,也不知不觉对九娘子有几分信服呢!九娘子身上似乎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感觉,让人觉得她早已智珠在握,于是不知不觉间,自己便也就相信子。
这边大夫人等人计议妥当,便按兵不动了起来。但五姨娘可做不到她们这种淡然和镇定,事关四哥儿的前程,由不得她不殚精竭虑、细心谋划。
大夫人是怕大哥儿成了气候,将来会对自己不利,而五姨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为四哥儿谋前程的意图在内,更是见不得大哥儿好。如此新仇旧恨加在一块儿,她是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除掉大哥儿的,最好是连五哥儿一起对付了。
四哥儿并不笨,虽然无奈被卷入到大哥儿他们惹出的麻烦中,却很懂得保护自己,因此伤势比五哥儿都要轻得多,更不用说大哥儿。大夫来给他看了看,连内服的汤药都不用开,只开了些外用的伤药也就罢了。
五姨娘心中一动,hua了大价钱买通了大夫,让他对外只说四哥儿也伤得不轻。瞒过了四哥儿的伤势,她又主动跟大夫人说明,替四哥儿请了假,暂时免去了他请安的差事。
大夫人明明看见当时四哥儿在一旁好好儿的,根本看不出有什么伤病的样子,但此刻有心要看五姨娘出手,倒也不为己甚,默认了她的借口。
大哥儿和五哥儿是真的伤着了,二姨娘索性连她自个儿一块儿都告了假,在儿子们身边看护。
于是当晚请安的时候,人一下子便少了大半,只有三哥儿和六哥儿规规矩矩坐在房里。他们多多少少也听说了大哥儿等人的祸事,当下更是谨慎小心,等闲不会多说半句废话。
三哥儿一向低调,又懂得明哲保身,这次竟然躲过了这场祸事。
而六哥儿则是对九娘子言听计从,自个儿也聪明伶俐,从来就不跟大哥儿他们单独相处,自然也没事。五姨娘看了看这两兄弟,心底一阵发狠。
要想让四哥儿出头,不但要除掉大哥儿,这三哥儿也不能掉以轻心,最好能够除掉。而那六哥儿……
她皱了皱眉头。
六哥儿虽然年纪小,但却聪明不亚于四哥儿,而且还有个那样的姐姐……………,
她又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九娘子。不知为何,她总是对这个小姑娘有一种本能的防备,下意识地并不愿跟她对上。但若是为了四哥儿,不论是谁,她都不容许挡在四哥儿出头的路上!
大夫人象征性地说了几句,安抚了一下几个不知情的孩子,心中却有些恍惚,下午宋妈妈说过的话又回响在耳边。
若是这次机会运用得好,将大哥儿甚至是五哥儿都拉下了水,她是否该照宋妈妈说的为自己考虑一下,认养一个儿子到自己膝下?
可她终究是想自个儿生一个的啊!
一屋子的人,各怀鬼胎,这就是陈家的生态了。
因着有着白天那点小心思,陈启郡晚上并没有去二姨娘那里,而是到了五姨娘〖房〗中。
他先去看望了四哥儿。四哥儿经过五姨娘的提点,这会儿正装病呢,扮得也算是像模像样。陈启郡心中有事,不过是装装样子过来看看,并未认真查看,倒也被他欺瞒了过去,还以为这四儿子跟大儿子和五儿子一样,伤得不轻。
五姨娘心中暗喜,殷勤周到地服侍了陈启郡洗漱用膳,然后两人自歇下不提。
然而看到陈启郡辗转反侧、久不能寐的情形,她斟酌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道:“老爷,您可是还在为大哥儿的事情烦恼?”陈启郡正是野心勃勃、跃跃欲试,想要在仕途上大展拳脚的时候,却偏生自己的儿子给惹了这么大个麻烦出来,心中的懊恼实在难以细述。其实若不是他的野心在那儿,这事儿也没什么可烦恼的,两家孩子都有损伤,就算是康亲王也不能完全包庇自己的孙子,最多各打五十大板也就罢了。然而事关陈启郡的官途,他就不得不烦恼了。
听了五姨娘的话,他重重叹了口气,忍不住又骂了一声:“尊子误我!”五姨娘心中鄙夷,面上却也是微微一叹,柔声说道:“老爷,若是您担心大哥儿的事情会影响到您的仕途,这事儿其实也不是没有转圜的办法。”陈启郡烦恼了一下午,还没有个稳妥的解决措施,正在无措中,突然听到这么句话,顿时来了兴趣,问道:“什么办法?你且说来听听。”在他看来,一个养在后院儿的女人能有什么见识?不过或许可以做个参考也说不定,因此听听也无嬉。
五姨娘看了他一眼,咬了咬牙,决定赌一把。
“老爷,妾身觉得,不管是什么人、什么身份,总要有个人情义理在。大哥儿与人打架,若是把别人打得重伤,自个儿却没什么事,这自然是不对的。但若是他比别人的伤势重呢?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人们总是要对弱者更加同情一些的吧?就算是闹上了金鉴殿,皇上也不能不讲道理,完全偏袒自家人啊!”她缓缓说道。
陈启郡一听,顿时仿如拨开了重重迷雾,立刻把握到了五姨娘的意思。
先下手为强,示弱,然后倒打一耙!
虽然粱思浩是皇亲国戚,大哥儿与他打架,说得严重一些算是犯上也不为过。但彼此都是小孩子,磕磕碰碰、打打闹闹也是常事,京城里的纨绔子弟们每天斗殴打架的还少了?
而正因是很普通的闹事,伤得重的一方自然是有利一些的。就算是皇亲国戚,小孩子间的打闹,也不能把人往死里打啊!若是大哥儿伤得比粱思浩重,这有理的一方就是自己了。
然后此事还要快,赶紧闹到皇帝面前去,请皇帝为自家儿子做主,这样粱思浩就变成了恃强凌弱,就算康亲王他们想要做什么动作也都没用了。恰恰相反,若是皇帝为了自家后辈而想息事宁人的话,便要对陈家多加抚恤,他反倒是要占便宜的!!!!
九鸾 (117)更迭(上)T 舞慈荏
五姨娘提出的这个法子,陈启郡不是没能力想到,而是有一种虎毒不食子的本能在阻止着他这么想。
用这个法子,唯一的前提条件就是要让大哥儿伤得比那粱思浩还要重。如果达不到这条怎么办?
这种事情是做不来假的,否则一道圣旨下来,皇帝钦准太医来给大哥儿医治,这等无上的荣光,要是不要?
如果要的话,太医来了,谁敢保证就一定能瞒过去?伤重不重还是小问题,万一被人查出来他们在装病的话,那可是欺君的大罪!
因此,用这种法子,大哥儿不死也要去半条命!
而且,这么被人当作棋子给推了出去,大哥儿这一辈子也算是毁了。
这个法(117)更迭(上)子就是把大哥儿往绝路上推!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陈启霹虽然利欲熏心,却还做不来这么绝的事情。
五姨娘显然也深知他的个性,因此只这么说过一回,便再也闭口不言。有些话说多了反而不好,只要能在陈启郡心里埋下一根钉子,那边也足够了。
事实上,并没有太多时间留给陈启郡让他慢慢考虑。
第二日,他想方设法探询那粱思浩的情形。康亲王府做为皇亲,自然是有太医专门负责医治的,而陈启郡通过关系找到了一名太医署的医官,一番贿赂下来,已是查清楚了粱思浩的伤情。十分幸运的是他确实比大哥儿伤得轻。
本来嘛,他的年纪比大哥儿大,身边的人也比大哥儿一方多,若这样还不能占尽上风,皇家的脸都要被他丢光了!
这下陈启郡便毫无顾忌了。不用亲手让大哥儿的伤势加重,这似乎让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推卸责任的借口。而为了扭转这不利的局面,就算牺牲一下大哥儿的前程又如何呢?他还有那么多儿子,多一个少一个本无所谓。
当天下午,(117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