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有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家有女-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大早起来,阿顺跟着教他拳脚功夫的傅师傅站了两柱香的马步,接着洗漱更衣,吃过早饭后就去了无为阁,这是周伯清在外院的书房,暂时给阿顺做上课的地方。

顾芳洲已经到了。见阿顺身后跟着两个丫头一个奶娘,捧着笔墨纸砚等物。心里就不大高兴,道:“以后自己拿着书过来就成了,不必跟着这么多人。”

甚至把周旭专门预备给阿顺做伴读的小厮也给赶了出去,屋子里只留他和阿顺。

阿顺对这个倒也不在意,端端正正的坐着,翻开三字经正等着顾芳洲教呢,谁知顾芳洲却看了一眼那三字经,颇有些蔑视,道:“我们不用这个。”说着他拿出了一本书。

阿顺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乐安新语”四个字,顾芳洲道:“这本书是我编写的,以后你就看这个,倘若把这个本书给读透了,什么三字经,古今贤文,就都不用背了。”

阿顺点头称是,翻开了新书的第一页。

头一天上课,不管是阿顺还是顾芳洲都挺满意,一个觉得先生博学,一个觉得学生聪慧,中午回去吃饭,阿顺就简单的表达了对这位先生的喜欢,王蘅这才松了口气。

阿顺却已经跑到摇篮前去看阿芬和阿和,拿着摆在一旁的拨浪鼓逗他们。

阿芬和阿和睡在同一个宽大的摇篮里,听到拨浪鼓的声音,阿芬最先转过头,紧紧盯着阿顺,然后咧嘴一笑,伸着手就要去够那拨浪鼓,阿和却只是怔怔看着阿顺,阿芬动作大一些,碰到了阿和,阿和嘴一撇,呜呜哭了起来。

奶娘赶忙过来把阿和抱起来哄,阿顺觉得弟弟这么爱哭,实在是没意思,跑到一边去翻看那本《乐安新语》了。

下午去无为阁,阿顺已经把这本书翻了一半儿了,其实之前周旭和王蘅就教过阿顺认字,阿顺的基础很好,这本书里的内容也浅显,因此阿顺很轻易的就能看懂了。

不过他依旧听顾芳洲接着上午的给他讲,看他领会到的和先生讲解的是不是一样。

阿顺的启蒙恩师找到了,王蘅也松了口气,只把心思放在照顾阿芬和阿和身上,同时,周琳的婚事也定下了,要赶在年前办婚事。

要说时间有些紧凑,但孙成家里已经没什么人了,一应事情都是周家操办,许多礼节能省略的就省略了,饶是这样,三夫人也忙的脚不沾地,她的嫁妆在库房里搁了快二十年,如今总算是有机会抬出来了,家里许多下人都跑去瞧稀罕,王蘅也听曲卿说了,好像三夫人的嫁妆很丰厚似的。

王蘅笑道:“以后四妹是住在家里还是外头?”

曲卿道:“自然是在外头,孙成也不是一无所有,家里总有长辈留下来的老底子,自打亲事定下,他就在附近买了一座宅子,地方不大,两个人是够住了。”

王蘅点头道:“如此也甚好。”又忙着给周琳预备添妆的东西。

……

时光飞逝,一眨眼过了三年,又是元宵佳节,周旭和王蘅正说要不要去看花灯,他们两个出去容易,关键是还有三个孩子,阿顺还好,已经六岁了,十分懂事,倒是不用人操心,阿芬和阿和却是三岁多,不足四岁,正是爱闹腾的时候。

一听说要去看花灯,正由奶娘喂着吃元宵的阿芬蹬蹬蹬跑了过来,抓住了周旭的衣摆,甜甜的撒娇:“爹爹,阿芬也要去看灯。”

阿芬小小年纪,却跟王蘅长得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周旭最是疼爱她,因此一见她这么说就心软了,把她抱在怀里亲了两下:“好,爹爹带阿芬去看灯。”

坐在一旁的阿和闻言眼睛也发亮,期待的看着周旭,周旭伸手把他揽在怀里:“阿和也去。”阿和顿时满脸笑容。

要说也是奇怪,阿顺并阿芬阿和三个孩子,长得都与王蘅相像,尤其是阿芬,王澜说活脱脱就是王蘅三四岁时候的模样,而阿和因为是男孩子,自然不可能一模一样,但脸庞清秀,眉目婉转,一看就知道是沿袭了王蘅的美貌,反倒是阿顺,虽然也像,可越长大越是有一股男子汉的英气在里头,反倒不怎么像了。

王蘅没好气道:“我可不想跟去年似的,把他们都带去,累的半死,哪里是过节啊,今年谁都不许去!”阿芬顿时嘟着嘴跟周旭告状:“爹爹,娘亲坏,不叫阿芬去看灯。”

周旭忍不住一笑,道:“罢了罢了,一年只有一次,多带几个人就是了。”说着又叫人去问周惠。

周惠和曲卿的儿子阿城已经两岁多了,也正是调皮的时候,不过周惠和曲卿两个看一个倒是容易的很,一听说周旭他们也去,就说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

王蘅道:“既然都说去,索性多叫几个人,把大嫂,三嫂,四嫂都叫上。”

周旭欣然应允,派人去各房问,结果除了怀着第二胎的海氏,都说要去,周旭就叫人把临近东大街的一家青芜馆名下的酒楼给清空了客人,到时候他们去那里观灯。

如今的周家已经不是三年前那般愁云惨雾了,虽然不怎么插手朝堂上的事情,日常过日子都是不愁的,周安和海氏夫妻俩都是精通庶务的,周惠和曲卿的生意也做起来了,周硕到底进了军中,没想到他却混的如鱼得水,很快在五城兵马司混了个一官半职,好歹是拿俸禄的人了。

而周宁也顺利从翰林院调到了吏部学习,有段青山这么个尚书老丈人相助,前程自然差不了,周旭的青芜馆也发展的越发壮大,日进斗金倒是其次,周旭培养出来的弟子也越来越多了,不过周家人并不知道罢了。

就是周家出嫁了的女儿里,周云自不必说,何恺对她言听计从,儿子也已经快六岁了,生活滋润的很,而周玉也渐渐走出了和离的阴影,周惠一直热衷于替她做媒,虽然她一直拒绝,但近来却有松动的迹象,周静嫁到岳家,一连生了两个儿子,岳家二老都对她十分器重,周琳嫁给孙成后,长女也已经两岁了。

整个周家,唯有四房的周文和周颂还没有说亲事,但周文已经十八岁了,周颂也十六岁了,只怕也是这两年的事。

简单用过晚饭,周旭就携妻带女去了青芜馆等候诸人,青芜馆已经打扫的一尘不染。

☆、第一百四十一章

二楼大厅的桌椅都已经被搬走了,反而抬过来一张大圆桌,周围摆着许多圆凳,除此以外并无其他东西,却并不显得冷清单调,原因便是二楼的天花板上垂下不少花灯,站着的时候触手可得,五颜六色的花灯密密匝匝的挨在一起,显得格外热闹,而每盏花灯下面都用彩色缎带写了灯谜坠在下面,赏灯的同时也可以猜谜取乐。

王蘅赞道:“这个主意倒是新巧。”

周旭也暗暗点头,那边阿芬已经跳着闹着伸手要去够花灯,饶是叫阿顺抱着她还是够不到,小姑娘性子急,就不高兴了,嚷着要周旭抱她。

因为周旭疼爱,阿芬颇有几分娇惯,她是周家下一辈的大小姐,不光周旭疼爱,上到周伯清和曹氏,下到周经略和岳氏,都十分怜惜,所谓掌上明珠也不过如此了,素日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

这次她嚷着要周旭抱,可周旭怀里已经抱着阿和了,阿芬就不依,非得让周旭把阿和放下来抱她,小孩子不懂事,周旭也没生气,反而笑着伸手把阿芬也抱在怀里:“爹爹一边抱着一个。”

可阿芬不依,伸手去推阿和,阿和性子软,这一下坏了,直接就哭鼻子了,周旭哄哪个也不是,颇有些狼狈。

王蘅眉毛一竖,瞪着阿芬道:“下来!谁许你欺负弟弟!”说着把阿芬从周旭怀里抢过来往地上一放。对似笑非笑的阿顺道:“就让她一个人闹去,咱们谁都别理她!”

阿芬素日最惧怕的就是王蘅了,盖因大家都宠爱着她。唯独王蘅从不姑息,稍有错处便是一顿责骂,弄得阿芬心里就很不平衡,她可从没见过娘亲去打骂哥哥弟弟,为什么专门针对她?

阿芬心里不服气,殊不知王蘅就她一个女儿,自然心里疼爱。却偏偏怕她被人惯坏了,养成飞扬跋扈的性子。指望着周旭去扮黑脸已经不可能了,她只好严厉些,更何况阿顺从小乖巧听话,如今更是懂事。自然不用人说,而阿和性子怯懦,又偏偏是男孩子,王蘅倒巴不得他霸道一点才好呢,有时候真恨不得让阿芬和阿和的性子换一换,该温柔可人的反倒跟霸道的小老虎一样,该活泼开朗的又偏偏软弱怯懦。

被王蘅这么一说,阿和是不哭了,阿芬却捂着眼睛呜呜哭起来。王蘅也不理她,周旭知道管孩子的时候不能一个教训一个护着,因此纵然心疼。也不好说什么,倒是阿顺走过去牵住了阿芬的手:“妹妹乖,哥哥陪你玩儿,不哭了。”

对于阿顺这个哥哥,阿芬可是很喜欢的,被他一哄。倒是不哭了,可仍旧抽抽噎噎的。一边抹眼睛一边还偷偷去看王蘅,王蘅哭笑不得,却故意板着脸假装很生气。

一见王蘅生气了,阿芬就心虚了,也不闹着要去摸一摸花灯了,低着头三步挪不了一寸,往王蘅身边挪,然后悄悄拽着王蘅的裙裾,蹲在地上闷声不吭的,不一会就自己跟自己玩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显然把刚才的事情给忘了。

周旭看着这一幕是哭笑不得,要说也是奇怪,王蘅对阿芬是最严厉的,可阿芬偏偏最是跟她亲近,让周旭也忍不住小小嫉妒了一把。

不多时周惠和曲卿带着阿城过来了,阿城比阿芬阿和要小一岁,大名周敏,他长得和周惠倒是一模一样,故此周惠对他十分宠爱,也养成了无法无天,最是淘气的性子。

素日在家,阿城和阿和玩不到一起去,却偏偏粘着阿芬,因此一见阿芬也在就挣脱了曲卿的手跑了过来:“姐姐!”

阿芬也比较喜欢阿城这个小跟班,两个人手拉着手跑到窗户边看街景去了。

周惠和曲卿是早来一步,周安周宁和周硕三个人是一起过来的,自然还跟着周颂和周文。

这些年周家也算是人丁兴旺了,论年龄排行,俨然已经有了五位小少爷,两个小小姐。

大少爷便是已经六岁了的阿顺,大名周皓,二少爷便是海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