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有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家有女-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两个弟妹,阿顺忍不住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事他虽然大都忘了,但还是有印象的,那时候只有他一个孩子,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对他十分宠爱纵容,但是有了弟妹后,这份关怀就被分去了一半,准确来说,是分去了一大半。

师傅教他的时候也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当时师傅就拿父母来举例子,问他是不是嫉妒弟妹,他当时没敢说实话,只说不嫉妒,但师傅明显看出他撒谎了,意味深长道:“你是长子,弟妹出生的时候,你已经享受了父母全心全意的疼爱三年了,在这一点上,你的弟妹永远也比不上你,所以你也没什么好嫉妒的。”

那时候阿顺才恍然大悟,是啊,他是哥哥,倘若把父母的疼爱比作一个苹果,他是先来的,那时候整个苹果都是他的,后来有了弟妹,苹果也分成了几块,那怕分给弟妹的再多,他们也不可能像自己一样有过一个人拥有整个苹果的时候了。

这么算起来,他反倒对弟妹有些愧疚,因此一直以来都努力地关心两个弟妹,不与他们争父母的宠爱,但此时想到偏心这上头,他还是不由自主的有点失落。

母亲偏心弟弟,父亲偏心妹妹,好像没有谁偏心他呢,不过这么说也不完全准确,祖父祖母虽然有许多孙儿孙女,但也是格外偏疼他,阿顺知道,这是因为自己是长孙的缘故,而且私下里来说,祖母偏疼二伯,所以也就更偏疼二伯的儿子阿城,祖父更偏疼大伯,也就更偏疼大伯的儿子阿宝。

想到这儿,阿顺想起了自己的义父,好像义父是最偏心他的,他虽然贵为天子,但在自己面前却只是一个普通的长辈,有时候陪自己玩儿,有时候教自己拳脚功夫,也有时候带着他一起骑马出城,任由那些侍卫吓得半死,紧紧追在后面保护他们,而且即便是义父有了自己的儿子后,对自己的疼爱也没有减少,也是因为这样,自己才会招来那些人的嫉妒……

阿顺想的出神,阿和歪着头看了哥哥一会,也不敢打扰他,就搁下笔,跑到一旁玩去了。

哥哥的屋子很宽敞,也摆放了许多好玩的东西,但最让阿和喜欢的就是放在内室门口的那架屏风了,黑油油的木架,洁白的绢纱上绣着艳丽的图案,阿和也曾听母亲说过,这是什么双面绣,他不懂什么叫双面绣,但也看得分明,在这边看是一只骄傲的孔雀和许多艳丽的花朵,在那一边看就是淡淡的水墨画,绣着曼妙的柳树和小桥流水,还有骑在牛背上的牧童。

阿和就这么一会看正面,一会看反面,觉得很神奇,也觉得很高兴,他一高兴,就想自己也动笔画点什么,然后跑回桌子边抓着自己的笔,在绘着小桥流水那一面下方留白的地方,正好自己也够得着,兴之所至,挥毫洒墨起来。

☆、第一百五十二章

阿顺犹自托着腮发呆呢,还是阿顺的丫头金缕端着点心进来,惊呼一声,惊醒了阿顺,阿顺顺着她的目光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阿和蹲在地上,把那屏风当成了画纸,东一道西一道的,绢纱不禁染,洇晕到了背面,那原本开屏的孔雀也像是浑身淋了墨汁似的,哪还有原先的骄傲,顿时狼狈不堪起来。

阿顺赶忙过去把阿和抱了过来,阿和自己身上也干净不到哪里去,却还兴致盎然,舍不得撒手呢,阿顺把他交给奶娘,带下去洗澡,可他却看着这屏风苦恼起来了。

这架屏风是义父赏赐给他的,据说是贡品,紫檀木的架子,而上面的绢纱更是难得一见的白玉丝,更难得的是上面的双面绣,据说是前朝擅长双面绣的绣女遗留下来的,总共也没多少件,拿到外头都是有市无价的,下头的官员拿这个做贡品,也是孝敬讨好的意思,也是这架屏风本来就是价值连城,可义父却不大喜欢,直接赏赐给了他,阿顺还记得当时进献这屏风的官员脸色就绿了,没想到这不过短短一刻钟,就被阿和这个不懂事的给毁了。

这是御赐的东西,就这么毁坏了,还真是不好交代,若是被有心人抓住了,又是一场事,阿顺忖思片刻,决定进宫一趟,一来是把这事说了,二来也是他想念义父了。

晚上阿顺把屏风的事与王蘅一说。王蘅还不知道呢,也挺惊讶的,哭笑不得的点了点阿和的鼻头:“你呀你。可真会糟蹋东西。”倒也没有多么生气,也答应了阿顺进宫的事。

阿顺心想,瞧吧,母亲到底是偏心弟弟的,要是换了阿芬毁了这屏风,母亲就是不罚她也要说她败家,指不定还要多唠叨两句呢。到了阿和这儿,一句话就把这事给揭过去了。

王蘅瞧阿顺不说话。只当是他是不高兴,毕竟这屏风阿顺也挺喜欢的,要不然也不能把御赐的东西摆在房间里,于是安慰道:“阿和小。不懂事,你别跟他一般见识,我库里也有紫檀木的屏风,回头你挑一个喜欢的摆上。”

阿顺应了,回去后整理了一下功课,想第二天带给义父瞧瞧。

第二日阿顺进宫了,跟往常一样,他拿出了义父送给自己的令牌,宫门口的侍卫之前还要看令牌。后来次数多了,对他也熟悉,没等他走近就远远迎上来打招呼套近乎了。阿顺对他们也都客客气气的。

阿顺对宫里也颇为熟悉了,直接去了御书房,跟以前一样,那儿等着许多面圣的大臣,都挤在侧殿里,小声的讨论着什么。阿顺也依照规矩进去等着召见,没想到却看到外祖父。

王澜也挺惊讶的。撇下跟他说话的几个大人走到阿顺跟前:“你怎么过来了?”阿顺也挺意外的,给王澜行了礼,当着人也不好细说,只说是有事。

王澜正想多问几句呢,小太监跑进来传话了:“皇上请周少爷进去说话。”王澜道:“你快去吧,我还给你留了好东西呢,回去的时候顺路去找你舅舅要去。”阿顺应了。

阿顺一进去,有几个大臣就围到了王澜身边,其中一个酸溜溜道:“王大人好福气啊,周少爷如此得圣眷,这将来也是不用愁的,王大人也能跟着沾光啊。”王澜干笑两声,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自打周伯清去世,阿顺就没进宫,上次赵凌去福兴寺,偏偏阿顺也不在,这倒是隔了好几个月没见面了,赵凌一见阿顺就忍不住笑了,把他当成孩子一样举到了肩膀上:“好小子,又长高了,也更壮实了。”阿顺咯咯笑,扑腾了两下,差点把脚踢到赵凌脸上去,赵凌躲开,冲他屁股拍了两下,让他坐在圆桌旁,又让他吃点心,道:“不是说要守孝么,怎么突然过来了?”

阿顺就把阿和毁了那屏风的事说了,赵凌根本不当一回事,反倒笑个不停,道:“库里那样的屏风多得是,你还要不要?”阿顺摇头:“这多糟蹋东西啊,我可不敢摆了。”

赵凌拍拍他的肩膀,道:“要不要去校场比划比划?”阿顺摇头:“我才刚看到有几位大人要见义父呢,正事要紧,我这就要回去了。”赵凌却不肯放人,想了想,叫人把静安公主叫了过来,道:“你先与静安一起玩儿,待我处理完了事再跟你说话。”

阿顺点点头,去了一旁的偏殿。

静安公主是前朝燕帝血脉,赵凌不计前嫌把她收为义女,也有一部分拉拢旧臣子的心的意思,告诉他们他没有对前朝旧臣一网打尽的意思,这一招倒也真有效,二来静安公主养在太后跟前,脾气温柔,虽然如今才八岁,却已经有了大家闺秀的样子了,赵凌也是真心的疼爱。

阿顺和静安公主也见过,他们一个是赵凌的义子,一个是义女,以往有宴会的时候,赵凌总喜欢他们在身边,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因此两个人也是比较熟悉的。

再者说,静安公主也是蒋明珠的女儿,阿顺是知道这位静慈仙姑与自己母亲的关系的,看在母亲的面子上,他也对静安公主十分亲近。

不多时,静安公主来了,身后跟了四五个老嬷嬷和四五个宫女,看到阿顺明显眼前一亮,但还保持着淑女的仪态,只是微微一笑,先行了个礼,才上前拉住了阿顺的手:“阿顺,好久不见你了。”

阿顺道:“我在家里事情也多,姐姐最近可好?”静安比阿顺要大一岁多,阿顺头一次见面就是称呼姐姐的。

静安笑道:“挺好的,前一阵子义父叫人演皮影戏给我瞧,我见你没来,就特意给你留了两个。”阿顺道:“多谢姐姐,我也得了两个好东西,想给姐姐的,不过今天没带来,有一个是姐姐一直想要的香薰球。”

静安顿时来了兴致:“你是从哪儿找到的?”

阿顺道:“是下面的人送来的,我一瞧正是姐姐想要的那种,就给留下来了,没想到却忘了,下次来一定给你带着。”静安也不失望,只是道:“那你可一定要记得,你这阵子不来,也没有人陪我说话了。”

说着静安又要带阿顺去看她养的乌龟。

阿顺喜欢养金鱼,静安却喜欢养乌龟,这爱好也着实与众不同了。

两个人牵着手,慢悠悠的往花园去,后头跟着一大帮宫女太监,时已至六月,天气越发的炎热,御花园的景色也更加美丽,许多花卉都争相斗艳,两个人一路走,一路玩,到了静安养乌龟的那个青石池子前。

这池子里的水清澈透明,可以看到偌大的池子里就一只乌龟,慢腾腾的游过来游过去,静安拿着草杆戳了戳它,又喂了食,玩的正高兴呢,静安身后的嬷嬷上前道:“公主,这儿日头毒,仔细晒得头晕,咱们还是去亭子里坐着说话吧。”

虽然她的语气恭敬,但却透着一股子不容拒绝,果然,静安虽然不大乐意,可还是点头,往旁边的亭子里去。

阿顺跟在一旁没有说话,他也知道静安身边的宫女嬷嬷都很厉害,这也的确不是他能插嘴的事,静安也曾经偷偷跟他说过,很讨厌这些嬷嬷管着她,但这些嬷嬷都是太后给她的人,是来照顾她的,都说是为她好,她也不敢拒绝。

其实阿顺也讨厌有人管着自己,比如他身边的奶娘,他就只当成长辈一样供着敬着,从来不许她们来伺候或者过问自己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