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有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家有女-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后道:“阿顺少不得把这事托付给静安,也罢,若是静安过来请安,就叫她进来,她待我一向孝顺,这个面子我要给。”这就是答应约束林家的意思了,顾莲微微一笑,应了,心中却有些失望。

她膝下虽有一个皇长子,但到底不是亲生的,皇长子慢慢大了,待她恭敬却不亲热,她手上的筹码还是少了些,倘若笼络住了静安,再利用静安笼络住阿顺,才算叫人放心呢。

有太后出面,林家总算是消停了,周宁虽然还在大牢里,却比以前好了许多,有封若山和高之雅护着,也就是行动受限制罢了,其他的倒跟在家里差不多。

周家舍得花银子,大牢里的狱卒也都乐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过了端午节。日子就越发的快了,仿佛一夜之间就到了夏天似的,天气渐渐炎热。王蘅和段婷都怀着身孕,比寻常人更辛苦,王蘅还好些,她的身体底子好,虽然年纪大些,但除了刚开始险些小产外,之后很快就被补了回来。精神状态都不错,段婷就不太好。

她当初生下次女时。因为求子心切,没有好好地坐月子,身体就落下了病根,再后来求医问药。什么古怪的药方都用,把身体折腾的不轻,好不容易怀了一胎,又整天求神拜佛的不得安宁,前阵子周宁入狱,她又受了惊吓,没小产已是万幸,如今她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肚子却大的吓人。岳氏也不敢让她过于进补,可若是不进补,她看上去又实在是憔悴。

无奈之下。岳氏把段夫人请了过来,想让段夫人照顾段婷一阵子,毕竟若是论起照顾女儿,没有比母亲更熟悉的了。

段夫人年轻时候泼辣爽利,如今上了年纪也一样,当着人不住的夸岳氏这个婆婆贴心。可背着人却使劲的戳段婷的额头,骂她不省心:“你婆婆都说了。哪怕是孙女,她也只有高兴的,女婿也是对你一心一意,你还着急个什么劲儿。”

段婷低头道:“夫君不是婆婆亲生的,婆婆说这话当然容易,倘若换成了大嫂二嫂或者五弟妹没有儿子,你看她还能说这个话?”

段夫人道:“你可真是不识好人心,你婆婆对你哪点不好?哪怕是当初对你有偏见,可这么多年,她也没亏待你,也没嫌弃你是庶子媳妇,也叫你管过家,主持过中馈,足见对你的信任了,你如今说这话,连我都要寒心了,你如今怀着身子,最要紧的就是心情放松,且要记住一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哪怕你是没有儿子的命,也要高高兴兴把三个闺女拉扯大,不叫人笑话才是。”

段婷一听这话,眼泪就落了下来,她也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嫁给了周宁,刚开始还是有点委屈的,毕竟自己是尚书嫡女,周宁却是没落侯府的庶子,可嫁进周家,去世了的曹氏就不说了,极其喜爱晚辈,上到公婆,下到妯娌小姑子大姑子,大家都和和气气,相处的非常好,更别提周宁待她一心一意,连个姨娘都没有了。

与她一起出嫁的闺中姐妹,哪个不夸她有福气,她们整日为了讨好婆婆费尽心思,为了和妯娌抢夺主持中馈的权力各尽奇招,还有难缠的小姑子大姑姐,以及各自房里那一大堆虎视眈眈的姨娘丫头,哪个没有几件烦心事,可偏偏周家就都没有。

原先二房三房四房都在的时候,人多,关系复杂,摩擦也更多,但二夫人三夫人虽然又小气又精明,却最是要面子,当着人从不与人为难,即便是背地里算计,也是见好就收,如今她们一搬走,家里又清净,大家时常来往又显得非常亲热。

段婷一直觉得自己是掉进福窝了,当初刚进门的时候最发愁的事情就是如何讨好岳氏这个婆婆了,可岳氏也不是难缠的,没想到前头顺遂了,却在子嗣上栽了跟头,一连生了两个女儿。

倒不是她不喜欢女儿,只是每每看到她的正经婆婆于姨娘不满的眼神,以及周宁跟几个侄儿玩耍时的温柔神情,段婷都是又内疚又难过。

周家给了她这么好的生活,周宁对她这么好,她想回报,哪怕只有一线可能,她也要试一试,她想给周宁生个儿子,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阻拦她的决心!

段夫人话说了许多,段婷能不能听进去就是她自己的事了,段夫人也不能一直待在周家,不过住了五六日就回去了。

王蘅叫什锦拿着礼物去送段夫人,她还躺在床上静养呢。

原先大夫不过提了一句,说最好卧床静养,阿顺就奉若圣旨,整天盯着王蘅,他若是有事不在,就叫阿芬与阿和轮流陪着她,做什么都行,就是不许下床。

王蘅一边觉得无奈,一边也是悄悄享受来自孩子们的孝顺,于是只好“乖乖听话”,整天不是与阿芬一起绣简单幼稚的荷包,就是坐着不动,让阿和作画。

阿和的丹青是越发的出神入化了,看那娴熟的手法,压根不像一个不满十一岁的孩子,不过他画的越好,王蘅越是不许人声张,也不许丫头婆子夸阿和画的有多好,伤仲永的故事她还是知道的,她不希望在阿和知道什么叫谦虚前过早的听到那些夸赞,尤其是阿和又是那样软和的性子。

而阿芬的事就更让王蘅头疼了,在女孩子里,阿芬算是很聪明的了,她是周家的长女,上头有沉稳早熟的哥哥疼爱,却没有一个温婉贤淑的姐姐做榜样,而下头又有一堆小萝卜头的弟弟妹妹拥护着她,让她养成了骄纵的脾气。

再加上王蘅怕她跟王莹似的不爱读书,因此打小耳濡目染,给她启蒙的时候比阿顺那时候还早呢,这虽然让她小小年纪就博览群书,有了才名,却也养出了一副自大自傲的脾气,她最崇尚的便是魏晋时候的文人风流,放荡不羁,最讨厌有规矩约束,素日你若是告诉她女儿家应该温柔典雅,她就给你来一句:“是真名士自风流,最讨厌这些繁文缛节,都是假清高!”

因为这样,她书读得多,针线活就做的少了,十天半个月想起来拿一回针,王蘅就要叫一声阿弥陀佛了,因此这次阿芬坚持要她躺在床上休养,王蘅就耍了个心眼,让阿芬做针线以此交换条件,阿芬为了完成阿顺的嘱咐,只好妥协,每天瞪着针线筐,像是看仇人一样。

这一日,阿芬一边做针线一边嘟嘟囔囔的说着有这个时间她还不如去看两卷书呢,王蘅只是笑,却不理她,叫丫头抱了堆在箱子底的一些衣料出来,想要裁几件新衣裳。

结果阿和兴冲冲的跑了进来,与抱着衣料的丫头撞个满怀,屋子里顿时响起一片惊叫声,闹了个人仰马翻,连阿和也后退了两步,摔了个屁股蹲。

要是换了以前,他肯定眼圈都红了,可现在脸上只有喜悦:“娘,爹要回来了!有消息说,马上要班师回朝了!”

王蘅也是一喜:“真的?”阿和使劲点头:“三伯在衙门听说,特意叫小厮来报信,大哥已经出去打听消息了。”

丫头们也都喜笑颜开,虽说这事跟她们没多大关系,但打了胜仗总归是好事。

王蘅也松了口气,自打周旭走后,就只来了一封报平安的信,她一直担心的很,却不好露出来,如今班师回朝,想必周旭的差事也做完了,也总算能让她放心了。

阿和走了一趟段家和封家,得到了准确消息,下个月初九,大队人马就要抵达京城了,而周旭回来,多半也是在这个日子的前后,算起来,也就只有半个多月了。

王蘅赶忙吩咐人把屋里屋外收拾了一遍,这些日子阿芬陪着她住,屋里屋外都是阿芬的东西,如今周旭要回来了,自然要让阿芬挪回自己房间住了,为了这事,阿芬还特别不高兴,对阿和抱怨道:“还真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啊。”

阿和头也不抬,闷声道:“你直接说卸磨杀驴不就得了?”丫头们听了都捂着嘴偷偷地笑,阿芬气的使劲在阿和头上弹了一下,跑回自己房间去了。

好容易到了七月初九,王蘅的肚子已经显怀了,即便城内有盛大的献俘活动,她也不能去,只在家里等消息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直等到中午,外头传来一阵喧哗声,王蘅赶忙起身,想去看看,被阿芬拦住了,她迫不及待道:“我出去看看。”说着欢快的跑了出去,随即传来她欣喜的尖叫声。

王蘅听了这声音,心反倒定了,低头抬头间,屋里已经进来一个人,他凝视着王蘅,王蘅也看着他,两个人都没说话,一时间竟然有些陌生。

直到周旭坐在床边握住了王蘅的手,王蘅才有了一丝真实感,刚想说话,眼泪却落了下来,她低下头,几乎有些狼狈了,却被周旭一把拥在怀里,王蘅终于忍不住,呜呜哭了起来,自打周旭走后就空落落的一颗心,此刻才安定下来。

周旭回家,上上下下免不了一番热闹,岳氏哭了一场,待到周旭去曹氏灵前磕头,大家又都哭了一场,周旭也很难过,曹氏对他颇为疼爱,可偏偏曹氏去前,他连见一面都不能,真真是不孝了。

二房三房也都过来,大家跟过年似的热闹起来,一直到了晚上,周旭才得空和王蘅说两句话。

王蘅什么话也没问,只遣退了丫头,叫周旭脱了衣裳,自己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看了一遍,这是担心他他在外头受了伤可却瞒着不说。

周旭也知道她的意思,任由她看,笑道:“我在西域整日都是吃吃喝喝,根本就没什么危险,这下你可放心了?”

王蘅没发现有什么旧伤。这才放下心来,不过可以看出来,周旭黑了。也瘦了,足见这几个月也受了不少罪,她道:“如今回来了就好了,以后可别再出远门了,自打你走后,我就没一天睡安稳的,家里发生这么多事。我连个主心骨都没有。”

周旭道:“我都听说了,祖母去世。我不在跟前,是我的不孝,也只能多在她老人家灵前磕两个头罢了,倒是四哥的事麻烦些。我明日就去狱中探望。”

王蘅点点头,夫妻俩躺在床上说闲话,断断续续,竟然一夜都没睡。

第二天一早,王蘅沉沉睡了,周旭不叫丫头打扰,自己起身去了岳氏那儿,岳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