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有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家有女-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岳氏做人向来恩怨分明。她也不想被人家说克扣庶女的嫁妆,也不想跟于姨娘扯皮,就把海氏叫了过来:“静儿的嫁妆只怕你要多费心了。这是老太太给的两千两银子,还有我添上的一千两,你看着置办去。”

海氏暗暗忖思,心想周静素日就有些精明,又争强好胜,于姨娘又是那样一点小事也要斤斤计较的性子,若是把银子给了自己。不知道她们明里暗里怎么算账呢,这个烫手山芋倒不好接。因此笑道:“娘也知道,我整日忙的团团转,万一有什么疏漏就不好了,不如您交给五弟妹。帮我分担分担,一来她和三妹关系亲近,两个人有什么话也好说,若是我去问三妹要添些什么,她到底不好意思。”

岳氏一想也是这个道理,王蘅和周静关系较好,交给王蘅办倒是便宜,再者说,王蘅一忙。肯定就无暇陪阿顺了,到时候自己就能天天和孙子一块玩乐逗趣了,因此欣然应允。派人把王蘅叫了过来。

王蘅一听这个事就先看了一眼海氏,想了想,还是接下来了,岳氏道:“你忙着这事,就把阿顺先抱过来,我也能帮你看一阵子。”王蘅道:“那就麻烦娘了。”

等离了岳氏那儿。海氏冲王蘅歉意一笑:“弟妹,真是对不住了。倒不是我偷懒,而是我素日和三妹的确不比你跟她熟悉,置办嫁妆这事也只好劳烦你了。”

王蘅虽然觉得海氏此举不太厚道,不过倒也没说什么,只是道:“我还是第一次办这样的事呢,若有什么不懂的去问大嫂,大嫂可别推辞了。”

海氏见王蘅没有因为这个生气,自然庆幸,闻言很痛快的答应了。

岳氏亲自回了一趟娘家说这门亲事,两家都有了默契,原本又是亲戚,如今更是亲上加亲,因此一些琐碎的礼节倒是省了,定下了来年五月份的婚期。

于姨娘在府里熬了一辈子,唯一担心的就是周宁和周静这一儿一女,如今周静的终身有了依靠,她也就放下了心,又叫周宁悄悄打听了岳翎,知道岳翎极为不错,这才放下了心,只专心盯着周静的嫁妆。

要知道女儿出嫁,在婆家唯一的依靠就是嫁妆了,像王蘅,嫁妆丰厚,嫁过来后谁也不敢小瞧了,人家压根不指着府里的这点月例过日子,因此说话做事就格外有底气,倘若嫁妆简薄了,婆家人面上不说,背地里也要嚼舌根,那艰难的时候可多着呢。

因此于姨娘一听说岳氏把准备嫁妆的事交给了王蘅,就提着礼物去飞云轩了,这次她也不敢送什么金银之物,只带了四个自己亲手绣的荷包,四条帕子,还有给阿顺缝的一双虎头鞋,针线都极为精致。

王蘅也是个痛快人,不等于姨娘道明来意就道:“姨娘来的正好,娘把给三妹置办嫁妆的事交给了我,可我到底年轻,有些事坐起来不免顾此失彼,大嫂那边已经忙得团团转,我也不好意思去打搅,只好请姨娘多多指点了。”

于姨娘一听这话不禁大喜,笑的合不拢嘴:“哪里哪里,既然少奶奶吩咐了,那就是义不容辞的事,反正我也整日闲着。”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王蘅还特地把那三千两银票给于姨娘看了:“老太太添了两千两,娘添了一千两,只怕爹那边还要再给,这些银子打算着花,能置办一份很不错的嫁妆了,姨娘回去问问三妹,看看需要什么,列了一张单子来,我心中也有数。”

于姨娘笑道:“到底是少奶奶说话爽快,既如此,我就先回去了,明日把单子带来给少奶奶瞧。”说着告辞了。

王蘅起了促狭之心,叫小丫头悄悄跟着,看于姨娘是去周静那儿了还是去哪儿了,结果小丫头回来道:“于姨娘去了外书房。”

王蘅忍不住一笑,于姨娘这是去找公公多替周静讨点嫁妆呢。

第二日,王蘅去给岳氏请安,岳氏的脸色不怎么好看,王蘅就知道于姨娘肯定把钱要到手了,果然不错,她和海氏一出来海氏就悄声道:“爹说再给三妹添两千两银子置办嫁妆。”

王蘅抿嘴一笑,回到飞云轩时,于姨娘已经精神抖擞的拿着单子和两千两银票候着了。

王蘅接过单子一看,上面都是些必须的金银之物,加起来统共也花不了一千两银子,不禁蹙眉,于姨娘陪着笑脸道:“姑爷家里门第有限,倘若这嫁妆与聘礼差太多,姑爷家里也会有话说的,不如比着姑爷家里的聘礼来,其余的都给三姑娘做压箱银子,又体面,等到了用钱的时候也方便。”

王蘅暗笑,于姨娘还是打的好算盘,她搁下单子,示意于姨娘坐下说话,笑道:“姨娘为三妹考虑的心我也理解,不过说句不好听的话,姨娘的眼界到底窄了些,岳翎虽然是岳家的旁支,门第不显,但到底是家中独子,父母留下什么东西,将来不都是给他的?又有两个出家了的姐姐,将来三妹嫁过去,她们也少不了贴补,三妹的嫁妆若是少了,可在婆家人面前抬得起头来?可在两位大姑姐跟前抬得起头来?如果说如今是岳翎配不上三妹,那么将来岳翎升了官,就是三妹配不上岳翎了,所以也不必一开始就如此算计,将来的事谁知道呢?”

于姨娘沉默片刻,道:“那依少奶奶,少奶奶觉得该如何是好?”

王蘅道:“人家诚心求娶,我们也该诚心嫁女儿,有多少钱办多少嫁妆,风风光光的把三妹嫁出去,周家面上有光,也给岳家做了脸,等三妹嫁过去,岳家上下对三妹也会更好。”

于姨娘叹道:“少奶奶不知道,姑爷如今还没个出身,想要将来熬出头,不知道还要多长时间,这中间不得需要银钱打点?我也是想着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王蘅笑道:“既然都是为了三妹好,那咱们就好好合计合计,该省的就省下来,不该省的咱们也不能省不是?”

于姨娘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到底是少奶奶明白事理,我只听少奶奶的吩咐了。”

王蘅就看着单子道:“家具是不能省的,不过也不要用太名贵的木料和多么繁复的花色,这一项就能省出来几百两银子。”

于姨娘连连点头,又听王蘅指点说什么该添上,什么可以省去,两个人盘算了大半日,总算是把嫁妆单子给敲定了。

第二日王蘅拿着单子去给岳氏看,岳氏正在看着阿顺搭积木呢,笑道:“你看着办就是了。”

王蘅笑道:“我也没有经验,不知道这么办是不是合适,若是嫁妆办的不好了,有损周家的颜面,就是我的不是了,也辜负了娘如此看重我的一番情谊。”

岳氏笑笑伸手拉着王蘅坐下,她对这个儿媳妇是越来越满意,如今更是替她生下了周家的长孙,又不骄不躁,和端庄沉稳的海氏相比,王蘅就更让人心疼喜欢。

阿顺一直坐在旁边看着,见王蘅手里拿着一张大红色的帖子,就探着身子伸手要扯,岳氏赶忙拦住,把阿顺抱在了怀里:“乖乖,这个你不能碰。”又叫人带着阿顺到院子里去晒晒太阳。

阿顺不依,一定要王蘅抱着,岳氏笑道:“估计是想你了,也好,正好咱们去老太太那儿把这事说一说。”又抱怨似的道:“总觉得我是个恶人似的,我犯得着么?”

☆、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蘅忍不住一笑,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不是亲生的,一般都难信任,更别提是嫡母和庶女这种天生不对盘的了。

周静的亲事一定,周家免不了几分庆贺,周云和周玉都特意赶了回来。

在前阵子的战乱里,何家和蒋家都多多少少有了改变,当初何恺在军营中有个小官职,后来与赵凌两军对垒之时,何恺的上司起了投降之心,于是连带着何恺也被迫加入了赵凌的阵营,他心中很是不忿,如今只告病在家。

蒋厚学却是个文人,之前赵凌登基,要人起草诏书,其中就有蒋厚学,如今他也升了官,虽然还在翰林院,却已经有了实权,不比之前只是做学问混日子。

因为这件事,岳氏对这个女婿就有些不满,枉称文人,却一点气节都没有,如今虽然升了官,却给人背后指指点点,连带着周家也没脸。

这次要庆祝周静定亲的事,周云和周玉是一起回来的,大家聚在曹氏那儿说说笑笑,倒是十分热闹,周云之前有了身孕,如今也生了长子,因为太小,这次就没抱过来,二夫人却得意的很,张口闭口就是她的外孙子如何,看得三夫人无比羡慕。

待到用过午饭,周玉跟着岳氏回去说私房话,周玉这才忍不住哭了:“婆婆要给夫君纳妾。”

岳氏叹气:“你嫁过去这么多年都没有好消息。你婆婆有这个念头也是在所难免,厚学是什么意思?”

周玉哭的更厉害:“他也答应了。”

岳氏不禁愕然,长久以来。蒋夫人一直要给蒋厚学纳妾,都是蒋厚学出面推辞,也是他的专房独宠,才让周玉在蒋家无人可欺,如今蒋厚学居然也同意了纳妾,那么周玉在蒋家唯一的依靠就没有了。

周玉抽抽噎噎道:“我也知道自己没福分,见夫君也答应了。想着从我的陪嫁里挑一个开了脸,到时候生了儿子养在我名下。记为嫡子,权当是我的儿子了,可是婆婆却要夫君娶她的娘家外甥女做贵妾,我想着现在若是让她进了门。她生了儿子,又是婆婆的外甥女,到时候哪还有我的立足之地啊,我就没答应,婆婆说我不贤惠,怕我回来告状,又不许我出门,这次是为了三妹的事才让我回来的。”

岳氏听了这话不禁勃然大怒,周玉没有儿子是周玉的错。但蒋夫人如此做就太打脸了,让她的外甥女进门,说是妾。和平妻又有什么两样?到时候周玉岂不是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

岳氏气道:“这事你做得对,万万不能答应,你婆婆那儿我去说,纳妾可以,可若是让她外甥女进门,还做贵妾。是万万不能退让的!你今天退了一小步,明天她们就能逼着你退一大步!”

周玉一边哭一边摇头:“娘若是去说。反倒要听她的冷言冷语,又是何必呢,反正只要我不答应,他就不能纳妾!”

周玉什么都好,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