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跃农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良跃农门- 第5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核心意思没直接说出来,却也差不多了,扬儿是觉得傅先生不会打人,而曲先生会打人。

关文和李欣都怔了一下,二人同时想到,扬儿怕是想起了以前他落到魏二手上被魏二两口子收拾的场景吧,他还是怕被打的……

杏儿刚生了儿子,正是母爱泛滥的时候,自己也想到这一层,急忙将扬儿揽在了怀里,轻言细语地安慰着。

小康见扬儿跟自己的意见不一致,微微嘟了嘟嘴,委委屈屈地说:“那……那就听扬儿哥的好了,我也怕先生会打人……”

关武失笑,说:“你不惹先生生气,先生打你做什么?”

扬儿就摇摇头,小大人样地说:“这谁知道呢……”

全家人便都笑了。

于是先生的事儿便定了下来,送往傅先生处。

傅先生的学塾在下河村的东北角,隔荷花村也进,走访的时候李欣留意了下,按照正常的脚程大概要走半个时辰。

当然,要是套上车的话。也就是一刻钟的时间就能到。

找了一个合适的日子,天气也晴好,李欣和杏儿便收拾了一番,也好好蘀扬儿和小康收拾了一番。务必使两个小人儿看起来精神。妯娌两个送这两小娃子正是去拜访先生,交束脩入学塾启蒙。

傅先生得知消息,匆匆忙忙地迎了两位女客。因见没男客陪着,便也叫了自己的媳妇来相陪。

从这一点上看,傅先生倒是一个懂礼知矩的人。

李欣和杏儿奉上礼物,将来意说了一遍。

傅先生捻了捻自己的美公髯,点点头说:“是一点儿都不识字认书呢,还是早前教过些的?”

李欣忙答道:“早前教过些,买了千字文给他们看。叫他们读和写,已学了一半了。”

傅先生看起来极为满意,又从中抽取了些考了扬儿和小康一番。两个小人儿都乖乖答了,小康显得略胜一筹,毕竟他的记忆力是要比扬儿好些。

傅先生的媳妇在旁边凑趣道:“这两个小人儿倒是看着便是乖巧懂事儿的孩子,不知道两家是……”

李欣忙道:“一个叫魏怙诚,一个叫钱学康,我们都是关家的。”

这名姓和家族对不上号,傅夫人少不得懵住。

杏儿开口解释了一番,末了道:“如今便都是我们家的孩子,两人便是堂兄弟,同来同往。”

傅夫人感叹道:“你们真是心善之家。”

傅先生答应收下扬儿和小康。叮嘱了要自备的东西,并说了要教的束脩银子数目,也不过是每月半两银子,实在是便宜。

如今看来傅先生人还是豁达的,于金钱上并没有多少计较。

其实不然。傅先生只负责教书。并不提供学子的笔墨纸砚和书本,需要用。都得自己去买。而顾先生他们束脩收得相对较高,实在是因为文房四件等东西都是他们备下的,学子只用便可。

扬儿和小康便开始成为读书郎了,每日一早去,午间在那边吃一顿,下晌回来。当然,午饭还是自备的,若要吃新鲜的,先生那里需得另付银钱。

家里先是阿妹出嫁,再是扬儿念书,如今关文也隔天才回来,一下子便显得冷清了。除了老关头,也就只有杏儿常来坐坐,妯娌两个聊聊新出生的娃子。

关武已经去请道士看了,道士说小娃子生来带火,五行缺水,若是不使个水旁的字给压着,有引火烧身之险。

杏儿便急了,这事儿一家人聚起来一说,老关头也舍了要什么“继”啊“承”啊的名字,正巧小康和扬儿看百家姓翻到一个带了火旁的耿字,关武大掌一挥便说定下这个字。

关耿。

这个名字便被定了下来,以后也不用小娃子小娃子地叫了。

老关头让请了村里的老人做见证写到了族谱里边儿,阖上族谱的那一刻便老泪纵横。

闲着没事儿,李欣也跟杏儿嘀咕了要套个车。关文没有时间,李欣便只能找了木匠造了个车胚子。

头疼的便是这拉车的。

李欣倒是觉得马脚程快,可红欢被关文骑去了,况且一般而言马这种用于行军打仗的牲畜是不好买的,程序挺复杂。买个骡子或者驴吧,李欣又觉得有些傻乎乎

的。

杏儿笑她:“又不是没坐过驴车和骡子车,这会儿倒是觉得上不了档次了?”

李欣横了她一眼,想了想还是决定去买头小毛驴回来。

好歹也算是有车一族了不是?不但自己以后出行方便些了,就是扬儿和小康,要是哪天脚疼不想走路去学塾,也可以坐了车去。

主意舀定,李欣便托人去买了只小毛驴,花了七两银子,瞧着年轻力壮的,还不怎么乱叫。

听说驴叫是很难听的。

红欢那处马厩就暂时让这头驴给占了,扬儿和小康回来后惊奇地围着这头笨驴转悠,笨驴顿时发出了难听的叫声。

☆、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来得女

昨天540章有个bug,已经改过了。谢谢青春雪弗兰和basakajin的捉虫~

***

时间一溜而过,转眼便开了春,到了四月。

这段时间李欣往镇上去得勤了些,沈夫人那边儿催促她研究新的护肤品单子,想要扩建一个作坊,多产多销,最好还能研制出不光女人用,男人也可以用的,以扩大客源。

另外,沈夫人还希望李欣能多研究出些品种来,不光局限在护肤、净手净面方面,既然都是提取香味,若是能有液体状的香露便更好了。

就这个问题李欣几次与沈夫人讨论都未果,少不得来回折腾。

沈夫人说,若是这生意能越做越大,成为沈府一项不得不重视的产业,李欣能得到的好处自然是不会少的。

李欣每月从沈夫人手中得到的分红不少,她算是主要的“技术骨干”,沈夫人对她也极其大方,就像去年过年,沈府还送来了不少吃穿用品,说是年底沈府送的礼。

沈夫人做人做事都很周全,李欣对她也是既感激又忌惮。以前她想抽身从这档子生意中离开,沈夫人没有允许,她便只能这般继续做下去。

但到底这般看来,沈夫人对她是没有恶意的,只希望能跟她联手把生意做大做好。

李欣自然也十分投入其中。

李欣自己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账。

除了从沈夫人那儿得到的分红,她还有冯德发那边儿养蜂得来的蜂蜜,去年荷塘那边儿卖的鱼和莲藕也是一笔收入。如今也让关武继续种了藕种,又花了银子把周边儿几个池塘子给买了下来,通了暗沟,连成一片好让都能吃水管理。去年并没有太过顾及山中果树。关文关武也不过陆陆续续采摘了一些,收入不多。至于家中的水田,因为关明的惫懒不打理。去年收成也并不理想。

意外之喜便是阿荷带来的给她的红利,以及吴师傅用她的壁炉手艺给人造壁炉付给她的分成。

虽然这些零零散散的收入比起她从沈夫人那儿得到的钱财显得太薄了些,但到底是一分一厘积攒起来的。

如今家里边儿屋子也扩宽了,越来越有“富态”,有了小驴车,出行也方便了,扬儿和小康也能去开蒙念书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说不定真跟王道士说的一样。这片山是个福地呢?去年好几次他们都化险为夷了。

如果王道士所言是真的,那么……是不是再过一两年她也能有孩子,而不是会一直“无子”下去?

李欣看得出来,关文还是很渴望孩子的。

忙忙碌碌中,李欣都差点儿忘记了。自己的娘亲已经要到了临产期了。

这天杏儿抱着小耿儿跟李欣闲谈,说到她娘家的事儿的时候才让李欣猛地反应过来,她娘生孩子怕就是在这几天了吧?只是娘家那边儿还没传消息来,少不得让李欣有些担忧。

过了两日,李二郎满脸带笑地来给李欣递消息,说刘氏生了。

李欣忙准备了要带回娘家的礼,嘱托了杏儿几句,拉了小毛驴跟李二郎一同回李家村儿去。

到了李家才看到家里已经是喜气洋洋的了。

路上李二郎已经说了,刘氏是前日中午发作的。昨儿晚上才生出来。接生婆说刘氏到底是年纪大了些,有些体力不支,这孩子呢也磨人,在娘的肚子里要磨很久才肯出来。

见李欣来了,围在刘氏身边儿的女人赶紧都让开,拉了她去挨着刘氏坐。让刘氏把娃子抱给姐姐看看。

刘氏脸上笑得灿烂,跟李欣说:“我就说小娃子说得灵,扬儿不说要个小姨姨,这可不就有个小姨姨了吗?”

李欣赶紧小心地抱过娃子,旁边儿有人打趣刘氏说:“都盼着你再生个儿子呢,结果是添了个女儿。本想着你当家的会失望,好歹是老来得子没得成,得了个闺女,谁知道你当家的高兴地比你当年生你家老大的时候还开心!”

刘氏得意地笑:“我们家不缺那臭烘烘的男娃子,就喜欢香喷喷的女宝宝。”

刘氏撑了撑腰半坐了起来,问李欣说:“欣儿,你瞅你这妹子,跟你长得像不?”

才出生的娃子,李欣是向来看不出来到底像谁的,只能抿唇笑了笑,说:“像,我妹妹当然跟我长得像。”

小宝宝在姐姐怀抱里乖乖的,软软的小身子被李欣抱在怀里,让李欣只觉得心里柔软地一塌糊涂。

但此时就有那没眼力界儿的开口道:“欣丫头啊,你娘都给你添了个妹妹了,你啥时候给你娘添个外孙呐?可得赶紧了!”

周围的人顿时都有些尴尬,刘氏心中大怒,想冲开口的人骂两句,李欣却清清淡淡地说:“我的事儿,就不劳烦婶子操心了。婶子还是多关心关心自己的女儿和儿媳妇儿吧。”

刘氏便立马附和道:“就是,你个老虔婆子,不会说话就别乱喷口水!”

众人纷纷打圆场,不让那语气酸溜溜的人继续说话。

张氏端了鸡汤进来喂刘氏喝,大家都纷纷让开,闲说了两句便告辞了。李欣这才想起问刘氏:“娘,你有奶吗?妹妹是吃你的奶还是……”

“我这儿没多少奶,你大哥给捉了头羊来,说要是不够备用。”刘氏回道:“你二弟妹倒是说她那儿还有些奶的,九儿如今已经开始吃些米糊糊了,她那奶汁儿也还没收,不过她的奶也不多,你妹妹吃也都不大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