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悠闲农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悠闲农家-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张氏叹了口气。“韩氏也忒能白活了,羊草沟那王家,哪里是三十头上,都已经要四十了,还有一个女儿跟你年岁也没差多少。听说那姓王的是个刻薄的,前任妻子是被他生生虐待走的,她那女儿也是个刁钻的,十五岁了,那样好的家里,那么多的嫁妆居然都没人上门求娶……”

张氏越想越是气愤,“还好苗儿你机灵,这要是你嫁过去,还不被他们父女两个折磨死。”这韩氏到底安得什么心?想着想着张氏的脸色愈发难看。

所谓白活,是这边的土话,意思是这人能说,能扯淡的意思。

柳苗却没有张氏这般气愤,她早就看出这事不妥。既然张氏已然明白,她也就不再多嘴。只是依然忍不住提醒道:“姨娘,苗儿亲娘走得早,我们兄妹是拿你当亲娘一样待的,表姐嫁的远一时照顾不到姨娘,虽然有孝心但这毕竟路途遥远……”

见张氏若有所思,柳苗话锋一转,“兄长和苗儿一早就说过,姨娘待我们兄妹如亲生,我们也当姨娘跟亲娘一样。以后苗儿出门子了,这家里,却是需要姨娘当家的。”韩氏打的什么主意,柳苗自认能够看出几分,又怎么会让她得逞。再说,在柳苗的记忆中,这话却是出自真心。

“好孩子!”张氏感动的泪眼婆娑,这些年掏心掏肺跟这兄妹俩,图的可不就是老了有人顾着吗。

“苗儿放心,姨娘定给你寻一门好亲事,俺刚刚跟里正说了,咱不图意啥大富大贵,人稳妥是老实过日子的就成。”张氏自顾自的合计,“也不能嫁的太远了,要是真有个啥事一时也照顾不到。”

柳苗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自己刚刚那番话还是起了作用的。

一连几天日子都在平稳中度过,柳壮每日里出去忙活地里的活,虽然还没解冻,可柳壮显然是个闲不住的。吴二妮似是得了什么嘱咐也不往这院子来。张氏每日一早来看过柳家兄妹便早早出门打听消息。

几天后出门溜达的张氏赶在午饭前急急忙忙跑了进来,柳苗正在堂下做饭,见她进来赶紧招呼,“姨娘。”

“苗儿,事儿成了。”张氏难掩欣喜,一把拉住柳苗。“男方是羊草沟的。”

柳苗眉头一蹙,咋又是那个村的,不会跟上一家有啥关系吧?

张氏似是没发觉柳苗的异常,自顾自的兴奋道:“男方姓林,排行老二,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子。大姐嫁给镇上一个秀才,大哥也娶了一位秀才家的姑娘。父母都是老实人,听说那林家老爷子林长山是个好拿捏的人,在羊草沟出了名的老实。这样的人家好,嫁过去也不会被欺负……“张氏自顾自的说着,似是极满意。

柳苗眉宇间难掩忧色,上有公婆、下有小叔子、小姑子,这样的家庭,真的好过吗?

“俺都打听明白的了,那林家在羊草沟也算是有点身家,且不说那三十亩地,家里还养了两口大牲口,这地里的活啊,有牲口可省了不少力气,苗儿你嫁过去也不用受累……”

张氏似乎沉浸在某种难言的喜悦里,柳苗却是越听越不对劲。咋一句不提那位未来的相公,单单提他们家有啥用,她是跟人过日子,又不是跟他的家当。

“姨娘,那男方到底是个啥人?”

“是个出了名的孝顺人,这姨娘都给你打听明白的了,人品那是绝对没问题。”张氏喜的什么似的,显然对这人极满意。

古代重视孝道,孝顺的确是人品好的一种体现。

只是,这孝顺真的就代表人品好吗?柳苗记得,前世甚至看过一些传记,古代有那出名孝顺的,为孝顺爹娘而把妻子杀了的……

“男方多大了?”柳苗知道孝顺这个话题不适合提起,毕竟在这礼教大防的年代可不好反驳,一不小心那就引起世界公愤了。

“年纪大了点儿,二十有二了,但这个俺已经打听明白了,没有孩子,也没有娶妻。之所以到现在才娶亲,却是家里给儿子娶媳妇能拿出的彩礼不多,所以给耽搁了。”说到这张氏似是有某种顾忌,却是不肯再多言。

“不是说家里三十几亩地吗,还养着大牲口,咋连几两银子的彩礼都出不起?”不是柳苗鸡蛋里挑骨头,实在是这事经不起推敲。按理说,庄户人家娶个媳妇,一般也就几两银子的彩礼,已经算得上是顶好的了,按理说那样的家室,这样的彩礼应该不难吧。

张氏一副为难的神色,欲言又止。

柳苗暗叹一声,自己这姑娘身份,果然是不受待见啊。“姨娘,有啥话咱们娘俩不能直说的?是不是那人有啥残疾?”

张氏一怔,“咋会有残疾?”声音不免拔高了几分,待对上柳苗平静的脸,不知为何,心底一颤。

暗叹一声,张氏道:“其实也没啥不能说的,就是吧,林家老爷子有点儿混,那老二林元浩是个有主意的,暗地里劝了几次,再加上排行第二子,在家里不大受待见。”

张氏说的糊里糊涂,柳苗却是听明白了,看来,那林元浩在林家的日子只怕不是很好过啊。如果是这样,这亲倒是做得。

张氏见柳苗低着头不吭声,还以为她不满意这亲事。“姨娘也知道,匆忙间要给你寻一户合适的人家不容易,俺也知道这样的人家难为你了,但我听说林家那老二是个踏实过日子的,婆婆也不是那凶狠的,再加上他家大姑子、大嫂子都是秀才家的,万一这要是考出个举人,你的日子也算熬到头了……”

柳苗还在想着小姑子、小叔子的事,冷不丁的问了一句,“他们没分家?”

“分家?”张氏表情怪异,“苗儿啊,这好好的,谁家没事愿意分家?老人都图个子孙绕膝,你这是要出门子的人,可不管到了哪家,也不能开口提分家的事,不然这吐沫星子就能把你淹死。”

“咋?”柳苗甫一开口就知道自己错了,的确,分家这事看来还难了。

张氏以为柳苗不愿意,叹了口气,“没事,我再麻烦里正帮忙寻思个好的。”语气难掩落寞。柳苗出声打断她。

“姨娘,我想看看那人……”

005相看

林元浩正在家里院墙外的粪堆上努力刨着,手上大镐不停挥动,大冷天头顶蒸腾一片水气。

“二哥,这大冷天你干啥呢?”三弟林元田还是孩子心性,蹲在旁边看热闹。

林元浩放下手中大镐,喘了口气。“这粪堆是明年咱家地里的肥料,我拾掇拾掇,等天暖了好直接送到地里去。”

庄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这么一个粪堆。粪堆主要是牲畜粪便以及一些草木灰堆在一起,待发酵后用于土地施肥。

林家自家养着两头骡子,庄户人家又少不了养些鸡鸭鹅猪啥的,林家这粪堆也不小。

“这还没出正月呢,二哥你着啥急。”林元田撇撇嘴,他是家里的老儿子,家里的活老人很少让他伸手。

“早点动手,省的开春忙活不过来。”林元浩笑笑,“元田你咋没念书?”家里这几年富裕一些,老爷子把老儿子送到镇上的学馆读书。

要说这林家,以前也是大户人家,只是后来没落了,林老爷子林长山小时候家里也是请过先生的,林家几个孩子,小时候跟着老爷子也认过字。只是后来日子越来越艰难,渐渐的生活被温饱所迫,一家人也就断了心思。

这不,这几年日子稍微好过点儿,林老爷子心思又活泛了。一家人省吃俭用,这才把小儿子送去镇上的学堂。

过年学堂放了一个月的假,林元田自然待在家里。

“俺不爱念书。”林元田撅着嘴,家里他也就敢跟二哥这么说。这话要是让爹娘听到,少不得一阵教训。“二哥你比我聪明,念书又好,偏爹娘偏心,非要让我念书。”越想越是不忿,自己不喜欢读书,干嘛爹娘非要逼他。

林元浩目光一闪,刚刚举起的大镐继而放下。“元田你别这么说,家里不富裕,供不起两人读书。”嘴上这么说着,可眼神还是难免一黯。

“啥吗,那干啥非要我念书,二哥聪明,就该你去念。”林元田没什么心眼,这话说起来倒像是为自己打抱不平。

林元浩摇了摇头,“俺年纪大了,再读书也晚了,等去考试不知道啥年岁了,家里可拖不起。”

林元田撇撇嘴,“那秀才、举人那么好考?咱羊草沟这么大的地方,这些年也就出了冯举人一个,还是四十岁头上考上的,还不是那样。”砸吧砸吧嘴,“不过冯举人家的闺女倒是跟村里的丫头不大一样。”林元田也说不上哪里不一样,只是想到那姑娘含羞带却的样,脸忍不住一红。

林元浩心里好笑,“感情老三你这是着急娶媳妇了?”

“俺哪有?”林元田脸涨得通红,突然盯着林元浩嘿嘿一笑,“二哥你不知道吧,刚刚村里王婆子来了,说是给你寻了一门亲。”

举着大镐的手蓦然一震,青年平静的脸上难得出现一抹红晕。也不知是兴奋的还是羞的。

------------------------------------------------------------------------------------------

羊草沟和黄花岭都是清河镇下属的村子,清河镇逢五逢十就是个集日,有那庄户人家和小贩就会担了东西到镇子上售卖。而这一日,清河附近村屯的百姓也会集中到集市上买些日用东西,也有那会过的,拿了自家的鸡蛋、鸭蛋售卖。

这一日是二十五,刚刚过了上元节,人们红光满面准备到集上看看有啥新鲜物事。

一大早,柳苗被张氏拉起来洗漱打扮。

“这件衣服是今年过年改的,旧是旧了点儿,不过往出放了许多,现在穿起来正合身,也顶体面的。”庄户人家的孩子,做一件衣服那是要穿好几年的,所以衣服都会往大了做,锁上边,等到长身体的时候再放出来一样穿。

柳苗看了一眼那粗布衣裳,真心没看出哪里好看来。不过还是硬着头皮换上。今日是她相看男方的日子,再不情愿也要精心倒che倒che。

倒che,当地土语,意思是跟打扮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