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小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小日子-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起前几日张家上门辞行时,刑氏拉着二太太说了半晌的话,清夕心中不禁暗恨,定是那刑氏又在二太太面前调拨什么了。

沈清夕微微抬眼,观察了一下众人的表情,沈青扬、沈青翔等兄弟和沈清歌姐妹都是有些吃惊,显然没想到二太太提出这样的要求。

二老爷的表情则比较耐人寻味,他眉眼低垂。看着手中的豆青釉青花瓷茶盏,拿茶盖不断的撇着上面的茶沫子,仿佛没有听见二太太说的话一样。

沈清夕心中一凉,看来二老爷是知道二太太的想法并且默认甚至支持了二太太的想法,莫非二老爷也认为大房会有可能对二房不公平吗?

再转过去看大老爷和大太太,大老爷面沉如水,看不出是什么想法,大太太却面容微僵,显然是有些不太高兴,只是她这不太高兴是因为不高兴二太太参与管家。还是因为意外二太太突然提出参与管家而单纯的不高兴。

说起来,卫国公府以前因为境况不好,很少有人理会。只有逢年过节有些上门来打秋风飞穷亲戚而已,大太太管家也就是管些琐事,管好下人而已,但现在却不一样了,因为皇上的青睐有加。让卫国公府在世家中的地位直线上升,世家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今儿这家娶媳妇,明儿哪家生孩子了,婚丧嫁娶,皆要往来。要收礼,要打点回礼,更要注意人情往来的分寸。以大太太敦厚的性情单独承担管家的事务已是越来越吃力了。

当然,这是清夕的感觉,她其实对二太太参与管家这事并不反感,二太太有句话说的对,同样是沈家的媳妇。凭什么一个累的要死,一个闲着不用。只是二太太参与管家,要与大太太在权力上怎么分配,这个是值得商量的。

清夕脑子盘算着很多念头,又转过去看老太爷的脸色,老太爷却眼睛低垂,面无表情,半晌抬头看向二老爷,问道:“你媳妇想参与管家,你怎么认为?”

二老爷终于放下手中的茶盏,恭敬的起身,回道:“父亲,大嫂也确实劳累了些,儿子想着让她为大嫂分担些也好。”

“没有其他意思?”老太爷的声音突然凛冽起来,“你大嫂也不是忙了一日两日了,怎么之前没提,现在提出来?我看你大嫂管的挺好,也没出什么差错啊?”

二老爷面容微滞,这个问题怎么回答,总不能说现在家底丰厚了,二房又子嗣多,他们担心将来分家吃亏吧?二老爷自己倒不太担心这个问题,无奈二太太自从听了娘家嫂嫂的提议后,对管家一事热心不已,总想着以后总得给子孙多留些东西。

他斟酌再三,含糊其辞的说了句:“以前儿子、媳妇无用,现在儿子在皇家制造司当着差,媳妇就想着也要为家中做些什么,所以才想为大嫂分担。”

他特地把分担这个词咬的重了一些,意思就是二太太并不是想夺了大太太的管家之权,只是想参与管家而已。

老太爷显然也明白他们的意思,他看向一直没说话的大太太,问道:“大太太,你的意思呢?”

大太太起身,勉强扯了扯嘴角,说道:“弟妹愿意为媳妇分担,那是儿媳的荣幸,一切全凭老太爷做主就是,媳妇听老太爷的。”

老太爷沉吟半晌,将手中的茶盏放下,说道:“此事容我想想再说。”

二老爷和二太太有些微的失望,但老太爷并没有直接拒绝就说明还有机会,两人也就没有再说话,万一惹恼了老太爷,机会都没有了。

从天然居出来,大房、二房都各自回了自己的院落,沈青扬弟兄几个虽然有些尴尬,但还是相约着一起去读书,这多少让清夕心中有些安慰,他们并没有因二太太提出要参与管家而生出嫌隙里。

她一边琢磨着一边往自己的院子走去,二太太想参与管家的真正意图是害怕二房将来吃亏,可以说参与管家〖TXT小说下载:。。〗只是二太太监管太太是否中饱私囊的一种手段而已,但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反而会因为心有芥蒂在管家的时候与大太太意见相左,最终会让两房产生矛盾。

走到她与沈清妙所住的秋枫院分叉的路口时,她与沈清妙等人到了别,准备回房收拾完后再去周嬷嬷处学规矩,转入冬雪院的路口时,前面的树影后突然转出一个人来,显然是因为走的有些急,气喘吁吁的,“三姑娘,可算是追上你了,老太爷请您去天然居陪他说说话。”

沈清夕站住脚,定睛一看,却是老太爷院子里的小丫头,她皱了皱眉头,问道:“老太爷还叫了谁过去?”

那丫头气息平稳了些,才屈膝福了一福,答道:“只叫了三姑娘您一人过去。”

***************************************************************

沈清夕一进天然居,沈全就迎了上来,“三姑娘来了,老太爷在小书房等您。”

她点点头,“有劳沈管家,多谢。”

沈全一边引着她往小书房走去,一边笑道:“三姑娘您太客气了,老太爷的心情不太好,您多陪陪他,也能让他开心些。”

此时早上的阳光越来越耀眼,照在沈全布满了褶皱的脸上,让他的脸仿佛蒙上了一层隐隐的金色,清夕看着这个跟了沈老太爷一辈子的老仆,心中不由有些感动,“我知道,您放心吧。”

这是沈清夕第二次来老太爷的小书房,上次来的时候再这儿发现了沈家先祖留下的书籍,后来那些书籍都被送到了她的院子里,她也就再没进来过这间小书房。

推门进去,书房里格局没有什么变化,只有老太爷略显老态的身影坐在桌案旁,双眼微闭,脸上略显疲惫之态,黑色红木雕花书案上,摆着一副大字,显然老太爷刚才在写字,上面写了两个大大的“和合”二字,笔法有力,字体却是中规中矩,果然字如其人,沈清夕暗暗感叹。

ps:

这章写了好久,总感觉写的不太好,希望亲们不要嫌弃,可以提意见哦,但是记得订阅,收藏,打赏哦,阿藜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了

第81章 和合

听见脚步声,老太爷睁开眼睛,“三丫头来了,坐吧。”

沈清夕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后,问道:“祖父在写字?”

“嗯,写字最能让人静心,我心烦的时候就爱写几个字,三丫头看看祖父这字写的如何?”

沈清夕干笑,这怎么说,夸奖吧,有些说不出口,批评吧?自己也不敢啊,只得笑道:“祖父的字自然是好的。”

索性老太爷也不为难他,他突然叹了口气,摆摆手,说道:“其实,你不说,祖父也知道自己的字写的怎么样,一般而已,祖父这一生才能平庸,文不成武不就的,差点连祖上传下来的侯爷府都要保不住,哎,还好祖宗保佑,有你能识先祖之物,这才让咱们家有了转机,哎。。。。。。。。。祖父无用啊,连家里的事情都管不好,要是你祖母还在。。。。。。。。。。”

看来今日二房要提出参与管家让老太爷深有触动,只不过他老人家把这一切都归结为自己能力不够,不能给很好的管理这个家,沈清夕不由有些郁闷,您老人家思维线路是怎么走滴呀?怎么就能联想到这方面啊?

她呻吟片刻,慢慢说道:“祖父可是因为二叔和二婶娘提出要参与管家之事伤心了?”

老太爷微微哼了一声,显得有些生气,“你二婶娘不仅仅是要参与管家吧?她只是怕你母亲监守自盗而已,不放心啊?她要只是仅仅想参与管家倒还罢了,偏她是这种心思,让我怎么好放心让她参与管家?”

沈清夕心中微微一动,看来老太爷也知道了二太太的盘算,她不仅有些好笑,那刑氏如此不避嫌的公然在卫国公府屡次调拨二太太。自己能碰巧听到,也会有老太爷的人听到的,所以老太爷能知道此事也不足为奇,怪不得上次张家老爷来辞行时老太爷对他面上淡淡的,并无之前的亲厚,想来就是那次知道了此事吧。

不过她到底是晚辈,不好在此说长辈们的不是,面对老太爷对二太太的批评,她只能保持沉默,仿佛没听见一般。

老太爷又叹口气。勉强笑道:“也是我糊涂了,怎么会和你说起这事?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的,哪里就懂得这么多了。原是我总想着你比别的孩子都聪慧几分,才动了心思把你叫过来。。。。。。。。”

沈清夕眼睛转了转,看到书案上的“和合”二字,突然间福至心灵,起身走到书案前。指着那两个字说道:“孙女儿知道祖父心中的难过,《国语?郑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五教和合,就能够安居乐业。这五教指的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祖父想必是希望咱们沈家能五教和合,兄友弟恭,父慈子孝。所以才写下这两个字,因为《墨子?尚同中》也说“内之父子兄弟作怨讎,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 祖父是怕将来父亲与叔叔两房之间会生出嫌隙来,才这样难过吧?”

老太爷颇为欣慰的点点头。“三丫头的书读的不错,”随即面容又转为难过。“你确实也猜中了我的心思,我还活着呢,你二叔和二婶娘就敢这样疑你母亲,万一有一天我突发疾病,离开人世,什么都没来得及交代,他们岂不是反了?”

“祖父您老人家会长命百岁的,万不要说那种不吉利的话。”沈清夕忙摆摆手,打断老太爷的话。

其实沈清夕刚开始听到刑氏调拨二太太的话时确实很生气,后来想想,在二十一世纪,都是子女结了婚就分开单住,各家挣的钱是各家的,如需赡养老人则所有子女共同承担,相较于古代这种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起,除了两位太太的嫁妆外所有的东西都归官中,父母去世后才可以分家这种生活方式,沈清夕反而觉得二十一世纪的那种方式是最好的。

不管是何情况下,人都是有私心的,这种财产全混在一处,出力多的自然就会觉得自家该得些,出力少的又觉得这样不公平,这样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更何况二太太只是担心以后二房会吃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