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喜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喜事-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话,再买上一些也不错。

这日,刚刚吃过早饭,杨氏和刘景仁又去了鱼塘,家里只留下四个女孩儿在家。

谷子在院子里忙着喂牲口,豆子在灶间烧热水,莲子则在看栗子如何做胭脂膏子。

“你这样不行,这种花哪里能蒸出胭脂?”莲子见栗子竟在捣烂一朵霞色的红菊花,在一旁道。

“去去”,栗子挥开她,“你懂啥?”

“行,行,就你懂行了吧。”

莲子话音刚落,便听到门口有人喊道:“有人在家吗?”

听得声音,莲子忙从堂屋探头去看,见谷子早已应门去了。

来的好像是个婆子,莲子再仔细看了看,发现她竟是章店那边的辛婆子。

这一下莲子来了精神,忙跑了出去,听谷子道:“爹娘都不在家呢,婆婆先进屋坐坐,我这就叫去。”

那辛婆子笑道:“哎,哎,那就辛苦姑娘了。”

谷子在井边的盆子里洗了洗手,又用手巾擦了,这才急匆匆地出了门。

豆子在灶间烧着火,不能走开,便喊了一声“婆婆”,又喊莲子出来。

莲子笑道:“婆婆您快屋里坐,我给您倒杯水。”

辛婆子眉开眼笑,不住地打量莲子。

都说这家的姑娘是难得的,如今一见,果然是不错。姑姑就是个灵泛的人儿,这四个侄女儿也是一个赛一个得好。

辛婆子让莲子不用忙活,拉着她在板凳上坐了,又问她今年几岁了,都学了些啥东西之类的话。

没一会儿,杨氏便跟着谷子回来了。

“稀客啊,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杨氏才一进门,便笑道。

辛婆子见杨氏回来了,忙起身,也是笑道:“哎呦,可别打趣我老婆子了。”

这辛婆子是媒婆,既然进了家门,肯定是为说媒来的。此时家中,也只有谷子一个适嫁的姑娘。因此,不用猜,肯定是说的谷子的事儿。

杨氏打发谷子去灶间和豆子一起烧热茶,又撵莲子到西屋去。

莲子才不想错过事关大姐终生命运的事儿,便和杨氏撒娇起来,就是不走。

“也都是大姑娘了,还有几天不说你的事儿?难不成给你说婆婆的时候你也要在一边听着?”杨氏笑嗔道,“也不嫌害臊。”

最终莲子没法儿,只得回了西屋,继续盯着栗子做胭脂膏子。

栗子刚刚见那辛婆子来了,只是打了个招呼,便又挪回西屋,继续捣着花朵。

“不是我说啊,你家这四个姑娘啊,可真是一个赛一个的水灵。”辛婆子赞道。

杨氏口中谦虚一番,让辛婆子喝茶。

辛婆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轻轻地放下。

早就知道这家是个殷实的人家,家里好几十亩地,雇着工人耕种,还养着鱼。是个有些底子的,要不一般庄户人家,哪里舍得喝茶?

“谷子娘,旁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了,你也知道我的来意。”辛婆子说道。

杨氏笑着点点头。

“毛毛娘也都跟你说了,那孩子也是我们庄上的,虽然如今不在庄上住,但是毕竟根在那里,早晚得回去的。谷子要是嫁了过去,将来毛毛娘也能给照应照应。”说着,辛婆子又笑道,“咱退一万步,要是毛毛娘不给照应,不还有我老婆子吗?你只管放心,只要我活一天,就定不能眼睁睁看着咱闺女受了气。”

杨氏闻言忙道:“婆婆说的这是哪的话?信不过谁,咱也不能信不过你啊。”

“你这么说,那我可就放心了。”辛婆子又道,随后继续说起那王吉瑞。

“爹娘早就死了,也没个叔伯婶子,只留下他一根独苗苗。咱摸着良心说句实话”,辛婆子拍着杨氏的手说道,“这样也好也不好,家里就他一个人,要真是出了啥事儿,也没个帮衬。但是话又说回来,没有婆婆妯娌,那得省多少心啊!”

联想一下自己,这一点杨氏倒是十分认同,所以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辛婆子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口茶,抿了抿沾湿的嘴唇,继续说道:“我敢打包票,那孩子绝对是个好孩子,能干着哩。十几岁上便出门闯荡了,这才几年?就当上了管家。那主家,待他也是亲厚的很,听说想给他讨房媳妇来着,但是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杨氏反问道。

辛婆子哈哈一笑,道:“那孩子竟说,那些大户人家,不管小姐还是丫头,都得有十个心眼子,他还是愿意找个乡下姑娘,好好儿地过日子。”

杨氏闻言也跟着笑起来。

不得不说,这席话恰好说到了杨氏的心坎儿上。她刚刚还寻思着,既然这孩子是个能干的,会不会看不上自家的乡下姑娘?就算是成亲了,以后会不会在外边胡来?如今听辛婆子这么一说,杨氏也断定这王吉瑞是个想要好好过日子的。

说了一大会儿,辛婆子叹息一声,说道:“要说美中不足啊,只是这孩子年岁大了些,整整比你家谷子大了七岁。”

“大了好,大了才知冷热,会疼人。”杨氏这次不待辛婆子说,自己倒先给那王吉瑞找了理由。

辛婆子听她如此说,知道此行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哎呦,你这么说啊,那我可就放心了。毕竟咱姑娘都宝贝的紧,谁不想找个老实可靠,会疼人的女婿?”辛婆子笑道。

“是啊是啊”,杨氏附和道,又让辛婆子喝茶。

辛婆子拍着杨氏的手,说道:“谷子是个好姑娘啊,先不说这相貌,我一看就喜欢,光是这通身的气派,知情达理的行为,一丁点儿也不比那大户人家的小姐差。要我说啊,这才是会过日子的媳妇。”

听她这么夸自家闺女,杨氏心里自然是十分得意,也跟着说道:“不是我自夸,我们家谷子啊,的的确确是个懂事儿的。家里数她最大,我生下最小的莲子之后,谷子那时就已经能帮着照看妹妹了。”杨氏唇边漾着温暖的笑,似乎是沉浸在了那段时光。

“这个最小的,我倒没费啥心,差不离全是谷子给照看大的。”杨氏说道,“我不在家的时候,也都是谷子给照看三个妹妹,洗衣做饭的,干的是样样不差。只是,一眨眼,都成这么大个姑娘了。”

杨氏说着说着,表情慢慢凝重起来,似乎是不舍得谷子出嫁一样。“是呗,所以说啊,你可真是命好,有个这么好的大闺女。”辛婆子又拍着杨氏的手赞道,随后又问,“谷子娘,那你说,这事儿咋样?”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零六章 反对

“有啥啊?我一定给当成自己的事儿一样。”辛婆子忙道。

她回去之后,只需去跟王吉瑞说上一声,要是他也没啥意见的话,估计就成了。

杨氏犹豫了一会,又向辛婆子道:“婆婆,我是真的想再留丫头个一两年的,你看着,能不能别太早成亲?”

辛婆子凝眉思索片刻,道:“这个,你也知道,毕竟那孩子年纪也不小了,要我说啊,能早成亲,还是早成亲的好。但是既然你都开口了,我便再给从中撮合撮合吧。”

“那敢情好,真是麻烦婆婆了。”杨氏笑着谢道。

“不麻烦不麻烦。”辛婆子忙道。

二人说了这通话,也只不过用了一个时辰的功夫。此时离午饭尚早,杨氏留辛婆子吃饭,辛婆子道让她赶紧去忙着,便走了。杨氏只得抓了把钱给她,又将自家的点心给她包了几块带走了。

辛婆子满口道谢,临走时只说让杨氏等好消息便是。

送走了辛婆子,杨氏直接去了鱼塘。

莲子好奇她们都说了些啥,奈何杨氏竟一个字儿也没说,连和谷子都没说。

直到十几日过后,那辛婆子才又登门。

当日晚上,吃完了饭之后,杨氏向刘景仁道:“她爹,我那日和你说的事儿,成了。”

“啥事啊?”刘景仁在脚边的地上磕磕烟锅子,问道。她说的事儿多了去了,他此时倒真不记得是哪一条。

杨氏见他竟忘了,面上有些不高兴,又道:“就是那天和你说的,谷子的事儿啊。”

一旁的莲子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忙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着。

刘景仁这回想了起来,吧嗒了一口旱烟,道:“哦,你看着办吧。”

“嘿,你说你——”杨氏明显对刘景仁的反应不太满意,但是仍说道,“那边给了信,说是不急,我就寻思着,先等一年再说,左右谷子过了年才十六,等到后年,再给她把事儿办了吧,你说咋样?”

刘景仁自然是没有意见,这种事儿本来就该是娘们操办的,并且听杨氏那么一说,他也觉得这事儿不错。

谁料一旁的莲子却突然道:“我反对!”

杨氏和刘景仁都被吓了一跳。

“你反对啥?”杨氏面带诧异地问道。

此时其他三个孩子都不在,只莲子在这儿,因此杨氏刚刚说这话,也就没避开。

“反对大姐嫁给那个啥管家。”莲子斩钉截铁道。

杨氏颇为无奈地呵呵笑了几声,说道:“你小孩子家家的,懂个啥?快去洗洗睡觉去。”

但是杨氏没料到,莲子竟又道:“大姐不能嫁去。”

不管她做了啥样的大事儿,但是或许在别人眼中,她只是一个小孩子,她做的一切,都是源自于看了几本书,或是误打误撞出来的。

“你为啥不同意?”刘景仁问道。

莲子翻翻眼道:“不就是个管家吗,有啥风光的?还不照样得仰人鼻息?”

“你这孩子,净胡说八道。”杨氏说道。

莲子还是不依,又道:“就算当上了管家,不还是要替主家办事?既然这样,那就没了啥自由,大姐要是嫁过去,自然也会跟那府里有着扯不断的关系。那大宅门里的日子,本就不是那么好过的,大姐又不是个心眼儿多的人,到那边之后,定是为难的很。”

杨氏听她如此说,笑道:“说的就好像你知道的很清楚一样。”

此话刚一出口,杨氏心里想,莲子能说出这番话,或许是平日里听她说的。她时常拿麦子的事儿警告自己闺女,宁为穷人妻,不为富人妾,谁也不能有了那种念头。想必,莲子此时一定是想到那上边去了。

“你想多了”,杨氏道,“你大姐是嫁去为妻,断断不是做妾,况且那王吉瑞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