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喜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喜事-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刺绣本就极慢,这回时间又紧,栗子是真的有些心急。好在谷子绣活也做的不错,能从旁帮上一二。

就这么两件衣裳,几乎是全家出动,总算是在五天之内,给做完了。

做完之后,栗子便去了城里,将衣裳亲自给送去了周家奶奶那里。

那周家奶奶一看,的确是十分喜欢,试了试,对着镜子照了照,无不满意。

那件广袖低胸襦裙,正合适现在的气候穿,选的是藕荷色,一点儿也不觉轻浮,反倒是优雅中又透着那么一丝风情。

而那件曲裾长裙,就是再冷上一些,也还是可以穿着,外面罩着一件枣红色半臂,家常的衣裳,但是穿起来却让人觉得十分稳重,正好契合了这周家奶奶的心意。

这两件衣裳,买衣料总共花了不到十两银子,最后给栗子的价格是总共四十二两。并且那周家奶奶还说了,以后她的衣裳,都在她那里做了。

捧着白花花、沉甸甸的银子,栗子感觉就像是在做梦一样,铺子这还没开张呢,买家具的钱就全都赚回来了。

她心中自然是兴奋的很,送完了衣裳后,又买了一些其他的意料,打算先回去做上一些成衣,到时候摆在店里,既可以供客人看款式,又可以出售。

既然是要做高端的衣裳,打交道的都是些富贵人家的妇人,那么这做衣裳的效率,便一定要提高。如果只靠栗子和春杏两个人的话,那恐怕是不行,所以栗子觉得,还是该雇上一些技艺娴熟的裁缝和绣娘,在开张前先培训一番,为开张做好准备。

这不知不觉间,八月已经过了好几天,中秋节也马上就要到来了。

地里的庄稼已经开始陆续地收了,鱼塘那边,也该丰收了。

中秋节那几日,“福聚来”必然会宾客盈门,因此,食材的需求量也一定会大大上升。

八月以来,送去“福聚来”的鱼并不是很多,主要还是在积蓄,希望等到中秋节的时候,能多供上一些。这样既然能让鱼长的充足,也能让董掌柜那边等到中秋的时候稍稍地宽泛一下。

莲子家每年八月十四的时候,才会去杨氏的娘家送礼。但是刘景仁提前好几天,就从鱼塘里捞了两条肥肥的大红鱼,放在家里用清水养了,等着送礼的时候带去。

已经和董掌柜约好了,明儿上午,那边会派人来拉货。

所以,第二天离天还不亮,杨氏和刘景仁就要起床,要到鱼塘那边去把里面的鱼捞出来。

临睡前,莲子还说道:“要不要我去帮忙?”

这丰收的时刻,自然是最能让莲子兴奋的时刻。

杨氏轻拍了她一把道:“你能帮上啥忙?赶紧睡去吧。”

次日爹娘走的时候,莲子还听到声响了,但是怎奈实在是太困,所以并没有起来。

等到她起来的时候,天早已经大亮了,谷子心想爹娘一定是没吃早饭便去了,于是便煮了早饭,让莲子去送去。

莲子爽快地答应了,提起装着早饭的篮子,心情十分愉悦地去了鱼塘那边。

但是还没到鱼塘边上的时候,她就觉得气氛似乎是有点不对劲,按理说应该是一片欢呼才是,咋就这么安静呢?莲子心中狐疑着,加快脚步去了池塘,谁料印入她眼帘的一幕,足以在她心里留下毕生的阴影。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二十九章 沉重

一年的心血,让莲子几乎将来年全部希望寄存在此的这些鱼,此时全都漂浮在水面上,露出白花花的鱼身。

大部分鱼已经有十多斤沉了,就连最小的,也都到了能捕捞的重量。

突然之间,莲子只觉得呼吸有些紧促,就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在心口,压得她喘不开气。

慢慢地,莲子似乎是没了魂一样,向那触目惊心的鱼塘边走去。

刘景仁坐在水塘边上,一下又一下地,用力地吸着旱烟。他的眼神好像是看着这水面,但是仔细一看,却发现他的眼神早已飘过了这满塘的死鱼,不知投到了远方的哪个点。

或许是这番景象过于难以接受,杨氏背着身子坐在水边,心里不知在想着什么,就连莲子过来了,也没有意识到。

“娘”,莲子喊了一声,将手里提着的篮子放在脚边。

杨氏被莲子的喊声惊醒,抬头见莲子来了,忙起身一把将她揽在怀里,将她的头按在肩上,似乎这样,就可以让莲子不会看见,不会伤心一样。

“闺女啊,咱不难过,没事儿,没事儿,咱马上就再投鱼苗。”杨氏拍着莲子的后背说道。

自从看到这一番景象,她就像丢了魂一样,但是不知怎么的,心里竟然空落落的,没有一丁点儿伤心难过的感觉。

然而此时,听见杨氏此番话语,突然之间,她的眼泪竟像是山洪爆发一般,刹那间汹涌而出。

杨氏平日里有多么的勤俭持家,莲子比谁都清楚。今年家里的开销这么大,但是爹娘还是同意买了两间铺子,就是看在还有这么个鱼塘,还能卖上不少钱。尤其是这几天,杨氏整日里起早贪黑,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地里的庄稼,还有这鱼塘里的鱼,能够顺利的收获。

但是谁知道,到头来,竟是个如此沉重的打击。

“咱不哭,不哭,没事儿。”杨氏仍然安慰道。

今儿起了大早,谁料到了鱼塘,看到的竟然是这么一番景象。她当时就眼泪哗哗地淌了下来,看着这一年的心血就这样,突然之间没了,任谁也无法接受。

哭出来还好说,最怕的就是连哭也哭不出来。

这是她的心血,又何尝不是莲子的心血?这鱼塘从最初,就是莲子买下来的,何时投鱼苗,怎么养鱼,刚开始也是她来打理的。眼瞅着这边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好,赚的钱一年比一年多,她才稍稍安下了心。但是,谁料,好像就是这么一瞬间,全都没了。

是的,没了,全都没了,一年的努力全都白费了。更要命的是,董掌柜已经派了人,过不多久就会来取货。

虽然和董掌柜的关系好,“福聚来”前期经营的时候,她也确实是从中使了力。但是她家供给“福聚来”的所有货物,全都是签了契约的。

她家的鱼供给“福聚来”,同时,董掌柜也会优先选择她家的东西。就是因为这样,董掌柜才只找了一个小的供货商,况且只是在莲子家的鱼不够的时候,才会另外找那人。

董掌柜对他们家,也算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但是就算是这样,那契约上可是清清楚楚地写了,如果不能按时交上鱼的话,那么对于“福聚来”所造成的损失,则是由她家来赔偿,并且,还要交上违约的钱。

这些钱,上上下下地算起来,最少也得上千两银子,家里刚刚买了两个铺子,又买了二亩多水塘,现如今就等着地里的庄稼和这鱼塘。别说一时之间了,恐怕到明年这时候,也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

和董掌柜的关系好归好,但是这么多银子,就算董掌柜可以宽限,但是她家人自己,心里恐怕也是不得劲的。

“没事儿啊,咱不哭了。”杨氏还在拍着莲子的后背,红着眼睛柔声劝道。

莲子哭了会儿,突然从杨氏怀中出来,用袖子抹了两把眼泪,道:“这是谁干的?”

情况就是这样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鱼塘里是遭人投毒了,要不然,所有的鱼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全都死光。

“都怪我们,都怪我们啊。”刘平安的媳妇抽噎道。

坐在一边一直不说话的刘景仁,说道:“这哪里能怪你们?都睡死过去了,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是啊”,杨氏叹息一声,“怪就怪那人心太狠啊。”

“一点儿动静也没听到吗?”莲子看向刘平安媳妇问道。

见她摇摇头,杨氏向莲子道:“那歹人是往屋里放了迷烟的,都睡死过去了,哪里能听到啥动静?”

还在屋子里放了迷烟,果然是有备而来。

只是,一点动静也没看到,要找出那个杀千刀的人,又该如何去找?

这边本就僻静,最近的一户人家就是莲子家,除此之外,再无他人。况且又是大半夜的,肯定也不会有人看见。

但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将那投毒的人揪出来。

莲子猜测,投毒的那人一定是早有预谋,或者根本就是个认识的人,这才能摸清了地形,成功地实施。

往屋子里放了迷烟,不为偷鱼,竟把鱼全都毒死了。这就是典型的报复寻仇,但是莲子家一直住在村前,平日里和村里接触的并不是很深。并且她一家人全都是老实的,并没有得罪过什么人。就算是曾经有得罪过,这刘家庄的农户,虽有些矛盾,但也都是平日里小打小闹的,不太可能干得出这种事。

如果不是村里人的话,那就是外边的人。

这几年来,也算是和外边联系的不少,联系的多了,说不准啥时候就得罪了人。但是如果这么着的话,嫌疑人可就多了,怕是挨个调查的话,是查不完的。

“先报官吧。”莲子叹息一声,说道。

为今之计,只能先报官,让官府来看上一看,或许能给找出啥蛛丝马迹。但是莲子自己心里也明白,这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几人正沉默着,只听一阵马车声,由远及近地朝这边传来。

“这是刘家的鱼塘吗?”从马车上跳下一个伙计,远远地问道。

刘景仁往那边看了一眼,见这个伙计面生,应该是第一次来。

他点点头,冲他道:“是。”

那伙计高兴地朝这边走来。

他刚去“福聚来”不久,今儿是掌柜的第一天派活计,他便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好。

只是,他走过去之后,往池塘里一看,顿时目瞪口呆。

这是个啥情况?

“小哥”,莲子说道,“你也看到了,就是这个情况,我们家鱼塘遭人投毒了,鱼全死了。麻烦你回去告知掌柜的一声,就说我们今年交不上鱼了。”

那伙计还没有从刚才的震惊中回过神来,愣怔了好半天,觉得自己弄明白了这到底是咋回事之后,才点头道:“行,行,我这就回去。”

随后,他逃也似的,离开了鱼塘。

该赔的钱,估计还是得赔的,不过这一时间,要想赔清了,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儿。还是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