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喜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喜事-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行,一定要好好补补。

莲子心中想着,从苏可言肩头抬起头,道:“以后天天给你炖排骨。”

她说着话,腿上没留意,碰了苏可言一下,顿时见他眉头微皱,脚下也一个趔趄,这才艰难站住。

“小心着点,你可言哥哥脚上受伤了。”杨氏忙道。

莲子低头看苏可言的脚,盖在月白色直缀下,并不曾看出异样。

她蹲下身子,作势要掀开他的衣角。

“没事儿,只是扭了一下,不碍事的。”苏可言忙退后一步,说道。

但是莲子哪里是他说没事就不看的性格,当即又向前一步,掀开他的衣角。

只见他的左脚脚踝处,肿的像馒头一样。

“还说没事?”莲子瞪他一眼,搀着他向堂屋走去。

其实本来确实只是扭伤了,但是刚才见门口停着辆马车,以为出了啥事,急着过来看看。下车的时候一时心急,又扭了一下,瞬间火烧火燎得疼。才一霎的功夫,就肿了起来。

“在我家吃饭吧。”莲子回头,冲一直静静站在一边的宁卿笑道。

全家人这才注意到宁卿。

好像,是他把莲子送回来的。不管怎么说,又帮了他们家一个忙,该好好谢谢的。

“是啊,留家里吃饭吧。”杨氏和刘景仁都说道。

宁卿微微一笑:“不了,家里还有点事儿,得赶紧回去。”说着,转身出了门,上了自己的马车。

一家人又忙送出门去,见挽留不住,只得道了谢,请他有空一定要来家里吃饭。

宁卿只是微笑着道了声:“好啊”,便示意车夫赶车。

车夫掉转了车头,一挥马鞭,马儿便奔了起来。

“这是谁啊?”虎子向一边的张子贺问道。

张子贺抱臂,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宁卿,本届解元。”

虎子“哦”了一声,张子贺则在心里不屑道:“长得这么娘娘腔。”

苏可言看着宁卿的马车远去,只觉得心里有些复杂的,说不上来的东西在盘桓。

“咱们走吧。”莲子说道。

苏可言低头看着她,微微笑着点了点头,被她搀着,进了堂屋。

杨氏去了灶间做饭,刘景仁去了屠户家里买猪肉。

莲子让苏可言坐在凳子上,又湿了块冷帕子给他敷了,让他不要动。村里没有人医,要请大夫的话,得到邻村去。莲子心道先给他敷一敷,消消肿,等到明日再找个大夫好好地给看一看。

刘景仁买了二斤猪肉,又杀了两只鸡,算是弥补那日一家人吃鸡肉吃的惊心动魄的遗憾。

杨氏在灶间利索地收拾了,做了一桌子的菜。

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莲子不禁摸了摸突然开始唱空城计的肚子。好久没有如此踏实地吃过饭了,还是家里的饭香啊。

这些日子以来,担惊受怕的,每个人都是一脸的憔悴。莲子先给每个人夹了一大筷子菜,说道:“辛苦大家了,我决定,明日亲自下厨,做个棒子面糊糊犒劳大家。”

这半开玩笑的话,让满桌子的人顿时又是想哭又是想笑的。

“都吃饭吧。”杨氏笑道。

但是莲子看过去,发现她和自己一样,眼中都闪着银光。

自打莲子回来后,家里一直十分热闹。杨氏娘家那边,两个兄弟带着媳妇孩子还有老娘,皆来看望。郑氏搂着莲子不停啜泣,口中直说“可怜的娃儿”。

又送走了一批前来看望的,莲子笑道:“咱家啥时候变的这么有人缘了?”

杨氏指指她额头,笑道:“是你有人缘?”

母女俩正说笑着,忽听门上有人敲门,二人忙看过去,见来人竟是刘老五和他媳妇。

但是杨氏仍将他们让进了家。

二人面上十分不好,到了堂屋,忽然冲杨氏和刘景仁跪了下来。

杨氏见状忙伸手去扶,说道:“哎呦呦,快起来,可使不得。”

论辈分,杨氏和刘景仁还得叫刘老五一声叔叔,哪里能受得了他的跪?

“我们实在是没脸啊。”刘老五带着哭腔道。

“是啊”,他媳妇也道,“给你们磕个头,也算是赔个不是。”

刘景仁此时也有些过意不去,忙去拉扯刘老五,道:“快起来,不关你们的事儿。”

“养出这么个逆子,我实在是没脸再见父老了。”刘老五又道。

那日刘土根正在家里晃悠,忽然听说莲子回来了,心道一声“坏了”,收拾了东西就要逃,谁料在家门口处,被县里来拿人的差役堵了个正着。听说是被投了大牢,再加上又是惯犯,只怕这辈子还不知能不能出来。

莲子对那刘土根是恨,但是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她本就没怨恨过刘老五夫妇。此时见他们也怪可怜的,便道:“大爷爷大奶奶,你们快起来吧,那等儿子不要也罢,你们要是愿意啊,以后我来孝顺你们。”

刘老五夫妇听莲子这样说,更是没有脸面。

“你是个好孩子,我们配不起你孝顺啊。”刘老五媳妇哭道。

一家子人好一番劝,才将二人劝了起来。夫妻俩原本是想将卖地的钱还给他们的,但是现下里实在是没钱,只好带了两只大公鸡,非要留给莲子好好补补身子。

杨氏和刘景仁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

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杨氏叹息一声:“老两口真是个好人,咋就养了那样个作死的儿?”

或许刘老五夫妻俩是想通了,再也没有为刘土根花一文钱的冤枉钱。听说二人如今离开了刘家庄,给人做点闲杂活计来维持生活。

这事儿虽然惊心动魄,但是很快就过去了,眨眼就到了年底。

如今给镇上张掌柜和董掌柜那边的供货又续上了,一家人整日家都十分忙碌。

这日,正当莲子将一大锅的点心拣出来之后,忽听门口有人喊:“谷子娘,你家又有喜事啦。”

正在堂屋忙活的杨氏听到动静,忙出来看,见来人是赵氏,便问道:“啥事?”最近家里正常的很,能有啥喜事?

“春子女婿来报喜了。”赵氏又笑道。

杨氏闻言,嘴边的笑即刻扩大:“真的吗?”

“可不是?如今正在你老家呢。”

杨氏喜不自禁,心道总算是老天有眼。

春子还没出阁的时候,和杨氏的关系极好,但是自从出嫁后,都快一年了,都没个动静。前些日子听说杏儿怀上了,联想到春子比她成亲还早一个月,因此越发地替她着急起来。现在好了,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杨氏思量着啥时候得了闲,去章店那边看她一看。

莲子听说姑姑有孕,也是十分欢喜。自从姑姑嫁过去之后,时不时地听说日子过得还算是舒坦。只是那王吉祥年岁大了,春子婆婆又着急抱孙子,只怕春子的压力很大。

在家里收拾一番,杨氏和刘景仁带着四个孩子去了老家那边。

沈氏今儿高兴十分,又要抱孙子,又要抱外孙子的,哪里能不高兴?

刘景民和李氏今儿也在,还好没闹出啥动静。

门口的喜鹊在树上飞来飞去,莲子看着它们时而歇息在光秃秃的树梢,微微一笑。如今家里过得富足,她在乎的人也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因此,莲子十分知足。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番外一 丧子之痛

因为户籍整理上的一点错误,皇上大发龙威,竟然将李墨这个功臣连降两级。京中官员纷纷猜测,李家这下是要完了。

但是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李墨虽然被降了级,但是李淑贵妃恩宠不减,一直代皇后执掌后/宫。只要有她在,李家就倒不了。

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二皇子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病了,最开始发病的时候还没怎么当回事,小孩子嘛,哪有没病没灾的。请了太医诊治了个把月,没想到病情不但没有好转,竟然越发的恶化了下去。

淑贵妃一心扑在二皇子身上,对其他的事情自然松懈了,李墨被降级的事情,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虽然宫里因二皇子病重这件事情笼上了阴霾,总算也有一件喜事。那就是这段日子以来,后/宫之中竟然有两位妃嫔陆续被诊出了喜脉。

皇帝子嗣稀少,只有先时一妾婢所生的大皇子和淑贵妃所出,如今病重的二皇子。

这件大喜事,就连一向不问世事的太后都惊动了,特意将两位有了身孕的妃嫔接去她的宫中居住。

重华宫中,李淑兰看着病榻上的孩子,又一串眼泪流出,滚过她苍白的面颊。

“娘娘,太医来了。”宫女进来,低声通传。

李淑兰像是没有听到一样,眼睛依然盯着床榻上的孩子。

太医?什么太医?这么多太医,为什么没有一个能将她的孩子治好?

但是无论如何,她心中还明白,侧了侧身子,让太医过来给孩子诊脉。

太医诊脉,她一句话没说,只是一直看着。不说话,也不动弹。

太医皱着眉头诊完脉之后,见李淑萱这副失神的样子,也没有说话。

正当他要悄悄地进来悄悄地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听见李淑兰问道:“二皇子还有多少时日?”

她想遍了所有的方法,但是都不行。她心中明白,这个孩子,只怕是要去了。

但是不管他还有多少日子,总该让她这做娘的知道,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太医听她问,不敢不回,于是便低声说道:“十天吧。”

观这孩子的模样,最长十天了。

“老臣无能,请娘娘责罚。”太医跪地说道。

李淑兰没有答话,只是继续看着床上躺着的孩子。

良久之后,她突然干笑一声,紧接着又是一声笑:“惩罚?我惩罚你有何用?”

如果惩罚有用的话,她早就让这些人死一千回一万回了。

太医战战兢兢地起身告退,李淑兰脸上再次挂满了泪水。

“娘娘,皇上已经许久没来了。”心腹宫女上前说道,希望可以以此,重新唤起李淑兰的斗志。

但是孩子都要没了,再争再斗,还有什么意思?

这个孩子是她的希望,是她的命,这下他要去了,让她该如何?

李淑兰头一次觉的,这些争斗,竟然是这么的愚蠢没有意义,倘若再给她一次机会的话,当初就算是死,她也不会来这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

这么多年苦心经营,到头来,她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