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碧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林家碧玉-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声音轻飘飘的,很低,语气里渗了些讽刺的笑意,听得屋子里的其他两人都怔了怔神。

“这话不是你该说的。”顾长文面色严肃地盯着顾长洲训斥了一句,声音却不怎么严厉,末了自己倒拧着眉无奈地吁了口气。

大皇子那个样子,若是没有魏家,于顾家是极为有利。偏偏贵妃不在了,大皇子又是被魏贤妃养大的,对魏家……只怕也有几分拉拢的意思。

顾长文压下心里的烦躁,朝顾长洲问道:“袁家那头如何了?”

“袁老大和袁老四都是一身的把柄,一抓一大把。”顾长洲握着扇子的手顿了顿,收起扇子轻声笑了起来,眼里掠过一丝阴鸷。“还有件小事儿,兴许能用用。袁老大先前有个通房丫头,后来送到庄子上去,生了个儿子,快一岁了,却无人问津,只是袁丛启的夫人偶尔遣人去看看。听说那孩子是袁老四的。”

顾长洲说到此顿住了话头,眉毛上扬,瞥了眼顾长文眼里的不以为意,声音轻飘飘地地继续道:“袁家内宅不治,子孙不孝不悌,立身不正。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不齐,何以治天下?”

顾长起拧起的眉头渐渐松了下来,笑着点了点头。

顾长文沉吟片刻,沉声道:“这内宅子孙之事不算大事,不过在这节骨眼上闹大,袁丛山想进内阁就不那么容易了。把这事儿透给御史台的那帮老滑头。”

与此同时,袁丛启和袁丛山倒是一身云淡风轻事不关己的模样不紧不慢地回了袁家。

进了袁府大门,袁丛启脸上的表情慢慢拧了起来,迟疑片刻,到底还是朝袁丛山问了一句:“内阁人选,只怕顾家和陈家都盯着,即便圣上有意……”

袁丛山面容平和地打断了袁丛启的话:“这事儿圣上自有明断,大哥不必过多操心。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袁丛启张了张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长叹一声进了院子。

袁丛山看着袁丛启的背影,在院子里转了半圈,扭头喊了小厮备马,匆匆往魏相府去了。

从魏府出来,袁丛山一脸平静地上了马车,吩咐车夫赶车,自己放下帘子坐到车厢中,目光一点一点沉了下来,脸上的表情平静中蕴着一股迫人的沉闷压抑。

圣上的身子有些不好,如今入阁,是非太多。几位皇子……袁丛山慢慢吸了口气,又吐了出来,眼色凝重地盯着摇曳的车帘子。

圣上早年登基,西宁王出了力,后头却闹得西宁王退居二线,北边兵力涣散,养了北燕这匹狼,如今又不得不依仗卢家!徐家当年支持大皇子,一步走错,徐成林费了大半辈子的劲儿还是没能让圣上回心转意,如今索性回了北边……

圣上终究少了几分为人君主的气度,行事也有些咄咄逼人。当年东南地动和时疫也是,死的人太多……袁丛山慢慢闭上了眼睛,脑子里闪过当年东南一带横尸遍野的惨状,手指渐渐握了起来,他这尚书的位置是踩着东南一众官员的尸体爬上去的!

如今这局势,卢家在北边拥兵自重,北燕仍旧俯视耽耽,还有南疆一带……几位皇子,都难成大器!

皇室子弟之间的厮杀向来以天下江山做赌注,圣上又在兵权上纵容几位皇子肆意妄为,日后动则尸横遍野,民不聊生。

不到万不得已,袁家不能再搀和了,他得为子孙积些福气。

第二天一早,御史台突然上了折子,隐隐指责某些朝官治家不严,教子无方。接下来两天,御史台的几位老大人接二连三又上了折子,这回就是指名道姓,直接指责袁家两位大人治家不严,修身不正。后头又有人将袁大郎和袁四郎的种种劣迹给一条一条罗列了出来,还指责袁家内宅淫|乱,子孙不堪,连内宅阴私都挖了出来,还说得有理有据。

袁丛启当场被说得面色铁青,却瞪着眼睛无可辩驳,只在心里吸气苦笑。子不教父之过,是他没教好儿子……

袁丛山脸色泰然不变,面色平静地听着,最后在众人的注视中缓步上前,朝成明帝长揖着躬身行了礼,声音平稳得让人听不出情绪:“子不教父之过。臣身为叔父,亦是过。臣,无话可说,还请圣上明断。”

朝廷众人都倒吸了一口气,任谁也没想到袁丛山就这么直截了当地承认了子孙不孝,一句辩驳都没有,就这么坦坦荡荡地站在大殿里,反倒让几位上书的御史变了脸色。

成明帝面色阴冷地盯着袁丛山看了片刻,突然摆着手笑道:“子悟也太老实了!”

此话一出,群臣的脸色都变换了一便,圣上这意思……再明显不过!圣上要维护袁家!

ps:

谢谢叶树lt、流动的溪、荧火飞舞三位童鞋的粉红票。

过年码字神马的真心压力大,估计看得人也少。大家要是登陆的话就留两张推荐票吧,好歹满了一万也是个荣誉。

月底了,有粉红票的童鞋也都砸过来吧,不用就浪费了啊!

推荐一下朋友的书。

书名:不是妖人不是仙(仙侠类的,还没入v,大家可以去看看,喜欢就收藏吧)

…………2014…1…28 20:57:42|7202663…………

第一百八十章 意外叠起

袁丛启一脸羞愤地站了出来:“臣,教子有失,治家不严,臣汗颜。臣请辞官回家教子,求圣上恩准。”

“小孩子,偶尔闹腾一些也是常事。”成明帝声音温和地劝了一句。“子悟和子敬不必如此。”

顾长文脸色变了变,陈家三位老爷面色同时一凌,随即又松了下去,温国公眼里闪过一丝自得,瞄着大皇子的脸色得意地扬了扬眉。

卫国公卫清明微微垂着头,眼里的讽刺一掠而过。

陈弘道恭恭敬敬地站在朝臣中,面色极为平淡,看不出半分情绪波动。

散了早朝,西宁王摇头晃脑一阵悠闲地踱着步子大步出了宫门,卫国公大步流星边跑边喘着粗气喊住了西宁王:“王爷,且等等。”

“卫国公有事?”西宁王吩咐小厮停了马车,撩开帘子一面莫名地朝卫清明问道。

卫清明心里骂了一声,扯着嘴角咳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王爷近日可好。”

“好,怎么不好?好得很!”西宁王眉头高挑着笑了起来,说着朝赶车的小厮吩咐道:“回府。”还没等卫国公反应过来,西宁王就一摔帘子重新坐回了马车车厢。

卫清明拧眉看着西宁王府的马车,烦躁地哀叹一声,扭头上了卫府的车。

“西宁王到底是怎么想的?”卫清原瞄着卫清明紧拧的眉头,晃着扇子慢吞吞地埋怨了起来,“按理说卢二和林家那丫头也该到陇川府了。可陇川府那头一点信都没有。延亮不是也跟着过去了?也没信?卢家在北边不对劲儿啊,徐家徐开言去了连城。韩家和施家的人也过去了,这西宁王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我怎么知道?”卫清明没好气地瞪了卫清原一眼,卫清原讪讪地住了口,扭头往帘子外头看去,没一会儿又将头扭了回来,嘿嘿笑道。“我今儿瞅着。袁丛山要么是无意入内阁,要么就是胸有成竹了。孙老爷子这会儿丢了那么大个烂摊子给圣上,几位皇子也虎视眈眈,陈家和顾家的人都势在必得,魏相没表态,可袁丛山自己站出来了……这朝廷也是越来越热闹。哎,再这么下去。大殿上可要站不住人了。”

“再热闹些,你我就该学林致远告病假了!”卫清明满脸闷气地瞪了卫清原一眼。看着车厢帘子边上轻轻晃荡的穗子,无力地叹了口气。北边还得去个人才行!

诚意伯刘怀瑾和刘怀慎也一路回了诚意伯府,刘怀瑾屏退众人,在书房里定定地注视着那副先贤手书看了片刻,朝一脸平静无波的刘怀慎叹道:“这几日朝上,你可看出什么了?”

刘怀慎挑了挑眉,眼里掠过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却只是把玩着手里的扇坠没搭话。见刘怀瑾脸色慢慢沉了下来,这才将扇坠一握收进手里,语气淡然地笑道:“圣上身子不大好,西宁王倒是老当益壮。”

这牛头不对马嘴地一句答话却听得刘怀瑾目光突然一凌。随即吐出一口闷气,面色不耐地让刘怀慎坐了,手指敲击着桌面,沉吟半晌才低声叹道:“圣上老了,又病着,对朝廷怕是不能如前十年那般把控了。再者,几位皇子也确实大了,各家都有自己的心思。圣上中意袁丛山,一则是袁丛山办事沉稳,不喜结帮拉党,向来得圣心;二则,怕也是想找个背景简单些好控制的人。虽说袁丛山是魏相门生,可魏贤妃无子,魏家同大皇子关系微妙,圣上的态度能左右不少事情。”

刘怀慎渐渐收了脸上的笑意,点头应道:“袁丛山怕是真不想入内阁,搀和到皇家的争斗中去,今儿才有那么一说。只是圣上明显想压下袁家的事,顾家和陈家怕要好一阵头疼了。这事儿,恐怕也得闹一阵。”

“无妨,咱们刘家本来就不搀和这些。”刘怀瑾面色凝重地吐了口气,看着刘怀慎郑重嘱咐道;“北边这半年平稳了些,生意兴许好做,先派两个管事过去。”

刘怀慎眼前一亮,嘴角轻勾,笑意从眉间散开,心里长长地松了口气。他就怕大哥抠死理,一直不松口,如今能去北边先打算着自然最好。

“大哥放心,我亲自写信,让扬州那边的老蔚和老严过去。”

刘怀瑾揉着额头嗯了一声,默了片刻,又板着脸严厉地嘱咐道:“这事儿,要隐秘些。”

“大哥放心,我知道。”刘怀慎笑着保证了一句,顿了顿,又提议道,“至于随从,我记得先前父亲闲下来想到北边去做生意,还专门找了一些人。这些人后头都在母亲手底下做事,如今再去聚过来?”

“那些人都是跟了父亲和母亲多年的心腹之人,母亲的性子,必会为这些人安排好后路。可母亲后来可曾提到过一句半句?”刘怀瑾眉头紧拧,不满又无力地瞪了刘怀慎一眼。“母亲最疼晚丫头,只怕那些人现在有一大半都在晚丫头手里。”

“不是还有一小半吗?”刘怀慎眼里笑意沉淀,隐着些深意,目光直视着刘怀瑾,慢吞吞地笑道,“至于其他人,跟了晚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