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的养成计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皇的养成计划-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花亦是人。”清远浅笑和煦,将指尖落花轻轻弹入湖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舍又不是,不舍又不是,人之通病。”我轻轻抖落一身落花,仰首望去,“这是桐树吧?”

“凤择桐而栖,梧待凤来仪。桐木亦可制琴,其声清越,悠然而响,古时名琴皆由桐木所制。”清远眸光清亮,怡然悠语,“皇后娘娘听琴已有数月,仍不厌烦么?”

近来,我不批奏疏,不见朝臣,不阅书卷,只听琴。

“厌烦?我以为,这是凡人才有的情绪。大师立于尘世之外,竟会说出如此话来。”我双眉微蹙,不忘讥讽,“哦,我忘了,大师如今已是法门寺高僧,深得陛下喜爱,自然也免不了顾念这些凡尘俗物。”

“我若不如此做,又怎会有机会入宫与娘娘相见呢?贫僧近来学得一则禅,说一个僧人打坐,却总觉有一只蜘蛛在骚扰他,于是他坐立不安,无法入定。”清远迎着我的目光,双眸亮如晨曦,“禅师告之妙法,若下次蜘蛛再扰,便用笔做一个记号。后来蜘蛛果然再来,那僧人便画了。事后,他发觉自己的腹部上有一个记号。”

“魔障缘于自己。”我抚额微笑,

“娘娘以为不批奏疏,不见朝臣,不阅书卷,只听琴,陛下便会安心么?”清远踏前一步,俯首在我耳边低语,温热气息随即倾袭而来。

我心念一动,随即攥紧了腰间的缠丝衣带:“放肆。”

“娘娘,佛家有云:大痛时,亦要淡然而笑。”清远衣袂轻举,意态悠然肆恣,“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每一个听琴的女子,都曾是佳人。但娘娘你,却是一方玄铁琴上最高寒、最尖锐的那根弦。”

“即使是弦,也会有疲累断裂的一日吧?”我低头轻叹,声调惘然,“兴许明日我回并州去了,在我与母亲住过的小院里重新种上白梅,粗茶淡饭,足不出户,潜心读经。”

“皇后娘娘过不了如此平庸的日子。”清远摇头,“你的命与淡泊相背,你从不是个安份的人,我前日方才为你卜了一卦,富贵不能言,预示你的运数才正要开始。”

我略感诧异,却亦只是轻笑以对。

远处树影婆娑,隐约可见林锦疾步而入,她来得仓促,话语说得断断续续:“皇后,……皇后娘娘,上官仪今日觐见陛下,他们一谈便是数个时辰,似在商议废后之事!”

*****************************************************************

商议废后之事?!我身形不动,淡漠地问道:“他们?还有何人?”

林锦仓促地说道:“还有几个陛下的心腹大臣……还有王内侍监!

我心中明白,此时稍有差池,便是灭顶之灾。

我望了望林锦担忧的脸,转而看向清远,疏淡地问:“大师,我该怕么?”

清远临水独立,穆如清风:“世事凶险,皆为常情。不迂腐不沉迷,不沽名不钓誉,不对人生人情真相的体察而愤世嫉俗,自然亦无所惧……”

他的话未说完,我已静静地拂袖而去。

曲径深深,清风徐来,有竹的清香。侧头一瞥,见竹色凉翠欲滴,绿意幽沉。

两仪殿内人声隐隐,烛火微薄明灭,麟香四溢,似要染人衣襟。

“皇后驾到……”内侍尖细的声音响起。

坐于首座上的李治身躯似轻轻一颤,立于下座的上官仪亦是仓皇行礼,一旁李治的心腹之臣随即也跪了一地。

“这几日,天气转凉了,陛下要记得加衣。”望着这群呆若木鸡的男人,我心中窃笑。举步上前,我与李治相对无言,春风细缓,卷过一些轻尘往事,长久的沉默,令我有些不惯,我仍是如往常一般说道,“呵,如今臣妾说这话,连自己也觉多余。陛下,早已不再需要我来叮嘱加衣了。”

“朕……”李治一怔,讷讷不能成言。

我眸光一转,看向立在一旁的王伏胜:“内侍监,你在此做什么?”

王伏胜铁青着脸,望了李治一眼,深吸了一口气道:“陛下,皇后行厌胜之术!贞观末年,长安城内妖气纵横,术士集结,借祈福占卜的名义大行不义,先帝遂下旨明令禁止厌胜,并列入唐律,持续至今。如今皇后行此大逆之事,莫非陛下认为大唐法律只对平民,对皇后就便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么?!”

厌胜,依大唐律法,属于十恶不赦的重罪,无论是谁,若担得此罪,也是必死无疑,前王皇后便是因为这个罪名而丢了后位,我又岂能不知?

我环顾四周,安然一笑:“臣妾近来噩梦缠身、忧虑难遣,几个御医都无法医治,我便奏请陛下,从法门寺中寻来一个高僧,一为祛魔,二来为了听听久违的梵音,这事陛下是知道的,也是准了的。清远是陛下赞许而特令恩赐的高僧,陛下亦喜听他抚琴说禅,如今我召他入宫,却成了大行厌胜之术,罪不容诛了?”

“这……”李治被我说得一时语塞。

我轻拨衣袖,似笑非笑看向李治:“陛下乃天子,若想废我,易如反掌,何苦随手拈来这可笑的罪名?”

王伏胜神色微变:“娘娘不必狡辩。你可知如今流行于长安市井的……”

“你指的可是这首么?自我得知有这首诗后,我便知今日早晚会来。”我由袖中拿出一纸书,全然不顾王伏胜苍白的脸色,只漫不经心道,“只是我没想到竟会如此劳师动众。我武照只是一个平凡女子,侥幸得了后位,心中已是惶恐不安。我的废立,不过陛下轻轻一句话,何必劳驾众多老臣陪驾?”我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其实,我早已备好了行囊,只等着陛下的一句话,我便可安稳还乡,在并州守着我那几亩薄田,过着清贫日子。只是诸位非要将废后扯为国事,要为我出宫找个罪名,那我必要理论,臣妾不愿留个骂名!”我眸光一厉,轻斥一声,“王伏胜!”

正文 我不要只是皇后!

王伏胜面色发青:“在……”

我双眉轻扬,平缓地问道:“我平日待你如何?”

王伏胜怔怔答道:“皇后娘娘待我很好。”

我轻轻一笑:“很好我不敢说,但我自问从未亏待于你。而你,又为何要以冤相报,以仇相答?”

王伏胜额上已有冷汗:“我不明皇后之意……”

我闻言,侧头轻唤道:“你不明?陆行。”

一个年轻内侍入内,他低着头行礼,不敢看在场众人。

王伏胜一见陆行,立时汗如雨下。

我斜睨了他一眼,平静地道:“陆行,你将你所知道的说给陛下听。”

陆行有些不安,但仍镇静地说道:“陛下,这诗是内侍监命人写的,后来他又使人将诗流出宫外,在民间广为传诵。而写这诗的人也是内侍,此事过后,内侍监便秘密将他送出宫去,再也没人见过他。”

李治面色铁青,转而怒视王伏胜:“王伏胜,他说的是否属实?”

王伏胜木然,跪地低头不语。

“这不可能……”李治刹那间满脸阴云,他森然走近王伏胜,咄咄逼人地问,“王伏胜,你说!”

一旁的上官仪与众大臣到了此刻,亦只是面面相觑,却不作声。

王伏胜面上已是血色全无,匍匐着爬到李治脚下,他拉住李治的袍角,几欲口吃:“陛,陛下恕罪!我一时糊涂!饶命!陛下开恩!”

李治忽然笑了,只是那笑愈发显得阴险可怖,有着咬牙切齿的狰狞,他大喝一声:“来人,将王伏胜拉出去!”

“陛,陛下!”王伏胜叫声惨然短促,似已有一把刀压着他脖子,令他无法出声。

我静静地立着,凝视王伏胜涣散的眼神,竟起了兔死狐悲之念,觉得他也怪可怜的。

而李治背着手,他的眼神很冷,无动于衷地直望着窗外。

这王伏胜潜伏在我身边数年了,若没有人指使,他如何能做出此事?我已是皇后,一国之母,天下何人敢问责于我?所以王伏胜的主子只可能是一人,而如今他的主子却弃他如履,没有一丝怜惜。

此情此景虽在情理之中,想来却仍是使人不寒而栗。

帝王啊,真是信不得啊!

我露出一丝悠然笑意,无半点失态,转而问上官仪:“上官仪,你手中拿的是什么?”

“回皇后娘娘,这,这只是臣新近作的一篇文章而已……”上官仪望了李治一眼,李治却别过脸去。

“我早闻上官仪文采风流,其词绮错婉媚,号称‘上官体’。一首《入朝洛堤步月》更是雍容雅淡,音韵清朗:‘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确是极美。”我唇角缓缓牵出一线笑意,徐徐道,“我早想亲眼见识你的非凡文采,不想今日果真有此荣幸,使我领略拜读一下你的新作。”我也不待上官仪回答,长袖轻甩,便将案上的诏书拿起。

许是春风湿润,墨迹竟未干,淡淡地沾上我的指尖,我低头细看,诏书上的凌厉文字似张牙舞爪地向我扑来。

果是废后诏书。

幸而此时这诏书只是草拟。按大唐律法,诏书由中书省官员或皇帝指定之人起草,再由门下省审核,而后誊抄一份,盖上玉玺方可生效。而如今我手中这份诏书,仍只是一纸空文,不具任何威胁。

“陛下果真要废我?按照唐律,就算庶民休妻,也需身犯‘七出’之条,何况皇后的废立。我与陛下相识多年,做夫妻亦有十数年,我自认恪守妇德,谦让礼待,且为陛下诞下四子,”我望着李治,不由自主地微笑,只是眸中雾气徐徐扩散,“当然,我这个皇后是否得体,自己无权断言,仍要由陛下裁断。倘若陛下是对臣妾干预朝事而不满,但那是因为臣妾除了作为皇后,亦是朝中之臣,论纲议政是我的责任,更是一个称职皇后的责任。倘若陛下是借此而令我对政事缄口不言,臣妾领命便是。若陛下仍有担忧,就请在此刻立即下废后诏书吧!”

“朕……”李治仍是无语,他注视着我的目光很淡又很深,令我看不清晰。

“我也可称做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只是我这拟的诏书墨迹未干,皇后娘娘便到了,此等神乎其技,令人叹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