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捕斗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大名捕斗将军-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人使的是大力金刚杵。
  他要硬撼铁手,以暴折刚。
  铁手还是那一招:
  黑虎偷心。
  这一招,跟平常人使的武功基础招式毫无两样,但使出来却偏偏对劲不对路。
  这死士还是着了掌。
  飞了老远。
  倒在地上。
  然后是第五位。
  铁手一口气以“黑虎偷心”放倒了八人,望向燕赵那儿,大吃了一惊:
  正好燕赵也往铁手这儿看了过来,亦吃了一个非同小可的惊!
  稿于一九九一年一月三日:受邀参加“世界华人文学会议”;中央日报发表金铨、张彻、楚原论。
  校于一九九一年二月八日:于吉隆坡。
  少年铁手 … 后记 高潮尚未汹涌──新一代武侠“后事如何”?
  读者来信常提到:武侠小说除金庸、古龙以外没什么可看的了,我并不十分同意。
  其实大有可看的,只是不去看而已。
  古代的“唐人传奇”、“平话小说”、“太平广记”、“绣像小说”、“公案小说”,有不少隽永的侠义故事,至今仍然流传。“史记”里亦有不少比武侠更武侠的笔触,例如“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还有李陵、李广、楚汉相争等记述,迄今仍为今人改编翻新,乐此不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经典名著,也有不少武侠经典场面,百读不厌。
  至于到近代武侠小说兴起,更是名家辈出,平江不肖生、赵焕亭、姚民哀、顾明道、文公道、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朱贞木、王度庐、望素楼主、徐春羽、包天笑、范煌桥、张冥飞、张春帆、林琴南、李定夷、郑逸梅、陆士锷、陈冷血、叶小凤、我佛山人、我是山人等记手辈出,精彩纷呈。尤以“入世武侠”代表平江不肖生所推许为写得虎虎生风、侠烈彰义的“近代侠义英雄传”,我个人却不敢苟同;但对他的“江湖奇侠传”的奇情奇笔,精彩曲折,为之叹服。还珠楼主的幻想力天马行空,下笔淋漓酣畅,国学底子何等深厚,但我是佩服,却不知如何欣赏。反而对白羽的绝顶文笔,郑证因的实战格斗,朱贞木的开创风气之先,王度庐的细绘儿女之情,拍案叫绝。
  大部份人如倪匡等把上述诸家列为“武侠小说的第一高峰期”,也有学者叶洪生等认为从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三一(即平江不肖生向恺然“出道”到还珠楼主开“奇幻仙侠派”)为第一代,而自一九三二年到一九四九年王度庐、宫竹心、郑证因、朱贞木等“登场”为第二代。的确,不管在历史背景上还是文笔风格上,两“代”确有明显的分野,但现今读者还是多把他们当作“第一代”,毕竟,很少人会认真从事武侠研究,大家都习惯简单方便。
  可是接下来决非黯然失色:梁羽生、金庸、卧龙生、诸葛青云、金锋、蹄风、柳残阳、萧逸、东方玉、东方白、秦红、白虹、陈青云、慕容美、倪匡、古龙……其中有许多作品都很出色,这些前辈的小说,各擅胜场,过瘾非凡;他们其中也有好些滥作、败笔,但绝对有佳作妙篇,堪称大师。我在少年时大抵把上述诸家的武侠小说都读过了,吸收了不少“养份”,才“技痒”的东施效颦。现时有许多后起一辈的好朋友,几乎一下笔就全否决前人名宿的作品,这就跟学武一样,只顾招式创新,而不肯下苦功好好深植根基学养,以致任重而无法致远,太可惜了。
  很多人都惋惜“下一代”(不管是第三代还是第四代)的武侠作家太过零星落索,其实也不见得。很多人都在努力,只是时不我与。无论在港在台在新马,都有佳笔,有的已在影视传播界建立影响力,而有的还是从艺术界、文学界、绘画界拔笔相助。这些人年纪大都只三十开外,仍没有届四十,还“大有可为”。我近日收到不少中国大陆读者来稿,程度令我赞羡不已。谁说“无书可读”?只不过这一代的武侠风潮还未高涌而已。书太多了,好书也不少,就差在你有没有耐心/恒心/虚心/诚心去赞它而已。
  稿于一九九零年十一月一日:诗人罗门转达海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之约稿出版事项。
  校于一九九一年一月十二日:农历生辰第三宴:温、何、梁、石琪、陆离、冯永、曾国赐、黄敏琪、陈浩泉、彭志铭、傅小华、陈玉娇。
  少年铁手 … 第三十八集 两晚祖贤
  跌倒了,便得爬起来,无论跌倒了多少次,都得要爬起来;你一旦习惯躺下去,趴在地上,就与死人无异。有些事情,你不站起来面对它就会一辈子都逃避它。
  第一章 遇强挫强
  第二章 见敌杀敌
  第三章 俊俏男人的妻子
  第四章 伤心老人的剑

()好看的txt电子书
  第五章 美丽女子的枪
  第六章 漂亮女人的棋子
  第七章 后会有“棋”
  后记 同道仍须努力──我读连环图“沧桑史”
  少年铁手 … 第一章 遇强挫强
  力量就是美。
  人活在世上,到底有什么力量?
  有人认为生命的奋进就是力量。
  人的感情和良知,都是力量。
  人的智慧,有异于禽兽而能驭御宇宙万物,才是真正的力量。
  其实,人本身的力量是极为有限的,一般人的力气,还比不上一头牛,甚至也比不上能举起超越它体重五十倍的小蚂蚁,就算少数功力盖世的武林绝顶高手,穷其一生之力,尽其一生所学,要跟天地间惊起的一道闪电、宇宙间掠过的一阵轻风、大海里卷起的一场波浪相较,还是孑孓不足与论苍松。
  但在强者能存、更强者能霸天下的武林中人而言,能打击敌人才是真正的力量。
  从这点来说,燕赵都是很有“力量”。
  他的力量就在于:
  准确、凶猛而又有效地打击敌人。
  包围截击燕赵的人,都非同小可。
  可是每一个人遇着他,交手都不到一招──最多只一招。
  ──是谓“不堪一击”:燕赵的一击。
  他一招打在敌人的关节上。
  他的招式似是专取敌人关节。
  而且遇强挫强。
  ──“杀”一个敌人,不一定需要真的“杀”了他,只要把对方打倒,打得再无还手之力,那么,这敌人已不成其为“敌”,有时比真的杀了敌人还有效。
  因为:“杀”了敌人会激起其他敌人为他报仇,“杀敌”使敌人失去活路之下只有奋勇拼命,但把敌人打得半残不废、瘫倒于地,却比要了敌人的命还可以使其他的敌人为之丧胆。
  燕赵采取的就是这个方式。
  他一面舞着。
  唱着慷慨的歌。
  一面出手。
  出手大开大合。
  每一出手,就听到骨折声。
  关节折裂声。

()
  他的手掌举起来、劈下去,无论对手挡或不挡、避或不避、闪或不闪、躲或不躲,都一定是:
  骨折节裂。
  在武林道上刀口边沿讨饭吃的江湖人,至怕的一件事就是:
  残废。
  ──一旦残废,就失去活命的依仗,而且,仇家必然上门,这样活下去,真是生不如死。
  而且,燕赵出手专断人关节,无疑一下子便断送了对手的作战能力,但并不是要敌人丧命,只使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且,对手的作战能力愈强,他的反击力就愈大,下手就愈重!
  所以,他的出手正拿捏准了对手的“要害”。
  ──这“要害”要比人身体上的“要||穴”还“要命”!
  所向披靡。
  燕赵正要大步跨入“七分半楼”之际,忽然觉得有人在看他。
  很有力量地在注视他。
  ──那种眼力看到自己身上那一处,就像那儿连中两拳。
  燕赵连忙转身望去。
  正好跟铁手对了一眼。
  ──那一刹间,铁手才刚刚要去观察燕赵那边的战情。
  就在燕赵感觉到铁手的“眼力”之际,其实,铁手还未曾回过头来看他,燕赵却在先一瞬间感受到那种“力量”。
  ──眼神所发出来的元气。
  这时候,铁手身边包围阻截他的人,不是倒下,就是退了开去。
  铁手大步向燕赵走了过来。
  燕赵若向七分半楼处走,那儿却有杜怒福拦守。
  他自知可以击倒这个现在不止满脸怒容、还满心凄苦的“青花会”会主,但至少也要在七招开外,十五招之内。
  但这十招左右的时间,他就得把背后的空门“卖”给了铁手。
  ──不行。
  ──一招也不行。
  燕赵本不想求人。
  他向不求人。
  可是他要得到“大快人参”。
  他一定要得到它。
  如果他跟铁手交上了手,“大快人参”恐怕就难以得手了。
  他没有选择。

()好看的txt电子书
  也不能选择。
  “好人儿,你既然已经来了,怎能闲着?”燕赵扬声喊道,“你跟我先克住这铁镌的,别让人笑话我们‘四大强人’已来其三,尚且讨不了甜头。”
  铁手一听、止步。
  ──难道还有高手,就在附近,而他竟然未有察觉?!
  ──还是燕赵故弄玄虚,要诓住自己,使自己不敢全力截击?
  一直到现在为止,铁手面对这“四大凶徒”中的燕赵,却未感觉到大师兄无情在他临行前所说的:
  “赵好小气,唐仇狠毒,屠晚凄厉,燕赵狂妄。”
  ──燕赵相当稳实,何以称“狂妄”?
  铁手不解。
  ──也许,那只是指他出手时载歌载舞的狂妄之姿吧?
  这时,他听见了回应:
  “我帮你?”一个语音尖声尖气地说,“我有什么好处?”
  铁手大吃一惊:
  难道赵好真的来了?!
  ──要是“四大凶徒”已至其三:唐仇、燕赵、赵好,自己独木难撑大厦,“七分半楼”可守得住?!
  少年铁手 … 第二章 见敌杀敌
  只见一个书生,灰的袍子,红的诸巾,凄凄惨惨戚戚地走了出来。
  他的脸色,就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