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捕斗将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四大名捕斗将军- 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计在江湖上应合的,光是在朝廷中布伏的就有大石公、哥舒仇眠、舒无戏、舒大坑、李玄衣、大笑姑婆、萧剑僧、铁游夏、盛崖余、崔略商等人,虽远未及蔡氏一族,声威震慑天下,但仍可以算得上很有点影响力,必要时,足以左右大局。
  只是枕榻之上,岂容别人鼾睡?
  蔡氏父子、权相一族,知道“自在门”不灭,随时受到倾辄、牵制,不能任意妄为,所以,处心积虑,布署已久,矢要歼灭一点堂。
  可是,没有圣旨皇命,就铲除“一点堂”,形同置皇帝安危于罔顾,万一追究起来,可是灭族之罪。
  所以,要灭“自在门”,得要有藉口,而且,还要有实力。
  宋制以来,一向优遇士大夫,不以言罪人,不将谏官以死问罪,何况,诸葛先生还身兼谏言、侍读、保驾、敉乱、治狱,五个虽无名衔但有实责的半在江湖半朝廷的人物,蔡氏三父子虽将他恨得牙嘶嘶,巴不得食其肉而啖其骨,但要明目张胆,下手诛杀诸葛先生,一是恐会触怒圣上,二是只怕万一收拾不了他,还反过来给他收拾了。
  ——像诸葛先生这种人,无论是正是邪,是敌是友,若不能一举击杀,一次拔除;那任是谁也不敢公然得罪他的。
  做人,做到像诸葛正我这样地位不可动摇,群邪辟易,奸佞震怖,忠良之士,马首是瞻,也真是一种莫大的成就。
  但对诸葛先生而言,也正是一种莫大的压力。
  对“自在门”来说,更隐伏了极大的危机。
  树大招风。
  刚而易折。
  ——深谙黄老之术的诸葛和他一众幕僚,又焉会不清楚这个做人处世的大道理?这些沉潜明哲保身、张扬强盛易灭的禁忌?
  少年无情 … 第三章 江湖无所不在
  知之。
  可是,知道了又能怎样?
  多少圣贤豪杰,尽知人情险恶,宦途艰险,但到底还是冒险犯难,言其敢言,明知不可为而义所当为者为之,结果还是知道、明理、但却仍不能以身避之,只好以身殉之。
  故而,知道又如何!
  能如何!
  ●
  一个人,除非不想好好做个人,好好做些事,一旦要做个顶天立地的人,做些惊天动地的事,那么,你知道多少大道理都没有用,了解各种禁忌条例与规避方式都不管用,因为你还是会走钢索,仍然会去冒险,甚至明知不能退保全身,依然会去犯难 。
  要做大事就难惜一己之身。
  这种情形,哪怕你如何智能天纵,怎样技冠天下,如何卓尔不凡,就算威震天下,也免不了要付出惨痛代价。
  目前朝廷中各路显贵权臣,也各自招揽人马,各自壁垒森严。
  蔡京招揽了元十三限。
  这形同打击了敌方的要害。
  ——“自在门”诸葛先生缺少才气纵横的元十三限的助力,反而添了元十三限这样的大敌,实力可谓大为削弱,而且,这强敌与“自在门”有极深厚的渊源,想消灭打击,也有诸多顾忌,可以说是诸葛集团中的一个“死||穴 ”。

()
  另外,蔡京也收揽了不少奇人异士,武林高手,其中孙收皮就是一个深不可测的人物。
  蔡京深谋远虑,布署自不会是单方独味,他曾数次遭贬,宦途起伏,并非由头到尾均一帆风顺,故布署深沉,眼线广伏。
  他在江湖上布下了个台面上号召各路人马、号令三山五岳的人物“叫天王”,但“叫天王”的身份又扑朔迷离,让人倏忽难测,却只听命于他。
  他又在武林中伏下了一个“万人敌”,这人身份更加诡秘,处处牵制正道武林和对付的势力;可是万人敌实力一旦坐大,有时敌友难分,甚至反过来以江湖上的力量胁持了蔡京一党的行政。
  他还结纳武林中一代怪杰九幽神君,暗中收买多指头陀这些好手,更操控了好些杀手集团,为他卖命。
  蔡京一向老奸巨滑,以他的看法是:
  对付政敌,他一向决不手软。
  他既然可以败部复活,重新当权,自然,就不会再留破绽予人弹劾,并且决不再留情脸,让当日排斥过他的人有活路。
  一向都除敌务尽,斩草除根。
  他每一次能重新再起,重头翻身,再一次身居高位,手握生杀大权之际,他都在心里冷冷耻笑他的敌人:
  ——怎么那么蠢!
  ——怎可以让敌人有东山复出之机!
  ——怎能让倒下去的人再起来对你作报复!
  所以他一定不予人像他一样,有死灰复燃、历劫重生之机!
  他要将政治上对立的人赶尽杀绝。
  万一下不了手,至少,也要削藉流放,要政敌永远回不到朝廷,如此,便可免后顾之忧。
  宋祖制不杀文臣,蔡京一门便先用罗织治罪,然后坐连,即不可明杀,便将之流亡,等到了乡野荒凉之地,他暗令他的“江湖人物”下手杀人,那些以为“虽不保爵位仍可保全身”的忠臣名仕,临死还不知何事,丧命乡野之后,就算有乡吏回报朝廷,万一皇帝念旧问起询及,最多也只是侧闻不堪跋涉,难禁风霜,殆命于途,至多也为之感慨一阵,叹息半声。
  如此处置,一代忠良,尽成白骨。
  蔡京也私养了不少武林高手,为他效力,但在朝在野,也联结了不少权臣名将,与他狼狈为奸,互为奥援,例如童贯,或如朱勔,又如梁师成,更如王黼,再如李彦,莫不是与他互相利用,结成牢不可破的阵容。
  哪怕是术士方士之流,只要得赵佶信取重视,他也刻意拉拢贿赂,在皇帝身边,左右四围,形成一张强大的保护网,没有他的允可,谁也攻不进来,谁也走不出去。
  像张怀素、林十三真人、林灵素……这些方士奇人,都尽收为他的心腹,为他在皇帝面前,甘辞美言,尽取皇帝欢心。
  只有一种例外。
  有一种人能攻破这张他所布下的天罗地网。
  那就是“侠士”。_
  真正的侠,不爱其躯,不惜其命,摩顶放踵,凡有大义必舍身以赴,这种不爱钱不怕死的人,偏偏就能攻破这张网。
  所以能守住这张网的人,就要靠诸葛小花和元十三限这等奇人异侠。
  不然,要是杀了皇帝,那就形同杀了一直投资给他的“大老板”,也等于摧毁了他权力的来源,光是为了这点,蔡京一族,也得力保赵佶安危和宝座。
  而且,杀手即可杀皇帝,一样可以杀宰相。
  蔡京本身也岌岌可危。
  他自知造孽太多,要杀他的人,恨之入骨的人,远远要比对付天子的人要多。

()免费TXT小说下载
  而且还多出许多。
  所以他养士,尢其注重收揽高手异人,来保护自己,保住他的性命。
  哪怕帝皇将相,只要是人,都会被杀人,都有给杀死的可能。
  秦皇扫六合。赢政足以是不世独夫了吧,在博浪沙之役,张良椎之不死,不是因为赢政杀不死,而是秦皇够狡滑,使张良误中副车。
  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汉高祖。刘邦够是一世之雄了吧?项羽在垓下、鸿门,两次均没杀得了他,是因为太自负,太相信敌人,才没有把握好时机。
  挟天子以令诸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曹操够是一代枭雄了吧?他几次能大难不死,除了他本身够狡狯之外,主要是他能用奇人异士,能市恩于勇武之徒,为他卖命,甚至代他送命。
  黑鸦兵所向披靡,沙陀李克用够一方咤叱之雄了吧?他之所以酒醉遇袭,身陷朱温大营而能杀出重围,能不死只是因为他身伴的死士为他而战死,这才保住了性命。
  没有人比蔡京心里明白:
  江湖不止在武林。
  也在殿堂。
  在家里。
  在人间。
  ●
  江湖,本来就无所不在。
  ●
  所以,他连任用武将方面,也刻意调派了一些他视为心腹、刻意提擢的武林人物,例如“惊怖大将军”凌落石便是其中他较得意的一位;同理,在京城武林,他也安排了“六分半堂”,与他互相呼应,明来暗往,私下勾结。
  他深知宋廷有制,重文轻武,是以再重用像凌惊怖、万人敌、叫天王、东方蜘蛛、雷老总这类人物,他们也未必有日能有机会将势力入侵朝廷,而这些江湖人久历风刀霜刃,对武林中的腥风血雨早已生厌,反而对朝廷名权官禄,威武风光,无限响往,至为垂涎。
  他也正好迎合这些人的心态,加以利用,成就了他在朝在野,均有首屈一指,拔之不去,除之不尽,无垠无涯,根深蒂固,无所不在的强大势力。
  少年无情 … 第四章 有斗争就有江湖
  所以,正如天子只能有一个,蔡京,也只能有一个。
  蔡京上台拜相之后,便先砸了新党的代表人物王安石等人,毁了旧党的精神领袖司马光诸公,便是为此之故。
  他是独一无二的。
  大权不容人分享。
  在蔡京遭贬逐之时,他未尝到不是没有想过:他日还能辉煌腾达时,决不再贪得无厌,只要能一展抱负,平步青云,那就算了,不要再往高峰走、极处行,要不然,万一再垮下来,只怕摔得更惨、跌得更重。
  可是,当他又能复相再出,重新掌握大权之时,他反而想到:还不够,还要更多、更强、更大、更好!
  而且,他反而憬省到:这一次,权不可再失;再失,就输得更彻底了!所以,一定要赢,而且还要赢到底,要赢到底,就得要不择手段,把政敌赶绝,把对头杀光,把天子玩弄于股掌之上,把家国社稷全拢在袖里。
  故此,他决不能容诸葛。
  可是,若由他亲自下令杀诸葛小花、灭自在门、毁神候府、攻一点堂,一旦传了开去,或有其他派系多事查明,禀报皇上,天子追究下来,他恐怕也耽待不下来,说不过去,后果也不堪收拾。
  他可不想又一次被贬谪。
  ——失势的滋味太难受。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
  有斗争的地方就是江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