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孤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有孤独-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纽约只是路过,曲哲觉得心里过意不去,毕竟他是儿子,想表示一下孝心,让他们多住几天。   
他们商量一天也没想出好主意。曲哲不能在这种状况下让父母离开,而且加拿大不是说去就去的,姐姐住的地方离纽约有一千多公里,加上过海关,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再说,曲哲也不能带上唯唯不辞而别,总得等杭湛回来。   
杭湛出去后,先在街上漫无目地转了转,心里越想越气,想着想着就走向曼哈顿下城医院,那是唯唯看过病的医院,也是离家最近的。   
进了医院就要说明病情,头痛是来例假前的正常反应,但杭湛想证明这次是这个缘故。队已经排到,接待护士问看什么病,她随口说头痛。护士登记完毕后,让她坐在旁边等待。   
杭湛出来时忘记带书,没有可看的,闲呆着无聊,枯坐在那里很久也没人叫她。原来美国医院和中国一样,医生少,病人多,等一两个小时是常事。而且急诊室护士不光根据先来后到的原则,还根据病情决定看医生的先后次序,看上去病得很重的、流血的、有突发心脏病危险的优先处理。因为人命关天,如果因为救治拖延导致病人病情加剧,别说死亡了,有点后遗症都会惹上代价沉重的官司。美国人最喜欢打官司,医院则怕打医疗事故的官司。   
杭湛足足等了三个小时,见还没有人管她,气得跑到护士那里抱怨:   
“我已经等了三个小时,晚来的病人都进去了,为什么我还等在这里?”   
护士也不是原来那个,新来的白人妇女抬头看了看杭湛,问道:   
“你是什么病来着?”   
杭湛不耐烦地回答:   
“我不是说过头痛吗,你们已经记录了。”   
女护士又抬头看了看,杭湛一脸光鲜,毫无病容,急躁又使双颊泛红,娇嫩的脸还挺动人,女护士实在看不出她有瞧医生的必要,又随口说:   
“那你再等等。”   
杭湛忍无可忍,尖声叫道:   
“你知道我已经等了三个小时了吗?你们也知道累,还能换班,我为什么要等这么久?”   


声音太高,女护士吃了一惊,回答道:   
“每个人都在等,并非只你一个人。”   
杭湛就等着她这句话呢,立即反驳道:   
“不,我看到好几个晚到的妇女都已经看完病走了,只有我一个亚洲人还等在这里,你知道什么叫种族歧视吗?”   
杭湛知道,虽然种族歧视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仍很严重。但是几十年来美国通过各种立法,力图杜绝这一现象,鼓励老百姓揭发,让有种族歧视的公司噤若寒蝉,让有种族歧视的雇主吃官司,并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样的官司多次曝光之后,社会上明目张胆的种族歧视现象大为减少,不仅雇主,连办公室同事们之间都不敢开这类的玩笑。被指责有种族歧视也是一个很严重的指控。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言论在美国,就像右派言论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一样,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   
5   
美国医院的护士当然知道这个指控的严重性,当下找到医生,立即接待了杭湛。   
医生让杭湛叙述病情,杭湛就把家里的事情说了,医生本来不满意杭湛大声喧哗,心想这些人就是没有教养,在家里吵完架,到外面还吵。就冷冷地说:   
“打架就是家庭暴力,医院有义务向警察局通报。”   
那口气就像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听到反动言论,要向领导汇报一样。那时的中国人,不汇报就觉得违背了毛主席的教导,而今天的美国人,不汇报就觉得有违于公民义务。   
两口子打架在中国人眼里是私事,在法国人眼里是隐私,无论私事还是隐私都是个人行为,是扯不到司法问题的。美国人不同,他们要惩罚暴力,对这类事情看得十分严重,当成一种社会问题,不仅检察官、司法双双出面,还鼓励邻里朋友以及有关机构揭发检举,医院就有这样的义务。   
杭湛早已经气糊涂了,恨这个世界的所有人,当然包括曲哲在内,于是随口就说:   
“你们可以这么做。”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55节:我拿到了你打人的证据           
事后曲哲复印了一份那天杭湛的身体检查报告。那与其说是体检报告,还不如说是一份指控书。它没提杭湛头上有什么擦破的地方,也就不需要任何外科处置,但是指控的问题却很严重。报告用第三人称写道:   
“她说被丈夫打了,他把她推到墙边,用拳头打了她两下,打到了头。现在她头痛,胳膊被拧痛了。”   
报告没有提及原因,没有反映双方互相推扯的背景,只有杭湛讲的话。   
拿到报告后杭湛进家门时已经是晚上,离家出走已经有六个小时。   
一家人都在心神不定地等她归来,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她情绪如何,是今天和解还是明天和解。中国人讲夫妻之间没有隔夜仇,睡一夜觉就好了。他们之间还真没有发生过长期的冷战,一般不出两天,最多三天便言归于好。   
杭湛回来脸色和往常不同,以前吵完架她出去转一圈,回来时已经没有怨气,进门时无声无息,看上去脸色和缓,比较低调,眼睛是温和的。这次她显然胸有成竹,进来时先怒目扫视屋内的公婆,又回头瞪着曲哲,本来又圆又大的眼睛得吓人,小鼻子支棱着,嘴噘得很高,面带凶气地对曲哲说:   
“我拿到了医疗报告,你打人的证据!”   
曲哲没想到她竟然干这种事去了,和解之心顿时破碎,反唇相讥说:   
“你怎么不连警察也一块叫了?”   
杭湛得意地说:   
“我是报警了,警察现在就可以来抓你,我只是给你一个面子,没让他们现在来!”   
曲哲一听气更大了,夫妻吵架,她居然叫警察!当然不甘示弱:   
“你也打我了,我也可以叫警察,别以为只你会叫。”   
杭湛更得意了:   


“可是我已经叫了,还有医院报告,你再叫已经晚了。”   
曲哲没有再理她,心里想美国警察是讲究证据的,他们只是撕扯一阵,就算曲哲打了她两下,她一点伤都没有。而曲哲却被她抓破好几处,手上和脸上都有伤口,凭这一点警察就会指责她的不是,这是一个讲人证物证的法制国家。凭美国警察的教育素质,他们应该足够理智,做出合理的判断。而且在西方国家待了那么多年,曲哲身边的朋友里,还没有碰到夫妻吵架动手,被警察抓人坐牢的例子。   
6   
本来事先约好了那天晚上,曲哲一家去朋友家做客。出了这种事情,大家都没有心情。朋友的约会又不好意思取消,曲哲就让唯唯悄悄地问杭湛,请她和曲哲一起去。遭到拒绝后,唯唯无奈地回到曲哲身边,说我们两个去吧。因为朋友家也有一个那么大的孩子,唯唯不愿意在一个冷战的家庭那么待着。   
结果那天晚上,只是曲哲和唯唯两个人在外面吃了饭。杭湛没做饭,父母也没做饭,他们没那个心情。       
平常,杭湛对自己吃东西挑剔,还瞧不起吃东西多的人,讨厌大胖子。见到那样的人就说他们像猪一样。曲哲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一生俭朴,没有什么嗜好,只是喜欢吃点顺口的。他父亲喜欢吃肥肉,母亲喜欢吃水果。他们来的期间,曲哲多准备了一些,遭杭湛的责难,搞得母亲不敢吃,怕水果吃多了,杭湛又要找茬。实际在发达国家,食物占家庭支出只是很小的比例,即便天天大吃大喝,也不会增加太多支出的。   
曲哲带唯唯回来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到家时,杭湛正在打电话,她一脸微笑,躺在床上,电话中谈得热情洋溢。曲哲听了几句后,怀疑这是警察打来的问候她的,她不断地说自己没事,身体挺好的,心情也好。   
曲哲看她这样,也挺高兴,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情似海深。夫妻间一般没有隔夜仇,吵一架第二天就好了。奇怪的是,杭湛一向对警察敬而远之,她被边境移民官吓怕了,那天一反常态。曲哲想“9?11”真的改变了不少东西,连杭湛都敢亲近美国警察了。   
第二天早晨,冷战却仍然继续。   
杭湛起来没有理曲哲,自己吃了早饭,带着唯唯出去滑冰了。她们是去市中心洛克菲勒中心前面的滑冰场,那是纽约最贵的滑冰场,建在一群办公楼之间,周围是高档餐厅。冬天这里是人造冰场,夏天这里搭凉棚,是游客吃饭和休息的地方。   
曲哲都没舍得在那里滑过冰,贵得有些不值。曲哲想起在巴黎的时候,杭湛母亲生病回国时,上了飞机却没到目的地,人丢在巴黎,需要她马上寻找时,她也是带唯唯去滑冰,把找人的事丢给曲哲。   
纽约那天不同,在家里冷战还不如互相回避一下,曲哲宁愿她出去散心,自己还可以有时间干点工作,可以继续写没完成的一个报告。 
在接近中午时,电话铃响了,曲哲拿起来一听,是找杭湛的,打电话的是女警察。问曲哲是谁,知道是她丈夫后,警察礼貌地把电话挂了。   
不到一会儿,门铃又响了,两个警察站在门前,一女一男,女警察很客气地问曲哲:   
“你是杭湛的丈夫吗?”   
得到了肯定答复后,她又说:   
“我们想和你谈谈,你能和我们出去一下吗?”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第56节:你来自中国的哪一部分           
曲哲觉得事有蹊跷, 他开始怀疑警察来的目的,不是简单了解情况,为什么他们选在杭湛走后打电话,还假装找杭湛,知道他在家,这么快就到了,好像原来就等在门口似的。不过如果来抓他的话,警察会向他重复那句逮捕人前的人人皆知的口令:   
“你有权保持沉默,任何你所讲的都可能成为对你的不利的证据。”   
曲哲觉得这句话挺好,让被抓的人知道自己的权益,以便自我保护。美国究竟是个法制国家,和别人就是不一样。   
于是他问道:   
“你准备逮捕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