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益生堂-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儿子说,查出来是肝癌,根本没去住院,只挨了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父亲独自躺在床上,没有一句话。眼睛盯着屋顶棚,好像上面在放他一生的电影,怎么看也看不到结尾。没听见他叫疼,可是靠床的那面墙壁,被他抠出一道道的深痕。指甲里嵌的都是黑墙土,有几个还殷殷地渗出血来。一次疼得昏迷过去,大儿子听见他清清楚楚说了句:“我是个教书的。”说得那么无奈,又那么肯定,好像前面就站着听他说话的人。他必得跟那人报个身份,或是做个交代,才能撒手西去。
  
益生堂 第三章(18)
家义痛心地说:“既然这样了,咋不通知我们过去看看?”冉老师儿子说:“父亲特别交代了,不叫跟你们说。他说要给自己留点面子。”家义一时间仿佛又看到那个穿着长衫、皮鞋,头戴呢帽,头发梳理得纹丝不乱的冉老师,那个有着尊严的、儒雅的,连学生在课堂上吐痰放屁都要约束的洁身自好的冉老师。家义说:“我得去送送他。”
  灵堂设在冉老师刚住了半年的巷道里,除了一张墨黑大奠字,其他啥也没有。家义问:“咋没找人给你爸写副挽联?”冉老师儿子说:“找谁呢?谁会给他写?”
  家义心里忽然起了一阵冲动,自告奋勇说:“这事交给我。”他一阵风似的跑出门,径自就往魏学贤那儿跑。进门正遇见汪洋出去,便问:“你爸在吗?”汪洋瞟了他一眼,也不说话,擦着他的身子出去了。家义看看他的背影,心里有一丝恼怒。汪洋对他毫不掩饰的冷淡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几乎总是他前脚进门,汪洋后脚就找个借口溜出去。
  家慧正在屋里给魏学贤絮棉袄,见他进来,笑着起来让座。魏学贤听说是给冉老师写挽联,也不推诿,当即说:“你明儿来拿。”家义说:“灵堂都布置好了,现时就要。”魏学贤面露难色,但还是说:“这么急不一定写得好。你坐着等我,看写出来咋样。”
  家慧沏了茶,让他坐着边喝边等。家义感慨道:“二十年牢狱之灾,回来不到半年,人不见了!”家慧说:“冉老师算是幸运的,好歹没把老右的帽子带进棺材。”家义说:“我有时候真想不明白,人活一辈子,究竟是为了啥?”家慧说:“既为人也为己,多为人少为己。总之,活得别太糊涂,也别太明白。”家义便问:“啥叫糊涂?啥叫明白?”家慧想了想,说:“这可把我问住了。咋说呢?有时候明白就是糊涂,有时候糊涂又是明白。”家义说:“叫你这么一说,我就更不明白了。”
  魏学贤开门从屋里出来,接口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就是明白,做不到就是糊涂。”家义一时有些恍惚,像在思索,又像在发愣。家慧指着他跟魏学贤说:“大天白日的,坐这儿跟我钻牛角尖来了。”魏学贤笑笑说:“我听也是,明白人咋问出糊涂话来了?”他把手里几张纸递给家义。“你看哪个写得好。”家义来回看了几遍,有一副写的是:
  为师也做囚也往事已矣是真非幻
  怨天乎尤人乎逐浪没焉虽死犹生
  家义指着说:“这副好,就是这副。”魏学贤看了,笑着说:“我也觉得这副最好。”家义把纸折一折揣进怀里,说:“我这儿就替冉老师儿子谢谢你。”
  他刚走一会儿,汪洋就回来了。家慧问他:“二舅每次来,你咋都是一副冷脸。你到底为啥要对他那样?”汪洋梗着脖子装糊涂。“我对他咋样了?你们要我叫他我叫了,要我倒水我也倒了。还有哪儿不对?”家慧说:“我们叫做啥才做啥,就是不对。”汪洋顶撞道:“那以后叫做啥不做啥才算对了?”家慧气得说不出话,想打又不好打。
  魏学贤说:“洋洋怕是风言风语听到些啥。”家慧说:“就是士霞,总喜欢在他跟前说些不相干的话。我说过她好几回,她全当耳边风。”魏学贤说:“他的身世早晚要叫他知道。只是他现在还小,我怕他经不住。”家慧忧心忡忡地说:“一旦知道亲爹亲妈的事儿,真不知这孩子会咋样。”
  家义那边拿了挽联送过去。冉老师儿子念完,当即给家义作一个揖,流着泪说:“汪老师,谢谢你!我父亲有你这副挽联,多少也能走得踏实点了。”
  家义在心里说:这不是我写的,我写不出这样的东西。只有跟你父亲一样,在地狱里走过一遭的人,才能这样去理解生死和荣辱。
  出殡那天,大儿子捧着冉老师的遗像走在最前面。照片上的冉老师比自己的儿子还显年轻,浓密的黑发丝毫不见岁月的痕迹,眉宇间带着笑意,从中山装领口处露出的一圈白衬衣领子,格外醒目。
  送完冉老师从山上回来,家义就想做一件事,一件从来不曾做过的事。很快等来了清明。家义没等天亮就起来了。李兰茹问他:“今天不上班,咋不多睡会儿?”家义支支吾吾说:“有事。”李兰茹不高兴地絮叨着:“星期天总是忙,屋里一点指望不上你。”家义说:“我真有事脱不开身。”
  出了门,在街巷里三拐两拐,他一个人悄悄踱出城外,过了花溪河往东,一口气直奔家廉的坟上。天色尚早,路上只有几个进城卖菜的男人,挑着沉甸甸的担子与他擦肩而过。
  家廉的坟前没有立碑,低卧在一面裸露着黄土的阳坡地里。因为常年无人培土,探视,掩埋时又不敢过于细致,坟茔已颓败得几乎难以辨认。家义环顾四周,见不远处散落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便跑过去一一拣拾过来,堆积在坟头,然后一块一块向上垒砌。垒完了,退后几步看看,心情略感宽慰些。
  寂静的山里杳无人踪,只偶尔能闻见几声鸟叫。他从怀里摸出一双老鞋,一沓草纸。先把草纸点燃,等火舌一点点舔上来,开始充分燃烧时,再把鞋也凑在火上点燃了,一缕缕的青烟盘旋着融入早春清冷的空气里。
  就在升腾的烟雾中,他在心里跟家廉说:“三弟,这么多年,我总梦见你没有鞋穿。今天带了一双来,不知合不合你的脚。”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清风在回应着他内心的声音。他像一个隔着木窗,正在对神父忏悔的教徒,毫无保留地把内心的隐忧倾吐出来。“当年跟你一起戴了帽子的人陆续都回来了,有些人还向我问起你。我原来总怪你糊涂,遇事不知道拐弯儿,总以为人家都错了,就我是对的。可是地主摘帽了,右派平反了,过去铁板钉钉的事现在都翻过来了。你说到底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
  

()免费TXT小说下载
益生堂 第三章(19)
鞋子在火里烧不透,冒出一股青烟。他用袖子抹抹眼睛,转过身想找根草棍把纸堆划拉划拉,却骇然发现家廉在十几步外的地方怔怔地站着,一时张嘴瞪眼,竟呆住了,活像见了从坟墓里跳出来的死人。仔细再看,才认出是汪洋。父子俩长得太像,知情的都说是跟家廉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汪洋大概也没想到会在这儿遇见他,脸上也带着意外的惊愕、狐疑,和进退两难的尴尬。两个在血缘上是叔侄,实际却以舅甥相称的男人,在这个特殊的地方相见,都有一种想要立刻逃跑的紧张和别扭。
  家义一时无法断定汪洋来此的目的,下意识地用身体挡住坟头快要燃成灰烬的火纸,问他:“你咋跑这儿来了?”汪洋不回话,瞥见还没烧完的半只鞋跟,嘴角泛起一丝不屑。
  所有人都以为他不知道真相,其实他连真相以外的东西都知道了。他上学的名字是魏洋,可他在街上走,会有人在背后指着他说:“这是汪家的后人。”姓氏的不确定,意味着身份的错乱。他朦朦胧胧感觉到自己的身世隐藏着某种惊人的秘密。他去问家瑛,家瑛骂他:“你吃了两天饱饭嫌舒坦了?再问,小心我抽你的筋。”他还问过士霞,可是士霞什么都跟他说,唯独在这件事上滴水不漏。
  每一个亲近的人对此都讳莫如深,就像所有人都站在亮处,独把他一个人撇在黑暗里。他只能像一个蛰伏很深的窃贼,沉默而又固执地从周围人的表情和言谈中捕捉蛛丝马迹,然后把一个个零碎的片断连接起来,从中判断真伪。为了报复,他在学校里给自己改名魏人民,把所有作业本上的魏洋都涂成黑色。
  最终为他揭开谜底的是皮蛋。皮蛋把他带到这里,让他第一次和自己的生父站在了一起。从那以后,他小心谨慎、不露声色地固守着这个秘密,隔三差五往家廉的坟茔上跑。想不到今天到这儿来,会遇见家义。他的秘密,像所有的秘密一样,在认为最不必防范的地方败露了。他赌气似的走到坟前,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烤饼搁在泥地上。
  家义惊诧不已地看着他,弄不清他究竟是从哪儿得知了家廉的墓地。汪洋眼里闪过一丝幸灾乐祸的得意,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了句:“回去跟谁也别说你在这儿见过我。”这话等于告诉家义:你不用再撒谎,我什么都知道了。
  家义眼盯着他,还在徒劳地掩饰。“你说的啥意思?我听不明白。”汪洋冷笑一声。“世上不明白的事儿,多半都是装糊涂装出来的。”家义瞪着眼,没想到汪洋嘴里会说出这样老辣的语言,内心真是又恼怒又震惊,不由得脸都涨红了。
  汪洋看见自己的话刺伤了家义,心里生出一种莫名的快感。家义毕竟经见得多些,很快镇定下来,问道:“谁告诉你的?”汪洋愣了愣神,反问道:“告诉我啥了?”家义看看坟前放的烤饼,说:“这是送给谁的?”汪洋说:“我愿给谁给谁。”两人说来说去,心里都明镜儿似的,却都不把关键的字说出来。家义一时觉得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山下就是花溪河。碧绿的河水急速向下游流去。河滩上的蒿草在风中摇曳,像河水一样一轮一轮波动着,空气里飘散着若有若无的水藻的腥气。坟茔不远处是一片花栗树林子,枯干的花栗树叶在风中翩翩翻飞。家义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