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史玉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沉浮史玉柱-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银行的投资,基本上是一个可以坐享其成的项目——尽管也需要巧妙安排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在2004年,市场上似乎充斥着机会,其中之一,就是国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带来的投资热潮。这个热点,史玉柱没有放过。

2004年11月23日,青岛健特生物与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书》,准备收购其持有的唐山港陆焦化有限公司75%的股权。收购价格为2?299亿元。公告称:“公司本次收购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进入煤、焦一体化产业,为公司未来利润增长培育新的增长点,以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分享行业增长带来的利润,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回报公司广大股东。”

根据青岛健特生物与唐山港陆钢铁公司签署的《关于资产转让合作备忘录》,它分享的,将是高达每年2亿元的利润。因为唐山港陆钢铁作了保证:港陆焦化2005年~2007年,每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不少于2亿元,如果盈利达不到保证目标,港陆钢铁须对盈利不足部分进行补偿。

由于收购的主体青岛健特生物是上市公司,这个过于优厚的允诺引起了证券界的怀疑。有分析师指出,作为一个正常的股权收购,会涉及到应收账款的保证,但要求出售方保证未来的利润,则显得太没有道理;其次,青岛健特生物要支付2亿多元的收购款,而当时它手里只有9700万的货币资金,即使再加上8000万的短期投资,资金缺口仍然达到5800万元。如果依靠银行贷款,对于从事保健品生产流通的青岛健特生物来说,是个挑战;况且,港陆焦化主要从事焦炭的生产经营。受国际焦炭价格下滑和宏观调控的影响下,焦炭远没有2004年初时的风光。而港陆焦化是在2003年7月才成立的企业,赶了一趟行业景气的末班车,其前景不容乐观。

2005年9月,这笔看上去很美的交易终于取消了,青岛健特生物以国家宏观调控对钢铁、焦炭行业影响较大,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原双方签订协议中的预期事项不能按期完成为由,取消了在当年4月已经完成股权过户的交易。青岛健特生物将这笔股权原价退还给港陆钢铁。

在上市公司青岛健特生物忙于收购港陆焦化的时候,史玉柱的巨人投资已经在操作另外一个投资项目。这是一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项目:网络游戏。

第29节:投资家史玉柱(4)

虽然从推出脑黄金开始,史玉柱一脚踏入保健品行当,但他对于起家的IT行业一直念念不忘。史玉柱复出之后成立的公司里,大多数的经营范围都包含计算机。上海健特是计算机硬软件开发、技术咨询;怀远宏强是电脑电子产品;黄山康奇是电子计算机咨询服务;巨人投资是计算机网络开发;上海华馨是计算机。这些都说明,史玉柱一刻都没忘记过他的老本行,只要时机成熟,他还是要杀进IT业。史玉柱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他有IT情结,“其实我们最早就是做巨人汉卡起家的,跟我们的大部分干部都是做软件工程师出身,我们迟早是要回到这个行业里的。”不仅是史玉柱本人,对于当初的辉煌,史玉柱的追随者们也记忆犹新。他们认为,巨人是中国软件业的先驱者,其技术甚至过于领先而成了“先烈”。因此,投资网络游戏,算得上是重拾本行。

从外部环境来看,2004年5月盛大网络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展示出的游戏“钱途”让无数业内和想要进入业内的人垂涎,而与此同时,社会对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批评已具声势。此时,上海已经提出网络游戏“民族牌”和“绿色游戏”的概念,强调自主研发和游戏的教育性;而上海健特注册地徐汇区政府也计划在徐家汇以南至上海南站之间形成一个数字娱乐产业带。开发网络游戏,不仅可以实现史玉柱一直以来的“重回IT”心愿,而且可以吻合政府的需求。

在史玉柱将上海健特注册到上海市徐汇区之后,他同徐汇区政府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融洽。上海健特每年超过亿元的税收让区政府对公司非常重视,后来黄金搭档公司注册到浦东,徐汇区还是想方设法说服史玉柱将其改到了徐汇。史玉柱自然也有意识地将政府的需求同自己企业的战略结合起来。|Qī|shu|ωang|实际上,徐汇区之所以对上海健特非常重视,除了它是纳税大户之外,更重要的是生物工程是徐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之一,史玉柱的上海健特虽然做的是保健品,但公司名称和对外宣传都强调“生物科技”,非常吻合徐汇区的产业定位。这一次做网络游戏,史玉柱也打出了一张符合上海市政府和徐汇区政府需求的牌——自主开发教育益智类游戏。

这样的定位当然会赢得政府方面的支持。于是,上海健特注册所在地徐汇软件基地一位负责人将史玉柱的网络游戏公司介绍到徐汇浦原软件园。

网络游戏项目从2004年年中就已经开始操作。具体操盘手,是黄金搭档公司副总经理费拥军。费拥军,本科学历,最早是巨人集团天津公司的普通员工,追随史玉柱多年,被媒体称为史玉柱麾下“四个火枪手”之一。费拥军是史玉柱的股肱之臣,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说,当年史玉柱登珠穆朗玛峰,因为迷路被困,形势危急之时,史玉柱说:“不要紧,老费会来救我们的。”可见费拥军在史玉柱心目中的分量,由费拥军来负责网络游戏这个新项目,也足见史玉柱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

不过,费拥军只是负责网络游戏公司的筹备,并不参与公司的具体运作。他的使命是成立公司,网络游戏公司成立之后,他就撤出来了。这家2004年11月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名为“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出现在工商登记资料上的发起人是三名自然人张旅、顾素莲和徐峻。上海健特的程晨和陈恺,在公司里担任的职位是董事。

从2004年中筹建网络游戏公司之后将近一年时间里,征途网络一直在秘密状态下筹备、成立、开发、测试,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这家公司的存在,也几乎没有人知道史玉柱投资了一个网络游戏项目。一直到2005年4月,上海一家财经媒体才报道史玉柱投资设立了一家名叫征途的网络游戏公司。

这个消息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兴趣,但是没有一家媒体能够挖掘出详细的情况,因为此时的史玉柱和征途网络都三缄其口。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们渐渐淡忘了这回事。

2005年9月,史玉柱的网络游戏《征途》完成开发,进入测试阶段,不过,出现在玩家面前的并不是最初计划的教育益智游戏,而是一款2D角色扮演游戏。

第30节:投资家史玉柱(5)

《征途》的主要故事讲的是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游戏中加入了以国家为阵营的设计,在建立人物的时候可以进行选择,这些国家分别是:齐国,燕国,宋国,魏国。为了加强游戏的“黏度”,《征途》中为人与人的互动添加了很多元素,玩家和玩家之间有友好度的设定。但总体来说,这个游戏仍然是典型的角色扮演游戏,同盛大网络的游戏《传奇》没有区别。

随着游戏测试,史玉柱也高调“浮出水面”,在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的时候讲解自己为什么选择网络游戏作为新的投资项目。

按照史玉柱的说法,由于他自己的习惯是凌晨入睡,然后从午后开始工作。“而在脑白金走上正轨以后,不能要求所有的干部,都跟我一样的作息时间,所以从12点到天亮这段时间,我基本是没事干,也就是从这段时间起,我开始打网游。”

开始时史玉柱只有30多级,为了能快速升级,他就看这个区里谁级别最高,发现他是70多级的玩家,是温州网吧的一个老板。这个温州老板是以在网吧里白玩为条件,找三个人为他24小时练下的账号,于是史玉柱花了三千块钱把这个账号买下来。之后,为了提高级别,史玉柱又几次花钱从其他玩家那里买装备。

史玉柱由此接触到了网络游戏代练和装备交易市场。他认为,由盛大开创的网游按时间点卡收费在营销上并不是一个最佳的办法,因为无论玩家有钱没钱,在游戏上的消费都是一样的。史玉柱分析,中国的网络游戏玩家有两类,一类是有时间投入练级的游戏爱好者,另一类是没有时间,但是有消费能力的人,比如爱好游戏的白领。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两种具有互补性的需求中寻找商业机会。

基于上述判断,史玉柱认为网络游戏市场份额最大的蛋糕并不在游戏运营,每年游戏开发运营公司收入不过30多亿元,而卖外挂、代练收入就有50~60亿元,装备买卖市场就有90~100亿元的规模,他希望在后两部分市场掘金。

为了避开社会对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批评,史玉柱还别出心裁地将解决农民工就业同他的网络游戏模式联系起来。“我们研究后发现,中国网游用户的金字塔其实更大,有70%的玩家是在小城市和农村,我曾经直接进到网吧里和玩家聊天,有个玩家是安徽利兴县什么乡的农民,告诉我,他们那闲时间几十个农民在网吧里打游戏是常事。调查数字说,有的省农民一年60%的时间处于失业状态,现在通常的乡镇都有网吧,对这些有大把时间的玩家来说,‘代练’甚至可以成为他们很好的打工收入。”

史玉柱宣称,自己为征途网络准备了两亿美元的资金,征途的目标,就是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蓝图归蓝图,网络游戏市场的现实对于史玉柱来说,既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

在2005年,网络游戏市场已经不是盛大靠一款《传奇》打天下的时候了。2005年反响最大的游戏当数《魔兽世界》,这是九城公司代理美国著名游戏开发商暴雪公司的产品。在国内游戏市场上,占据最大份额的仍然是国外游戏,国产游戏仅占27%。国产游戏中市场占有率居于前三位的是《梦幻西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