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秘书前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市长秘书前传-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庆斋是全国著名的书法家,想讨他的墨宝的人不计其数,但是陈庆斋是个谦逊的人,别看已经年过古稀,但一幅仙风道骨的气质,他淡然一笑说:“哪里,哪里,让首长见笑了,里面请。”

众人随陈庆斋走进陈列室。一进陈列室,大家都唏嘘不已。陈列室陈列着许多宝贝,中间有一条长方形紫檀条案,陈院长让工作人员一件一件地展示给大家。

“我们这里藏的宝贝无一不是国宝,一般是不对外展示的,今天张市长有贵客,我们就破一次例,”陈庆斋捋着胸前的白胡子说,“大家看,这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御用宝剑和御用腰刀。张市长,不妨拔出宝剑看一看。”

张国昌恭维地说:“宝剑配英雄,王叔,还是您来试试。”

王老定了定神,非常庄严地接过宝剑,他凝神用力一拔,寒光一闪,煞气逼人,王老赶紧将剑插回剑销。他赞不绝口地说:“果然是国宝啊!”

陈庆斋自豪地说:“我这里陈列的件件是国宝。”说着他示意工作人员展开了一幅画。

“首长请看,”陈庆斋用手示意道,“这是郎世宁的传世之作《竹荫西灵图》,工笔画,狗身上的每根毛都清晰可见。整幅画栩栩如生。”

老两口异口同声地赞叹道:“这可真是难得一见啊!”看到画上的那条细狗,我一下子想起了陈东海动用非常手段搞到的那张林啸天的虎,心想,如果郎世宁在世,王老说不定会当着张国昌说喜欢郎世宁画的狗,好在郎世宁是宫廷画家,深得康、雍、乾的赏识,王老毕竟身处京城,若搞到郎世宁的画,大概用不着张国昌费神了,不过张国昌若能巴结上郎世宁当然比巴结王老更借力,果真如此,说不定我现在正在为迎接郎世宁跑龙套呢。

我正想着,工作人员又展示出一件新玩意,陈庆斋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介绍道:“你们看,这个是雍正款清花红龙大盘。这个大盘四周的四条龙在动,若隐若现,中间一条龙尊贵威严。”

王老似乎感到这屋子里的国宝犹如太阳,自己看了只能烤得火烧火燎,还是讨一幅陈庆斋的字犹如篝火,来得更温暖。于是王老感慨地说:“陈院长,今天可是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呀。国昌,能不能向庆斋先生请一份墨宝以作纪念哪?”

张国昌大包大揽地说:“没问题,其实陈老的字也是国宝啊!”

陈庆斋谦逊地笑道:“张市长过誉了,既然首长不嫌弃老朽的拙作,我就献丑了。”

这是,工作人员取来文房四宝。陈院长饱蘸墨汁提笔问:“首长喜欢哪几个字啊?”

王老沉思片刻,望了望张国昌,我觉得王老的眼神中有考一考张国昌的意思,张国昌却将球踢给了我:“雷默,你脑子快,你看写哪几个字好?”

我猛然想起昨晚王老送给张国昌的《挺经》,不假思索地说:“不妨写‘内圣天怀’吧。”

王老大加赞赏地说:“曾国藩以大乘‘内圣’法行世,又有‘坦坦荡荡,随逆境亦敞天怀’的联子,看来,小雷熟知曾国藩,好,陈院长,就写‘内圣天怀’四个字。”

陈庆斋挥毫泼墨,字体法度严谨,圆浑高雅,似从腑中流出,竟有怀素遗风。

68。玉佛

晚饭后,张国昌提出陪王老、廖姨看看东州的夜景,大有展示一下政绩的味道,王老知道张国昌主管城市建设,欣然应允。仍然是丁仁杰开车前面引路,奥迪和林肯紧随其后,径直开往市府广场。广场上休闲散步的人熙熙攘攘,六万平方米的大广场,华灯璀璨,灯火辉煌,凤凰翼在彩灯的映照下,格外金光灿烂。

张国昌和孟丽华陪老两口和舒曼溜溜哒哒来到了凤凰翼前,舒曼怕有人认出自己,戴着一个大大的茶色眼镜,王老望着凤凰翼感叹道:“东州市确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啊!”

舒曼借机称赞道:“王叔、廖姨,我们都是东州人,看一看东州的城市变化和市容市貌,就知道国昌大哥没少熬心血啊!”

“年轻人嘛,”王老首肯地说,“就要干出点业绩来。”

渐渐地许多散步的市民认出了张国昌,人越围越多。人群中有人喊:“张市长,您辛苦了!这几年您抓城市建设很有成效,我们老百姓很满意。”

紧接着又有人说:“张市长,能跟你握握手吗?”许多人的手伸了过来,张国昌真诚地握着。

我看人越围越多,就对低声对张国昌:“张市长,走吧,人又多又杂,别出意外。”

张国昌心领神会地说:“王叔、廖姨,不好意思,我们还是离开这儿吧。”

我和丁仁杰赶紧前面开道,好不容易才从人群中走出来。

“老王啊,”廖老颇有感触地说,“小张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太好了,真是年轻有为啊!”

两位老人一边走一边交口称赞张国昌,我听着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滋味,因为我知道最先喊张市长辛苦的人是丁仁杰安排的,那个人我认识,是市建委的一般干部,看来张国昌是有意让老两口来听赞歌的。

果然老两口听得很高兴,情不自禁地为张国昌这位年轻有为的常务副市长感到欣慰。

离开市府广场后,众人又上了车,在车上,张国昌温文尔雅地说:“王叔、廖姨,你们来一趟不容易,明天我安排你们去昌山玉佛寺上上香,那座玉佛可是由一座玉石王雕琢而成,香火旺得很,也灵验得很啊!”

王老感兴趣地说:“我听说过,据说,玉佛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晨钟暮鼓,佛光普照,吸引了大批善男信女,海内外游客啊!”

张国昌一边点头一边恭维地说:“对对对,王叔有佛像,一定是有佛缘的。”

王老呵呵笑道:“国昌,你安排吧。”

王老到东州的消息第二天上午肖继文就知道了,他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因此,他迫不及待地来到李国藩的办公室,李国藩正在批阅文件,见肖继文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笔,笑着问:“继文,最近有一套好书,不知道你看没看?”

“该不会是二月河写的《雍正王朝》吧?”肖继文一边说一边将手里的塑料袋放到李国藩面前,“你看这是什么?”

李国藩掏出塑料袋里的东西竟然是一套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VCD。李国藩惊讶地问:“继文,中央电视台才预报要播,市面上还没有呢,你从哪儿搞到的?”

肖继文诡谲地一笑说:“我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朋友弄到的。这可是一部探究官场的好作品啊!”

“继文啊,你老兄的心可真细呀,”李国藩爱不释手地说,“建祥给我弄了一套书,我正愁没时间看呢,还是VCD好。”

“国藩,”肖继文不失时机地说,“昨天下午张国昌两口子到机场接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可不是一般人啊!”

李国藩顿时警觉起来,他脸一沉问:“什么人?”

肖继文压低声音说:“是北京的王老和老伴。”

李国藩暗吃一惊,他思忖着问:“张国昌什么时候与王老搭上关系的?”

肖继文冷冷一笑说:“听说是通过大歌星舒曼。”

李国藩目光像刀子一样扫了肖继文一眼问:“这个张国昌想干什么?”

肖继文不怀好意地提示道:“国藩,常言说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次日清晨,我们驱车前往昌山市玉佛寺,昌山市毗邻东州,上高速公路不过一个半小时,就进入了昌山市市区。

玉佛寺是一座集宫殿、庙宇、园林建筑风格于一体的仿古建筑群。众人信步走进山门,过天王殿、吉祥桥、舍利堂,经玉带桥、钟鼓楼,再穿过长廊,经幔,绕过无字碑,眼前便是玉香炉,上过香后,张国昌和孟丽华陪着老两口和舒曼虔诚地走进玉佛阁。

眼前这座由一整块玉石雕琢而成的大佛,有三层楼高,虽然硕大无比,但却栩栩如生,释迦牟尼佛头上的金冠恰逢一块黄|色的玉石,辉煌无比,倍增神韵,正所谓“是佛自有天成”。佛祖的脸部正好雕在了一块洁净无暇的深绿色玉块上,佛面灵光四射,真可谓佛面天成,集玉石的山川灵气和佛家的宏大深远于一身,佛身从左到右倾斜着的两道天然印痕又恰似佛祖所披的袈裟,在玉佛左胸前,一只山羊头像更是神奇,山羊依偎在佛祖怀中,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民间传说中曾把青阳、红阳和白阳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三阳开泰”寓意大地回春、万象更新。

拜佛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我像一个旁观者一样揣摩着每一个拜佛者的心态,我发现老两口虽然是高级领导,看的出也是见佛就拜的人,拜佛时嘴里还念念有词,张国昌两口子更是虔诚,好像与佛有说不完的话似的,跪下就不愿意起来。我与张国昌朝夕相处,我知道他心中是无佛的,那么为什么他见佛就拜呢?我仰面端详玉佛,恍惚间发现佛面像玉玺一样闪着金光,这才猛然醒悟,原来许多人表面上拜的是佛,实际上拜的是权,这些人不信佛,信权,不崇拜佛,但崇拜权,因此误把佛堂当庙堂,庙堂之上只有宝座,哪儿来佛祖?因此,范仲淹才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之说,庙堂之高有多高?从古到今老百姓都盼着庙堂之上有青天,当然是天有多高,庙堂就有多高,那么支撑庙堂的是什么?当然是权杖,在中国人心里,权杖早就化作祥龙,成为民族的图腾。

拜完佛许了愿,丁仁杰引领大家走进玉佛寺专门卖小玉佛的商店,店内各种玉石制品琳琅满目,熠熠生辉。店中央挂着一幅红底金字的百寿图,两侧是名家书写的“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紫檀方桌上供奉着一尊用玉石雕琢的集深绿、浅绿、绿、黄白、黑、蓝为一体的玉佛,色彩斑斓、色泽明丽,王老站在这尊玉佛前就走不动了,他左一张相右一张相地照,一边照一边夸赞道:“国昌啊,这尊大肚弥勒佛雕得太好了,栩栩如生,这才叫大肚能容啊!”

舒曼讨好地说:“王叔,您老要是真喜欢,就让国昌大哥替您请回去不就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