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仕途-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数百人。问题是政府办干部只三百来人,会议室大,若里面人太少,气氛上不去,影响领导情绪,演讲效果肯定会打折扣。大家就建议,是否考虑把活动放到中型会议室去。可中型会议室只能坐一百多人,场面不够,电视台还要来录像,镜头恐怕看不得。最后大家一致认为,领导演讲还是放在大会议室里进行,反正政府办下面还有些所属单位,到时都组织上来。

按计划,一天进行一场说廉演讲,一场安排一位领导。两到三天一场,三四个星期可将市长们的说廉演讲搞完。甫迪声是政府老一,就由他打头阵,第一个上台说廉。不想甫迪声这段工作日程非常紧,腾不出整块时间,只得挪到最后,改由栾喜民打头阵。栾喜民是常务副市长,带头说廉也很适合。

甫迪声有这个意思,栾喜民没话说,意气风发地做了说廉演讲,开了个好头。演讲自然非常精彩,听众也不少,除政府办本身三百多号人之外,政府办下属部门的人都到了位。桃林电视台来人录了像,当晚就在电视里播放出来,场面还算气派。栾喜民也比较满意,第二天上班时脸上笑客生动无比,还拍过乔不群的肩膀,说他不错。什么不错,栾喜民没明言,乔不群自然也明白。

可接下来一位副市长的说廉演讲,效果却差了些。主要是政府办下属单位来的人少了不少,会议室里空的位置太多。乔不群马上召集百廉活动工作人员研究对策。研究来研究去,决定把政府办干部职工家属都叫来参加。又不是看免费美国大片,家属怎么叫得来?这也好解决,来一个签一个名,再给点好处。家属们也许不喜欢说廉演讲,却不见得不喜欢好处。问题是给什么好处为妥。有说干脆按劳动补助标准给现钱的,可给钱不好做账,传出去也难听,还说政府以百廉活动为借口滥发补助。有说给钢笔和笔记本的,马上有人反对,已经什么时代,这样的玩意儿还哄得了谁?还有说给毛巾和香皂的,持反对意见的人更多,说桃林的风俗,只有死了人送礼送花圈,死者家属才拿毛巾和香皂还礼。最后决定—人给一瓶洗发水,反正人人脑袋上多少都长着头发,谁家里都用得上。又不太贵,批量进货,还可打折,政府办也开支得起,发票写成办公用品就是。

这一招果然有效,第三位副市长上台说廉演讲时,家属们听说有洗发水拿,该来的来了,不该来的也来了,大会议室里坐得满满的。第四位副市长说廉时来的人也不少。轮到第五位副市长,来的家属就没几个了,说洗发水是假冒产品,洗过的头发乱麻一样,铁梳子都梳不开。乔不群开始述不相信,亲自洗过一次头,果然如此。又让入拿着洗发水,请质监局的人检测过,还真是假货。正应了那句话,这年头除假货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追查到商店里,货主供认不讳,说他们本来就是做的特价洗发水,负责后勤的蒋副主任也是冲着这点才找到他们门上,只不过他开的是原价发票而已。事情闹到甫迪声那里,他将蒋副主任找去,狠狠训了半天,勒令他退出非法所得,写出深刻检查,还扬言要撤他的职。当然甫迪声扬言是扬言,并没真撤蒋副主任。能在后勤副主任肥缺上一干多年的人,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领导用习惯了,又哪里舍得?

接下来就是甫迪声的演讲,洗发水已经不起作用,家属不会再上当,又到哪里去找人填会议室呢?有人建议找部队战士,战士们军容整齐,可以将场面弄得威严壮观。乔不群觉得不当,给干部职工说廉,部队战士坐在台下,电视台没法播放。估计甫迪声也不会同意,怕影响不好。那么只好给教育局打声招呼,到学校找几个班的学生来。现在不是提倡廉政建设从娃娃抓起么?这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善事。可想想也不是什么好主意。小学生年龄太小,跟政府办的成|人混在一起,不是那么回事。中学生课程紧张,耽误他们的课业,不忍心也不道德。大学生倒也合适,只是桃林地盘上的几所大学,地方政府管不着,人家不一定买你的账,除非政府领导出面打招呼,那惊动的人又太多。

正在犯难之际,史宇寒给乔不群出主意,可给韩校长说一声,请他帮个忙。这倒可以考虑,只是不知韩校长会不会同意。史宇寒说:“有机会给政府领导捧场,他巴不得呢。”乔不群拨通韩校长的电话,他满口答应,到时一定派五六个班的学生开赴政府。

解决了听众问题,说廉演讲的成功便有了基本保障,乔不群心里也就踏实了。为将甫迪声的说廉演讲会搞得更完美,不出任何漏洞,乔不群还跑到大会议室里,认真检查了会场布置,调试过音响和话筒。连甫迪声的说廉演讲稿也不肯放过,又拿去细细看了一遍,生怕哪句话有毛病,违背百廉精神,或哪个段落不够精彩,影响演讲效果。

其实甫迪声这份说廉演讲稿,乔不群不知研读过多少遍了,自然再找不出任何问题。这是不是太过谨慎了?不过就是一场普通的演讲,实在没必要小题大做。可也不尽然,甫迪声到底是政府老一,他的说廉演讲不比其他副市长,事前谨慎点没有坏处,总比事到临头,万一出什么差错再手忙脚忙补救要好。

乔不群刚看完稿子,王怀信推门进来。见了桌上甫迪声的说廉演讲稿,“乔主任又在学习甫市长的稿子?”乔不群说:“反正没事嘛。”王怀信说:“我也已学习过几遍。”乔不群说:“学出体会来投有?”王怀信说:“体会当然有。为让甫市长的演讲更热烈更出彩,我还有一个小建议,不知乔主任愿意采纳不?”

这不是废话吗,能让领导的演讲更热烈更出彩,这样的建议不采纳,还采纳什么?乔不群说:“你快说,别兜圈子。”王怀信于是从身上掏出一份稿子,递到乔下群面前,说:“甫市长这份说廉演讲稿,昨晚我认真学习了两个多小时,特意在一些关键地方做了记号,觉得可以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采取些措施。”

摊开稿子,只见上面用红笔画了三十多处圈子,也不知王怀信要干什么,乔不群问道:“你是想表示你已经圈阅?”王怀信说:“我哪敢圈阅领导的稿子?我是觉得这些地方确实写得非常精彩,不能轻易放过。”乔不群说:“你还想在这些地方再发挥发挥?”王怀信说:“发挥倒没必要,不过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强化一下效果。”

乔不群已明白王怀信的意思,却还是故意问道:“怎么强化?”王怀信笑笑道:“就在我打了圈的地方,用括号注明可能有掌声的提示,以引起甫市长的注意,演讲到此处时适当放慢语速,略作停顿,等同志们鼓过掌后,再继续往下演讲。”

亏得王怀信想出这样的点子。当然也要他有这份用心,肯往这上面想。比如乔不群自己,老想着如何维持会场秩序,如何让甫迪声的演讲善始善终,却并没想到用这么一招来激发领导演讲情绪,营造现场气氛。乔不群说:“那不是还得安排一个机灵点的掌托,拿着同样标了提示的稿子,配合甫市长的演讲带头鼓掌?”王怀信说:“说是掌托也错不到哪里去,我们这些领导身边的人,谁没做过掌托或别的什么托?咱们私下里,不是经常相互鼓励说:领导上山我先闯,领导下河我先蹚,领导坐车我挂挡,领导讲话我鼓掌,领导加班我站岗,领导放屁算我响。”

乔不群骂道:“你这不是给领导脸上抹黑吗?我告你攻击领导人身罪。”

玩笑是玩笑,王怀信这个办法还确实可行,乔不群当场指定他亲自做掌托。王怀信说:“掌托太难听了,还是叫掌导吧,也就是掌声导演的意思。”乔不群说:“听你的,掌导就掌导。”王怀信说:“恐怕还得再物色一个掌导,万一我不小心走了神,该鼓掌时忘了鼓掌,还有人及时顶上来,以免甫市长等不到掌声,不尴不尬。”

这种事知道的人多了,容易落下笑柄,何况其他人也不太可靠,乔不群说:“还再物色谁?只有我本人挺身而出,为咱们的百廉工程贡献聪明才智了。”王怀信说:“乔主任能亲自做掌导,那甫市长的说廉演讲肯定做得更起劲,也更成功。”

嘴上聊着,乔不群已在王怀信圈过的地方注上相关提示,比如此处可能有波涛般热烈的掌声,此处可能有雷鸣般激动的掌声,或此处的掌声可能交响乐般经久不息。当然这是内部特稿,只能限印三份,一份给甫迪声本人,另两份乔不群和王怀信两位掌导自己留着。

甫迪声的说廉演讲会如期召开。韩校长亲自带着商贸学校六个班五百余人早早赶了过来,加上政府办自己的干部职工,大会议室被塞得满满当当的。桃林几大电视台和报社记者也提前进入记者席,做好现场录像和采访准备。演讲会由常务副市长栾喜民主持,其他副市长也到了会,只不过都坐在台下前排,不再上台。

乔不群和王怀信坐在几位副市长后面的位置上,手捧甫迪声的说廉演讲稿,时刻准备履行掌导职责。副市长们经常要开会的,掌鼓得多,已鼓习惯,自舍自觉不自觉配合掌导鼓掌,从而带动整个会场的掌声。

至于天天都得讲话做报告发指示的甫迪声更不用说,演讲起来声情并茂,慷慨激昂,极富感染力。基本以原稿为演讲主线,只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发挥,加些例证什么的。根据稿子上的提示,讲到可能出现掌声的地方,甫迪声的语速就慢起来,语调就深情起来,表情就丰富起来。下面的乔不群和王怀信便不失时机,扬起巴掌就拍,前面的副市长们随即跟进,加上周围的秘书长们和办主任们一齐响应,其余千余双巴掌哪里还控制得住?于是掌声喧天,真如波涛般热烈,或雷鸣般激动,或交响乐般经久不息。

很快乔不群和王怀信便发现,每次即将出现掌声时,甫迪声的大手就会往上一抬,做出不同的非常有号召力的动作。可能有波涛般热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