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侯陨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温侯陨殇-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哪怕没柴烧的真理,立刻主动站出来吆喝着支持迁都计划。

朝堂要有的可不仅仅是皇帝和太师,还要有大臣,尤其是像自己这样的三朝元老才像个样子,所以大臣们还是有点作用的,好歹充当个脸面,董卓不至于赶尽杀绝,一条活路也不给,所以让大臣们收拾细软,带上家人一起去长安的几率还是挺大的。当然了,出自“四世三公”袁家的大臣们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你家人在外边带着联军进攻汜水关,袭取洛阳,还想有亲戚在朝堂上当耳目,真当太师大人是蠢蛋啊,杀掉,一个不留。胖子对敌人向来就是如秋风扫落叶般的冷酷,深明斩草要除根的道理。上次派兵灭了袁家满门,这回连袁家的亲戚也一锅端了,免留后患。

话说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好说的,赶紧的,回去收拾细软,雇辆牛车,带上老婆孩子准备往西去吧,西游记嘛。

当然董太师可不是要仅仅把皇帝、大臣、**搬走,还包括所有的商贾、富户也要随军迁往长安。甚至考虑到人们对祖宗的依赖感,派军队乔装打扮之后在洛阳近郊大肆偷坟掘墓,搜刮值钱的随葬品,方便大家连祖宗的骨殖一起带走,连祭祀开挖的钱都省了,当然,罪名全部推给了联军派来的间谍,想来袁绍真是悲剧,袁家祖坟当然未能幸免,最后盗窃袁家祖坟的罪名还得袁绍抗,做后辈做到这份上,以后死了实在无颜面下去跟祖宗碰面。于是听闻这悲惨休息之后,袁绍袁术兄弟既听闻全家被杀之后再一次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节哀,节哀”,营帐里其他诸侯嘴上说,刘皇叔和曹阿瞒甚至都挤出了几滴眼泪,可事实上大家心底想着确是“活该,活该”,尤其孙坚,心里那个甜,终于找回平衡了。

家没安在洛阳城,真是一种幸福啊,大多数人都这么想,当然这么想的肯定不包括倒霉的袁氏兄弟,早知道早点把老太爷送回河北老家了,真是后悔莫及啊,可惜啊,老太爷的在世时累积的人脉很多用不上了,这都该赖谁呢,当然袁氏兄弟悲愤之余,喊得口号是要将董卓、吕布碎尸万段,群雄纷纷附和,甚至有几个直言鼓励袁家兄弟应化悲痛为力量,以身作则带大军攻上汜水关头,斩杀吕布为家族报仇,这么说就有些露骨了,袁家兄弟不是蠢人,愣一下就回过神来,这帮畜生是鼓动自己去吕布那里送死,真是狼子野心,太阴险了。看袁氏兄弟幡然醒悟,绝口不提带兵强攻汜水关之事,不少人都心底暗叫可惜,遗憾袁氏兄弟没被仇恨迷失了心智,去干点以卵击石的蠢事。

其实如果袁氏兄弟真的率领全军攻打汜水关,拿下应该也是很快的事,一千精锐加个吕布能抵挡多久,哦,还有辛辛苦苦维系着式神,累的够呛的陈宫大军师,吕布努把力估摸可以在众多高手的围攻下负重伤脱逃,那一千精锐和陈宫可是必死无疑。陈宫这回为了保存实力可是拼了老命了,置身险地还愣是打肿脸充胖子,继续保持一贯潇洒飘逸的修道之士风范。若是诸葛孔明在旁,必定讥讽挖苦陈宫抬不起头来,当然,一些年后,孔明有样学样,唱了一出空城计,唬得司马道兄也望风而逃,看来喜欢赌博是乱世中这些入世的修道之人的天性,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道友斗法乐在其中,莫过如此。

当然了,值得庆贺的是,联军中没有道门绝顶高手,不然陈宫悲剧掉的可能性很大。以一千应对数十万联军,而且天下高手尽汇于此,这是玩火,要不是操纵式神比之普通障眼法强出不知道多少倍,蒙蔽了联军众多高手,那可就是凄惨收场了。

这么看来,曹操没把郭嘉带来汜水关实在是太可惜了,当然了,这次汜水关的秘密,永远被蒙在鼓里的曹操自然想不到这点然后再去后悔莫急了。倒是李儒不久之后得知陈宫用的这种方法保全了吕布军主力,恨得一个牙痒,恨不得直接跑到吕布军里把陈宫揪出来干掉,即使是修道之人,投身了乱世,也会变得心境很可怕啊,更何况这些人年少时投身道门时根本不是一心向道,不过是为了学习玄功、谋略,为了将来而规划的一步棋而已,李儒如此,陈宫如此,郭嘉、司马懿如此,卧龙凤雏亦然如此,周瑜、陆逊亦不例外,道门辈有人才出,更领风骚十数年。

当然也是道门出身的貂蝉就与他们有别多了,清逸脱俗的貂蝉,似乎丝毫不愿搅入这些世俗的争斗,可是那乱世的洪流,依然将她吞噬,逃不脱这样的命运。

自由修持之人应以清静为本,离情割爱,舍妄归真,究明心地,修养性天,可是道门出身的这些能人在乱世的洪流中又究竟做了什么,以之所学大动干戈,夺人性命,甚至丝毫不顾同门之谊,是不是很悲哀,难道就该是这样的吗,“至虚极,守静笃〃,被遗忘在尘封的角落。

董卓搬得比较彻底,洛阳城甚至连平民百姓只要有条件的也被要求随军前往长安,大撤退,不对,迁都大业被完美地实施,简单的说,除了搬不走的城墙,其他能搬走的都尽量带走,没人人口,财货,洛阳城也就不是天下坚城洛阳城了,只算得上是一个破落的废弃城市而已。第一批上路的自然是皇帝和王公大臣,然后是商贾富户,再然后是军队和有条件的平民,不知道梦想这杀进洛阳城大肆抢劫一翻的联军等真的进入了洛阳城该作何感想,因为有人走到了他们前面,不愿去长安而留下的平头百姓被董卓被军队假扮强盗狠狠地先抢掠了一番,换了以前董卓肯定不会这么干,可是现在已经打算放弃掉的洛阳城自然不能再客气了。

一般来说不情愿的搬迁总是违背人心的,尤其还没有房屋补助,车马费,可是刀枪都架到脖子了,不搬也得搬,尤其李儒派人放的无数谣言,让无数平头百姓对关外的联军畏如恶魔,听说他们天天都要烧杀抢掠一番,老板姓没了平安日子那还有什么指望,得,跟着西凉兵走吧,望长安,西去长安。

强制搬迁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势头越演越烈,西凉军队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集体智慧,先是自发的各个将领开始带士兵满洛阳抓壮丁,再然后是美貌年轻姑娘,再然后,再然后当然是一团乱麻了,谁不想趁乱发笔横财,当大兵就这么点人生乐趣了,发的饷虽然不错可是不如抢劫来得快,于是整的洛阳城到处妻离子散,悲欢离合,家破人亡,当然西凉兵干这种事情比较有职业道德,无一例外不穿西凉军的军服,要么就是一身敬业的黑衣,要么就是下点本钱穿着关外联军的服饰

这样的情况下,成了难民的不少洛阳群众也纷纷踏上了前往长安的漫漫长路,开玩笑,多呆一天就是多一分危险,还是识时务的跟着走得好,当然了,董胖子在这一点就显得比较有职业道德,下命令军队在分批撤往长安的路途上要保护沿途跟随民众的安全,并且每隔段距离就开设粥棚接济民众,忽悠民众去长安的的炙热心理表现的路人皆知,这点颇有日后从新野跑路的刘皇叔风范,当然胖子没有悲剧到连夫人们都陷进去,儿子也没丢在乱军中,从这点上来看,刘皇叔实在跟胖子没得比,一样的战略大转移,差距咋就这么大,刘皇叔在事业的上升期混得实在惨不忍睹。

要是搬迁也就完了,李儒算是把坑人的伎俩用到家了,在洛阳城各处战略要点里边堆了不少木柴,并且淋上了火油,潜伏好带火种的高手,打算到时候好好招待一些入城的联军,估摸要是李儒当年还在道门修道的时候专研一下炼丹,发明点火药什么的出来,那就让联军更加是吃不了兜着走了,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一件事。

至于皇宫里,李儒同志不负自己多年所学,机关暗器更是不计工程成本的布置,务必要让最先进入皇宫的联军部队足足地喝上一壶。

不难想象,联军进入洛阳城之后会是什么光景,修罗地狱吧,也许。

当然,董太师是记不起来要提前通知吕布部队撤退的,胖子的闹到选择性地遗忘了吕布也是自己麾下猛将的事实,为了个女人,胖子突然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舍弃,哪怕是这难得的勇猛义子。

事实上李儒可不是这么想的,自己的老板一时间脑子发昏,胖子忘了提醒吕布,李儒不会,李儒现在心有所忌的是陈宫而非吕布,只要陈宫死了,什么都好讲,路人曾经跟董胖子说过,“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太师请自三思。”

可惜满脑子貂蝉倩影的胖子怎么会听得进,李儒没有办法,只好暗地里帮胖子维系跟吕布脆弱的父子关系,经常打着太师的旗号对吕布嘘寒问暖,李儒是真正的聪明人,董卓得了吕布,不仅仅是如虎添翼,简直就是大半个天下落进了口袋,断此臂膀,实在不智。李儒有着这样的自信,董太师武有吕布,文有李儒,荡平天下指日可待,偏偏陈宫不识相,也来这边混饭吃,要跟自己抢饭碗,实在可恶,陈宫小儿竟然妄图靠着吕布往上爬,实在不把自己这个前辈放在眼里,在李儒看来,就算陈宫有心出仕,也应该来投靠自己这个前辈,现如今居然完全藐视自己的存在,必须得给他点苦头尝尝;让他知道,对前辈的尊敬是最起码的,小样的,到了洛阳,码头都不肯拜一下,太狂妄了,你看人家贾诩,一样也是才华横溢的年轻一辈,想出山还不是给李儒老前辈写信投石问路,然后前来投靠,这才算是后辈应尽的礼仪嘛。

李儒还是心存幻想,认为董卓和吕布的关系还有弥补的可能,所以董卓说要让布死在汜水关,李儒虽然表面没有出声反对,心底却是极不认同,修了多年道德李儒自然对人性有着深刻的认识,认定董胖子现在想置吕布于死地不过是爱情的烈焰烧坏了脑子,终究有清醒的一天,若是真的把吕布害了或者逼到了对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