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史可法为什么软蛋到一至如厮的程度?

因为他是个君子。

君子生来就是让小人欺负的。

(10)史可法的内心独白

史可法也并非孤身一人,在南明这个小朝廷上,他还是有着一大票朋友的,如右都御史张慎言,礼部尚书吕大器,户部尚书高泓图等,如果史可法与这几个正派的人站在一起,南明的局势,未必就会糟到不可收拾的程度。

可是史可法却一旦遇到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就找借口躲起来。而且史可法找的借口还非常可笑,当皇帝竞选大会开始的时候,史可法却跑到江边,去祭祀祟祯。到了讨论阁部人选的时候,他又跑了去祭祀皇陵。

总之,每逢大事,史可法必然要以祭祀为名回避,结果让副处级调研员马士英代表了兵部,甚至操刀子追杀张慎言,而史可法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是决计不肯说一句话的,他眼睁睁的看着马士英因为闹得太凶,终于跟他平级了。而后张慎言被马士英操刀子赶走,接着又是高泓图被赶走,然后是吕大器被赶走,史可法仍然是能躲就躲,能藏就藏,终于等到朝廷上就剩下他老兄一个人。

于是史可法也被赶走了。

如果史可法内心有独白的话,那一定是这个样子的:

当张慎言被马士英赶走的时候,我不敢说话。

当高泓图被马士英赶走的时候,我不敢说话。

当吕大器被马士英赶走的时候,我还是不敢说话。

现在马士英又来赶我走,已经没有人替我说话了。

最了解史可法这种怪性格的人,当推翻天鹞子高杰。

哪个翻天鹞子高杰?

就是那个拐走了李自成的老婆邢氏,率军逃离了流寇队伍的高杰。这些年来高杰与邢氏两人恩恩爱爱,边战斗边生产,已经产下了一大堆孩子。

现在的高杰,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少年诱拐犯了,大浪淘沙,烟雨朦朦,这时候的高杰,已经成为了南明政府所倚重的四镇之一了。

哪四镇?

头一镇,是刘泽清镇,就是那个曾和吴三桂合作狂砍清将阿巴泰,受到祟祯皇帝亲切接见,后来当李自成打来的时候,祟祯命他急急往援,他却声称自己“腿脚不便”,拒绝出兵,而是跑到了江北来了。

第二镇,就是翻天鹞子高杰了。

第三镇,是总兵官刘良佐。

第四镇,是靖南伯黄得功。

却说福王以太平天子登基,就四处狂搜幼女,以供幸御,而四镇大军,则直扑扬州,都想抢占扬州这个花花世界制高点。

最先赶到的,就是翻天鹞子高杰,他和老婆邢氏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路上狂杀而至,众百姓何曾见识过如此狠人?直被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扬州百姓被这只杀人魔吓坏了,不敢开城,登上城楼据守,不允许高杰入城。

高杰很伤心,曰:乡亲们呐,我是来保护你们的啊,你们怎么可以不让老子保护呢……给老子杀,杀杀杀!

南明军队,开始攻打扬州。城下箭矢如流星,城上的老百姓就往下砸石头,眨眼工夫,就足足的打了两个月。

这时候史可法来了。

听说史可法来,高杰吓了一跳,急忙命人连夜挖了一百多个大深坑,把这些日子杀的老百姓都扔进去,埋起来,然后布下伏兵,壮起胆子来见史可法,见面的时候吓得全身颤抖,汗流浃背。浃了半天的背,高杰突然发现,原来这史可法,是一个善良老实的君子。

君子好。

君子可欺之以方。

难怪这位国防部长见事就躲,原来他是太好欺负了。于是高杰回来,先下令部下将史可法团团围起来,把史可法的贴身亲随统统调走去攻打扬州,再用自己的亲兵近距离监视史可法,凡属史可法的书信,高杰看过之后,才可以考虑是不是有必要让史可法看一看。

于是史可法就在高杰的监管之下,每天趴在桌子上,上奏章替高杰表功,并将高杰的地盘划到另一个比较肥的地盘:瓜州。

可是瓜州的百姓何辜,要被史可法当礼物送给高杰蹂躏?

史可法才不管那么多,现在他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扬州,开始办公。

办公第一件事,就是替四镇要求粮草兵饷。

可是国防部长的要求,立即被副处级调研员马士英驳回了:

不准。

史可法就不敢吭声了。

(11)大清国是活雷锋

在扬州,国防部长史可法上书,曰:当前形势的首要任务,是剿灭李自成流寇,这个工作的重心,决不容动摇——目前最急者,无逾于办寇矣。

史可法又指出:大清国是咱们的友好邻邦,帮助我们消灭贼寇,这是多么感动人心的义举啊,大清国是活雷锋,就是喜欢做好人好事,我们一定要珍惜两国人民的友谊,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携手奔向美好的明天——但清既能杀贼,即是为我复仇,予以义名,因其顺势,先国仇之大而特宥其前辜,借兵力之强而尽歼其丑类,亦今日不得不然之着数也。

在南京,春风得意的马士英在驳回史可法请示粮饷的提案后,带着一位老兄匆忙入宫。宫里到处都是杀猪一样的女孩子惨嗥之声,福王朱由崧变态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最喜欢虐待几岁的小女孩,正虐待着,马士英敲门,朱由崧大声道:稍等一会儿,等一会就虐待你……马士英推开门,陛下,我给你介绍一个人。

谁啊?福王问道。

马士英道:这位兄弟,名叫马绍愉,他曾和张若麒一起赴松锦大战的前线督战,强迫洪承畴急行军,轻易的搞死了老洪,后来受到朝廷口头批评,又被派去和多尔衮和谈,这一次老马归队,陛下,要不要给他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呢?

啥任务呢?福王问。

就派老马带一个和平代表团,去北京城找多尔衮,进行和平谈判,如何?

这个主意好,福王眉开眼笑:快去办吧,以后再来的时候记住敲门。不敲门就忽喇一声进来,会把朕吓成变态的。

听福王这么说话,他还以为自己不够变态呢。

于是马士英立即组建和平代表团。

代表团由三名成员组成:

代表团团长,左懋第,

代表团副团长,陈洪范,马绍愉。

这个代表团带去的,是南明人民的和平意愿,他们将与多尔衮进行如下事宜的交谈:

第一条:割山海关以外的地皮给大清,南明每年再给大清十万钱。

第二条:大清的顺治,取消皇帝的称号,你一个原始人,称什么皇帝呢,会让人笑话的,以后顺治就改称大汗。

临行之前,大家再推敲了推敲这几条,怎么推敲怎么觉得合理,这真是给足了大清天大的面子,估计多尔衮看了这两条款,一定会激动的哭起来。

多尔衮还真的哭了。

气哭的。

虽然哭了,可是多尔衮还是没有拒绝和谈,人家非要来,你拦也拦不住,就让他们来好了。

代表团摇摇摆摆,来到了北京城,刚一进城,就见一人猛扑过来,抱住代表团成员,死活就不肯撒手了:亲人们呐,你们终于来了,我想死你们了。

代表团费尽了牛力,才将这个热情的人用力推开:咦,你看起来好面熟啊,哇,你不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吗?

骆养性激动的道:就是我啊,你们还能认出我来,我真是太高兴了。

代表团诧异的问:老骆,你怎么梳起了大辨子?

这个……骆养性吱唔道:我现在是大清国天津提督了。

这时候旁边突然有人说话:错了,老骆,你不是天津提督。

怎么了?骆养性很惊讶:我明明已经被摄政王多尔衮封为天津提督的吗。

你已经被撤职了。对方告诉老骆:现在你是一个平民,政治面貌就一不了解真相的群众,以后注意不要乱说话。

这么快就撤职了?骆养性说不出的惊讶:我犯了什么错误了?

你未待许可,擅自接待南朝代表团,而且表现得过于热情,有失我大清国国格与尊严,所以撤消你一切职务,以儆效尤。

骆养性被撤职,降清的北京官员立即将门关得死死,任代表团狠踢猛踹,坚决不给你开门。

代表团在北京城里溜挞过来,转悠过去,也没个人接见,好生没趣,只好打道回府,已经走到了沧州地头,突然有四十名清兵骑兵追了上来:喂,你们仨,哪个是陈洪范?

陈洪范高兴的举手:就是我。

是这样,清兵告诉陈洪范:我们家摄政王,已经收到了你的密信,同意你提出来的扣留左懋第和马绍愉的强烈请求,并派你一个人去江南,说服江南人民接受大清国的领导,你快走吧,这两个人我们带回去了。

别的呀,老陈你这个两面派,怎么跟自家兄弟来这一手啊……左懋第和马绍愉无限悲愤,大吵大闹,可说什么也没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陈洪范一个人返回江南,而他们两人,则被清兵请去了战俘营喝茶。

老左悲愤交加,死在战俘营里。而马绍愉却剃了辨子,又和张若麒成老搭档了。

(12)做人要低调

南明和谈代表团团刚刚离开,就有传令兵飞奔来报告:报告,不好了,大顺一万骑兵,两万步兵,悍然进攻我河南的怀庆与卫辉两城,怀庆总兵官金玉和出战,不幸牺牲在战场上,此役包括各级领导22名,士兵1755名战死。

多尔衮一听就火了:你说这个李自成,你现在躲还躲不迭当,居然还敢跑出来闹事,这岂不是自己活腻歪了吗?

多尔衮说的倒是一点也不假,单以当时的情形而论,小小的中国,已经扎堆了仨皇帝,北京城中有一个小顺治,南京城中有一个福王朱由崧,李自成也算一个,称大顺皇帝。三个皇帝凑一堆,无论如何也多了一点,所以这时候李自成应该低调,避免惹人注意才对。

可是李自成也有他自己的难处。

李自成难就难在他当皇帝的时间太短,还不知道这个皇帝应该怎么当。他从北京一路逃回到陕西,就在西安关起门来,过起了皇帝瘾。当皇帝就要治理国政,就要和鸡皮蒜皮的小事打交道,这些事烦死了李自成,于是他说:我们要以法治国,走法制化的道路。

下令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