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道光帝知道皇后是眼见得不行了,便急忙传谕皇后的娘家人及在京的大学士进宫,商议后事。又暗谕曹公公,将曾国藩秘押入宗人府大

牢,不准外漏一点风声。

坤宁宫的宫女们,已按着上头的意思,把皇后的衣服都找出来摆放整齐,只等皇后咽气便给穿上。

道光帝带着几名大学士守在御书房,一边商议皇后身后的事情,一边等坤宁宫的消息。

但皇后却煞是作怪,那口游气飘来飘去就是不咽,挨到半夜,竟然睁开了眼睛,很像是回光返照。守床的人急忙围拢过来,值事太监以

为皇后有话要说,便飞也似地去找皇上。

道光帝到后,见皇后正在两个宫女的伺候下,一口一口地喝糖水。

一块天大的乌云,霎时散去。

第二天,曾国藩依老例到勤政殿面圣谢恩。

谢恩毕,道光帝忽然问:“曾国藩哪,听肃侍卫讲,你在入蜀沿途对看到和想到的事情都有所记录,这话确不确呀?”

曾国藩赶忙答:“回皇上话,微臣确是零零星星记了一些东西,也包括臣的随思随想。”

“难得你这么有心!——明天呈上来吧,朕想看一看。——你下去吧。”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第二部分(3)

没有责备,也没有鼓励,召见就在不冷不热中结束了,前后也只一刻光景。

曾国藩这天回到府邸,除周升外另有五个人向他请安,并呈上两封书信,却原来是座师穆相爷荐的四名轿夫到了,另一名是唐鉴的好友

倭仁荐来的扶轿的二爷,名叫荀四。曾国藩忙让周升先把五位安排在门房安歇,又把升授翰林院侍讲学士的圣谕摆放妥当,然后带着他们几

位跪下谢了一回恩,这才把周升单独叫到内室吩咐道:“周升啊,你就暂时做一做管家吧。一日三餐自然还是由你料理,收进支出都明细清

楚,咱们不能糊涂着过日子。我今日午后在南横街路北赁了一处大些的四合院,轿房就有两个,四十几间屋连成一片,天井也宽敞,待选一

选日子,就搬过去。现在这房子,就续赁给陈公源翰林,他的家小也到了。东翁那里,我已打了招呼。你明天跟我到办事房,我派上几个值

事、行走(这是有定例的,不算破格),你带上他们,到南横街把屋子里外清扫一遍。走时门要锁好,不能让东翁说咱闲话。后儿个,你就

去天桥北叫上几个杂役,该修的修,该补的补。

日子一定,咱们就得搬过去了,可不能拖到老太爷他们来了没地方住!”

此后,轿夫及二爷便称呼周升为周管家。

六日后,曾国藩便移居到南横街路北新赁的房子里,而陈公源则移居前门内碾儿胡同曾国藩的原居处。

长沙会馆这时又为曾国藩推荐了两个厨子,也是湖南人。曾国藩原打算只用一名厨子便可,后见佣金不多,两个人又都很老实厚道,于

是便全部留下,权当一个是厨子一个是杂役,省得父亲及家小到后再雇帮厨。

曾国藩有了单独的书房、轿房、会客房。祭祀堂以及家人的卧房,父亲的书房、卧房、弟弟们的书房、卧房,儿子纪泽的书房等,也一

应俱全。

两个绣有“曾府”字样的大红灯笼也在门眉高高地悬挂起来。

这时的京师曾府,才算有个府的样子。

周升现在既是门房,又是管家,但账还是由曾国藩记,因为周升是字认得少,忘得却多。二爷(为官员扶轿的人习惯称二爷)荀四戏称

周升为“署理管家”,意思是,等实缺一到,他就该卸任了。周升一笑,知道这荀二爷是在开玩笑,也就不往心里去,每天只是张罗来张罗

去,尽心尽力地干东忙西。每逢有客来曾府,首先要见的第一个人就是周升。周升会让你在门房稍候一会儿,他进去通报,然后再跑回来,

口里一边嚷着“大人请爷哩”,一边忙着前面带路。遇有曾国藩出去会朋友办公事不在家里,周升就会说:“大人今天凑巧出去办公事,您

老要不要给大人留个信儿什么的?小的也好回一声您老来过了。”客人就会在周升递过来的会客簿上留下姓名、住址,或是把名刺留下,熟

客自然就免了。把个曾府维持得一团和气,曾国藩很满意。但这管家一职他就很难胜任了,账也记不了,记性又差,曾国藩在家里还好说,

一旦曾国藩公事繁忙,有时几天几夜不能回家,可就苦了他了,让荀四爷帮他记这件事,又让轿夫帮他记那件事,分明就是一团糟。

说也奇怪,曾国藩在翰林院做庶吉士时,除了一日三餐烧水泡茶,家务几乎是空白。可自从升授侍讲学士的那一日起,家里家外就开始

忙个不停。应酬多,来客也多,最让人不解的是公事也多起来。

尤其是今年,全国各地的举子不知都犯了哪门子邪,陆陆续续开始进京,挖门子盗洞在京城拜师傅;老少翰林公,都成了抢手货。对有

些名望的大翰林,更是不惜一掷万金,不投到门下誓不罢休!——一句话,为的是明年会试得个好名次,能跃进龙门



曾国藩是京师翰林院公认的文章大家,又很得穆相的青睐,还能经常见到皇上,尤其开坊掌印后,更是声名鹊起,使得很多封疆大吏都

把子弟送到门下,普通举子更是趋之若鹜;有的官员明明是曾国藩的前辈,进身也比曾国藩早上几年,这时却自称年兄,称曾国藩为年弟,

成了平辈人,而带来的子侄,有的年岁比曾国藩还要大,只是因为进身晚,也要尊曾国藩一声“年伯”,自称晚辈,这就是当时大清官场的

现状——等级使然、礼数使然,谁都逾越不了。

合肥李鸿章,是刑部郎中李文安的儿子。曾国藩比李文安进身晚许多年,当属晚辈,也确是晚辈。但李文安为了能让鸿章拜到曾国藩门

下,拜见曾国藩时,先自称晚生,被曾国藩当头喝住,才改称年兄,李鸿章自然就成了曾国藩的门生、年家子。

李鸿章生于道光三年,这次遵父命进京参加会试,直接就拜在曾国藩的门下。当然,李文安备的束也是很丰厚的,一出手就是五百两银

子。别看李文安做官长进不大,捞钱倒很有一套,提起合肥李家,宅院比巡抚衙门都阔。不久,湘乡举子郭嵩焘也拜进曾府。

这样一来,曾国藩的进项就多起来,仅家教一项,一年就有一千两银子的入账。

求师的举子自然是吃住在曾府,早上曾国藩上朝前布置一天的课业,晚上回来就批改这些举子交上来的课业,常常批到深夜,第二天早

起他再逐字逐句地讲解一遍,以此加深门生们的印象。拜在他门下的弟子一个比一个束出得多,但曾国藩毕竟是血肉之躯,公事忙,精力有

限,实在推托不掉的只好收下,能推掉的全部推掉。

如此又忙乱了一个月,老太爷曾麟书带着二十五岁的二儿子国潢、二十三岁的三儿子国华及曾国藩的家小平安到京。

曾家又是一番好热闹。

曾国藩有兄弟五人,姐一人,妹三人;有子二人,女四人。曾国藩是长子。四个弟弟依次为:二弟曾国潢,字澄侯,比曾国藩小十岁;

三弟曾国华,字温甫,比曾国藩小十二岁;四弟曾国荃,字沅甫,比曾国藩小十四岁;五弟曾国葆,字贞干,比曾国藩小十八岁。姐姐名国

兰,比曾国藩长两岁。三个妹妹依次为:大妹国蕙,比曾国藩小四岁;二妹国芝,比曾国藩小八岁;三妹国环,染痘瘟而殇。

长子桢第,殇于痘;次子纪泽,时年六岁。四女依次为:长女四岁,次女三岁,三女二岁,四女一岁。欧阳氏一年进京省亲一次,一年

一朵花。

曾国藩入京会试点翰林的第二年,曾请假回了一次湘乡。此后,随着官阶的提高,公事的繁忙,他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去和家人团聚了。

家人倒是可以随时随地来看他,可惜湘乡到京城有千里开外的路途,加上曾家人多地薄,好的年景富裕下来的钱又都给曾国藩填了债洞,除

了确保欧阳氏一年一次京城会夫君,又哪里还有更多的闲钱扔在路上呢。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第二部分(4)

曾麟书到京的第五天,正逢皇后吉日,京城热闹非常。

先是大赦天下,大赦天下还不够,依老例,皇上又在太和殿为四品以上在京的大员,给他们妻室、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一定的封赠

,以示君臣同庆。

所谓封赠,说穿了就是光宗耀祖,就是为了“遂臣子显扬之愿,励移孝作忠之风”。大清的封赠制度是按品级的高低来制定的,特殊的

恩宠自然不在此例。按规定,官居一品者给诰命四轴,追赠四代,即推恩到该员的妻室、曾祖父母而止,品级为一品;二品给诰命三轴,追

赠三代,即推恩到该员的妻室、祖父母而止,品级为二品;三、四、五品给诰命两轴,即推恩到该官员的妻室、父母,品级为三品、四品、

五品;六、七品封赠的就是该员的妻室了,给的就不是诰命轴子,是敕命轴子,称号自然也较低,不能称诰命,只能说是敕命。

曾国藩目前是从四品官员,理应得到两轴诰命;但皇上却特别给予加恩,对曾国藩破例封赠了三代,得诰命三轴。封赠曾星冈为(祖父

)从三品中宪大夫,曾王氏(祖母)为三品太恭人;封赠曾麟书为从三品中宪大夫,曾江氏为三品太恭人。曾国藩的夫人曾欧阳氏封赠为三

品恭人。

曾国藩把三轴诰命接在手上,感动得热泪盈眶。祖父母总算没有白疼自己一回,终于在他们生前为他们挣得了一份封赠,一份荣耀。

曾国藩心里特别清楚,当自己把三轴诰命接在手里的时候,满朝的文武大臣将会有多少人眼红,多少人妒嫉!——要知道,有的人奋斗

了一生,也只是为自己的妻室挣得个诰命。而原本应该得两轴诰命的曾国藩却破例得了三轴诰命,且由四品上升到三品!真是皇恩如天高,

皇恩似海深哪。

诰命轴子尚未进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