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史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洋军阀史话- 第3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利项下结算。以后总交涉署长与总领事交涉情形如何?本大使尚未得知。但中东路局长因张焕相下令拘捕而被逮,并有铁路职员数人被捕之事。张焕相复设法占据全路,且拟恢复奉俄协定成立后被驱逐白党之权限,本大使均已知之。关于中东路目前此种情形,本大使甚望阁下及时注意,以免失之过晚。故最后请阁下立刻实行下列各项:(一)释放局长伊万诺夫及铁路职员。(二)立刻制止军事当局干预铁路寻常交通状况。(三)规定运兵必须纳费,此项运费由将来中东路中国赢利项下核算。又本大使接到敝国外交委员长翟趣林致中国政府电一通,兹亦附上。本大使希望阁下考量所负重责,勿拒绝敝国和平了结之努力。且望阁下并不愿负此种以两国国民同一重大之责任。敝国政府嘱本大使转达于阁下,并候阁下答复,顺颂日祉。加拉罕。二十三日。”
中东路事件,张作霖免了张焕相的职务,以丁超继任中东路护路司令。俄驻华大使加拉罕认为张作霖没有把张焕相的本兼各职免去,所以表示不满。
奉军入关后,段祺瑞于15年1月21日电张作霖,电云:
“东省军队复入榆关,哀我孑遗,曷胜心恻。夙共忧患,奚忍不言。上年苏皖之役,孙督办(指孙传芳)本以东北军出关为号召,乃杨、姜方领兵于前,张、李复合师于后,驯至变从中作,衅结近畿。彼时吾弟通电陈词,只求整理内部,故汉口(指吴佩孚)有结束军事之表示,张垣(指冯玉祥)有引避下野之恳求,即苏浙全军亦且到徐中止。方幸天心悔祸,浩劫可回。不图疆场之间,烽烟又动。须知加遗一矢,本无不解之仇;论定千秋,难免无名之议。况东三省地关重要,实系全球,设有动摇,牵及世界。吾弟多年绥辑,久费经营,丘墓保存,苗裔所托,岂忍甘心孤注,悉供内争,振臂屡呼,不虞外患。切望蠲除积忿,各释前嫌,宏阋墙御侮之模,懔佳兵不祥之戒。所有西上师旅,即日撤退出关,各不相侵,共谋康济。英雄作事,当光明磊落,不可徒争一旦,贻祸百年,能发能收,希速电复。段祺瑞。马。”
奉军入关,海军也频频在大沽口外出现,于是国民军也在大沽口港外布炮备防。
正当奉军大举入关之际,张作霖代表郭瀛洲、马炳南于元月6日抵京,国民军重要将领李鸣钟亲赴车站欢迎,第二天且设宴为郭、马洗尘,由国民军一、二、三军要人作陪,交换国奉两军协和意见。郭瀛洲于饭后用执政府密电码报告张作霖,请先停战,然后协商议和条件。当晚郭且赴张家口晤张之江,第三天返京,即偕国民军代表张树声出京,准备返奉天见张作霖。奉张答应暂缓进兵以待国民军的和谈代表,可是鹿钟麟自前线电李鸣钟,认为国奉二军和议,须奉方先退兵,且反对立即谈和。这一来,国民军和奉军和议即流产。
奉军这次入关;专以国民军为敌,所以目标一面是滦州,一面是热河。关内奉军防线由秦皇岛至北戴河,由海阳至抚宁,由昌黎至安山,大本营设于锦州。
2月2日张学良由榆关进抵秦皇岛视察,并分配作战任务。张学良任第一路,由昌黎攻滦州;韩麟春为第二路,由抚宁攻卢龙。此外万福麟一军进占冷口,进攻永平,汤玉麟部攻朝阳。原属奉军的魏益三部自从投靠冯玉祥被编为国民军第五军后,本来驻守滦州,因张学良入关,魏益三所部顿呈不稳,国民军乃将魏部调至保定。
国民军防奉的部署,滦榆方面:一军韩复渠第一师,佟麟阁第十一师在古冶镇向滦州。郑金声第三师及刘汝明第十师抵榛子镇沙河驿,孙连仲骑兵第二师在卢龙。热河方面:张永荣师在锦州。刘山胜师出朝阳。宋哲元师出冰口喜峰口,牵制奉军后路。张之江并以郑金声为京奉防务总司令,唐之道为副。
3月20日滦州失守,国民军南北两路均退。
直鲁联军攻入天津后,李景林自己不好意思回任直鲁,乃以褚玉璞为军务督办,李爽垲为省长。
国民军以韩复渠守廊房,石友三守高碑店,郑金声守顺义,以卫守京师,各路国民军均纷纷后撤。
3月30日奉军和直鲁联军分三路攻京师,中路李景林攻通州,左路张宗昌攻黄村,右路张学良攻顺义。
4月2日起,奉军出动飞机轰炸北京,当时的炸弹比起今日的,相差天壤,损害也极轻微,可是这已够吓破了北京城内人民的胆了,因此京城人心皇皇,有钱人纷纷走避。
北京被炸后,在北京的北洋父老,由王士珍领衔,要求奉直诸将领停止轰炸。兹将往来各电抄后:
王士珍等致天津调人电:
“天津鲍廷九(贵卿)总长,并转卢嘉帅、田韫帅同鉴:连日飞机来京,抛掷炸弹多枚,毁屋伤人,商民惶骇奔避,莫知死所。迭电向军事当局呼吁,迄未制止,似此举动,于军事并无裨益,徒扰闾阎,尤失人心,且致人诘责。诸公仁慈为怀,务速赐转交,力予制止。京师百万生灵,延颈待命。至军事问题目前难解决,只可先其所急,以救无辜之商民。专电拜托,伫候惠复。王士珍、孟锡铨、恽宝惠。支。”
王士珍等致奉直各方电:
“奉天张雨帅,汉口吴玉帅,天津张效帅、李芳帅、张汉卿总司令钧鉴:和平之报书不至,飞机之炸弹频来。飨国乎?飨民乎?国非诸帅之国乎?民非诸帅之民乎?于敌方何损乎?吾辈老朽悯无辜之就死,惧牵动于外交,每机翔舞之时,辄鹄立庭阶,情甘以己身拜受群赐,冀以赎人民之冤命,以杜邻邦之衅端,以醒诸帅好生之心。昨午团城之落弹,距老朽会议之纯一斋不过咫尺之高,在飞机凭高视下,不过一分秒耳。古云兵交使在其间可也,如何而后可?如何而必不可?总应有一表示。如一味用武,仍非敌方所能了解也。今者阖城汹涌,而敌方视之漠然,徒苦无辜,果何意耶?夫京师首都有千百万之生灵,有数十国之梯航,有千余年之建筑,有数千年之古物,专事破坏,即令权握于诸帅之手,而经此涂炭,生民怀切肤之痛,邻邦来赔索之苛,城市呈破碎之象,将来收拾补缀,煞费周章,究于诸帅何益之有!现状病在沉闷,病在隔阂,疏之通之,划然可解。不必惊天动地,未始不可天靖地宁。诸帅不求其易而求其难,果何意耶?兹再披沥直陈,请暂停飞炸,明示大旨所在,俾得稍效奔走传达之役,以释众惑。否则缄口而退,诸老朽皆静待偕亡而已。王士珍等。支。”
奉军将领复北京各团体电:
“北京公益联合会三十七团体钧鉴,江电奉悉。本军飞机到津,已经多日,然为尊重人道起见,并未施行轰炸。乃日来敌人盘踞京师,筹饷筹械,糜乱大局,日甚一日。彼方既出以敌人行动,我自应以敌人对彼,公理昭然,各有攸归。掬诚电复,诸希公察。张宗昌、李景林、张学良、韩麟春、褚玉璞。支。叩。”

二三六、国民军退守北京
早在郭松龄兵变前,民国14年11月,国民军第二军军长兼河南督办岳维峻,即曾派李纪才为总指挥,率田维勤、陈文钊、王为蔚三师入鲁,驱逐奉军张宗昌。双方部队曾在泰山以西的山麓展开激战,奉军张宗昌虽然是杂牌军,可是战斗力极强,又有东北兵工厂制造的迫击炮,因此岳军伤亡颇重。在作战过程中,李纪才曾秘密派遣轻装部队由泰山东麓小径抄袭济南,这是一支奇袭部队,掩入了距济南的八里洼。张宗昌仓促间回师不及,唱了一幕空城计,由警察卫队抵御。
由于李纪才部队没有后援,所以功败垂成。
这时正是国民军第三军孙岳所部全力进攻天津的时候,所以天津的李景林便和山东的张宗昌组成了直鲁联军。
郭松龄出师关外战败的时候,李景林则在天津败给了国民军,14年12月24日国民军进入天津,李景林退入日租界,25日乘日轮赴青岛。
国民军占领天津后,冯系高级将领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邓宝珊、唐之道均集聚天津。冯玉祥派孙岳为直隶督办军务,邓宝珊帮办军务。天津由国民二三两军接防,国民一军大部回防西北,张之江回张家口,所部移驻京津线,李鸣钟回绥远,唐之道部驻津榆线,宋哲元部一师两旅交孙连仲率领追击李景林军,助国民二三军攻鲁。
14年12月28日李景林由青岛抵济南,张宗昌即召集会议,一方面令鲁军由直省退守德州,一方面组织直鲁前方总司令部,推李景林为总司令。15年1月4日李景林赴德州督师,李景林在直隶境内的军队亦陆续退入山东。山东南北两面同时备战。
张宗昌本主张南守北攻,后因冯玉祥下野,乃变计为北守南攻,编直鲁联军为十路:李景林任第一路,李爽恺为第二路,马瑞云为第三路,张宪为第四路,都是李景林的部队。张宗昌为第五路,褚玉璞为第六路,毕庶澄为第七路,方振武为第八路,许琨为第九路,程国瑞为第十路。
直隶方面国民军则分为三路,邓宝珊在北路,徐永昌在西路,田为勤、李纪才、王为蔚在南路,全部由邓宝珊为总司令。
就在这个时候,张宗昌促成了奉、吴联合。奉、吴联合对于国民军是一个大大的威胁,也减轻了张宗昌在鲁北和鲁南受到的压力。
当15年1月下旬,张宗昌逐走了国民二军李纪才部队时,吴佩孚即令寇英杰率军北上攻豫,且通电责冯:“巧于遁饰,更肆毒谋,伏处平地泉密筹饷械。”
吴坐镇查家墩司令部时,手下有兵的大将是陈嘉谟、靳云鹗、寇英杰。吴以陈留守武汉,后来继萧耀南为鄂督,派靳云鹗率军出山东,派寇英杰率军攻河南。河南是吴的大本营,吴总想回到洛阳,恢复当年虎视洛阳的声势。
吴对豫用兵宣称系救豫乱,出师十旅,先发队为贾方兴、贺国光、孙建业、宋大霈、余荫森、陈德麟六旅。寇英杰为总司令。
可是寇英杰力量薄弱,他于15年1月26日奉令开拔北上,在信阳遇上了陕军第二师蒋世杰的部队。蒋世杰是国民二军中一个怪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