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好孩子-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箭!快放箭!”迫不及待的喊叫声中,袁术军士兵弓弩齐发,乱七八糟的射向坞堡,几个坞丁躲避不及,顿时被箭射中,还在盘算如何打发这群豺狼的坞主大怒,急令坞丁放箭还击,激烈的喊杀声,也很快在这富庶坞堡门前回荡了起来。

也是到了真刀真枪的打了起来时,那个叫做黄猗的袁术军都尉才发现自己太小看这个小小坞堡了,尤其是小看了那个穿着儒衫的坞主,他手中的强弓一箭射出,既准且狠,片刻之间就有三个士兵葬身在他箭下,另外还有一个手拿盾牌的士兵干脆连盾牌都被他的强弓射穿,箭镞穿盾而过,射伤了持盾士兵,吓得两旁盾手连连后退。而余下的坞丁虽然没有坞主这么勇猛,却又占据了地利,居高临下弓弩乱发,让十几个袁术军士兵都惨叫着摔倒在了血泊中。

更让黄猗窝火还在后面,二十来个步兵抬着撞木去撞坞门,不曾想刚走上门前桥梁,那看似坚固的木桥竟然自己侧翻起来,五六个步兵站立不稳摔下壕沟,顿时被沟中尖桩串成了血淋淋的人肉串子,惨叫的声音震得群山都有些回响。一时之间,人数众多的袁术军竟然拿这个小小坞堡无可奈何。

“退下,退下!”黄猗到底是正规军将领出身,沙场经验非常丰富,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坞堡的致命缺点,先是命令众军退下,然后大喊命令道:“准备火箭与火把,换火箭射!火把全部点燃,盾牌掩护,上前投掷火把!”

“火?!”看到袁术军士兵收集木材引火,那坞主顿时大吃一惊,情知袁军将要发起火攻,赶紧大喝道:“快,准备水桶和水缸,把堡中房顶全部用水泼湿,敌人要放火烧堡了。快,快,叫老弱妇孺也来帮忙。”

坞丁答应,匆匆下去组织人手准备灭火,但那坞主还是焦急万分,因为那坞主很明白自己这个坞堡的缺点——面积太小,火箭火把只要越过堡墙,落入堡中密集房屋之中,立时就能引起火头,只要堡中烈火一起,坞堡再坚固也守不住了,堡中居民也注定要死伤惨重了。

袁术军的火箭和火把很快都准备好了,虽然仓促之间找不到那么多油脂包裹箭头,但是只要用破布条裹住箭头点上火射出去,同样可以收到纵火效果。然后黄猗一声令下,数量众多的袁术军弓弩手立即冲上前去抛射火箭,手拿火把的步兵也在盾牌手的掩护下上前,向堡墙抛掷火把,堡中坞丁虽然拼命放箭阻止,可袁术军的士兵相对他们而言太多了,一支支火箭和一支支火把还是被抛射和抛掷进了坞堡,滚滚黑烟,也很快在坞堡之中升腾起来,没有接受过多少军事训练的坞丁们也开始慌乱起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眼看袁术军火攻坞堡即将得手时,远处的道路之上,却忽然出现了整齐的《论语》朗诵之声,黄猗与那坞主等人惊讶寻声看去时,却见南面道路之上,不知何时却出现了一支骑兵队伍,数量大约八百,列为五个横队一字排开,白字黑字的君子大旗迎风飘荡,左右两面副旗各书五个大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朗诵声忽然一变,从论语的第一篇直接跳到第二篇,紧接着,后面的三个骑兵横队忽然拍马冲锋起来,越过前面两个横队冲到近前,二话不说就是乱箭齐发,数以百计的箭镞呼啸而至,措手不及的袁术军士兵顿时大乱,纷纷惨叫着摔在地上,再然后那三队骑兵又忽然向袁术军后方迂回,一边放箭一边包抄到袁术军后方与另一翼,同时最后两队装备精良的重骑也发起了冲击,还在冲锋中不断放箭,以弓箭覆盖袁术军队伍。

“敌袭,快,向来路突围!”黄猗为人虽然贪婪歹毒,但战场经验还算丰富,发现情况不对——尤其是发现君子军的数量远在他的队伍数量之上,立即就命令军队向来路突围,集中兵力杀向迂回到了后方的君子军轻骑。然而和所有与君子军交手的将领一样,黄猗很快就暴跳如雷的发现,没有装备盔甲的君子军轻骑压根就不打算和他近战,他的队伍刚一冲锋,君子军轻骑马上掉头就跑,同时不断的在马上回头放箭,疯狂射杀袁术军士兵。

因为站在了堡墙高处,那自命博学的坞主终于算是大开了眼界一次,绝对变态的口号声中,五队君子军围着袁术军队伍只是疯狂放箭,根本不和袁术军近战,而黄猗不管是指挥袁术军向那个方向冲锋,那个位置所在的君子军骑兵都是二话不说的掉头就跑,一边跑一边回头放箭,余下的君子军骑兵则始终保持着与袁术军的距离,围着袁术军拼命放箭,白色的羽箭在天空中划出道道洪流,不断流淌到袁术军队伍头上,一个接一个的袁术军士兵也接连不断的倒在君子军箭下,连君子军的一根毛都摸不到就命丧当场。

“世上,还有这么打仗的军队?”坞主彻底的目瞪口呆了,“他们是怎么在马上放箭的?一边跑一边双手放箭,他们就不怕摔下战马?”

“我们到底碰上那里的敌人了?”更为目瞪口呆的还是这股袁术军的主将黄猗,跟着袁术从弟袁胤南征北战十来年,先后参与了诸侯讨董、匡亭大战和寿春大战等大小数十战,黄猗还真是从来没有听过和见过这样的古怪骑兵战术,更不明白这些敌人是怎么做到在冲锋中回头放箭的,眼前的各种场面,都已经远远超过了黄猗的认知范围。

子曰诗云的口号还在战场上回荡,君子军的羽箭也在不断覆盖黄猗率领的袁术军步骑,汲取了上次与笮融大战的教训,君子军这一次的弓箭准头明显得到了许多改善,基本上五六箭就能射中一个敌人——当然了,这也是以牺牲放箭频率为代价,但这也足够让袁术军大喊吃不消了,短短片刻之间,至少就有两百名袁术军士兵倒在君子军箭下,剩余的三百来人也大多带伤。黄猗见势不妙,赶紧把剩下三十多骑集中到身边,让这些骑兵保护着自己全力突围,把剩下的步兵扔给君子军屠杀。

黄猗的算盘打得太美了一些,他的三十多骑机动力相对步兵来说自然是十分强大,可惜这点机动力相对君子军来说却又绝对不够看,而且黄猗还无比歹命的选择了向陶基直属轻骑的方向突围,血气方刚又争强斗胜的陶基自然不会错过这个立功机会,先指挥轻骑故意让出道路避免近战消耗,然后迅速挥师尾随追杀,发挥骑射特长在冲锋中放箭杀敌,结果黄猗在乱军中连中两箭当场丧命,保护他突围的袁术军骑兵也只有两人侥幸逃脱,余下的全部丧生在君子军轻骑箭下。

主将黄猗带着骑兵逃了,余下的袁术军步兵队伍自然彻底大乱,还有人主动扔下武器投降,但陶应这次是来打游击的,带上步兵俘虏自然只会拖后腿,陶应很明智的选择放弃了这个招降的好机会,同时陶应也没有下令发起冲锋,冲进已经崩溃的袁术军步兵中近战——君子军数量实在太少了,那怕死一个陶应也要心疼许久。所以陶应接连传令,命令士兵继续围着袁术军步兵放箭,宁可浪费弓箭也不浪费兵力。

这时,已经将火头扑灭的坞堡忽然大开,那身着儒衫的坞主亲自率领着百余青壮杀了出来,步行扑向已经乱成一团的袁术军步兵,与袁术军步兵展开混战。见此情景,陶应赶紧下令停止弓箭覆盖,命令君子军结队,弓箭单发狙杀袁术军败兵,同时陶应暗暗奇怪,这个坞主刚才还在害怕袁术报复,拒绝为自己提供向导,这会怎么又主动领着堡兵帮着自己杀袁术的兵了?就算是报答自己的救援之恩,可这转变也太快太激烈了吧?

陶应的疑问很快得到了解答,已经在君子军箭下伤亡大半的袁术军步兵早已被杀破了胆,无心恋战下纷纷逃命,任由那群身手还算不错的坞丁撵着屁股追杀,君子军骑兵则在两翼协助坞丁作战,以弓箭狙杀袁术军败兵,把近战肉搏的机会全部让给坞丁,袁术军败兵鬼哭狼嚎,只是抱头鼠窜,被君子军和坞丁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见胜局以定,那坞主也把坞丁交给了旁人指挥,自己则单独来到陶应面前,向陶应当面道谢。

“多谢公子救援大恩。”向陶应拱手一鞠到地后,那坞主诚恳的说道:“若非公子不念旧恶,仗义救援,鲁家城上下三百二十余人,今日怕是人人难逃活命。公子大恩,在下即便是粉身碎骨,也难报万一。”

“坞主不必客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份内之事。”陶应下马还礼,又真诚的说道:“倒是坞主不怕牵连,出手协助我军杀敌,在下陶应才真的是感激不尽。”

“公子不必客气,这才是在下的份内之事。”那坞主诚恳的说道:“公子宁不愿近战,消耗宝贵兵力,在下身受公子大恩,自当率领坞中青壮死战,报答公子的救命大恩。”

“坞主如何知道我不愿近战?”陶应好奇问道。

“很简单,公子的这支军队实在太宝贵了。”那坞主答道:“在下刚才已经发现,公子的这支军队不仅口号整齐,统一行动更是整齐无比,近八百人一举一动如同一人身体,毫无杂乱,如此纪律严明又配合娴熟的虎狼雄师,想必倾注了公子的无数心血,每一名将士都是价值等金,公子又怎么舍得拿去与敌人的步兵近战消耗?怕是即便牺牲一人,公子都会心疼半天,所以在下斗胆率军出战,帮助公子分担近战压力。”

“坞主好眼光啊!”陶应更是惊奇,微笑说道:“实不相瞒,第一次见到我这君子军的人,坞主还是第一个没有嘲笑讥讽,还给出如此上好评价的人。”

“别人嘲笑公子的雄师君子军,想来是被君子军的口号迷惑,所以发笑。”那坞主郑重答道:“但在下也不敢欺瞒公子,在下听到君子军的口号时,首先反应是震惊与佩服,继而对公子的良苦用心更是钦佩万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