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生指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生指南-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杀!”

紧接着,十人便一起冲了上去……

只听见“呯呯嗙嗙”、“咻”、“啊呀”的一阵乱响,两人已经被摁在了地上,并迅速地绑到了一边去。

说起来,闵纯、耿武的身手也不错,尤其耿武曾苦练了一段时间,又经历过战阵。十名卫士虽然身手远超过两人。但要想不伤害人,并不受到伤害,也并不容易。这十人一声呐喊,冲到半路上,便闪到了一边。两人正感诧异。就觉手上一痛,长刀便出了手,接下来。两人就被抓住了。这建功地神射手,自然就是消失的太史慈了。

四十几步地距离,即使是无头箭,太史慈也依然是百发百中。

印绶的交接,就是个形式,这里就不多描述了。韩馥辞去了冀州牧,由张涵接任,然后,张涵表其为光禄大夫,并辟为青州别驾。韩馥归于列中,与众从事一起山呼主公,让冀州一事便告一段落,算是完成了仪式了。

仪式结束后,张涵举行了盛大的酒宴  今后便是一家人了,彼此之间认识一下。值得一提的是,韩馥在酒宴后,私下里,婉言为闵纯和耿武求情。

“文节,有心了……”

张涵明白韩馥的心思,便细心安抚了他几句。韩馥为人还是很有分寸的。张涵令人擒下二人,便是无意取他们的性命。而他在私下里求情,也避免了收买人心的嫌疑,又给张涵留下个好印象  别人为他连命都不要了,韩馥也多少要讲些情意。自然,这是建立在对张涵地观察分析之上地,韩馥有相当把握,才敢行此事。

张涵见到闵纯、耿武,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了。想是士卒们,或太史慈,对二人在这个光辉的时刻出来捣乱,甚是不满,棍棒之下也没有了分寸,耿武鼻青脸肿,闵纯则带着一个大大的黑眼圈,神似家有贱狗。

“咳,”张涵咳嗽一声,很严肃地与二人进行了对话。

坦率地说,张涵也认为,这场对话,以形式居多。但是,谈话还是要进行的。如此一来,传扬出去,也是一番识英雄重英雄地佳话,成就了二人的忠义之名,也成就了张涵的宽宏爱士之名。何乐而不为呢?

“文节,非是无才之人。然能文能武,出将入相之人,终究是少数。有人善文,有人善武,各有所长而已。

治世重文,乱世崇武。这些都是平常地道理。文节文才出众……

生在治世,必是一能吏。不过,时势造英雄,既然遇到了乱世,有些事情也就说不得了……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张涵抽丝剥茧,说了一番平常的道理,便将夺冀州的行为,变成了对韩馥的帮助了。

“将军此言,闵纯万万不敢芶同!”

道理这东西,历来是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见张涵居然讲出这番话来,闵纯义愤填膺,正要反驳。

“伯典,别说了!”

耿武却劝止了他,张涵的话有没有道理,识者自知。以韩馥的性格来看,他能够落到今日的结果,也是极为难得的了。转过身来,耿武注视着张涵:

“将军,我今天只问一句话……”

“文威,但讲无妨?”张涵正色道。

“不知将军如何安置我家主公?”耿武看着张涵,眼睛一眨不眨。

“文威,多虑了,文节有大功于我,我自当一如所言……”

张涵说的是真心话。将来怎么样说不好,但只要韩馥不犯下大错,他一生的富贵是不用担心的。韩馥献上一州之地,功劳大无可大,张涵若是不好好待他,日后谁还会愿意投降于他  这些话却不足为外人道,张涵自然不会说出来。

耿武静静地注视了一会儿,张涵脸上洋洋,不为所动。耿武沉默了半晌,拉着闵纯,起身行了一礼:

“告辞!”

“不送!”

耿武和闵纯一转身,便昂然出了熟悉州牧府,没有人阻拦,张涵也没有挽留。这时候挽留的话,两人不会留下,也有种俗气的感觉。

出了府第,站在衙门口,大大的太阳底下,闵纯一时有如身在梦幻之中,他本来已经准备就死,家人都已经安排妥善,谁知道,现在竟然就这样出来了,呆呆地站了好一会儿。

“文威兄,接下来怎么办?去找主公?”

耿武哈哈大笑,旁若无人,也不理会周围人的指指点点  他们在冀州官吏中知名度还是很高的:

“伯典,你我都死过一回的人了,从此以后,海阔天空,哪里还有什么主公,不如归去……”

这样优秀的故事题材,张涵自不会放过。反正,这事看见的人很多,麻雀略略推波助澜,几个小有差异的英雄故事便流传遍了冀州。古人云,发财立品。张涵根基已定,也是该树立名声的时候了。

耿武和闵纯离开后不久,韩馥也离开了邺县,到临淄上任去了。

除了治中和薄曹之外,其余的重要官吏,张涵多选用冀州士人,以便于冀州的交接平稳过渡。不过,审配、田丰和刘子惠都是在韩服手里不得用的人。眼下与之一起在张涵手下做事,抬头不见低头见,韩馥每次不免灿然。固然韩馥如今是青州别驾,不再任何人之下,也毋须在意,可见面时多少也不舒服便是。暗地里,韩馥便希望能早日去青州上任,张涵也无可无不可的。冀州初定,韩馥离开的影响也没不大了。

留下有留下的好处,离开也有益于淡化韩馥在冀州的影响。

八月中旬,韩馥便随同东返的后勤军队一同上路了。

此时,袁军已经离开兖州,兵锋直抵汝南,占据了梁、陈、沛三国。

稍微早些时候,王文祥终于抓住机会,在内黄击溃并重创了于夫罗,并引兵直追,斩首一千七百余级。随即,王文祥引兵进入东郡大河以北的地区,轻兵直袭山中于毒本屯,大破之,斩首七千级,俘虏五万有余;还击胜固,又破之,斩首也过千级。黑山贼势为之一靖,东郡遂平。

与此同时,张律也攻克了荏平,占领了济北国全部五座城。

第二十二章 总结

中军大营戒备比平日更为森严,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尤其是正在议事的大帐,更是禁止了一切闲杂人等接近二十步内。简而言之,除了参与议事的九个人,连打下手的,都是参谋室的资深参军。

“……,这一回兵进冀州的战略大体就是如此,我们对徐州陶谦和公孙瓒采取了守势,进攻的重点则放在袁绍身上。此外,我们的主要注意力,还是集中在了冀州……”

郭嘉指点着摆在桌案上的大沙盘,将这次冀州行动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描述,哪里进攻,哪里防守,哪里是主,哪里是次,各地的兵力调动和准备部署,都一一进行了说明。从策划到执行,郭嘉始终参与,说起来了如指掌,头头是道。在座之人也都听得全神贯注,津津有味。自然,其中不包括张涵。

郭嘉所说的这些,张涵一清二楚,端正地坐在上首,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他其实根本没有仔细听郭嘉在说些什么。

张英是张涵手下独当一面的将领;张律同样如此,还是张涵的亲弟弟;郭嘉和戏志才是张涵的谋主;王文祥的身份差了点儿,却是族学出来的嫡系,文武双全,才智过人,是张涵培养的重点。而魏郡审配、钜鹿田丰和广平沮授,可谓是冀州士人的杰出代表,家世好,皆是当地名门,人品学问也很出色。

前者是张涵的嫡系,忠诚无可挑剔;后者则是进入冀州吸收的新血,有家族有眼光,也不会轻易背叛。说白了,家大业大,背叛要想想后果;有眼光,便不会被轻易收买。

而且,沮氏、田氏和审氏的家风很好,没有族人敢肆意横行,欺男霸女。就算兼并土地什么的,也大都是很守规矩。大汉人的家族观念很重,这一点便很重要了。三人投了张涵,也无非是为了保全身家,及冀州的平安——有青州的例子在前,张涵还是名声在外的。通常来讲,大汉人的忠诚,是远超后世,不用多担心的。但是,如果张涵的政策大为损害了某人,包括其家族的利益,事情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再说,今天的会议是很重要。张涵在会议初便强调说,“今天的所见所闻,都是机密,出了此门,就不得再对任何人说”云云。不过,究其实质,也不过是个阶段性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全局意识,并对青州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是对三人,如此而已。这些东西很重要,但这三人位高权重,很快便会接触到这些,而冀州的胜负已定,如今泄露出去,也不会改变大局了。

“整个战略部署,我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个人依然觉得,这次行动有点保守了……”

不知不觉间,郭嘉讲完了,王文祥率先开口。在整个计划里,王文祥只接触到一部分,这时候才对整个局势有了一个明晰了解。

在这次兵进冀州中,张涵在青州也保留了十几万军队,甚至还包括了相当部分老兵,在琅琊国和鲁国都屯有重兵,在青州各郡国也都屯有重兵,王文祥觉得,过于保守了。

如果从青州再调出来三~五万军队,其中只要有一万主力,也足以改变整个局势。将这支部队无论投入到哪一战场,都可以占据压倒性优势,从而取得更大的战果。

而且,对徐州陶谦和北方公孙瓒保持防守,也就罢了;但是对袁绍和兖州也保持防守,就太保守了。尤其是在后期,如果对袁绍施加压力,我们是可以使之进退两难的。相持时间越久,给袁绍带来的重创就越大……

田丰、沮授和审配惊疑不定的交换了下眼色,作为新加入者,又是同乡和朋友,他们自然而然会站在一起。郭嘉的话便够惊人的了,听他的意思,青州还保留了一半战力,而张英的话更惊人。人人皆知,这个战略必是由张涵制定,至少是他赞同的。这张英是谁,怎么如此不客气……

田丰偷眼去瞧张涵,只见他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一时心里乱七八糟的,什么念头都冒出来了……

“好,王都尉的话讲完了,还有没有其它意见?”

郭嘉的语气怪怪的,其中似乎有幸灾乐祸之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