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马幼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三国马幼常-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说下雨,连刮风都没怎么刮,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不过登坛受位说到底只是一个形式,再说句不大中听的话,也就刘备自己会非常激动。此时其余众人眼巴巴等着的,是那实实在在的好处。不说别的,刘备进位汉中王,按照定制,除了一些中央大官,如丞相、大将军乃至九卿之类的不能册封,其余很多都可以直接册封而不请示朝廷。至于地方官,只要是在你的治下,你想怎么封就怎么封。眼下汉中国的领地,自然是囊括刘备治下所有的地方了。显然只要是刘备的地盘,都是他说了算。加上刘备同时还是当朝大司马,理论上可以分封除了大将军外任何的军职,因此操作的自由度可就大多了。

刘备并没有让大家等多久,第二天,一道长长的封赏名单就新鲜出炉了。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汉寿亭侯,领荆州牧;张飞为右将军,新亭侯。这两位都是自己最贴心的兄弟,自然不能亏待。按制自己不能册封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就是自己所能册封最为崇高的军职了,自己两位兄弟先要好好安排。

拜黄忠为左将军,李严为后将军,领交州刺史。魏延为平南将军,领广汉太守,黄权为平东将军,徐庶为南郡太守,文聘为平北将军,领汉中太守,皆赐爵关内侯。其余诸将如张任、严颜等人,也都是各有封赏。

文官方面,名士许靖被拜为太傅,倍显荣耀。此外法正被拜为尚书令,诸葛亮、庞统为左右司马,此三人一起,总领汉中国一切军国事务。名士射援与射坚兄弟二人,被拜为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张松为尚书仆射,刘巴为大司农,庞羲为卫尉,糜竺为中尉,秦宓为尚书郎,来敏为郎中令,费诗为秘书郎,刘封为虎贲中郎将。

除此之外,以马谡为尚书。兼领军师将军。令蒋琬、费祎、董允、向朗、杨仪、董和等人为侍中。这些人都是刘备的心腹之人,虽然官职待遇上不如刘巴他们来得那么显眼,但是却是内朝成员,和诸葛亮他们三个一样,是实际上的中央决策机关。

此外刘备还开大司马府治事,以刘琰为大司马府长史,杨洪为祭酒从事,糜芳、张嶷为从事中郎。一时间三州之地,除了刘备自己的官职还是汉官,其余的人拜领的都是汉中国的官职了。当然。工资不会少的。

刘备的用人艺术,再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几乎所有人都得到了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官职。如简雍、糜竺、孙乾这些老臣子,虽然忠心耿耿。但是年事渐高更兼能力有限,就安排他们做一些轻松点的活儿,待遇还是要给高待遇;如诸葛亮、庞统和法正这些自己信任的股肱之臣,一个个的都是安排在了主要的职位上,随同自己参政议事。而对于那些并不是特别贴心的刘璋旧部,则是以高官厚禄,但是虚衔来搁置他们。一方面示以荣宠,一方面却又不予以太多的实权。

此外,如马谡这般能力出众,但是还不够老练的年轻人。则是安排在内朝以供咨询。不过为了提高待遇,就让他们兼任几个虚衔,拿几份工资。一时间荆益交三州上下也是一片欢腾,几乎所有人都欢呼雀跃。

汉中国的建立,不出意料地引起了曹方的激烈反应。正月十五日,谏议大夫王朗由许昌急赶至汉中,代曹操传书,严令刘备在最短时间内,立刻解散“汉中伪朝廷”,并上书朝廷请罪。这王朗倒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胆子着实不小,居然当着刘备和所有文武百官的面,直斥刘备“妄立朝廷”的行为,是为祸乱社稷的谋叛之举,若不能幡然悔悟。日后必将遗臭万年。但是他这一言行,很显然是引火上身。诸葛亮、庞统。甚至许靖等人,无不是舌辩高手,当场对王朗的谬论进行了无情的驳斥。而很可惜的是,王朗还不具备马谡“舌战群儒”的本领,很快就在诸葛亮的连续几个软钉子下,硬生生被“刺”的哑口无言。

让“观战”的马谡颇为感到遗憾的是,今时的诸葛亮,似乎还没达到传说中能“骂人于死地”的境界,虽然让王朗面红而赤,颔下胡须几乎被气得一根根都翘起来,但他最终总算是平平安安,全须全尾地离开了汉中。

其实,自在汉中国建立的那一刻起,刘备就已与曹操彻底地翻了脸,彼此间再无任何情面可言。而在此之前,因汉献帝在许昌,至少在表面上,刘备还是要服从那些明出天子、实系曹操的政令。而且,许多时候在任命军政要职是,刘备也必须向许昌上书。但随着汉中国的建立,这最后一层面纱也被彻底地揭去。以曹操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他之所以在明知道这一点的情况下,仍派遣王朗前来汉中,实际上也是被形势所迫不得已采取地措施。派出使者而未能取得成功,只能说明曹操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刘备集团的约束力,联系起先前双方的关系情况,这并不算得什么。但如果眼睁睁看着另一个独立小朝廷建立起来,却连半点反应也没有,那便很容易给世人造成,曹操已经默认汉中国的合法存在的事实,这绝对是曹操所不愿意见到。所以说到底。王朗汉中之行的结果,其实双方早就已心知而肚名,却仍然要做这样一个形式。

不过曹操自然不只是会派王朗做做表面文章,在王朗回去之后,曹刘两家边境的冲突陡然间多起来了,仅二月份一个月,在荆州,两军的巡逻队就接兵不下十次,各自伤亡了两百多人。与此同时曹操派曹仁不断地向汝南增兵,逼压宛城和新野之地。关羽也不甘示弱,立即调兵北上与之对峙。与此同时,曹操又增兵关中,感受到压力之后,汉中这里的军备也是日渐加紧。

但是更让人意外的是,曹操在荆州和关中制造摩擦的同时,居然在淮南和徐州也是大举增兵,弄得孙权不得不提兵合肥。以曹操的智慧,自然不会干同时和孙刘开战的傻事。但是这一连串的动作,却又让人犹如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与此同时,曹操大举训练的骑兵,却是在如假包换进行之中。在前年的雍司大战之中,曹操麾下的骑军在和西凉铁骑交战之中损失惨重,因此不得不重新招募人马补充。曹操治下的幽州和并州都出产良马,训练骑兵自然不在话下。相比之下刘备治下只有南中和交州出产战马,但是这些西南马以耐力见长,用来役使固然是得其所哉。但是冲锋陷阵起来,却因为身材矮小并不实用。得知曹操大规模组建骑军,刘备也是寝食难安,连忙召见众人议事。

第十一章 西凉有事

“自去岁起,鲜卑慕容部和轲比能部激战多场,慕容部全面败退。而自上月起,曹操派人在冀北、并州和幽州三地,招募慕容部溃败之兵,以牵绍和阎柔为将,组建胡骑军和乌丸精骑。眼下胡骑军已有不下5000之众,乌丸精骑大约也有3、4000之众,两支人马都驻扎在辽东郡,敌镇北将军牵绍和乌丸中郎将阎柔正加紧训练。算上这两支精骑,曹军的骑军已经超过了四万骑!”

南郑的汉中王府中,现在已经是刘备尚书的马谡,指着地图上的辽东郡详细解说道。他这一解说,刘备等人自然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刘备现在虽然占据三州之地,但是骑兵加起来撑死了也就万把人都不到,其中有超过7000的龙骑军在荆州。毕竟在地处腹地的交州和山路崎岖的益州,骑兵能够派上的用场着实有限。相比之下,曹操拥有着超过四万的骑兵,足足是自己四倍都不止。而且曹操有幽州和并州,这两处可以源源不断地为他提供战马。相比之下,自己获得战马只能靠贸易,实在是不给力了点。自秦岭北上,河流日渐稀少。水军能够派上的用场也是越来越少,相反骑兵所占的分量却是越来越重。没有足够的骑兵的话,日后的北伐之战将会是及其吃力的。

沉吟良久,刘备这才开口对法正道:“孝直,下次遇到西凉的使者,和他谈谈能不能多弄一些战马,一年2000匹实在是太少了些,除去更新补充,几乎所剩无几。你看看能不能一年搞个3000匹,哪怕多给点粮食!”

刘备平定西川的第一时间,就和盘踞在西凉的马超商定,每年刘备用粮食换取马匹,10万石换取2000匹西凉良马。西凉苦寒之地,每到冬日遇到风雪则衣食不济。因此经常以马匹换取粮食。但是2000匹战马最多也就只够维持一个正常的开销,想要扩军却是千难万难了。现在看到曹操如此加快步伐练兵,刘备自然是不能继续以这样的速度搞下去了。肯定要适当地加快一下步伐了。

“主公放心,下次我亲自去一趟西凉面见马超,自当商定此事!”法正也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连忙点头道。法正乃是扶风人士。在关陇一带颇有一些名望,和马家也有一些交往,更兼口才便给,应该可以顺利完成这个任务。

但是有道是怕什么来什么,就在这时却见张松急匆匆地走进议事厅来:“主公。武都郡刚刚传来紧要军情!”说完递给刘备一封帛书。

武都郡?所有人都是大感意外。这武都郡原属凉州,处在刘备、马超、曹操三方势力中间,并且很早就被氐人和羌人部落占据。刘备平定西川之后,也只是尽量结好这些地方豪强。现在那里有紧急军情,众人第一反应是不是武都的那些异族和自己过不去了。却见刘备接过张松递来的帛书,也不禁脸色微动。

一目十行看完手里的帛书,刘备摇了摇头,一边将书信递给一旁的法正。一边简短地道:“夏侯渊突然攻入西凉。马超的情况非常不妙,派人向主公求援!”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马谡也是大感意外,就在这时法正已经看完了书信递给他,马谡接过来一看。或许是因为时间太过紧急,亦或许是马超的文化水准并不是很高。因此他的这封求救急书笼统只有寥寥数百字,然而。其中的内容却足以让马谡感到震撼。如果马超这封求援信不假,那么曹操对西凉的攻略。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处心积虑了。

因为同时与曹、刘两方接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