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马幼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三国马幼常-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丞相,丞相……”顾不得礼仪,贾诩急步上前,扶起昏迷不醒的曹操,大声呼喊道,“快来人,快来人啊……”

听到动静,门外担任护卫的许褚一个箭步窜入堂内,看到曹操的模样,顿时骇然色变,声如炸雷一般地怒喊道:“来人,快寻御医啊!”

曹操这一次气急攻心,病情着实来得不轻,就算是壮年之人,摊上这种事也未必能撑得住,更何况曹操已年过半百,还一直患有头风病?数名御医一起来为曹操会诊,又是扎针又是灌药,直忙到深夜时分,这才一个个满头大汗地出来。

“魏公怎么样了?”看到御医出来,一旁等候的众臣连忙上前问道。

“魏公年纪大了,气急攻心才引发了头发。”详细为曹操诊治之后,为首的一名老御医沙哑着嗓子道。

“那现在魏公究竟怎样了?”性子一向急躁的夏侯惇,此时哪里还有耐心等大夫叙述病理,没等他说完,顿时就怒不可遏地喝问道。

听了夏侯惇这霸气十足的怒问,已经过了天命之年,还给不止一个皇帝看过病的御医,也不由得浑身一颤,忙不迭地回道:“魏公只需要照方服用汤药,再多加休养调理,过一两个月之后,应无大碍!”顿了一顿,强忍着自己心中的恐惧,老御医又加了一句:“魏公现在病体未愈前,切不可太过操劳!”

听了他这话,所有人都是暗自松了口气。虽然病情比较严重,但是好在已经稳住了。不过就在这时,贾诩似是提问,又似是自言自语地道:“魏公病重,自当好生休养。可是眼下,谁人能够前来侍奉魏公啊!”

第一百零七章

贾诩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是默然不言语了。按照这个时代一般的观念,老爹有病之后自然是要儿子来服侍了。可是曹操的几个儿子情况实在是太复杂,大儿子曹丕身在小沛不在身边,二儿子曹彰则是刚刚返回幽州战场,三儿子曹植这会儿不知道在哪儿,和几个文人喝酒吟诗作赋。因此贾诩的话一说出口,所有的人都是愕然发现,这个问题居然是没办法解答了。只好一个个地侯在这里,等候曹操醒来,由他自己做决定了。

三个时辰后,曹操从昏迷中悠悠转醒,察觉到自己口中的浓浓药腥味,立刻明白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在向大夫详细了解了自己的病情之后,曹操沉默了半晌,命人将曹洪、曹休、曹真、贾诩四人唤入房内。

“子廉,子建何在啊?”等到四个人进来之后,曹操轻声问道。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曹洪开口道:“三公子今日午间和几名士人出城去了,目前去向暂不知晓,我已经派人去寻找了!”

“罢了!”曹操无声地叹了口气,这才开口道:“我这病着实来得不轻,数月之内只怕是难以理事了。我已下令文远撤出吴郡,但是为防孙权追击,可令臧宣高率部接应,但不要渡江作战,以免被孙权有机可趁。可令人在各处渡口虚张声势,声东击西,接应文远渡过长江即可!”

“诺!”贾诩应诺道。随即又是谨慎地问道:“未知政务上。魏公有何安排?”

“朝廷一切事务,暂且由文和与公达打理。若有大事不能决断,再交由我来处理!我军连年征战,军心早已疲惫,眼下还需休养生息,因此关中、宛城、广陵等边境各处,还需要采取稳守之策,不要轻易启衅开战。”曹操知道自己的身体无法再硬撑下去,但在这关键时刻,又不得不殚精竭虑将相关事情安排好。一口气做完相应安排后。曹操疲惫不堪地闭上了眼睛。

曹真等四人自然是一口气全部都是应诺下来,除了贾诩之外,其他三个人并没有意识到,曹操这样的安排有什么深意在里面。原先曹操远征汉中的时候。一切事务都是由曹植打理。现在曹操病倒了,按照常理应该还是曹植顶上。但是曹操现在却要贾诩他们几个人打理政务。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曹操已经开始不信任,至少不像从前那样信任曹植了。

既然曹操已经不再那么信任曹植,那么对于曹丕来说就是大有裨益了。毕竟废长立幼这种事实在是不好做,就连曹操这样的不世豪强,也不敢轻易做这个决定。只要曹植和曹丕在曹操心目中的分量不相上下,那么日后肯定是曹丕占有。

另一方面,若论得人心,那么善于收买人心的曹丕。自然是要比性情比较放纵的曹植更加有优势了。尤其是后者,最近在得势之后,却又和自己的嫂子搞得满城风雨,俨然就是欺负自己兄长欺负到头上去了,稍微厚道点的人都对此不以为然,甚至是不乏人在暗暗鄙视。因此这一场嗣位之争,曹丕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开始逐渐地往回扳劣势了。

许昌这里发生的一切,几乎很少有人能够看透。而事实上,对于此刻身在江东的马谡来讲。他也没有料到这其中的关键。在仔细自己和董允的审核统计,加之当地宗族豪户还算支持,一个月后,江东诸郡新的人口数据终于出炉。

之所以要进行人口普查,也是出于迫不得已。江东诸郡郡上次户籍统计。尚是在数十年前的汉和帝时期,当时正值太平时节。未有战乱,人口正值鼎盛,各郡大约有都有数十万人口,其中会稽和豫章郡更是超过了百万。然而,经多年的战乱之后,死于征战、饿殍、瘟疫的百姓不计其数,不少江东的原住民甚至于绝户。但同时,亦有不少北方流民涌入丹阳。不经过全新的统计,根本就无法获悉准确的信息。

经过最新的统计,江东诸郡之中,以丹阳郡人丁最为繁荣,全郡共有18万余人,其次就是寿春郡,也有12万人。剩下的庐江和豫章二郡,人口都是相对较少。前者是因为久经战乱,而且大部分百姓数年之前,都已经被马谡忽悠去了荆州;后者是因为地处偏僻,加上相当一部分地盘,在当年和孙权那一战之时就被刘备趁机占了,因此剩下的也是相当有限了。这两郡人口加起来,都只有差不多刚过10万而已,整个总人口差不多在60万左右。虽然这个数据之中,并不包括一些仍然隐居在山林之中的山越族人,但是据严鹏和董允估计,经过自己广泛宣传,估计已经没多少人还在山中定居了,因此总人口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除此之外,新兵的招募也已经是告一段落。在经过层层筛选之后,这次一共招募了新兵10000余人,其中大约四成都是在丹阳招募的。而在了解了整个江东的人口分布之后,马谡也是暂时停止了征募兵员。算上这次招募的新兵,以及之前关羽调来的一些人马,整个江东的兵马差不多达到了四万,兵民比例大约为115,可以说充分考虑到了江东的民力、物力承受程度,以及农耕生产的恢复。

而在10000余新兵中,最令人高兴的,便是内中那1000多前来参军的山越族人了。在严鹏身先士卒的引导下,一开始就有数百山越下山投军,随后受这些人的鼓励,又相继有数百名丹阳山越族人下山投军。这些山越自幼生长山中。常以狩猎为生。生性勇悍,精于搏斗,实在是难得的优秀兵员。

考虑若将他们打算分散开来,一者可能汉、越士兵不易相处,二者不能形成集中战力,反倒有可能造成矛盾。最后马谡决定,以这1000多名山越族人为基础,仿效诸葛亮的无当飞军,重组一营,起名为“无前飞军”。这也成为刘备集团之中。第二支由少数民族组成,带有雇佣兵性质的军队。

在新兵招募的同时,其余的一些事情也是有条不紊地展开。到了建安十九年冬天的腊月,二十名江东各郡的青年士子。在各地郡守所派遣的军卒的护卫下来到柴桑。在享受了马谡一顿款待之后,这些士子除了两名留在柴桑任职,其余的都是前去汉中,将由刘备亲自委任职务。这二十名士子,其中十人是各大豪族进献私兵之后,由马谡挑选出来的才智不凡之人;还有十人,则是通过考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十名士子,基本上涵盖了来自江东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

马谡一直认为,对于这些豪门大族来说,其他的都是虚的。任何的口头甚至文字承诺都未必可靠。只有利用出仕投效的方法,才能算是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原因无它,实在是因为中国人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对做官的热情高于一切。

“年轻人就是好啊,年轻就可以有希望啊!”看了看这些踌躇满志离开的年轻人,马谡也是感叹道。想起六年前,自己差不多就和他们一样,甚至说到对刚刚到来的三国时代的好奇心,比他们还要来的浓烈。当时自己头脑一热,就从老家跑去新野找刘备。这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在这六年的时间,自己已经是经历了太多太多,几乎没有一日不是在阴谋诡计之中打滚,或者是在战场上和敌人生死搏杀,甚至还要在朝堂之上应付那些明枪暗箭。想想看自己要是在前世。这会儿估计也就在军队里工作,运气好能够当个小连长。真是恍若隔世一般,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马谡忽然感觉到自己的心态在不知不觉之间,真的是老了许多。

“不对,不是恍若隔世,而是确确实实地经历了一世!”马谡很快就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就在这时忽然背后一阵脚步声传来,马谡连忙停止了感慨,回头一看却见来人正是自己的副手董允。

“休昭,有什么事啊?”看董允的申请居然是有些古怪,马谡也是微感诧异。

“军师,刚刚细作送来了消息。张辽前天夜里突然率部撤回江北,曲阿城空无一人,昨天早上已经被孙权占据了!”董允有些沮丧地道。

“我靠,居然有这种事!”马谡万没料到居然会出现这样的事,倒让孙权这老小子白白地捡了个便宜。自己要是知道的话,这便宜绝轮不到孙权。

董允同样也是感到极为遗憾,连连摇头开口道:“若是细作能够早点送来消息,我军就可以顺势进驻曲阿,如此大半个吴郡就是我们的了,可惜了啊!”

“这事也不能怪细作,比及他们知道消息,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