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马幼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三国马幼常- 第2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下于10万之众!而此番北伐,22万大军将会全部投入战斗,在此期间镇守地方的重任,将要全部由郡国兵负责!”指着地图上,诸葛亮详细介绍道。

“22万大军?”听了诸葛亮的介绍,魏延忍不住惊呼出声。事实上不光是魏延,连较为沉稳持重的赵云、黄忠等人眼中,都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惊讶,而在片刻的惊讶之后,众人更多的却是兴奋。一直以来,受实力之限,刘备方出兵征战,通常也就数万人地规模而已。前年与曹操争夺西凉之时,刘备动用十余万大军,这已是己方最大的手笔了。而且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马,是用来佯攻的。

而这一次,居然能动用上二十万的大军荆襄北伐,就连马谡都觉得很是有些感慨。历史上诸葛亮五出祁山,最多的一次也不过就五六万人马。历史由于自己的缘故,真的已经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若不出意外,这一次的北伐之战,将是继官渡之战后,近十年来最为规模宏大的战事。要知道就算是前些年的赤壁之战,双方的兵力加起来,差不多也就二十多万。而这一次双方参战的军力,极可能达到五十万以上。

待众人稍微平复一下悸动的心情,诸葛亮继续介绍曹操的情况:“至于曹操方面,根据细作这些年来探查的结果汇总,以及历年战斗的结果,可以算出在去年开春的时候,曹操所部的总军力,应在三十五万上下。但是由于中原之地连遭洪涝、瘟疫大灾,因此曹操麾下军民伤亡应该是颇大的。初步预计目前可用于战事的军力,大概在三十万人左右。此外,由于曹操在冀、并、豫、兖四州实施大面军屯,其麾下用于军屯的郡国兵可能不下二十万人。郡国兵虽然战力羸弱,但是以如此庞大的人数。一旦集结起来。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话一出口,众人都感觉心头有点沉。统一了整个北方的曹操,果然是实力雄厚。在遭遇了这么多的天灾人祸之后,居然还是实力比自己强过一筹。马谡心中暗自估计,想要凭借这一战定乾坤,实在是有些不现实。只是不知道,刘备这次是想出动多少军马,战略目标又是什么?

诸葛亮看众人多少有些被曹操的实力所震慑住,这才继续微笑开言道:“诸位莫急,曹操军马虽然众多。但是我军也并不是毫无优势啊!”

“什么优势?”诸葛亮的话音刚落,性子最急的张飞已经抢着开口问道。

“先是粮食,主公治下各州今年粮食所获颇丰。虽然荆州和江东先后遭遇洪灾旱涝,但是损失都颇为有限。就算只是依靠益州和交州的粮食。都足以支撑二十万北伐大军半年征战之用。更兼我军水军犀利,运粮远比走陆路的曹军来得更为迅捷方便。而同样的道理,曹操虽然兵马众多,但是受困于军粮,他也无法一次调动太多军马!如果曹操大肆搜刮百姓食粮以供军用,则必然激起民变,到那时不消我军征伐,恐怕他自己内部就垮了!”诸葛亮细细言道。

“原来如此!”众人都是行家,知道一只大军在驻扎不动时,与征战时粮草消耗完全是两个概念。后者消耗度至少是前者的两倍。

“再者,曹操的军力分布过散。辽东公孙康,江东孙权,北疆异族,都需要牵扯他的兵马。虽然每一处的兵马不多,但是三处兵马加起来,总数也是相当可观了。相比之下,我军已然平定交州、南中,除了一实力大不如前的孙权,再无其余的后顾之忧。因此自可集中几乎全部的力量北伐!”诸葛亮继续介绍道。

“原来如此!”听诸葛亮这么一说,大家的信心顿时来了。这时候马谡皱眉道:“话虽如此,但是曹操实力雄厚,想要一举将其击溃,只怕是不现实吧?”

“这是当然。所以此番北伐的第一步,就是兵分两路。主公亲率益州之军兵出祁山。以三将军的西凉军为偏师相助,攻打关中之地;另一路则是以关将军率领荆州人马,幼常和子龙将军的江东军为侧翼,北上攻取宛洛之地,如此一来必可使曹军首尾不得兼顾。若是顺利的话,不消数月,便可尽数攻取关中和司隶之地!在此之后,在进行下一步计划!”诸葛亮细细言道。

诸葛亮的这个战略,基本上就是他在隆中的时候和刘备拟定的隆中对。到了这一步,隆中对终于是可以得到实践了。与原先的版本不同的是,又增加了江东和西凉的这两支偏师,可以加强两面的攻击。而且实施隆中对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北方有变,现在也已经具备了。(按:南天一直觉得,隆中对之所以无法实现,除了荆州的失陷之外,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北方有变的前提没有了。当时的北方经过曹魏二十多年的统治,心存前朝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死绝了,也没有爆发内部危机。否则的话,成功的几率至少能够大一些。)

“孔明可细言之!”关羽示意诸葛亮讲得更详细些。诸葛亮也不卖关子,直接开口道:“一旦攻下司隶和关中之后,则大汉西屏皆为我所有。届时我军北可攻河北,中可图中原,局势的主动尽在我军之手,自可相机而动,再做曲处!”

“那是自然!”众人一看地图,都觉得诸葛亮所说的基本上已经是现在所能预期的极限了。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谁能知道再过半年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呢?能够预料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那我们交州军该做什么呢?”李严突然发现,整个计划之中,交州军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交州军职责主要有二!”诸葛亮不慌不忙地介绍道:“此番北伐,我军唯一有可能面临的胁迫,就是江东孙权。此人反复无常,见利忘义,若是曹操形势危急之时,示以些许利益,很有可能趁我大军北上之际,来犯丹阳诸郡。2万交州军将一分为二,其中一万人马驻扎在丹阳之地,配合各郡的郡国兵,前去拱卫江东之地;另外一万人马,则是和关将军一同北上宛洛!”诸葛亮详细介绍道。顿了一顿,诸葛亮又道:“只是此事尚有一处难处,至今悬而未决!”

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自的分工

“什么难事?”听了诸葛亮的话,所有人都是有些意外,不知道在这当口上有什么难事,能让诸位卧龙先生都有些为难的。

“丹阳本是孙氏旧地,我大军北伐期间,内部守备难免空虚。孙权此人狡诈多变,率领少许交州军防备他来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一位大局观好,治军严谨,作战灵活地重臣来统一指挥。”诸葛亮细细解释道:“原本霍仲邈是个合适的人选,但是他自从去岁就一直卧病在床,无法当此重任了。幼常和子龙将军久在江东,但是他们都需要参与北伐,因此无暇分身!”

自从去年冬天,霍峻就一直在襄阳养病。后来气候的反常,对他的身体也造成了更加严重的伤害。张仲景给他看了好几次,但是成效都不明显,马谡估计多半他要和历史上一样,差不多走到生命的尽头了。

“此事确是有为难之处,幼常,子龙,你们可有什么人选,可以推荐?”刘备也知道这其中的关键,开口问道。马谡和赵云毕竟一直是在江东,人事方面相应地要熟悉一些,这个问题不问他们还能问谁呢?

听了这话之后,马谡和赵云都是眉头紧锁。王平、吴班、李丰、张嶷,马谡在脑中迅速将江东目前可用地人选梳理了一遍,最后锁定了一个人。

“幼常可是有人选了?”刘备的洞察力甚是敏锐,看马谡眉头舒展,知道他肯定是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了。

“正是,庐江太守陆逊陆伯言!”马谡点头道。无论在战略、战术。还是治军、人缘等多个方面。陆逊都极为出色。更重要的一点是,陆逊的巢湖水师足以抵御江东水师,因此由他来挑大梁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

“云亦认为伯言可当此重任!”赵云也是点头道,看他们两个都这么说,刘备也是放下心来。当即点头道:“如此也好,就令陆伯言统军守卫江东!”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大家都是轻松了不少。但事实上相对于孙权,马谡更担心的其实是另外一件事:“孔明,此次的北伐或许要持续数月。甚至将近一年的时间。今年荆州和江东、陇西的粮食全面歉收,二十万大军一旦北伐,所需要的军粮辎重,可能维持的住?”

马谡的担心也不是没有依据的,历史上蜀汉北伐,经常由于军粮不足而半途而废的。那延绵数百里的蜀道,确实是给粮草的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益州军兵出祁山之后,所需要面对的最大的敌人不是曹军,而是那蜀道天险。至于荆州军方面,虽然没有运输方面的困难,但是去年连番的天灾也把荆州给搞得够呛的。万一要是后备力量不足的话,恐怕这一战真的是要无功而返了。

“这一点但可放心,截至去年之前,荆、益、交三州连续三年大获丰收,存粮极多。去年虽然受灾,但在六月底也成功收获了大批新粮。此外三将军和士元已在陇西大开屯田,积蓄了大量的粮食,足可供大军征战半年所需。而我方粮食向来是一年两熟乃至三熟。半年之后,新的粮食又已经收获上来了,完全可以接济上大军所需。考虑到曹操可能会施行坚壁清野之策,以关中百姓消耗我军粮食。亮保守估计,至少半年之内,粮草应不会出现短缺!而这半年内。曹操的粮食无论如何是收不上来的,因此真要比消耗。我们比他耗得起!”诸葛亮细细解释道。

“如此便好啊!”马谡听诸葛亮这么一说,心里总算是稍微有点底子。想想也是,以诸葛亮的见识,怎么可能打这种无准备之仗。毕竟现在曹刘双方的实力相差无几,真要打起来的话,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不做好准备怎么能和对方摆开架势激战呢?另一方面,诸葛亮也还年轻,自然不需要急着北伐了。

“总之,此番北伐的第一步,就是兵分两路,北上之后东西夹击,尽取关中和司隶河南之地。在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