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马幼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三国马幼常-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葛亮和马谡都这么说了,刘备自然是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刘备也是开口问道:“那依军师之见,我们该当如何应对呢?”

诸葛亮想了想,最后却是开口道:“依我之见,主公最好还是两手准备。一方面南郡和夏口方面加强戒备,防止周瑜假途灭虢,或者日后曹操来犯。另一方面,原先攻打淮南的计划不变,不过要稍作一些修改。先前我们攻打淮南,只是想获取些许好处,现在看来,至少也要攻下一两座城池。如此若是周瑜胜,则以淮南为筹码去和孙权交易,逼迫周瑜退出襄阳。若是周瑜败,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淮南侧击襄阳,助他破曹的同时,也顺势收复襄阳!”

诸葛亮的如意算盘打的是很不错的,刘备听得连连点头,接着又问道:“那依军师之见,我军攻略淮南,要打到哪一步,才能有足够的筹码和孙权交易?”

诸葛亮想了一想,最后开口道:“至少也要攻下庐江,否则的话光是几座县城,一旦孙权拿下襄阳,肯定不会同意我们和他交易的。”

有了诸葛亮这话,刘备心里也是有谱了不少,不过他最后还是问了一句:“既然如此,那出兵淮南势在必行。只是我军既要防备南郡,又要出兵淮南,以我们眼下这点兵力足够吗?”

听了刘备这个问题,诸葛亮和马谡反而是一愣,二人对视了一眼之后,还是后者开口道:“主公,您知道我们现在有多少兵马吗?”

这话问的刘备自己倒是愣了一下,自己现在手下到底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刘备一直没有专门思考过。他只知道最近自己扩军扩得挺快的,很多人如陈到、魏延之辈,官职在短短数月内都是连升数级。现在听马谡这么一说,刘备索性是掰着手指,按部就班地算了一下。

一开始刘琦和关羽的水军加起来就有两万多人,然后自己和张飞、赵云等人从樊城一路带过来的步骑部曲,经过这半年多来的扩编之后,加上周瑜赞助的一些人马,加起来亦有两万多人左右。此外荆南三郡平定之后,加上雷绪刚刚带来的部曲,差不多也有个两万人的样子。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刘备这才发现,这才半年的功夫,自己现在居然是有了这么多的爪牙,这比在赤壁的时候,多了岂止是一点半点。虽然继而诸葛亮计划中的十万大军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自己此刻尚未招募新兵,光是靠收编来扩军,手下的可战之士加起来,就已经不下于六万,这还是剔除了一些羸弱之兵的结果。要是加上各郡的郡国兵(负责地方守卫,从事军屯,往往战斗力和装备,比起一线作战部队都要差很多,甚至战时都很少担任主动出击作战的任务),以及正在操练手边的一些曹操降军,总兵力已经是不下七万,十万人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都不止了。

兵马充足,刘备也就底气足了不少,想起赤壁之时周瑜何等嚣张,刘备也觉得是时候展示一下自己的实力了,当下昂然道:“也好,眼下我军兵精粮足,又何惧孙权曹操?我看这样吧,就由三弟和幼常率军出征淮南,我自坐镇南郡,率众将士守卫地方,以为大军后援!”

出征淮南本来就是商量好的事情,现在刘备拍板了,大家对此也无异议。当下刘备也是亲笔作书回复孙权,告诉他自己已经命上庸太守魏延,协助周瑜绝塞北道,后者自可放心地出兵夺取襄阳。另外在信中,刘备还告诉孙权,自己已经派张飞率一支人马前去夺取淮南,若能成功的话,那么夺下淮南之后就交割给孙权,作为他赤壁之战的时候以为援手的答谢。这封信送到孙权手里之后,后者大感意外之余,也是喜不自胜连忙召集众人议事。

“诸位,你们看,刘玄德这人倒是够意思啊,不仅答应帮公瑾绝塞北道阻截援军,还主动提出攻打淮南,作为先前咱们出兵的答谢。”将刘备的亲笔信传阅众人之后,孙权也是颇有些得意地道。

孙权的得意也是有理由的,刘备这么做显然是很给他面子。一众官僚将孙权递过来的信件传阅一遍,也都是议论纷纷,大部分人都对刘备的热情大方颇为赞赏。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有些不合时宜的声音却是响了起来:“主公,这其中只怕有诈,依我之见,主公切不可答应让刘备去取淮南啊!”

众人愕然循声看去,却见说话之人正是鲁肃。这位军议校尉,正以一种颇为不信任的眼神,看着手里边刘备的这封亲笔信。

第七十三章 都在算计

对于鲁肃的担忧,孙权倒是有些奇怪:“子敬何出此言?我看刘玄德也是一片好心,素闻此人乃是赤诚君子,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再者他也答应拿下了淮南之后,就送与我江东,又有什么可虑的呢?”

孙权的话并没有让鲁肃的疑惑打消,只是皱着眉头道:“主公,这乱世之中哪有仁义道德可言。刘备此人虽然号称仁义,当日赤壁一战之后,还不是趁机派马幼常去攻取南郡。我江东一番辛苦,最后却是白白便宜了他。这样的人,一旦他打下淮南,岂会心甘情愿把淮南让给我等?再者,”说到这里鲁肃也是有些犹豫地道:“一旦刘备打下淮南,那么就可以和夏口遥相呼应,从东西南面夹击东江夏,如此周都督的征战大军退路就被左右两面夹住。如此就算是周都督打下襄阳,届时也只能得到一块飞地,与我江东而言,实在是弊大于利啊!”

鲁肃不愧是鲁肃,虽然不知晓刘备到底是打的什么主意。但是出于直觉,就能觉察出刘备攻打淮南这件事有些不合常理。可惜的是,并非每个人都有他这样的眼光。或者说,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住的他们,也不愿意相信鲁肃的话。当下还是孙权哈哈一笑道:“我看子敬也是多虑了,刘备此人素来以仁义著称。当初虽然趁着我军与曹操交战之际夺取了南郡,但他毕竟是刘表的同宗兄弟,又有刘琦在,收复失地也是分内之事。再说了,人家现在不是答应帮我们打淮南,以为酬谢吗?至于子敬你所担心的事,我觉得更加不是问题了。我看刘备虽然占据了大半个荆襄,但是毕竟底子薄,兵力有限,就算是来攻打淮南,恐怕打下一两个县城也就不容易了,很难在这里立稳脚跟,又谈何夹击襄阳呢?”

孙权的自信也不是空|穴来风,他自己刚刚在淮南被人打了个鼻青脸肿,因此理所当然地认为,刘备也是和自己一样不中用,去淮南也没办法有什么作为。因此当下孙权不听鲁肃之言,直接作书派人回复刘备,答谢他的好意,并且声称愿意为刘备的出征大军提供粮草后勤资源。孙刘联盟的关系,至少在这个时候,从表面上看来,还算是处在蜜月期之内。

接到孙权肯定的回复之后,刘备这便迅速拍板了。当下刘备点起8000精锐人马,以张飞为主将,关平和廖化二人为副将,马谡为随军谋士参知军务,一起出征淮南。这次出征的8000人中,包括张飞的嫡系,即2000猛虎军,此外还有1000捷豹军,1000龙骑军,剩下的都是在赤壁之战后所扩充常备军。从整个队伍的构成来看,是名副其实的以老带新。此时正值春末夏初时分,所有的人马都是在江陵登船,由长江水路顺江而下。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他们这一支军马东进的途中,恰好在经过三江口的时候,和周瑜攻打襄阳的部队狭路相逢。不过两家似乎是在相互较劲,虽然名义上份属盟友,但是这次在江上意外相逢,彼此之间却是连个招呼都没打,只是自顾自地加快速度行船赶路。直到江东军的船队彻底进入汉江,消失在马谡他们的视线之中,双方都没有哪怕一个人回头看对方一眼。

当然了,不交流并不代表着对彼此真正的无视。眼看敌军的船只已经是彻底远去,张飞这才忍不住开口道:“他奶奶的,江东的船可真够大的,五万大军去攻打襄阳,我看这次曹仁有的忙了!”

“是啊,据细作来报,襄阳曹仁守军不过两万多人。要是父亲和魏将军拦截住了北道的曹军援兵,曹仁未必就能守得住襄阳啊!”关平也是感叹不已地附和道。正所谓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曹仁被刘备放回去之后,就地被曹操委任前来守卫襄阳。在原先的历史轨迹中,建安14年这一年,曹仁和周瑜激战于江陵。虽然现在已经多少是有些物是人非,但上天或许注定了,要在这一年安排曹仁和周瑜干一场,因此战场虽然是从江陵转移到了荆襄的首府襄阳,但是周瑜和曹仁依旧是不见不散。或许无法一战定乾坤,但经此战后,无论周瑜和曹仁谁胜谁败,天下大势的格局,无疑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幼常,你看这一仗,周瑜和曹仁谁会赢呢?”张飞感叹了半天,看马谡居然是一言不发,也是主动开口问道。

“嗯?”正在沉思中的马谡被张飞的话惊醒,稍一思量后却是开口道:“依我之见,若是周瑜不能速战速决,那么这一战还是曹仁的胜算大一些。襄阳距离柴桑近千里,就算是有汉江水道可以运送粮草,但毕竟难以持久。此外,江东水战虽然厉害,攻坚战却不见得有多强,而曹仁又是个守城高手。只要他能坚持一两个月,等到周瑜锐气稍挫,后发制人,未必不能一战而胜。”

“有道理!”张飞等人也是纷纷颔首。不过马谡还扣下一句话没说,那就是曹仁和周瑜在襄阳的这一仗,注定不会只有他们两人较量。不说许昌的曹操肯定要支持曹仁,就算是自己出征淮南的这支大军,一举一动对襄阳战局,也肯定会带来不小的影响。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先不去管曹仁的事,马谡此刻脑子里思考的,还是此番出征淮南的事情。按照自己和诸葛亮的看法,这一次去淮南,攻城略地消灭敌人还是次要任务,最主要的还是抓住机遇,在战争中壮大自己的力量。而在保证自己不要伤筋动骨的前提下,如何能夺取一些重要的城池,拿来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