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 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齐国的商人、燕国的商人、楚国的使臣,甚至还有匈奴的代理人,过去几年,大宗的粮食交易几乎陷入停顿,突然冒出来的这许多粮食,简直让人兴奋。

很快,赵王的使者就赶来了。

黄宣偷偷一笑,装作忙碌的样子,冷冰冰的道:“我现在哪里有空去见你们王上?”

那使臣眼睛一瞪,在场的商人都停了,再看黄宣,却又笑眯眯的道:“我王有要事相商,宣子只管觐见,我等帮您收拾。”

“那你们都听黄席的。”黄宣一声大喊,道:“黄席,他们都是你的手下了。”

那使臣与其从人的脸,立刻垮了下来。

……

赵王用手抚着腰间的佩玉,脸色平静如水。

满殿诸臣各想各的,或低头沉思,或闭目养神,或轻捋胡须,或神游物外,偌大一个宫殿内,只余呼吸声阵阵,像是一群吃饱了食的金鱼。

牛皮跺地的声音响起,只有御前卫士才有这样的装备,廉颇原本紧闭的双眼也呼的张开了。

作为一个将军,他既信神,又不相信鬼神真的会出现,这有些像是后世的信仰,但却简单朴素的多。

可是黄宣,显然给了他极大的冲击,特别是在这种赵国生死存亡的时候。

严格的说,廉颇只能算是一名优秀的将领,他的本事,与他的名声是不相称的,因此,即便黄宣告诉他,对面的是白起,他们现在正在干什么,将要干什么,面对如今如此不利的形式,他也很难做出什么。

长平之战,是一场典型的国家战略之战,当战略意图达成的时候,再多的战役胜利,也无法弥补了。

因此,这个时候的赵国,也许真的只有神才能救。

赵王的手越抚越快,直到玉佩发热,方才惊觉停了下来。

“王上。”黄宣的声音舒展而清亮,就像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一样。

赵王定了定神,在这个比自己还要小的“商人”面前,他失去了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这让他极不舒服,却又不得不忍受下来。出神的看着龙椅下的地板,赵王丹用低沉的声音道:“平原君,你为宣子解释吧。”

“平原君赵胜?”黄宣不确定的问洛林道,他在资料中看到过这个人。

“没错,战国四公子。”洛林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平原君至少有50岁了,但黑发飘飘,面如冠玉,很有一番美男子风范,他是惠文王的弟弟,现在的赵王丹的叔父,毛遂自荐中的毛遂,就是他在长平之战后派往楚国求援的门客。

这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三次被罢相,三次被起复,是战国少数能为人所知的人物。

他从来是很少来参加例会的,黄宣昨日也没有见到他。

赵胜儒雅的跪坐在席上,欠欠身子,道:“我们认为阁下的论断是正确的,因此,想请问您,如今的困境如何解决。”

说的很简单,也很直接,但却确实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样的姿态,在某些场合中,由上位者做出,确有让人心生好感的作用。

黄宣的目光迎来了点头微笑,让他反而有些不好意思,道:“如今局势,除了赵军已经断粮以外,双方损失相当,在下觉得,解长平之围是第一要务。”

说了等于没说,精辟的中国式回答。

平原君仍然虚心道:“那如何解长平之围呢?”

黄宣摇头,道:“我不懂军事,不过我可以送上万石粮食给赵括军,剩下的,就要靠诸君努力了。”

1万石虽只够40万大军吃一天,但对于缓解粮荒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如果足够节省的话,再坚持多几天也并非不行。

“如此,有劳宣子了。”看来,黄宣的回答早就在赵国君臣的意料之中,不过赵王丹还是喜上眉梢,道:“如此,宣子要何赏赐?”他还说不出交易这个词。

黄宣满面含笑的竖起三个手指道:“在下可以送粮食给赵括军,但有三个要求。”

“请说。”平原君很认真的坐直了起来。

“第一,在下在赵国的生意,不能受到影响。”

“这个自然,贵仆可以在东市随意交易,但买卖耕牛的数量要受到限制。”黄宣的交易,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对于缓解赵国的粮荒有极大的好处,毕竟猪肉再好吃,也是不能熬饥的,在历史上,长平大战结束后的赵境一片饿殍。

“没有耕牛就算了。”黄宣喜欢谈判中的你争我夺,他放下一根手指道:“其二,在下还想与贵国做一笔交易。”

“哦?”

“我知道包括平原君本人在内,家中都有不少的牲口、牛马、丝绸,在下愿意用粮食相换,也可缓解贵国的危机,希望平原君能起个表率的作用。不过,无论市场上的价格是升还是降,粮食都是一石90钱,牛马都是2万钱,羊彘2000钱,可乎?”

当市场上的粮食多起来的时候,价格自然会下降,但对于赵国而言,这样的事情也算公平,何况,平原君等人是否明白这样的经济规律也未可知,所以赵胜立刻缓下脸色,道:“好。”

当白起屠尽了长平赵人之后,围攻邯郸期间,平原君就做到了慷慨解囊,以家宅资助守军,令侍妾缝补军士的事情,对更好名声的赵胜而言,只是平等的买卖,并不算什么。

何况,要缓赵括之危,就要再发大兵,这些都是需要粮食的,黄宣的建议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黄宣这时竖着中指,对着赵国君臣道:“最后一条,作为在下帮助大赵的回报,若是夺回上党,甚至进兵秦境,在下要拥有所有物品的优先购买权。”

两三句话解释了什么叫优先购买权,赵王丹将手在几上一拍,道:“寡人许你。”

没有什么,比未来的权益更容易出卖的了。

第154章 长平之战09

午后,黄宣从王宫里缓步踱出,廉颇去整顿军备了,这一次,赵王决定再次征发3万壮丁,再加上一半的禁卫军,驰援长平,另有1万壮女后勤。这几乎是赵国最后的武装力量了。

空气带着热度在空中飘荡着,仿佛互相之间在吹气一般,试图将温度凉下来,自己却变的越来越热。

邯郸的下午有些干热,黄宣不太适应的将双手叉腰,想等到出门骑上了马,有了速度应该就凉下来了。典韦穿着紧身的胡服,却没有什么不适,也许是心静自然凉吧。

“黄君。”信陵君在后边客气的叫了起来。按理说,在外边他是不能被叫做君的,但礼仪和特权本身就是用来逾越的,赵胜如此也是为了表示尊重,毕竟赵国君臣对他的身份与地位,还很是不能确定。

听到“黄君”这个名字,黄宣很是尴尬了一下,道:“平原君可别这样叫我了,就叫我黄宣吧,认识我的人都这样称呼我。”

赵胜对黄宣的来历当然很好奇,他平和的一笑道:“如此我就叫你黄宣了。”

“好。”

黄宣简短的说一个字,就不说话了。还是赵胜续道:“黄宣,你有多少把握,可以带粮食进入长平。”

刚才黄宣提前走了,赵国的先生们应该又谈出了些东西,黄宣窥了他一眼,淡淡一笑,对洛林道:“来个隐身。”

黄宣身上的光线顿时扭曲了起来,赵胜惊讶的发现,刚刚还在和自己说话的“黄君”竟然就眼睁睁的消失了。

20秒后,黄宣从赵胜身后出现,拍拍他的肩膀,道:“平原君?如何?”

赵胜很快就调整了情绪,用略带兴奋的声音道:“太好了,黄君,如此我就放心了。”

黄宣心里赞赏了一声: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风范,永远都不畏惧强大,敌人只会是消灭敌人的敌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都理应青史留名。

“黄宣。”激动过后,赵胜踌躇满志的道:“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前往长平,可乎?”

“粮食你们准备好了?”黄宣摇摇头,他也知道长平局势不能再拖,但他同样清楚,长平赵军还能再坚持许多天,现在离开,是不明智的,只有对方极度需要你的时候,自己才有价值。

他亲热的拍拍赵老头的肩膀,道:“平原君,我知道,如果你们拿出所有余粮,资助长平是没有问题的,但这样的孤注一掷,你是否想过,万一长平仍是失利,邯郸以何据守?只要给我一晚上的时间,你们就能多出十万石,百万石的粮食,何乐而不为呢?”

“百万石?”平原君有些不相信的道:“你真的能拿出这么多粮食?”

黄宣重重的一点头,道:“只要你们有这么多的牲口。”

平原君看着黄宣毫不作伪的眼睛,道:“我的牧场还有牛马3000余头……”

他没有继续再说,黄宣马上跟上道:“一头2万钱,平原君若愿一次出售3000头,在下每头再加1万钱,如果您能凑够4000头,就每头三万五千钱。粮价每石90钱,有多少换多少。”

3。5万钱,已经是市场的平均价了,平原君很痛快的道:“好,黄君这就与我去牧场吧。”

黄宣苦笑着道:“晚上吧,东市还有许多牲口没有处理呢。”他说着加了一句,道:“今天晚上我就不睡觉了,如果平原君能帮我收的更多些,我也能省些心。”

他说的极慢,洛林也翻译的极慢,平原君马上明白过来,黄宣是要收够牲口才愿意离开,虽然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许多牲口,他还是一咬牙,道:“黄君放心。”

……

过去一天,黄席过足了大商人的瘾,从来没有过这么多人来求他,那些往日对他不屑一顾的大人物们,现在的脸上却全是献媚,有些人还不太适应突然中的身份变化,脸上僵硬的笑着,那满面的假笑,反而更让人畅快。

粮食,没有什么比粮食更重要的了。

1石粮只要80钱,虽然只比市场便宜10石,可实际上,粮铺里根本没有多少粮在卖,在这粮价节节攀升的当口,谁家老板没有惜卖的心理?

而黄宣的要求是,只要是活的动物,除了人,鸡牛狗猪无一不可,但只要大批的,于是东市很快多出了一批新的二道贩子,甚至三道贩子,他们用较低的价格从散户手里收来各种牲口,然后集中卖给某位商人,这位商人凑够一次交易的十头大牲口或者百只小畜,就卖与黄席换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