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空走私从2000年开始-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宣微微一笑,道:“凉州兵是董卓嫡系,势力最雄,请问大人,若是不赦此四人,凉州兵反,谁人可敌?”吕布在凉州军中并无根基,董氏嫡系,从来就没有入过他的手掌。

王允迅速答道:“以袁绍之关东兵镇之,赦免军士之罪,削夺四人兵权,徐徐散之。”这正是他的最终计划,解散关东兵。

黄宣呵呵一笑,这的确是王允的正确答案了,但事实却是错误的,他轻声道:“凉州兵与关东兵最是不睦,军士最恐袁绍,如何肯信?四人不得赦,如何肯交出兵权?若此,凉州兵何日可散?”

王允的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如果一切如常,再过上一个月,这位文臣就会定下同样的命令,同样会有人给出同样的疑问——袁绍与凉州兵世仇,若非董卓忌惮袁氏四世三公的家族力量,早就将之车裂在洛阳了。然而,凉州兵最大的靠山若是死了,还有什么能阻止袁绍和他的关东兵复仇?就是给王允自己,他也是不相信的。所以最后,他还是采纳了他人意见,以皇甫义真为统帅。不过此刻,他却诺诺不言。

“或可是以皇甫嵩为帅?”黄宣先问道。

被猜中心事,王允猛然抬头,眼中很有些不可置信,黄宣却摇头失笑道:“皇甫嵩的确是大汉名将,但他以屠黄巾起家,在凉州更是毫无根基,士卒如何信之?最重要的是,李傕诸将如何肯信?他们若是不信?王允大人以为,当如何?”他这段话半文不白,让洛林微微翻译,却是说的明白。

王允不善武却知兵,在镇压黄巾的过程中,他更是披挂上阵。所以,他明白以东汉官军目前的战斗力,根本谈不上剿灭凉州兵,他所能依仗的还是大汉正统的力量,而以黄宣的分析——实际上,泰半是史实。

听到这里,王允后背已经出了密密的冷汗,黄宣在心里给自己加了把油,一鼓作气道:“吾还想问司徒大人,若是董卓毙命,长安且定,郿坞的财产当如何处置?”

如果是昨天,王允一定以为黄宣是想要变相提价,或者笑其大事未定,就先考虑分赃。但现在,他却仔细的思量着,道:“当以卓之财充作军费。”

同样,还是王允的标准答案。

黄宣却故作冷笑,道:“那我请问王公,若吾要分此财物,可乎?”

王允不答。

黄宣又道:“若是奉先大人要分此财物,可乎?黄埔大人呢?”

王允哑然不语,按照正常的思路,以财帛振作士气,是新生政权抗敌的不二法门。然而,这位司徒大人思考的方向本来就是错误的,长安是大汉王都,无论这里多破烂,多糟糕,此时此刻,这里仍然是大汉的政治中心——董卓屡次三番试探的原因是正统的旗号,而不是这些衣衫褴褛的官军力量——东汉已然垂暮,但若有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围攻长安,就像是历史中的李傕、郭汜那样,则不仅会遭各地政府军声讨,长安守军本身也是士气高昂的。实际上,当李傕从献帝身边逮走王允的时候,他仍然是施跪拜礼的。

除此以外,王允心里还有些别的依仗,在他想来,自己近日交际的一些地方豪强,虽然古怪一些,但却实力不凡。

因此,他也明白,大汉皇庭最后的中坚,其实是既得利益的士族阶级和某些地方势力,是他们制约着董卓,是他们保护着长安,那么钱,自然也应当与其丰润。事实上,就像黄宣问的一样,到了最后,无论王允如何考量,他还是不得不迫于形势,将这笔巨资分与朝廷官宦。

黄宣眯着眼睛看着王允,手指轻轻的敲着地面,道:“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可乎?”

王允缓缓点头,目光灼灼的看着黄宣,正襟危坐,拱手道:“请赈灾教我。”

字数以外:今天暂且只有01章,本章4000余字,稍少了一些,不好意思,但海豚需要考虑一下后续情节,故此。

有很多读者对貂蝉MM是不是那么漂亮很在意。海豚是这样考虑的:首先,貂蝉MM是很漂亮的,也是必须漂亮的,我认为,人类的审美观可能有变化,但唯美的感情是不会变化的,此外,在化妆以外的天生丽质也是不会变的。其次:貂蝉MM是不是像书中描写的那样有若天女下凡一般呢,这个仁者见仁,但海豚以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近距离的美女是震撼的,同时,此类描述也是以黄宣为基础的,是一个少年的感觉。

下一个问题:这么多的小貂MM都长的一样?当然不同,为什么呢,卖个关子,会在后面提到。

ps:从不那么理性的角度来讲,至少在未来百年内,四大美女,还是中国乃至华人世界最美的4位女性,哪怕比那些明星更美,哪怕让人觉得美的太过火,美的祸国殃民,美的倾国倾城,海豚以为,也是美的理所应当的。

第115章 无比熟悉的世界11

王允的错误,源于他错误的性格,从好的地方讲,这位司徒大人是个理想主义的斗士,他嫉恶如仇,他以身保护典籍,他几次三番得罪权贵,更曾得罪了十常侍的老大张让,所幸下狱未死。不过在诛除董卓之后,他的好运气到了头,最终面对李傕等人的围攻,不肯如吕布般其城而走,戮于献帝御前。

这样的性格,决定了王允并不是一个有魄力能力挽狂澜的人,他可以是做温文尔雅的儒士,也可以是做铁面无私的青天,唯独做不了铁血宰相。

黄宣也是在看过许多的资料后,敏感的认识到这一点的。而这,也许会带给他最大化的利益。

他一边为王允斟酒,一边道:“小子才疏学浅,只有一点想法,请司徒大人考虑。”黄宣说的很慢,虽然他已经考虑了一夜,但还是带着一点不确定,道:“某以为,当今天下,有识之士者重,司徒大人若是向陛下请旨,招各地官军勤王,长安局势将大不一样。”

王允没想到黄宣竟然给出这样的答案,有些失望的摇头道:“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勤王,成今日尾大不掉之势……”他说着又摇起头来。

黄宣笑着将酒杯放下,道:“司徒大人且听我说,无须遍布天下,只需传缴地方较小势力,如原来的西园典军校尉曹操曹孟德,孙坚之子孙策、孙权,还有宗亲刘备刘玄德等人……”

他说的兴起,王允则一个劲的摇头,泼冷水道:“只要缴文一发,则不由你我了。”

黄宣哼了一声,道:“难道董卓死后,司徒大人还能阻止各地官军入京吗?”这也同样是史实,董卓既死,各地军阀无不想在长安再捞一笔,只不过最后曹操获利最大罢了。

用尽全力,满身疑虑的王允终于带着疑虑满身离开了。黄宣叹息一声,他终究不是苏秦张仪之士,空口白话,却不能让王允信服,仗着能比王允看的远一点,却也终究没能让他立刻采纳这意见,如今,只有等待时间来证明了。

……

初平三年三月末。

比史书记录的早了半个月,黄宣重新将MX109摆在了长安山城西的半坡上,这里距离城门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只要董卓从这里经过,10层铠甲也不能抵御“洛林改”的穿透力。

而今日是大朝会,王允保证董卓会来。

黄宣静静的趴在地上,身上罩着伪装网,一边等待着董卓上班,一边胡思乱想着。

虽然在洛林有意无意的阻挠下,王允的联姻计划麻烦多多,但令黄宣奇怪的事情同样很多:司徒大人似乎忙的顾不上处理与吕布的关系,难道他真的相信,这位三国着名的反水王吕布,会被一张虚幻的大饼吸引住?

就连黄宣,也只是抱着随意的心态,希望在董卓死后,吕布会承认这种状态,其实不承认也没有关系,他对杀死吕布能带来的缓冲带能量,也是颇为期待的。

但王允的态度就显的很不一样了,这让黄宣几乎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超越凡人的才华,当日来不及细想,之后静下心来思量,如果这位反水大仙这么容易被迷糊住的话,王允何须使用什么“连环计”、“美人计”?痛陈利害,不就行了?

虽然这位司徒大人在战略上疏漏良多,但那只是受到时代的局限而已,设身处地的想,黄宣可不认为,自己这个中学生能比王允口才更好,更有说服力。

但事实却是,吕布真的没有告密。

这可不是猜测,洛林整日都监听着吕布,而这位将军,却仿佛真的煞有介事的准备着大将军的美梦,招揽旧部,私会部曲……,不少朝廷大臣也频频与之见面。

此外,王允得到的帮助和聚集起的势力,也远远超过历史资料中所显示的。从洛林收集的资料来看,不少大臣,特别是汉献帝,其表现出的力量很不一样。

黄宣冷眼旁观,这个时代的董卓远远没有传说中的跋扈。

他的家将奴才仍然猖狂于长安城,他仍然一把火烧了洛阳,然而,他却没敢动献帝和重臣一根毫毛。

这险些让黄宣以为,是洛林的资料和那些史书出了问题。

而实际上,这不过是另一个位面而已。

黄宣一边想着,一边调校着瞄准器,今天主要的参数是重力,吕布身上倒是有一枚植入皮肤的探头,但要确定董卓的精确位置,还是需要一些辅助功能。按说现在的董卓已经是骑不上马的大胖子了,他的卫队,总不会有比他体型更庞大的先生吧。

片刻功夫,一行车队前呼后拥的自东而来。

耳边传来“滴”的一声,黄宣知道,这是已经锁定的提示。

车队愈行愈近,先锋已经缓缓的通过了雍门,董卓这厮却是安坐于车中,黄宣食指轻轻加力,眼神也逐渐锐利。

狙杀董卓,他却是一点心里压力都没有。

城门之上,锦旗招展,士卒打起精神拔直了腰板,就像是落日中的大汉王朝,挺挺胸还能看看,可卧着的时候永远比站着的时候多。

手手指用力一紧,黄宣整个身子瞬间放松了下来。视野中,一蓬血花一闪即逝,接着则是第二朵,第三朵,这次他可没有带什么“冰弹”,而是货真价实的穿甲弹,创伤面积小,但只要打中要害,高速旋转的弹头只须释放少量的动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