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职官辞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历代职官辞典-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精奇尼哈番
  清爵名。顺治四年(1647)定名。乾隆元年(1736),定汉字为子,满文如旧。

精膳清吏司
  官署名。明、清时置,属礼部。掌宴享之礼。

蜡氏
  官名。《周礼》谓秋官司寇所属有蜡氏,设下士四人及徒四十人。掌清除道路弃户。北周秋官府的掌瑾中士、下士,即此官改名。瑾,掩埋之意。

模范监狱
  清末中外交涉,列强坚持领事裁判权,多以中国旧式监狱制度座败残酷,囚犯受不人道侍遇为借口。光绪三十四年(1908),奉天(今沈阳)创办“模范监狱”,即针对此种攻击之词,改善囚犯所处环境与所受待遇。后各地续有办理。民国时期仍有此名。

旗籍满吏司
  清理藩院六司之一。掌内札萨克(内蒙古科尔沁等二十四部)所属各旗疆、封爵、会盟、军旅、驿递补等事。

旗牌
  即王命旗牌。清代颁给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官等高级官员或钦差大臣的标志,用以表示其奉王命有便宜行事之权。旗以蓝缯制成,方广二尺六寸,两面销金,书满、汉“令”字各一,钤以兵部印。旗杆一长如旗,椭圆形,高一尺二寸,阔七寸五分,厚一寸,朱色,上刻荷叶形,绿色。牌两面镌满、汉“令”字各一饰以金,悬于枪上,枪以榆木制成,长八尺,围一寸,铁顶,冒髹以黄|色,绘龙,垂朱髦。牌边及枪杆皆镌以满、汉“令”字第几号,填以金。执掌旗牌者称旗牌官,简称旗牌。

旗手卫
  明官署名。洪武十八年(1385)由旗手千户所改置。掌大驾金鼓、旗纛,佥民间壮丁为力士随皇帝出入并守卫四门。

榷货务
  宋官署名。属太府寺。掌食粮、金帛等贸易。监官二人,以朝官、诸司使、副使及内侍充任。南宋又于榷货物置都茶场给卖花引。金榷货物属尚书户部,掌发卖给随路香花盐钞引,有使与副使。金又是有提举南京榷货司,有提举、同提举等官。

榷算司
  官署名。清季外务部四司之一,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掌关税、商务、行船、华洋借款、财币、邮政及本部与使臣经费。

榷盐使
唐官名。乾元元年(758)行盐专卖。安邑、解县两池盐先属度支使管理。贞元十六年(800)置榷盐使,掌两池盐专卖及查禁私盐。元和十五年(820),又改河北税盐使为榷盐使。

僧录司
官署名。宋鸿胪寺所属有左、右街僧录司,掌寺院僧尼帐籍及僧官补授。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僧录司,属礼部,清沿置。掌有关僧侣事务。其主官为正印、副印,下设左右善世、阐教、讲经、觉义等。各省则府置僧纲司,州置僧正司,县置僧会员。

隧正
  官名。春秋时宋、鲁设有此官,掌征发郊外庶民服役。《左传·襄公七年》:“叔孙昭伯为隧正。”杜预注:“隧正,主役徒。”孔颖达正义:“隧正,官名,当《周礼》遂人。”《左传·襄公九年》:“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孔颖达正义:“此隧正当天子之遂大夫。”参见“遂人”。

斡鲁朵
  辽宫帐名。亦作斡耳朵、斡里朵。辽太祖起,各帝及太后之执政者皆置斡鲁朵,有直属军队、民户及州县,构成独立的军事,经济单位。帝后死后由家族继承。金、元沿用为官署之称。

演习
  南诏官名。大府的主将称称演习,副称演览。中府主将称缮裔,副称缮览。小府主将称幕撝,副称幕览。

舆帅
  先秦官名。据《左传·成公二年》,晋有此官,地位在军将(上、中、下军主将)之下,与司马、司空并列。《淮南子·兵路》谓:“收藏于后,迁舍不离,无淫舆,无遗辎,此舆之官也。”清惠栋《春秋左传补注》本《淮南子》说,谓:”舆,众也。舆帅,领其众在军之后者。“其说较确。《左传·襄公十九年》又有舆尉,亦晋官,与司马、司空并列,或列舆帅的异名。

舆司马
  官名。《周礼》谓夏官司马所属有舆司马,设上士八人。执掌阙。后人释为掌车之官。说详孙诒让《周礼正义》第一十四卷。

照磨
  官名。元自朝廷六部、御史台、枢密院等院、光禄寺等寺、太府监等监、大司农府等府及诸卫诸亲军,至行中书省、肃政廉访司、宣慰使司、安抚司、都漕运使司、都转运使司、诸总管府等大多数官署皆置照磨。明都察院、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宣抚司及各府皆置照磨。清除都察院不置照磨外,皆沿袭明制,以照磨掌照刷卷宗。

照刷
  元、明、清公文用语。照意为明察,刷意为刮扫寻究,即检察文卷规定事务是否依限完结,有无错失、遗漏、规避、侵挪款项、刑名违错情况。

照明阁
  宋阁名。建中靖国元年(1101)改显谟阁为熙明阁,旋复旧。

僮仆都尉
  匈奴官名。西汉时匈奴右日逐王置,常居焉耆、危须、尉黎(均在今新疆焉耆周围一带)间,以领西域各国,向其征收赋税。以“僮仆”为官名,盖视西域各国为匈奴之僮仆。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日逐王先贤掸率众降汉,僮仆都尉遂罢。

漕司
 见“帅漕宪仓”。

漕台
  清漕运总督的俗称。

漕运总督
  官名。明始置,总管漕运,督促南方各省经运河输送粮食至京师。明初,置京畿都漕运司,设漕运使,不久废。永乐年间置漕运总兵官,宣德年间又遣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督漕运。景泰二年(1451)置漕运总督兼巡抚淮、阳、庐、凤四府,徐、和、滁三州,驻淮安(今属江苏),后曾分设巡抚,嘉靖四十年(1561)又归并,改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后未再分。清沿置,所属有巡视漕务、督粮道、管粮同知、通判、押运通判等官。光绪三十一年(1905),因河道废弃而裁撤。

骠骑大将军
  武散官名。唐始置。宋沿置。从一品,为武官最高 阶,徽宗政和改定武官官阶,最高为太尉,下分别用大夫、郎为官名。金有骠骑卫上将军,正三品下,居武官第十一阶,元升正二品,居武官第三阶。明废。

骠骑将军
  官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置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同,东汉以后各代沿置,或加“大”字。隋文帝置骠骑将军府,每府置骠骑、车骑二将军。此骠骑将军为府兵制度的基层军府主官,秩正四品,与汉以来的骠骑将军相去甚远。炀帝改为鹰扬郎将,地位降低。唐初尚有骠骑府及骠骑、车骑将军之制,武德七年(624),改骠骑将军为统军。显庆元年(656)置骠骑大将军为武散官,从一品,宋沿置。金骠骑卫上将军,正三品下,元正二品。明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

骠信
  唐代南诏王称号:意为“君主”,南诏王閤劝(808-809年在位)自称。

閤门舍人
  见“閤门司”。

閤门司
  宋官署名。掌皇帝朝会、宴享时赞相礼仪,凡文武官自宰相,宗室自亲王,外国使节与少数民族首领朝见、谢辞时,按其品秩引导序班,赞其拜舞并纠其迭失。东上閤门掌庆礼奉表,西上閤门掌慰礼进名。有东、西上閤门使与副使、宣赞舍人(通事舍人、閤门祗候。閤门使与副使承接皇帝旨命,宣赞舍人传宣赞谒,閤门祗候分别辅佐宣赞舍人,诸官皆武臣清要之选。熙宁四年(1071),以武臣子弟为看班祗候,在殿庭学习礼仪,熟悉后使为閤门祗候。閤门使与副使多以外石油、勋贵充任,地位相当于侍从官,仅为迁转之阶而不任事,另以他官主管本司事务,称知閤门事。建炎元年(1127),并东、西上閤门。绍兴五年(1135),诏右武大夫以上皆称知閤门事兼客省、四方馆事,官未至者称同知閤门事同兼客省、四方馆事,称同知者在知閤门之下,宣赞舍人与閤门祗候皆为閤职。乾道六年(1170),又置閤门舍人,以武举入官者充任,掌平时及皇帝外出时觉察失仪并侍立,六参、常朝,后殿引亲王问侯皇帝起居,并仿儒臣馆阁之制,召试中书省后,方加任命。淳熙年间(1174-1189),又置看班祗候,以忠训郎以下官充任,秉义郎以上方除閤门祗候,并须清廉干练,有方略,善用弓马。两任亲民官而无阙误及曾在沿边为官者方能充任。金宣徽院閤门有东上閤门使、副使主管閤门事,西上閤门使、副使掌赞导殿庭礼仪,閤门通事舍人掌通班赞唱、承奏劳问,并有閤门祗候。

閤门通事舍人
  宋官名。掌殿庭传宣赞谒,隶于东、西上閤门使。政和年间(1111-1118)改宣赞舍人。参见“东上閤门使”。

閤门祗候
  见“閤门司”。

鞍辔库
  宋官署名。属群牧司。掌御马金玉鞍勒,以及给赐王公、大臣、外国使者鞯辔等物。

暴室丞
  汉掖庭有暴室丞一人,位掖庭令下,由宦官者任职。宫同妇女有病者,均到暴室就医。皇后、贵人有罪,亦就此室。《隋书·百官志中》,载北齐亦有暴室局丞,隋以前各代或多有暴室及有关官吏。

撤任
  清制,各省督抚对属员可用公文撤销其职务,称撤任。革职或降级,则须候皇帝谕旨。

幢将
  官名。北魏置,员六人,主直宿禁中的郎官、卫士。太和中定为从第七品上。

幢主
  官名。南北朝领兵官。幢,以羽毛或杂彩为饰的旗帜。幢主,即旗主、旗头之意。北魏宿卫领兵官有幢主。《宋书·索虏传》谓“汝阳城内有虏一幢,马步五百。”南朝宋未始见幢主之名。《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二年》:“幢主杨仲怀将五百人居前。”据此,南北朝幢主统兵数均同。又柔然也有此官,名幢帅,《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元年》:“豆代可汗始立约束,以千人为军,军有将;百人为幢,幢有帅。”胡三省以为柔然乃效北魏之制。然北方各族历史均有千夫长、百夫长之类,幢帅之称,或系中原人依魏幢将、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