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部金融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是部金融史-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天,谣言不胫而走,传闻贝尔斯登遇到流动性危机。

至今也没有任何权威解释谣言出处,但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当日,贝尔斯登欧洲最大的合作伙伴荷兰合作银行表示,本周将收回贝尔斯登5亿美元贷款,同时终止20亿美元贷款额外协定。

贝尔斯登进行了反击,收盘后对流动性危机辟谣,声称这不过是一堆噪音,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现金仍然充足。美联储也于次日宣布,3月27日起将通过纽约联储向债券市场一级交易商提供不超过2000万美元融资,期限为28天,交易商名单中贝尔斯登赫然在目。

3月11日,忌纳财。

瑞士信贷银行通知自己的交易员,任何同贝尔斯登的交易都要经过信用风险经理批准,而且,没有例外。

贝尔斯登交易大厅,艾伦·格林伯格,一位佩戴蝴蝶结、身着黑西装的80岁老人挥动起高尔夫球杆。

艾伦·格林伯格是贝尔斯登前任老板,20年前的一次危机,他曾在交易大厅挥动高尔夫球杆,以此表示:贝尔斯登,会依旧辉煌。

今天,这位曾经的灵魂人物希望以此激励员工,贝尔斯登不会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辉煌,将继续。

3月12日,忌开池。

贝尔斯登总裁施瓦茨通过BC发表电视讲话,“有人猜测贝尔斯登出了一些问题,这些不是事实”。当晚,贝尔斯登致电美联储,要求联储兑付承诺,为贝尔斯登提供流动性支持。

3月13日,忌安葬。

贝尔斯登股价一泻千里,客户开始疯狂从贝尔斯登提款,当日公司现金储备仅剩59亿美元,几乎所有经纪伙伴都终止了与贝尔斯登的交易,包括赫赫有名的高盛集团和德意志银行。

3月14日,忌定盟。

清晨,贝尔斯登终于收到J。P摩根的邮件,是一条新闻草稿:联储将通过JP·摩根向贝尔斯登提供28天的300亿美元借款,这是1929年以来联储第一次向非银行机构提供救助。

贝尔斯登高管抚掌相庆,终于赢得了4个星期的时间。但是,这不是起死回生的奇迹,是临终前的回光返照,期限:一个晚上。

美联储融资被市场理解贝尔斯登已经出现严重问题,流动性危机真的出现了。任何一个金融金融机构,包括美联储也没有能力应付挤兑。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征兆证明贝尔斯登将破产,此时,贝尔斯登甚至已经准备好一季度预盈公告。

3月15日,忌破土。

9时30分,贝尔斯登估计进入下降通道,48美元、47美元、45美元……,高盛成为贝尔斯登对家,做空贝尔斯登股价……

联储和美国官方开始担心如果不能遏制贝尔斯登股价下滑,道琼斯指数很有可能在下周下跌2000点以上。当日下午,美联储宣布突然JP摩根的拆借资金期限缩短为3天,距离JP摩根的承诺仅1天。财政部长保尔森通知贝尔斯登总裁,他希望见到周日前贝尔斯登做成一笔交易:

出售贝尔斯登。

今天,贝尔斯登必须抉择:要么出售股份,要么破产。

此时,贝尔斯登有两个潜在的买家,一是摩根大通,一是Flower公司。Flower提出的方案是,注资30亿美元,同时融资200亿美元挽救市场信心,16日晚,Flower通知贝尔斯登无法获得融资,收购计划搁浅。

只有摩根大通才是贝尔斯登的救命稻草。

16日,华尔街日报网站独家披露了摩根大通的收购方案:每股2美元,总收购价仅为2。4亿美元。很多人认为华尔街日报弄错了,2之后还有一个0。然而,没有这个“0”。

“这不是强迫婚姻,这是强Jian!”

——一位贝尔斯登董事发言

16日下午,贝尔斯登的董事们终于做出了艰难的选择,“2美元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在破产和低价收购之间,董事们选择了后者。

晚间,双方共同声明,达成收购意向。

贝尔斯登的股东愤怒了,老子就是在不值钱,14日收盘价还是30美元,比摩根大通仅低6。54美元。贝尔斯登确实没有违规问题,只要市场信心恢复,贝尔斯登的网络、员工团队,乃至固定资产都很值钱。

3月17日,百无禁忌。

道琼斯指数开盘大跌,贝尔斯登被收购的消息令全球股市瘫软。大家都在想,谁会是下一个?

当日,贝尔斯登股价下滑至2。5美元,终于出现了明显的护盘力量,投资者明白,贝尔斯登股东们显然不肯吃这个哑巴亏,贝尔斯登就是破产清算恐怕也比2美元多些。

3月18日,忌动土。

市场信心似乎又回来了,贝尔斯登股价回升至8美元。但是,贝尔斯登已经开始解体,从前台、中台到后台,各团队都有人离开,据说当日贝尔斯登的工作台空余了13。

今天,已经是人去楼空。

3月19日,忌做灶。

下午5时30分,摩根大通掌门人戴蒙来到了贝尔斯登办公楼,在这里他遭到了数百名贝尔斯登股东围攻,他们警告戴蒙,2美元是绝不能接受的,贝尔斯登绝不做城下之盟,将选择破产。

为促成交易,财政部开始对摩根大通施压,保尔森在一次与戴蒙的电话中提到,希望能看到更高的价格。

3月24日,贝尔斯登与摩根大通终于达成一致,最终收购价为每股10美元,鉴于摩根大通在投资银行界的实力与声誉,将不再保留贝尔斯登品牌。

公元2008年3月24日,贝尔斯登卒,终年85岁。

无解的工程:雷曼之死

雷曼兄弟给华尔街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伤害是永久性的,雷曼兄弟持有1380亿美元优先债券,170亿美元后偿债券(次级债务),破产意味着这些债券最多只能收回40%,投资者损失可能近千亿。

雷曼兄弟拥有158年历史,2007年净利润高达42亿美元,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32位,几乎涉及所有的金融领域,业务遍及全球,是名至实归的金融帝国。雷曼兄弟曾幸免于19世纪铁路公司倒闭风潮、1929年金融危机和长期资产管理市场崩溃,被界内誉为“有19条命的猫”。

2008年9月15日,华尔街迎来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当日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是有史以来美国最大的金融业破产案(同日,第四大投资银行美林被美国第一银行收购)。

1850年,德裔美国三兄弟亨利·雷曼、艾玛努尔·雷曼、迈尔·雷曼在拉巴马州创办了雷曼兄弟公司,从此开始了辉煌的历史:

1929年,雷曼兄弟在大危急中引入私募资本,率先引入PE机制为缺乏现金的公司融资,一战成名;

1993年,雷曼兄弟为中国建设银行海外募集债券成功,是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第一案;同年,为中国政府承销首笔海外美元债券“龙债”;

2001年,雷曼在世贸中心的总部在恐怖袭击中毁于一旦,仅隔一天就组织1200名员工重建总部,恢复了大部分业务,当年,进入标准普尔100指数;

2007年,荣膺《财富》杂志最受羡慕的证券公司;

危机前夕,雷曼兄弟总资产639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2007年GDP总和……

在英雄辈出的华尔街,雷曼走到今天,绝非幸致。

2003年,雷曼兄弟大规模涉足次贷产品,与贝尔斯登相比,雷曼的思路更为精巧,主要经营次贷高级衍生品——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与CDO相比,CDS购买者根本看不出这是次贷产品,对原生贷款违约率更是一无所知。

掩盖原生违约率的方法,也是金融工程。

雷曼兄弟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不但是金融精英,而且是数学家和计算机编程高手。即使在今天,我们仍惊叹于这些模型构思的精巧。与CDO相反,CDS认为次贷违约率很高,也对冲了各种违约风险,而且CDS及其衍生品囊括了很多金融产品,次贷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理论上,即使次级房贷者大规模违约,对CDS的收益也不会产生显著影响,雷曼兄弟似乎认为依靠这些金融工程模型完全可以规避风险。

请注意,这里说是理论上,这一点很重要。即使金融工程模型再精巧,也不可能模拟人类心理,更不可能估计社会群体反应。

何况金融工程的始作俑者是一批1929年大危机中失业的物理学家,穷极无聊把物理学方法嫁接到金融学,创造了所谓“金融工程”。如果金融工程能真能模拟市场,估计设计者早改行创造变形金刚了。

在纷繁复杂的金融工程模型背后,无一例外有着致命的缺陷:模型假设不成立。无论多么复杂的金融工程模型也不可能囊括世间万象,所谓小概率事件,某一个时点概率可能很小,某一个时期来看却是必然。然而,金融工程高手们忽略长期,只求现在,这种金融工程设计无论如何精巧,本质都是不可靠的。

曾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莫顿曾经慨叹自己的模型无效:“我们的模型没有错,是世界错了”。

世界错了吗?

没有,错的仍旧是那些不着边际的金融工程模型,当人类把对冲、杠杆这些概念发挥到极致,也就种下了危机的种子。无论美国经济现在多么健康,无论美国市场交易多么有诚信,投资银行有多么聪明的金融工程师,能设计多么精巧的模型,有一个定论是无法更改的:

市场必然有下行的时候。

因为,这是金融市场,即使你聪明绝顶,也不可能永远顺水顺风。很遗憾,像次贷危机一类的系统性风险,金融工程模型通常不予考虑。

虽然金融工程模型不能模拟人类心理,却真正干成了一件事:分散风险,在各种投资者中分散风险。随着金融创新不断深入,投资者的链条会越来越长,从贷款者到投资银行,从证券市场到债券市场,从机构投资者到个人投资者……。经历借贷、打包、搭售、信用增持、回购协议、评级等等各种环节,到了投资者手中,鬼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次级贷款。

分散风险,没错。雷曼把次贷纳入金融市场每一个环节,2007年中期,CDS规模已经达到美国GDP的4倍。次贷本来只是局部风险,经过分散,却成为一场系统性危机。

而系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