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II》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细节决定成败II-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些转变政府职能的活动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比如,去年10月14日广东公安推出“父母一方有常住户口、子女未登记出生户口可给予户口登记”、“身份证办理报失即可申办新证”、“50张以上暂住证登记可预约上门办理”等23项便民措施,让人们感受到来自公安部门的服务。而且,如果这种服务真正落实到位的话,将会大大降低社会成本。比如,50张暂住证的登记,如果是外来人员个人去办理。那么50个外来人员为此耗费的时间、精力将远远大于一位行政管理人员上门服务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而新措施的出台,就是用政府服务的直接成本加大换取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去年8月初,安徽省档案局决定设立专门机构,向全社会公开79个省级部门的6418份“红头文件”。此举在社会上“反响很强烈”。服务中心开放的第一天,就有近50人前来查阅文件,之后一个月内,几乎每天都门庭若市。很多群众想通过这种渠道了解国家政策,维护自身利益。

但是,政府职能的转变远非出台一些政策就可以马上解决问题的。出台这些措施,从反映政府的意愿和改革方向的角度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实行起来,并不容易。正如我前面所举的戒烟的例子:下一个禁烟令很容易,但要真正达到戒烟的效果。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何细节上的疏忽,都会使禁令流于形式。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会而影响政府的声誉和威望。

1998年底。中国电信总局和国家47个部委(直属单位)信息部门发起“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了中国政府信息化的进程。但时过5年之后的2003年,有记者对某市几十个政府部门网站进行调查,向其中10个网站发出了咨询的电子邮件,结果只有五个部门给了回信,其它网站杳无音信。而接到的五封回信。也是惜墨如金,礼节性的成分也大于实用性,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样的网站有什么意义呢?

政府行为,事关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细小的事情都会通过放大效应而突显其社会影响。就群众的生活来讲,细节的东西比国家重大的战略决策更能使人们切身地感受到,所以,在政府服务中,细节有其突出的重要性。

温家宝总理说:“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

就拿已令人们头疼的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来说,北京200多万辆机动车,如果平均每辆车每天在路上浪费半小时,那么200万辆车加起来就是47000多天时间,相当于一个114岁的人白白地活了一生——还不算浪费掉的汽油的价值。

比如,在实行政府采购的行动中,辽阳市政府采购中心做出了实质性的举措:率先在全省建立了800平方米的办公用品超市,并规定,市直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到该超市统一采购办公用品,以减少因消耗巨大的办公费用而滋生的腐败。据悉,建立这一“防腐超市”,预计每年可节省约750万元的办公采购费。一个中等的辽阳市尚且如此,如果全国各地都采用这种办法,将节省多少经费!

从现在的情况看,政府要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职能转变,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从观念上、从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体制改革上等方面着手,实实在在地从细节做起。

高京华先生供职于Z…公司。该公司是著名的无线局域网全系列产品提供商,创建于美国硅谷,现在“江苏软件园”投资落户。高先生在硅谷工作了lO年之久。谈及中国软件企业的生存环境与硅谷的差异,他对国内硬件环境表示满意,但认为软环境——金融、保险、物流等,也包括政府服务——就“差了许多”,让人感觉在中国内地办企业“太累,无效劳动太多”。

他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企业发工资、缴保险的成本。“我们在硅谷做这件事的全部运作成本只有25美元:美国银行下面有一个叫ADP的专业服务公司,你和它签个合同把发工资的事交给它就行了。美国的工资结构比中国这边复杂得多,它会帮你把该交的交,该发的发,包括各种税费各种保险都给你处理得好好的。你每个月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通知它工资额有没有改动,如果接不到你的通知,ADP会在最后期限打个电话再确认。一个电话10秒钟,一切都搞定。但在中国内地就没这么轻松了。缴纳社会统筹养老保险金,得派一个专人跑政府相关部门,为一件事跑好几个来回是常有的事,而且经常莫名其妙地交滞纳金。我经常想,为什么就不能有人来做这些‘软的事情’,让企业专心经营?我们办企业,每一分钱都要花在研发上,算得非常细。从美国过来,就是看好这里的劳动力成本低,但如果社会成本居高不下,其他优势会被抵消的。”

第二个例子是软件出口退税的事。去年初国家某部委就软件出口的具体办法发了一个红头文件,大家都很重视,省里、市里和软件园层层转发。我立刻指定秘书办这件事,小伙子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办事认真,从区里问到市里又问到省里,最后往省经贸委的一个数据处理中心交了2800元钱,说是上网登记费用。但是到今天为止已经过去了一年,出口退税这件事也没办成,2800元白交。后来才知道此事在我国海关现有的对软件出口认定的条件下还行不通。既然行不通,为什么还叫企业办?我们一个高材生跑了整整两个月!你说这是多大的浪费?

上述两件事所反映的问题并不全都是当地政府的错,而南京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决心和成就在全国都是有名的(深圳的媒体曾在“走出深圳看全国”的栏目中专文提出向南京市政府学习),可以想见其它各地政府的情形。

老子曾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将治理比作烹调小鱼一样,只能将调味、火候放得适中,文火烹煮,不急躁,不躁动;这样煮出的东西,色鲜味美;如火候不对,调味不对,心烦躁,下锅后急于翻动,东一下,西一下最后煮出的东西“一包糟”,色、香、味什么都没有了,肉也碎了。可见,细微之处方见真功夫。

细节考量着每一个政府公务员的素质,考量着每一个政府公务员的服务水平,细节造就现代服务型政府。

每一个大问题里。都有一系列的小问题露面。——H·豪利(美国管理学家)

4、开发区如何招商——城市竞争力引出出的话题

2002年11月,网上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引出了城市竞争力的话题。目前,在发展经济的大主题下,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是每一个城市决策者都在关心的话题。那么怎样才能增加城市的竞争力呢?

城市竞争力不是我研究的问题,但我可以从营销的角度来谈一下开发区的营销问题。开发区能否开发好,这也是城市竞争力的一个表现之一。2003年11月,我应河南安阳工商联的邀请,就营销问题做了专题讲座,事后应邀就城市开发区如何招商问题,写了“为安阳招商引资进一言”一文。现抄录如下:

中央电视台2003年12月3日的《央视论坛》节目,题目是《开发区该降温了》,自然不能不引起各级政府和各类投资企业的关注。

我国的开发区建设始于1984年,1988年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14个。到2003年增至54个。加上省级、市级、县级乃至乡镇级的开发区,便很难准确统计了。广东一省,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3个,软件或出口基地8个,863转化基地12个。

今日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三个开发区集群,昆山、深圳和吴江成为中国开发区的样板模式。世界500强254家进入珠江三角洲,今年“非典”期间广州开发区每个工作日平均引进1个项目。地处苏州和上海之间的昆山(县级市),台湾前百名的企业25家落户于此,常驻台商超过千人。深圳高新开发区,2002年比1996年,产值7。2倍、出口22。6倍、税收10。8倍,成为深圳的第一亮点。

但中国如此之大,各地极不平衡。不少地方的开发区除了征用了大片农田,什么也没开发出来。各地开发区的缺陷多集中于3个方面:招商优势片面强调地价和税收、产业结构不合理、因配套不到位导致商业成本偏高。作为河南安阳地区工商联的特聘市场营销顾问,觉得安阳的开发区建设也不尽如人意,招商引资同样存在不足。我想站在营销人的角度提点建议,供地区领导参考。

调查研究是一切营销工作的基础,花大力气了解外商投资的决策程序和对投资地的考察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不了解别人投资时考虑什么,怎么能招商呢?

国外的企业,尤其是一些世界级大企业,在选定投资地点和分厂的厂址时,有一整套的评价和决策模型。在全球化因素的带动下,企业在别国设立办公室、工厂、零售店和银行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甄选过程一般分为三步,首先是挑选进入国,其次挑选进入的地区或社区,最后确定具体地址。

在挑选进入国时,外企的挑选参数包括:

(1)政府法规的规范

(2)政府对企业的态度

(3)政局的稳定程度

(4)文化事件

(5)经济事件

(6)市场的位置分布

(7)劳动力的可获得性

(8)劳动力的劳动态度

(9)生产力

(10)生产成本

(11)供应商的便利性

(12)交通条件

(13)能源状况

(14)金融汇率

在决定进入哪一个地区时,外企一般考虑以下因素:

(1)该地区企业的愿望

(2)地方文化的吸引力

(3)税收

(4)气候条件

(5)劳动力成本

(6)劳动力可获得程度

(7)劳动者对工会的态度

(8)公共设施使用的成本

(9)该地区对环境的管制和保护

(10)地方政府的倾向性

(11)原材料供应的距离

(12)与消费者的距离

(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