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韩国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丑陋的韩国人-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样的问题在日本社会是什么状况呢?我曾经问过日本人:“你们认为竹岛是日本的领土吗?”有人根本就不知道竹岛的名字,有人则说:“大概是日本领土吧!”也有人说:“不是韩国领土吗?”其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有很多知识分子主张:竹岛不是日本领土,而是韩国领土。

但是在韩国,只能在一定是“我们的领土”这一绝对不可动摇的前提下进行讨论,绝不允许“不是我们的领土”这种否定或疑问式的言论自由。这是一个绝对走极端的国家。

4。绝对不允许“亲日”的国家

所谓的“反日派”、 “亲日派”的区别也是一样。必须说日本—切都不好,哪怕稍微露出—点肯定日本的苗头,都会被贴上“亲日派“的标签。在我居住的广岛,有—位来自韩国的崔吉城教授。崔教授近年来根据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研究的成果,提出日本殖民地的现代化理论,主张韩国人应该反省以往的“反日”情绪,并在日本积极进行演讲和著述活动。

我很钦佩崔教授有别于普通韩国人的思维、尖锐的探求精神及正义感,但是在日本的韩国人,却诽谤中伤崔教授是“亲日派”。

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么,不能出现更多像崔吉城那样的“亲日派”,预示着韩国的未来将是一片黑暗!有这样一件事。1997年夏天,我见到了一位年轻的韩国实业家K。交谈中偶然说起崔教授,他不顾我们是初次见面,情绪激昂地说:“崔教授是亲日派!我绝不见那种人!”韩国人简直如同说恋人的名字一样,动辄给人贴上“亲日派”的标签,对这一点,我感到滑稽极了。

过去,大文豪李光诛作为“亲日派”、 “卖国贼” 遭到流放,就是因为发表了《民族改造论》,提出应该改造“平凡地生活在殖民地的优秀人才”,应该改造民族的病体,有这种雄心壮志却被骂成是“卖国贼”,其“罪名”至今也没有能洗清。

可谓“中国的李光洙”的大文豪鲁迅曾经毫不留情地批判中国人的“奴隶根性”,但是同时作为伟大的文学巨匠和革命文人,他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尊敬。两厢 比较,真是天壤之别。

5。对日本的殖民地政策给予客观评价的新动向(这部分内容明显美化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最近在韩国学术界,出现了突破以往的民族主义式的、极端的“反日”思想禁区,更客观地评价日本殖民统治的动向。说起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时代,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的“侵略和掠夺”的史学观点一直占绝对上风,但现在也出现了以往不曾有的观点,主张不仅要看到其掠夺的事实,还应肯定其对韩国的开发并促进了韩国的现代化。

在韩国提出“殖民地现代化论”的学者,首当其冲的是汉城大学经济学部的安秉直教授。安教授认为有必要纠正过去在韩国人们已习以为常的历史观,应该重新评价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时代的开发,提倡修正以往将独立运动势力特权化的历史观,以及由于反日情绪而被扭曲的历史观。

安教授提出,殖民地时代朝鲜取得的很大发展,不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到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日本殖民地开发的结果。应该重新认识殖民地化的过程中,日本带来的货币制度、土地调查等现代化制度的价值,并承认日本在学校、港门、铁路、公路、通讯及银行等方面的扩张开发所带来的贡献。

我在中国生活的时候,多次听祖辈讲述关于日本在帝国主义时代在中国的开发,但是在韩国,安教授的主张却很难被人们所接受。民族主义历史观派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和反驳。汉城大学社会学科的慎镛夏教授,就严厉地谴责安教授的“殖民地现代化论”是被日本方面“殖民地美化论”所利用。

这很自然,在没有言论自由的韩国,对那些伤害“民族”、“国家’’的意见不会有人拍手称快。即使在心里表示赞同,也不会冒着风险将它表达出来。韩国社会原本就不允许既不黑也不白、既不大也不小的中间层的存在。也就是说,只要不是贵族,那就—定是奴隶。行为稍有出格,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受压制或轻视。

三、为什么韩国比日本缺乏创造性

1。不可模仿他人的强迫意识

我有个日本朋友叫中田,与韩国女留学生恋爱并结婚。有一次见到他,问他结婚一年的感受。他的回答很有意思:“妻子总是在教训我,而我总是被教训。”问其原因.理由是:韩国妻子总是喜欢教训别人“这么做”或者“这么做不行”,丈夫觉得自己更多地处在被教训的境地。“也许这是日本人好学的特性。”丈夫如是说。对此我也有同感,禁不住笑了。

在韩国人的意识中,教别人就比别人优越,被教则好像低人一等,学别人有伤自己的自尊心。这与被动的日本人正相反。韩国这个民族最讨厌学习,尤其是模仿他人。实际上,与其说韩国人回避模仿,不如说他们看不起模仿,而一定要创造出某种带有独创性的东西。

“独创性等于不模仿”,韩国人的这种强迫意识非常强。实际上与这种观念意识正相反,人类的文化并不是像泉水—样白己涌出来的,而是通过传播和包容,取得了发展和进步。也就是说,无视其他种类文化的存在,就不可能具有独创性。在国际化时代的今天尤其如此。

韩语中的学习一词用“工夫”来表示,其实就是从中国汉字学来的。韩国人讨厌模仿,大肆宣扬“独创性”、“原创性”,但韩国文化本身,其实就是原原本本地模仿中国文化而形成的。并且今天仍在通过主动学习西方文化及日本文化(虽然憎恶)来发展自己的文化。

但是不可思议的是,韩国人高喊“不模仿”,已经成了顽症,于是就误认为自己的文化有独创性。归根结底,它不过是韩国人的一种意识形态,并且明显地偏离现实。现实地讲,韩国人是模仿的超级优等生。韩国有种风潮,他们看不起日本文化,称其为“模仿文化”,事实上他们比日本人更忠实地模仿中国文化。

日本是有分别地根据某种选择的原则,巧妙地区别模仿或不模仿,即使模仿,也是经过了改良的吸取。相反,韩国则是毫无区别,全盘接受。到头来竟然狂热地认为:在中国,汉族的明朝被夷族(满族)的清朝所灭,所以中国中华文明的命脉已经断了。因此,他们主张朝鲜才是继承了中华文明传统的正统的“中华文明”。出于这种传统中国文化的意识,韩国人至今都绝对不承认韩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翻版,而是原创的文化。

2。日本始于模仿,又超越模仿

与韩国讨厌“模仿”形成显明对照的是日本。在日本,模仿就意味着学习。现代日语中的“学习”就出白古代日语的“模仿”一词。对日本人来说,所谓的学习就是真正的模仿的开始。日本人从古代开始,只要是先进的异国文化、异国文明,都会坦率地对其作出评价,并且迅速引进,进行复制加工,然后创造出具有独创性的东西。

这其中隐含着日本人学习的本能。日本的传统艺术自古以来就沿袭着“守”、 “破”、 “离”这样一个流程。“守”就是从根本学起,从基本技巧开始原原本本地进行模仿。接着就进入打破其传统的“破”的阶段。通过打破其古老的格式、模型及技术,最终摆脱学的阶段,进入“离”的境界,即在这个阶段彻底确立自己独创的东西,树立新的自由的独立的空间或流派。

日本人经过“守、破、离”这样三个阶段,在40年间对从外国引进的东西完全具备了凌驾于其原创之上的才能。不仅在现代产生了以“日本制造”的高度信誉和性能而自豪的汽车及工业产品,而且日本自古以来就具备了学习的才能和气质。

始于彻底模仿的日本人的“学”,其本身就是一种独创。火药枪最早是由登陆种子岛的葡萄牙人传入日本的,那时候仅仅只有两支,但是40年后的1583年,日本的火药枪就已经普及到全国了,其质量和数量都达到了火药枪制造国的水平。

以焊接术来制造铜制佛像的方法,在708年传人日本,在大约40年后的747年,奈良巨大的铜制大佛就开始开工兴建了,而向日本传授了铜焊接技术的中国和朝鲜.当时还没有建造出这样巨大的铜像。

产生这样超速度的秘诀究竟在哪里呢?正是因为日本人对引进的先进技术具有复制、挖掘、消化的能力。这种潜在的能力正是日本人特有的独创性。但是,这种深刻领会学习方法的能力,真的是一句“善于模仿”说得那般轻松吗?

3。过于受“观念”束缚的韩国

韩国人指责日本文化一味模仿,是因为他们不懂这样的日本文化特质的形成过程,西方人说日本文化是“模仿文化”,对此随声附和的韩国才是缺乏独创性。事实上尽管韩国大嚷大叫“独创性”,但是最终能超越日本,真正向世界夸耀的文化又有多少呢?韩国在技术上也没有值得称道的东西。

至今韩国现代化滞后,没有成为发达国家的原因就在于没有通过模仿而学习的态度,即使模仿也缺乏超越和创新的才能,缺乏独创性。而且,日本拥有而韩国所不具备的,仍然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日本在文化上没有“绝对的观念”,而韩国被“绝对的观念”紧紧束缚。简而言之,韩国受儒教绝对化意识形态、观念束缚,无法冲破固有观念。中国也是由于这种绝对化的理论,尽管比日本更早地接触了西方现代文明,但是其引进、普及及现代化进程,都远远落后于日本。这都是因为那种固有理念,而主动拒绝了学习和模仿外国文化。

只有日本得以成功地模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没有来自自身文化的独创性、创造性之类的强迫观念,相反,它贪婪地引进外国文明,并加以消化、吸收。但是,在韩国,自身文化的独创性、纯洁性的固有观念及绝对的理念根深蒂固,所以对引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