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韩国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丑陋的韩国人-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情形,集中地反映了韩国人的活力。

在日本绝对看不到这样的情形,在南大门市场,我甚至不止一次地忘记了自己身在韩国,还以为是在中国。

那天,当我因为想买一个旅行包而向一家卖包的店内张望时,一个看上去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猛地抓住我的手腕:“同学,要买包吗?这里有好的!”尽管是大白天,这个穿着黑色皮夹克的男人口中,却喷着浓浓的酒气。在旁边放着的椅子上,有空洒瓶和明太鱼片以及盛辣白菜的盘子。

喝了酒之后招呼客人,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在日本都是很少见的,所以我感到非常不舒服。于是草草地看了一下包,没有中意的,就客气地笑笑,想去别的店看看。当那男子明白我不打算买他的包时,面部表情瞬间僵硬了:“喂,你以为这里是随便参观的地方?”他口中那酒味与辣白菜混合在一起的臭气扑面而来。看当时的气氛,如果我也是韩国人那种好斗性格,我们立刻就会打起来。但因为我是特别不善于当面与人发生冲突的人,所以没有向他解释不想买的原因是什么。

“杂种,没有喜欢的为什么还要进来看?”

站在旁边的身材魁梧的中东朋友Y忍无可忍,便开了口:“你这人,买不买是客人自己决定的,不是你决定的吧?你有什么不满的?而且,不是你让我们进来的吗?不是你硬拉,我们能进这种店吗?不懂得服务,就在家喝烧酒吧!”

面对留着胡须、身高一米八并以流畅的韩语滔滔不绝地发表言论的Y,那个男子一边说“算了算了”,一边不停地挥手向外赶我们。而最后听到的依然是那句“杂种”。“韩国可真是十八层天堂(十八在韩语里与杂种一词谐音)”,Y以中东人特有的幽默口吻说道。

韩国人用得最多的“十八”一词,正是这个“杂种”之意。来到韩国的留学生,充满讽刺地将韩国戏称为“十八层天堂”。

2。在金浦机场入境审查时受到的粗暴待遇

金浦机场是韩国的大门,然而从机场出入境审查人员的口中,也会非常自然地说出“十八”这个词。1997年夏天,我和弟弟手持出版社的邀清函,到达了汉城金浦机场。因为那天飞机晚点,想到出版社的部长已经在机场等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心里非常着急。

办理入境审查手续时,对日本人和韩国人都很容易地盖了章,只是对拿着中国护照的我们兄弟俩,像审问似地盘根问底,花了好长时间。与我年龄相仿的30岁左右的审查官,在电脑上查着我们的名字。因为花的时间太长了,我就用韩语问了一句:“姓金的那么多吗?”可是这句话问糟了。那个审查官随后说出的话让我非常吃惊。

“你这混蛋,开什么玩笑,少废话!”

我惊得目瞪口呆。在国际窗口,代表国家的公务员,对访问自己国家的外国客人(并且是同胞),用这种大韩民国最高级的恶语来“欢迎”,令我无论如何无法理解。恐怕世界上任何—个国家都不会有这样骂人的审查官,况且我并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

我真想将护照朝着他的脸扔过去,“你说什么?你这个混蛋!你不能好好地说点人话吗?”可又一想,跟素质这般低下的人生气,不值得。

一个外国留学生,尤其是来自不富裕的中国的同胞,问一句话都令他无法容忍,只能理解为是韩国特有的官僚主义歧视病的产物。我将这番遭遇讲给了在候机厅等着我们的部长之后,当过军人的部长非常气愤:“怎么这么混蛋,我去教训他一顿!杂种!”这位部长也脱口而出“杂种”。

3。世界第一的“粗口大国”与世界第一的“粗口小国”

韩国人在骂人时和中国人如出一辙,中国人日常使用的国骂“操”,将其直译就是韩国人常说的“十八”。和中国一样,韩国也是世界上粗口格外发达的国家。相反,日本人很少说别人不好,所以粗口词汇极为贫乏。如果说韩国有什么比日本发达,那么当数粗口了。当然,我这样直率地评论,韩国人又会骂我: “这个杂种!”

我有一个中国朝鲜族朋友,曾在韩国、日本、美国及塞班岛出过劳务。除了日本,即使工作做得很差,也从来没有被骂被打的时候,唯一在韩国从事体力劳动时,数不清有多少次被韩国人骂得狗血喷头。

来到韩国的中国朝鲜族异口同声地说:为什么韩国人会那么性急、骂人?在韩国与故乡同胞见面时,经常是一边喝着烧酒一边听他们这样谈论。

读渎韩国和中国的报纸、杂志登载的朝鲜族同胞的杀人事件,以及去过韩国的朝鲜族同胞写的亲身经历,就会发现韩国人在贬损朝鲜族的时候.肯定会出现低俗的粗口:“这个杂种!”“这个混蛋!” “傻瓜!”“这个畜生!”等等。

曾经轰动一时的佩斯卡马号杀人事件,就是因为中国朝鲜族不堪韩国雇主的非人待遇,而将韩国人杀死。发生这样的恶性事件,我并不感到意外。最近在韩国,过去经常自我吹嘘的说法:我们是“东方礼仪之邦”,换成了“我们是文化国民”。虽然“文化国民”这个词代替了“礼仪之邦”而招摇过市,但他们的行为与“文化国民”太不相配,叫做“粗鲁国民”也许更贴切。喜欢骂人的高丽人在全世界恶名远扬。韩国人是不是该停止“十八歌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二、不读书的“文化国民”

1。因为经济不景气而不再读书的韩国人

最近在频繁往来于韩国和日本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有趣现象。因为从事比较文化的研究,所以我对中日韩三国的出版业尤其感兴趣。在日本一周总要光顾几次书店。去韩国时,最感兴趣的也是书店。只要去书店转转,就会对一个国家的读书情况及文化形态一目了然。

我发现尽管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但书店的客流量并不见减少,书籍销售量与以往一样。而在韩国,自从经济危机发生后,书店的顾客骤减,据说书根本销不出去。

由于我在韩国出版过几本书,因此与某出版社的社长和编辑交往较频繁。1998年去韩国时,我参照日本的情况,认为韩国虽然经济不景气,但书的销量应该不错。听我这样说,他们认为这是个好消息而满心欢喜。 满怀着期待,他们精心策划并出版了很多好书。可是仅仅半年后,出版社社长打来电话,声音非常消沉无力:“现在韩国出版业情况非常糟,书店根本卖不出去书。如果说过去能卖十本的话,现在能卖一本就不错了。国家崩溃了,我国国民与书绝缘了。”

当年8月份我去韩国亲自验证了那位社长的话。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糟的。市场不再期待有什么畅销书,书店和图书馆冷冷清清,与日本形成了显明的对照。日本即使在持续不景气的今天,仍然出现了不少畅销书,国民将因工作减少而多出的闲暇时间都用来读书。日本人没有工作就钻进书店,而韩国人没有工作就钻酒店。一个是通过读书来抚慰心灵,一个是借酒精来麻醉神经,对比多么鲜明!

2。比较日韩电车中的读书情况

在《没有日本》一书中,田丽玉写道:“在电车中没有一个日本人读书,都在打盹。”从我的经历来看,这完全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这种骗人的日本见闻,污染了韩国的出版界。

以我在日韩两国间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来看,田丽玉的话不如说是韩国的真实写照。如果在韩国的地铁中实地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一个车厢中虽然有看报纸和杂志的,读书的人却非常少。与日本相比,比例要小得多,这是不争的事实。

1998年夏天,来日本广岛观光的汉城女子高中学生的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曾经在书中读到日本人在电车中打盹,其实有很多日本人在读书呀。”韩国人的“看不起人”在国际上恶名远扬。经常有去过中国的韩国人对我说: “中国人根本不读书。”最后一定会加上一句:“韩国人是喜欢读书的文化国民……”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人的读书状况。乘坐列车时,中国人肯定会携带两样东西:一是喝茶的茶杯,一是书。一边啜着热茶、嗑着瓜子,一边埋头读书。这是典型的中国人的形象。

在看不起别人之前,是不是该首先检点自己的行为呢?对韩国人的读书量,曾有过全球化的比较统汁。1989年的调查结果在今天看来,也许数据老了点,但对了解读书情况,仍有参考价值。

根据对18岁以上的1500名男女进行的“韩国人读书状况调查”,在——个月内除去周刊、月刊杂志之外,读书的人为32%,与1987年的调查数据相比下降了5%,而这个数据与同期的日本人的读书率58%相比,竟少了26%。

说到读书量,韩国人一年只读3.75册(除去教学参考书,则为1.96册)书,而美国为9.1册,远远高于韩国。以上虽然是10多年前的调查数字,但韩国人现在的读书状况处于“最低潮状态”,所以专家认为,只会比这个数字少,绝不会比这个数字多。

3。自我吹嘘为“文化国民”

不仅如此,韩国总统也因为不读书而成了国民嘲笑的对象。前总统金泳三就因不读书而出名。他在国内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很多发言、演说,都暴露出了他的幼稚和无知,受到韩国媒体的严厉批评。我们再把目光投向中国,中国的政治家几乎都博览群书,博学多识。众所周知,20世纪中国的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都是读书大家。毛泽东在其著述中所引用的古今中外经典著作中的精彩篇句之多,甚至可以将其汇编成辞典。同样,如果将金泳三的幼稚语言及误用成语汇编成册,恐怕也会成为畅销书。

我1998年与泛友社社长、韩国出版学会会长尹炯斗先生聚餐时,尹会长深深叹息道:“连总统都是这个样子,更何况国民呢。”也有人提出批评:单纯重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