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能源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能源强国-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董来了。”沙鸣印的声音微沉,但已正常了许多。

“给我支烟。”苏城用吸烟室的打火机点着香烟,深吸了一口,又慢慢的吐了出来,用青烟遮住了自己的眼睛。

看他做着和自己相同的事,工人们突然觉得自在不少,很快又恢复了状态,絮絮叨叨的说起话来。

一些人喜欢说,一些人喜欢听,苏城沉默的想着心事。

满房间都是两三个人的唠叨声。

没有在野外工作过的人,很难理解大老爷们怎么这多话。有的人几乎是不住口的说着家里的事,谈自己的老婆,聊自己儿子,描述自己的父母,回忆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狗……

寂寞使然,也是一种心理暗示,只有责任感,才能让男人做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大事。

苏城连抽了两根烟,见沙鸣印指间已没了红色的光亮,于是拍拍他的肩,两人一起走出了吸烟室。

铁门“咣当”一声扣了回去。

苏城和沙鸣印倚着铁栏杆,一起吸了口新鲜空气,都笑了。

沙鸣印不好意思的道:“老刘平时做事卖力,就是嘴没个闲的。”

“能理解。”苏城缓缓点头,真诚的道。

沙鸣印微笑,道:“才呆了几个月,我们就说,咱平台上的工人,比他老婆还了解他。什么小时候撵狗追鸡,偷玉米棒子的事,我们全都能背出来了……”

苏城呵呵的笑了出来,稍停又道:“老沙,再过几天,106就要到位了,你是留在105上,还是去106?”

“我去106。”沙鸣印毫不犹豫的道:“咱们的人,来源复杂,我要是不去,镇不住。”

苏城缓缓点头,道:“第二口油井也很重要,也只有你去,我才放心。不过,你又要好久不能回家了。”

“搞勘探的,谁都不能勘探到一半回家去吧,那叫什么事。既然做了石油勘探,也就习惯了,老婆孩子都理解。”

苏城叹了一口气,这是石油行业无解的难题。当年的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现在的克拉玛依油田,也都是在一片荒原上建起来的,勘探之初的工作者,谁不是离乡千里,日夜无归。后来的大庆市和东营市,同样是工人及其家属,一手一脚建成的新城。

沙鸣印却早已习惯了人在异乡的生活,思乡之情一闪而过,又笑道:“其实,我去意大利的海上钻井平台看过。”

“哦?怎么样?”

“还能怎样,就是房间比我们稍大一点。他们叫船长间,里面除了床,再多一个上面储物中间做书桌书架的柜子。剩下的,除了吃的能好一点,都差不多。”沙鸣印比划的形容。

接着,他又解释道:“意大利人用的钻井平台是82年建的二代船,6800吨,定员18人,实际只有15个左右。咱们的是准三代,7500吨,就是定员比较多,有28个人,再加上他们的设备体积小,平均空间就比我们大一些……”

“这样啊……”苏城在脑袋里模拟对方的平台。他全程跟随海上钻井平台的建设,对每一个模块都有感性的认识。

沙鸣印说着笑了一声,道:“外国人娇气的很,你看咱们的房间,小归小,总归是够用的吧。而且是一个一个单间,比国内的平房好多了。就油田的厂区,一家五口人住30平方两间房的多了去了,哪有咱们的海上钻井平台舒服。他们意大利人就不行,说是鸽子笼。”

苏城莞尔。89年的住房环境的确糟糕,尤其是有孩子出生,或者孩子长大了的家庭,住房面积都不够用。华105号钻井平台以国际标准建设,里面的空间倒是比国内许多单位的住房条件还好些。而且,80年代的国企工人,过了一辈子的集体生活,互相之间的关系协调,倒是容易许多。

苏城又问:“你说他们吃的好,意大利人怎么弄的?通勤船来的多?”

“通勤船是阿布扎比提供的,来的时间都差不多。不过,他们买的东西比我们多。”

“咱们人比他们多,还不多买点?老沙,你不是这么省吧?”

“我哪会从嘴里省钱。”沙鸣印叫屈道:“咱们没有大冰箱,东西买多了放不住。意大利人直接装了个冰库,还有保鲜的大冰箱,那些什么鸡翅披萨的都是存在冰库里的,放一半年都不坏,蔬菜也能吃半个月。咱就一个冰箱,这个不能比。”

“那咱也买大冰箱好了。冰库要改结构,这个需求可以向厂里提出,用在106号上。”

“你说真的?一套大冰箱买下来,不少钱呢。”

苏城笑了,道:“你还说不省钱?”

“我是不浪费钱。”沙鸣印看了一眼前面,也有几个表情怪异的工人,坐在地上看海。在海上工作的人,每天看海看的想吐,平常哪里坐的住。

想到这里,沙鸣印也就不坚持了,只道:“你可要算好了,不要这么辛苦的采油,采到后面采亏了。我听说,光是一套钻井平台就要好几千万,还有上亿的,也不知多久能收回成本……”

“资金的问题,我肯定会考虑的。”苏城拍拍他的肩膀,看看表道:“快到吃饭时间了,我们到活动室坐着吧,外面的太阳毒的很。”

“刚来的时候,每天都脱皮,那些白人才吓人呢,烤的和虾米似的,不注意看,还以为晒熟了。”

两人笑呵呵的进了餐厅兼活动室。此时,不值班的工人都会过来,也是钻井平台的社会活动中心。

特意戴上了白帽子的厨师,看着苏城和沙鸣印来了,就宣布开饭。大家排着队到餐台领食物,方式和大学食堂、单位食堂相似。

四口大桶里,分别放着海带炖肉、酸菜炒肉、红烧鱼块、炒土豆丝,再加一盆紫菜鸡蛋汤。看的出来,这已经是努力操持的结果了。

比起老外的快餐,中餐的制作确实麻烦了一些,一些材料也很难从阿联酋买到。

苏城一边吃饭,一边与工人轻松聊天。一会儿,厨师紧张的过来,问道:“苏董,您觉得味道怎么样?”

“平时也是这个味道吗?”

“是,沙总特意吩咐了,不许弄虚作假。”

苏城笑看了沙鸣印一眼,道:“口味没有问题,等以后咱们买了大冰箱以后,你要多做不同的东西。另外,另外,我看咱们平台可以试做自助餐。”

“自助餐?”厨师不明白的搓着手。

苏城于是给他细细解释,道:“份量和现在是差不多的,但大家喜欢什么就挑什么,反而少了浪费,而且吃饭的氛围更好,也减少你的工作量。”

“那想吃什么吃什么,不是总有东西剩下来?”

“剩下来的,下次就少做些,或者干脆不要做。咱们食堂打饭,一些饭菜其实也浪费了,做自助餐,比较麻烦的地方,就是要菜式多一些,20多个人,可能确实不好做”苏城停了一下,接着又道:“你的任务很重要,咱们出国在外工作,如果能吃好睡好,家里人也就不至于太担心了,你得琢磨着,让大家都吃的开心……”

“定让大家吃好喝好。”一股子使命感,环绕在白色的厨师帽上。

苏城在钻井平台住了两天,新鲜感渐去。这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像是摇摇摆摆的海员生活。

28名工人和他,每天都工作8个小时以上,才能勉强完成日常事务,若是遇到修理等方面的问题,就要通宵达旦,处理好了才能睡觉。

第三日清晨,苏城要返回陆地的日子。

沙鸣印等一群人唱着《我为祖国献石油》,准备欢送苏城。然而,眼看着通勤船即将抵达,沿海却起了大风,汹涌的波浪把通勤船抛起又丢下,虽然不至于倾覆,靠近钻井平台却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事。

7500吨的钻井平台也不能与大海相抗衡,30度左右的翘起不时发生,为了避免发生危险,大家重新回到了舱内。生产虽然不能进行了,安全工作反而更繁重,最少有20个人循着管道检查,生怕有破裂或裂缝出现。

大浪持续到了下午5点,通勤船方才靠上了钻井平台。阿拉伯的船长大约早就熟悉了这种天气,如常的喊道:“我们就停15分钟,浪天防滑……”

苏城被放在笼子似的电梯里,缓缓的降到船边,再被两个大汉抽到通勤船上。

一箱箱预定好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被放入吊笼,收回到顶端,工人匆忙卸下这些东西,又将垃圾等废弃物送下来。

过程井井有条,15分钟只是刚够。

船长掐着时间,等到15分钟,立刻启动引擎,奔向海边。

站到地面上的一瞬间,苏城趴的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不是什么仪式,而是晕陆了。

海上钻井平台无时无刻都在摇摆,尤其受潮汐的影响严重。当苏城习惯了海船,再站上陆地的时候,一个准备不好,就卧倒了。

一同上岸的还有其他国家的工人,顺势躺倒在地的不止一人,大家相视一笑,各打各的滚。

等苏城舒服了,准备上车的时候,又有穿西装的男人过来,道:“苏先生好,我家主人想请您喝杯咖啡。”

“你家主人是谁?”

“主人说,您一定能猜到。”

苏城招手叫来霍昌,让他和四郎在后面等着。阿联酋民间穿着传统长袍者居多,一方面是习惯,另一方面也是气候缘故。因此,穿着西装的多是阿联酋的政府官员,不愿主动通报姓名的人,在苏城所知的人里只有迪亚布,王储的亲信裁缝。

对方开车,七拐八拐的出了公共码头。

马路两边林立着私人别墅,它们建的很松散,又兼顾了周围的建筑,有些像是老上海的公馆,属于成本很高的自建住宅,风格各异。一些人家的门前还种着绿色植物,按照每株3000美元的培育成本,这些私宅的成本也能猜想一二。

进入城市的主干道后,苏城突然发现了大量的中国字。仔细再看,全是石油装备展的广告。

甚至到了城市相对繁华的街道,仍能不时的瞅见英文、阿拉伯文、法文、德文或中文的石油装备展广告。

苏城不由惊讶万分。

在阿布扎比这种地方投放广告,也就比在东京和纽约便宜一点,大华实业都没有最终决定广告金额。中国驻外使馆全是一只只散养的铁公鸡,更不可能掏钱……

难道是阿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