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血神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沸血神兵-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卓清纵马冲入重围之中,果见一人手执银枪、足跨黄马,正是自己一年以来无时或忘的梦中之伴、意中之人——赵仲谋!卓清见了赵仲谋,心下大喜,但见他在戒明双锤催逼之下,已然势穷力竭,全无还手之力,却又不免大为担忧,不禁大叫道:“仲谋……”眼见形势危急至极,当下也不及细想,忙拔出腰间宝剑,疾向戒明脑后射去。

赵仲谋力竭势穷,到了生死的边缘,身体中的鲜血,连同一身的功力,在戒明双锤的催逼之下,仿佛正一点一滴地从身体之中流逝而去……便在这时,耳中忽然听到一声传自远处的亲切呼喊,心头不由得一震:“清儿,莫非是清儿?清儿没死,清儿没死!”这一声呼喊直如天语纶音一般,只一瞬之间,赵仲谋精神大振,凝目向声音来处一望,果见一人挺枪跃马疾驰而来,却不是一年多来自己朝夕思念的爱侣卓清又是何人?

赵仲谋心中苦笑,暗想:“我已是必死之人,纵得在这万军阵前与清儿片相聚,又有何益?清儿若死,岂非因我而累?若得不死,这消魂蚀骨的相思之苦,岂是她所能承受?我自负刚强,尚且于这短短一年之间饱受相思煎熬难以自遣,更何况是清儿这般善良柔弱的一个女子?”一想到自己死后,清儿柔弱无依,凄苦相思的情形,赵仲谋不由得肝肠寸断,心中大叫道:“不可以,不可以!宁教我赵仲谋一人千刀万剐受尽百般苦楚,也不能让我挚爱的清儿受一点点的委屈!”思虑间,不由得制胜之念大盛,仰天大喝一声,将一股不知是从何处涌出的力道,尽数贯注于双臂之上,隐隐似有哀兵必胜之势。

戒明双锤运作之下,只觉赵仲谋全力抵敌,力竭势穷,似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心下正自欣喜,一瞬之间,忽见赵仲谋失色的双眸之中,重又闪出夺目的光芒,同时,一股大力自对方银枪之上传到,疾涌而至。戒明正欲运劲将银枪压下,忽听得金刃破空之声自脑后响起,忙撤左锤回身格挡,只听得“当”地一声轻响,卓清射向他脑后的那口宝剑,在他单锤回击之下,竟断成了三截。

戒明单锤回格,压在银枪之上的劲力剧减,赵仲谋奋力架开金锤,一招“格斧斩将”急递而出……便在此时,但见银枪枪身上先前鲜血流经之处,竟隐隐泛出一层红雾,笼罩在赵仲谋身侧,忽见半空中电光一闪,正击在赵仲谋手中那杆“沸血神兵”之上,跟着只听得“轰隆隆”一阵巨响,一个晴天霹雳,直震得众人耳膜隐隐作痛。也就在这闪电即过春雷乍到之时,沙场之上,数十万金军万目同瞩之下,一道红光自长枪枪尾之处闪出,在双锤和戒明的头颅之间横掠而过,不曾听得半点金铁交击之声,似乎也未尝将这一式施展间的来拢去脉显现清楚,双锤锤顶和戒明的半个头颅,便已一齐掉落马前。众金兵不知何以转瞬之间,竟会有此剧变,唯有卓清怔怔地望着赵仲谋右掌中不知从何处而来的一把宝剑,喃喃地道:“沸血神兵……沸血神兵!”心下恍然大悟,暗想:“原来这‘沸血神兵’之中竟然藏有宝剑,怪不得他祖传知遇枪法之中,会有这许多有违常理的招式……”

西汉景帝年间,长安城西二十里外落下一块陨石。此石浑身金光闪闪,虽只二丈见方,却重达数百万斤,景帝见之,大感奇异,于是命人采其石之金,铸成宝剑二口,名曰“双股剑”,后又以此剑赐于第七子中山靖王刘胜,为大汉皇室之信物。其后此剑自刘胜以下子孙相传三百余年,辗转皇裔一十七代以至刘备。相传刘备少时穷困,以织席贩履为生,却藏此宝物不肯变卖,只为此剑为汉朝皇室之信物,存之则尚有兴复天下之望,失之则与寻常百姓无异。其后,刘备虽有关羽、张飞之助,于乱世之中得展大志,成就小功,但仍东奔西窜,未能奠定基业。汉献帝建安七年,刘备于穷困之际,在河南卧牛山得遇名将赵云,与之结为兄弟之好,与关、张同列。之后数年,客居荆州刘表之时,刘备觅得高人,将双股剑熔了,铸成长枪一口,赐与赵云,以示恩宠。刘备此举一则是为了酬赵云之功,二来也是为了拢赂人心,于天时地利相悖之际思得人和,借之以取天下。其时,刘备于汉末乱世之中已纵横三十余年,天下皆闻“刘皇叔”之大名,有无双股剑为凭,已无多大分别。赵云得刘备以此枪相赠,深感知遇之隆,誓死以报。不久曹军南下袭取荆州,当阳长阪一役,打得刘备溃不成军,妻妾幼子尽皆被乱军冲散,不知所踪,幸得赵云奋不顾死,单骑七进曹营,于八十三万大军之中夺得曹操青釭宝剑,救出幼主刘禅,保全了刘备半世漂泊所留的唯一血脉。其后三十余年三国争战之际,赵云凭此一枪一剑两件神兵利器,纵横天下所向无敌,立下战功无数,单枪赵子龙威振华夏,名垂数百年而至今。及至赵云晚年,自思二子难当大任,于临终之时,命二子携此枪、剑,献于丞相诸葛孔明,以示不忘兴复汉室,让后人接替奋战之意。诸葛亮执此枪剑,回想赵云一生之功绩,不禁热血沸腾,于是命高手工匠将此枪、剑回炉重造,铸成枪为剑鞘,剑藏枪身之形,并亲题“沸血神兵”四字于枪杆之上,复将此枪赐于赵云长子赵统,以示对赵氏一门的褒奖,这便是“沸血神兵”的来由。十余年后,丞相诸葛亮病逝,蜀汉国势从此日趋衰败。赵云长子赵统武艺虽比不得乃父,却颇富智谋,暗忖以蜀汉之积弱,社稷终不可保,蜀汉若亡,自家门下藏此宝物,早晚必有怀璧之祸,于是暗中觅得高手匠人于沸血神兵之外,浇铸一层铁壳,借以隐藏神兵的锋芒,又根据沸血神兵枪中藏剑的特点,将知遇枪法中的诸多招式一一作了修改变化,写入家传枪谱之中。其后不久,蜀亡魏灭晋继大统,沸血神兵和神兵之秘一直为赵氏子孙代代相传,直至一百五十余年之后,赵统九代孙赵志新英年暴毙,只遗下祖传知遇枪法图册要诣,不及将神兵之秘告于其子,致令神兵之秘由此断绝。其后六百余年之间,赵氏子孙只知神兵之中必有玄妙,却尽皆不知这玄妙究竟何在,故而子孙数十代相嘱,务以参悟神兵之秘为任,直至今日赵仲谋无意之间抽出枪尾的青釭宝剑,方才明白了列代先祖数百年都不曾参透的奥秘。

赵仲谋拔青釭剑将戒明斩于马下,一时间,竟连自己都难以明白这掌中的赤红色宝剑究竟从何而来,正自疑惑之间,忽听卓清喃喃地道:“沸血神兵……沸血神兵!”言语间竟是欣喜若狂。赵仲谋低头一看手中银枪,只见枪身银白色铁壳已尽数剥落,黑黝黝的枪身露了出来,枪杆中空,尾部又短了一小截,与自己右手所握的宝剑一合,正好便是先前那杆银枪的长短模样。赵仲谋瞑目沉思片刻,已明白了沸血神兵之中的奥秘,便是知遇枪法之中诸多先前难以参悟、无可索解、大违武学常理之处,于这一瞬之间,也尽皆豁然开朗,欣喜之下,不禁仰天大笑。

卓清抬头望天,但见晴空万里,又哪有又半点云影风迹,寻思:“这般天时,又如何会有闪电霹雳?难道这沸血神兵现世,上苍竟也为之感应么?”思虑间欣喜不已,纵马赶到赵仲谋身侧,说道:“仲谋,恭喜你终于参透了沸血神兵之秘!”赵仲谋向她动颜一笑,说道:“清儿,原来你竟然无恙,那真是太好了!看来老天对我赵仲谋果然不薄!”言语间的不胜之喜竟似为卓清而发,又仿佛得悟神兵之秘和杀死天下第一高手戒明的欣悦,都远远及不上此时得见意中之人一面。

赵仲谋将青釭剑插入鞘中,与卓清相视一笑,二人一齐催马向南突围。众金兵见二人如此神勇,竟连极负盛名的天下第一高手、大金国师都命丧于二人之手,似自己这般无名小卒,自是更不敢直撄其锋了。当下二人马到,金兵便一齐向两边趋退,口中大呼酣战,务须教带兵的将帅们听到,并非弟兄们不肯奋勇厮杀,实在是对手太过厉害,抵敌不住而已。赵、卓二人杀出重围,向南未驰出二里,便见前面尘土飞扬,又有数万精兵自西面赶到,为首五员大将并列于众军之前,乃是金军帐下赫赫有名的“五虎上将”。

卓清暗想这濮陵城四周方圆数百里,何以我与仲谋二人一杀出重围,便即又有大军赶来围困?当下遥向望岳山上一望,见王者麾盖之下,一人凭高远眺,身侧一名军士正手执一面青旗不住摇动。卓清心道:“金兀朮亲统大军前来,想来这王者麾盖之下,必是此人无疑!有道是‘擒贼先擒王’,我与仲谋若能冲上山去将他斩杀,金军群龙无首,势必大乱,我二人当可乘乱而走。”又凝神向山下一看,只见数万精兵护卫于前,胄甲鲜明,阵势严谨,与寻常军士颇有不同。卓清寻思:“金军主帅身前,果有精甲护卫,非等闲可攻;但若是任由敌军反复围困,那我二人于这三十万金军之间,又如何能脱身而去?看来只有设法射倒令旗或是射死金兀朮,我二人方能乘乱突围而出。”思虑已定,当即挺枪跃马,直向正中那员金将迎去。

赵仲谋见卓清纵马向前,怕她涉险,当即也一抖手中沸血神兵,催马急进,疾向那金将胸前刺到。赵仲谋此举,一则是为攻敌之所必救,以分卓清之力;二来也是想以二敌一,以这一瞬即过的优势,先除去一敌军一将。不料赵仲谋长枪未刺出数尺,便听得兵刃劈空之声大作,两件兵器竟同时向自己腰间攻到。原来金军主将身侧二将竟也颇为了得,见赵、卓二人夹攻之下,主将难以招架,便各自出手攻敌,定要教对方还枪自救。赵仲谋心想这五将果然非同寻常,若在先前,自己势必难以抵挡,心中如此作想,手下却毫不停留,左手绰枪依旧向那金将胸前攻到,右手顺势拔出枪尾青釭宝剑,向着右侧二般兵器的来路反手一剑劈出,只听得“当当”两声轻响,已将二人兵刃一齐削断!二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