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玫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行走中的玫瑰-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者:闾丘露薇

【,】

内容简介

《行走中的玫瑰》是闻名女记者闾丘露薇的个人传记,这次她不再评论时事,没有报道新闻,而是以一颗素心面对自己,向读者敞开,分享着或许每个人都在思考的一系列人生命题,诸如梦想、机遇、爱情、职业、压力、风险、困难、品位、名利等等。在书中,她展示了自己真实的一面,朴素、低调、敏锐、善感,带着积淀下的沉稳与厚重,和对人生的沉思。更难得的是,《行走中的玫瑰》的每个话题都有相隔七年的两个视角,流年对照,闾丘露薇的成长轨迹,也是每个年轻人的参照。通过这些文字,她在邀请读者和她一起思考,一起学习,逐渐获得和世界相处的能力,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作者简介

闾丘露薇,凤凰卫视著名记者,资深媒体人。复旦大学哲学学士,香港浸会大学大众传播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尼曼学者。曾因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在巴格达地区进行现场报道的唯一一位华人女记者,而获得中国观众极大关注,被誉为“战地玫瑰”。著作有《我已出发》《不分东西》《利比亚战地日记》。

序 看七年后的自己

当出版社的编辑找到我,提出要再版《行走中的玫瑰》的时候,我有点犹豫,因为那毕竟是七年前的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肯定会有一定的变化。其实有的时候想到这本书,我惊讶于自己当年的坦率,因为里面的内容过于私人化了。

但是很快,我又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提议说,不如这样,每一个标题后面,我加上一点现在的想法,因为我很想看看,现在的自己,到底又有了怎样的不同。

于是,我只是看那些标题,没有去重看里面的文字,因为这件事情,我要等到我写完之后,才会去做。

终于,写完了。写得很艰难,原本以为这些话题,写起来应该随手拈来的,我甚至有点不明白自己,居然会起这样大的一个个标题,而当时居然会觉得自己可以驾驭这些。

也许正是因为无知者无畏也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没有比较,哪儿来的成长?而比较总是发生在回看的那一刻,做好此时此刻,也就足够,享受人生不同阶段的每一点乐趣。

七年的时间,看看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文字,最大的变化,我想,我不再只看到个人的自我成长,而是学会了把自己放在社会里面。因为这些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社会和群体,而个人的修养和成长,如果缺乏一套完整清晰的价值体系的话,到了某一个时候,就会失去方向。

于是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这两个问题: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要一种怎样的生活?

我和我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既得利益者。过去,我会把自己的机遇,更多地归功于个人的努力,但是现在,我明白,更大程度得益于这个社会和时代,就好像我过去一直所说的,我能够成为这样一个记者,在于我选择的媒体凤凰卫视所提供的平台,而凤凰卫视的发展,得益于这个社会给媒体的空间,以及人们对于资讯的渴望。

因为得到的多,所以,更有责任回报这个社会。分享自己成长的经历、思考问题的方式,也算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是我自己力所能及的一种方式。

闾丘露薇

2011年11月30日 离开北京的飞机上

01 关于标签

七年之前

新年一开始,

出席一个颁奖仪式,

舞台上播出的是自己在巴格达时拍下的片子,

看着屏幕里面的自己,

好像在看着一个我不认识的陌生人。

七年之后

在过去的七年里,

我曾经苦苦抗拒“战地玫瑰”这个标签,

终于有一天,

我想通了这样一个问题:

其实标签是别人给的,

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

它都会在那里。

七年|之前

新年一开始,出席一个颁奖仪式,舞台上播出的是自己在巴格达时拍下的片子,看着屏幕里面的自己,好像在看着一个我不认识的陌生人。觉得这个女孩虽然不漂亮,蓬头垢面,但是真的光彩照人,让我自己都觉得惊讶,这是我吗?

因为要配合出版社的关系,从去年的8月份开始,我跑了十几个城市,在十多所高校里面演讲。每次到了一个地方,第一次看到我的人都会因为我的普通而惊讶,让我自己有的时候都会觉得有点惭愧,因为我没有给别人带来那种夺目的感觉。但是每一次,当我站到讲台上之后,当我面对着镜头开始讲述的时候,别人又都会觉得,这个女人真的很吸引人。

我想这就是我,一个在生活里面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但是一旦工作起来,却又会变得生动的人。

其实,从小时候开始,我的爸爸妈妈,我身边所有的家人都告诉我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不是一个漂亮女孩。正是因为这样,我倒是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外貌而有多少烦恼,反正自己长得什么样子是没有办法改变的。看到那些五官漂亮的女孩子,我从来不会羡慕和妒忌,从来都是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和我的那些男性朋友一起,把那些漂亮女孩当成风景。

从小到现在,我一直有这样的想法,漂亮和美丽是不同的概念。美丽包含更多的元素,天生的容貌,举手投足、穿着打扮显露出的品位,谈吐,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够真正自信。

因为工作的关系,化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可以选择,我更多地愿意素面朝天,因为我觉得,如果是你真正的朋友,真正爱你,喜欢和关心你的人,是不会因为你的容貌而有太多的不同。

我想如何来搭配衣服,可能是自己花最多的时间来做的事情,因为我相信,一个人的打扮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审美观,一个人的品位,有的时候,甚至是人生的价值观。而且我相信,如果有人能够对我的穿着有所认同的话,那么对方已经开始明白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了。

不过衣着只不过是外表,我曾经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女孩,她们看上去已经不单单是漂亮,而且非常有气质,装束也异常有品位,但是当她们一开口,我没有办法把她们和她们的外表放在一起。谈吐之间,举手投足,我想不是简单可以从时装杂志,从专家的专栏学来的。这是一种积累,人生经验的积累,学识的积累,思考的积累。我总觉得,这不是学来的,而是靠每个人自己生活、创造出来的。

有了足够的积累,人会变得自信起来,真正的自信不是表现给别人看的,而是无意当中散发出来的。自信来自哪里,对于我来说,自信来自自己对于工作的把握,对于生活的把握。当自己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的时候,我知道不需要担心自己。

因为自信,就会变得宽容。我想对于一个人,不单单是女性来说,宽容是最为宝贵的品质。宽容的人,才会有灿烂的笑容,才会有年轻的心态。

我总觉得,一个有着丰富经历的女性,一个有着很多故事的女性,一个独立的女性,她自自然然是美丽的,是充满魅力的。我想我欣赏的那些女性,她们都是这样的人。

每个人的外貌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每个人都按照所谓的美的标准来重塑自己的容貌,那种重复的、没有个性的漂亮,又有什么意思呢?

七年|之后

在过去的七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再婚了,放下工作一年去读书了,孩子慢慢长大,工作上沉沉浮浮,生活上慢慢感悟。

而所有的这些事情,让自己学习成长,学习进步,不断地想着自己到底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七年之后,当我又一次频繁地走入大学校园,和大学生们面对面的时候,我觉得坐在他们面前的自己,和七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不想分享我对于成功的看法,或者提供给他们如何做一个记者的途径,因为我知道,所有这些,都只不过是我个人的经验,他们根本无法复制。

但是我可以分享我的想法,我的见闻,我的观察和感受,因为所有这些,可以带着他们和我一起思考。一个懂得如何思考、如何学习的人,自然会有能力和世界相处,自然会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过去的七年里,我曾经苦苦抗拒“战地玫瑰”这个标签,终于有一天,我想通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标签是别人给的,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它都会在那里。但是做一个怎样的自己,是不是去迎合标签,这是自己可以把握的,所以,接受它,然后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继续自己所有的努力,这其实就足够了。

因为,如果最终这个标签要跟随自己一生,作为自己记者生涯的总结,那同样是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但是当自己有一天离开媒体这一行的时候,回看自己,所有想做的都尝试过了,就算做得一般,但是尽了力,也就足够了。

有人担心,如果有一天,“战地玫瑰”这个标签,人们不再记得,我是不是能够接受。我倒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更愿意大家记得我是“闾丘露薇”,或者因为我是一名记者,或者因为我是同事,或者因为我是朋友,或者因为我的博客,因为我的文字。

2003年,我对自己许下过一个心愿,那就是人们提起我的时候,不再仅仅因为勇敢,而是希望听到我的观点。

在过去的七年里,互联网的出现,让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写博客,发微博,做网站,在网络上倾听和学习。

网络让我的世界变得更大,也让我的视野变得更宽,在这更大更宽广的空间里面,我时刻看到自己的匮乏,有了学习的迫切感。

人生算是走过了一半,倒一点也不着急,和不同年龄的人站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可以顺理成章地把自己当成当中的一分子。如果不是因为阅历,没有办法拥有这份淡定和宽容,也正是因为这样,慢慢变老,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